现在的农村和你小时候的农村一样吗?最大的变化有哪些?

新大风歌


我是城市里人,68年下乡插队知识青年下农村10年,那时乘一个12匹马力的柴油机船开了一天才到,农民划着小木船把我们的行李运下去了,我们就走着去了,告诉我们只有3里路我们走啊走怎么还不到,问问沿途的农民告诉我们还有里巴里路,走啊走啊累坏了后来才知道有三十里路。农村里全是低矮的矛草房,窗户就象一个洞里面黑黑的。农民都很穷穿得破破烂烂的,上工队长一喊下地了,农民三三两两跟着来了,平时有时有干饭就很好了小淹菜全是盐滴几滴油放在饭鍋上蒸一下开始盐的下不了口后来也就习惯了,冬天农民出去讨饭,开春靠要来的馒头干山芋干渡日,我们只有稀饭吃不饱,烧饭时拿一个小箩到村子里去要点馒头干山芋干放在稀饭锅里,吃起来好有滋味。艰苦的日子苦了十年,77年恢复高考,我考取了南京大学数学系离开了农村,现在的农村是不同了,插队四十周年五十周年我们都集体去农村拜访我们曾今插队的农民们,和我们同龄的农民差不多都去逝了,当年的小孩们现在是农村的主要力量,农村全部是大瓦房和二层楼房,田里的水稻生长的非常好,农民讲现在不用种田了,乡里(原来的大队)包给农业公司经营,农民差不多都在外面工作,开公司的打工的各显其能,县里,市里他们也买了房生活都好了,乡里办了几十桌招待我们,我们交了一点费用,其他都是农民私人出的钱,乡里办公费不能用算得清清楚楚,活动办的非常好我们和农民们感情还是很深的。


水乡人75835403


现在农村与上世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家乡在沱江河支流边的一个丘林山区,我记得70年代时,有一块9亩多的大田,全生产队三四头水牛、犂田、耙田,撒柴灰、泼粪(那时化肥还少)栽秧、(遇到秧苗稻瘟病)只有边边上的才有点谷穗,整块大田只收了几百斤谷子,

要到镇上赶场、全是泥巴小路,来回走路就要大半天,送公粮全靠人挑,几十个人一路一路、都是挑公粮的,回想那场面真是壮观。

9O年代、我儿子到乡上读小学,一年要穿烂两三双水胶鞋,有时下几天雨、田坎路一踩就陷下去很深。

那时的人虽然穷,吃、穿、烧都是困难、但送国家公粮都特别积极,

现在的农村,真个是公路修进深山沟、果树结满枝头,自来水、天然气,上网,什么都很方便。

到处竹、树成荫、鸟语花香香。











用中华利剑


说到农村,以前和现在真是天壤之别。

我小时候印象中的农村是土房子,红砖房,土路,不下雨的时候还不错,一下雨的时候,有的房子还漏雨,外面的路就更不用说了,泥泞不堪,根本没法走。

2000年以前我家是红砖房,我们一家四口挤在一个三间房里,一个是睡觉的地方,一个是吃饭的地方,还有一个是放一些粮食,工具的地方,下雨的时候家里还漏雨,每当下雨的时候,家里能装水的工具都会用上,雨停了好久家里总是潮的,那会就想着什么时候可以换一个比这个好点的地方。

那会我们村大部分家里都是这样,从2000年开始,大部分家庭开始翻盖砖房,换成水泥墙皮,比以前好看了,然后路也开始慢慢的修成水泥路,2006年以前一直在家上学,所以也看不出什么变化,06年以后去外面上学,两个星期回去一趟,每次回家都能看到不一样的变化,无论是房子,还是路。

让我感觉变化最大的是最近这几年,现在基本上每个村都有绿化,都有健身广场,每个水塘里都有水,都很清澈,在配上绿油油的庄稼和大树,犹如到了仙境。让人陶醉在其中,回去就不愿意回来。


正能量的多多


感觉变化很大,无论是人和事都是这样!

我是农村出身的,从小也是在农村长大,我是一个80后,那时候的农村经济没有现在这么好,很多设施都很落后,就比方说路基本上全是泥巴路,到了下雨天基本上就是稀烂的路,那时候农村的收入来源也很少,很多人在家就是种稻和种蔬菜,基本上一年到头能够满足温饱挣点孩子的读书钱就不错了,那时候我小学不少同学每到开学的时候,都会有同学家里欠学费的,那时候的农村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天堂,出去钓鱼钓龙虾掏鸟窝玩游戏,看似什么都没有的我们,却能找到更多的乐趣,夏天能听到蝉鸣和蛙声,冬天能看到雪花飘零,春节是喜气洋洋的,但现在这一切都变了。

现在农村经济水平好了,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农村以前的木房子红砖房基本上都消失不见,代替它们的是两三层的楼房或者小别墅,村村都通了水泥路,农村已经完全不是从前的样子了,有收获也有失落。

我老家农村虽然孩子和以前一样多,但他们好像都不怎么一起玩,像我的孩子一般周末的时候都会回乡里,但是平时玩都是在家里玩,而且一般都是父母带这孩子出来玩,不像我们小时候,玩都是一个人出来玩,虽然比较不安全,但那时候的我们真的很放肆。现在的农村小孩子对于零食这块是应有尽有,所以对于零食的渴望并不像我们以前小时候那么强烈,我们那个时候在农村,对于零食是非常渴望的,可以说都很馋。

但现在的农村交通发达了,想吃什么基本上都能买的到,不像我们以前,连一颗糖都当宝一样。另外现在农村的氛围也和以前不一样了,有时候我甚至感觉现在农村的蓝天白云都和以前不一样了,味道完全变了!


楼盘网


现在的农村和小时候的农村肯定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地区当然也有所不同,我的老家在甘肃平凉的一个小县城的小镇的小村子。

小时候,虽然是窑洞,是泥土打的房子,可是家家户户的门都开着,孩子们都嬉闹着,现在都是水泥砖瓦房了,可是却家家户户大门紧锁。

小时候,幽静的土路,下雨天害怕滑倒满身泥,但是现在水泥路,走的人却寥寥无几。

小时候,家里的果园各种水果,在树上吃,挑最好看的吃,别提有多美,现在整个镇上发展苹果种植产业,到处是果树,却再也吃不到香甜无比的苹果了。

小时候,顺着山里的小路,我们可以疯一天,你家田里,我家地里,现在,自从修了通向地里的又宽又平坦的路,却再没人种山上的地了,农田也变成了荒山。

太多太多的小时候,太多的变化,我觉得变化最大的就是农村越来越少的人气。与其说是改变,其实也许是失去,大家在追求美好富裕生活的路上,失去了很多,至于各自失去了什么,估计只有自己知道吧。




季风土特


现在的农村哪里还和我们小时候一样!我们小时候住的都是泥砖瓦房,走的路也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就不知道从哪里下脚😭而且到处都是牛屎尿,还有,一天能吃上一顿饭就已经好满足了,而且是青菜配白饭就好。没经历过这些生活的人,和现在比,现在的人真的是太幸福了!所以,现代的哥哥姐姐妹妹们,你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啊!



昕欣宝妈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我的小时候的农村和现在的农村,那可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80后多少知道一点过去的事情,90后的朋友们基本就没有印象了,我分享给大家具体有那些变化。

1、农村人的文化结构:我小时候我们村共有高中毕业生两人,现在我们生产队100多个人就有大学生十几个人……

2、土地:我小时候土地是集体耕种,农民出工挣工分,按工分来分粮食。那个时候要交公粮,交农业税,水费集体提留。现在是分田单干,可以耕种还可以流转收租金,而且什么都不交,政府还倒贴。

3、居住条件:过去农民住的农村土坯房、茅草屋到处都是,既不挡风也不遮雨。现在的农村不仅看不到土坯房、茅草屋了,几乎每家都是独栋别墅和楼房。

4、吃和穿的:过去真的缺吃少穿,生活物质极度缺乏。我吃过野菜,所谓“青黄不接"只有那个年代的人才知道是什么意识。穿的就更不用说了,那时的家庭基本就没有衣柜、鞋柜什么的,就两身衣服换穿,还会在肩膀上、屁股上补上一块布耐磨。而现在呢,每人一个大衣柜,装满了春夏秋冬,户内户外穿的各种衣服和鞋子。

5、行方面:过去赶个集,基本就是肩挑背磨和靠双腿,哪时候买自行车需要计划票,而且很少有人买得起。我们队上的队长买了一部旧的永久载重自行车,全生产队人象看稀罕一样围观,而且出门全部是泥土路,下雨天自行车推着走,还要准备一块硬工具随时处理挡泥板。现在,摩托车都过时了,家家是小车。从车库到全国,一直是水泥、沥青路面,笔直又宽敞。

6、那时没有电话,没有电视机,沒有网络,更没有电视机。有个收音机的家庭已经很牛的了,看电视去乡镇看,三分钱一看,我都去看过电视剧《霍元甲》。而现在呢,电灯、电话、自来水、天然气、光纤网络电视该通的都通了。不一样的数不胜数,我就不细说了……

有党的好政策,中国农民历经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实现了小康生活。美丽,幸福,富裕的中国新农村将会越来越好!关注我龙人农心,分享中国农民的有趣故事,谢谢提问!


龙人农心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取消农业税、实行“安居工程”、“村村通”工程(通水、通电、通路),使我国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变化一:农村更漂亮

想必这一点农村长大的小伙伴们深有体会。就拿小编来说,我小时候生活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的一个偏远山区,别的先不说,当时交通出行极为不便,村子通往外界的道路只有一条崎岖不堪的羊肠小道,只能供一匹骡马或一辆摩托车通行,尤其一到下雨天道路就被冲毁的七零八落。我上初中的时候,政府开始给我们村修路,虽然是特别宽敞,路面也是泥土路,但是出行方便了很多。上高中的时候,已经换成了水泥路有的甚至换成了油柏马路。村里以前破旧的泥土房换成了宽敞的砖瓦房,学校、村卫生院、广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远远看去,青烟缭绕中一排排新房整齐排列,宛如一道绝世风景。


变化二:农民更富裕

以前的农民,文化水平低,只能通过种地糊口,一遇到天灾人祸,对这个家庭就是巨大的打击。但是现在通过基础教育、电视、智能手机等教育渠道,农村农民的文化水平明显提高。其次,经济来源也广了,种植、养殖、务工都能致富,农民的口袋鼓起来了,日子也越来也好。


以上就是我对这些年来农村变化的切身感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藏地秘碼


现在的农村和我小时候的农村变化可大啦,好的地方让人欢欣鼓舞,也有不好的方面,令人忧心忡忡。

我的老家地处雪峰山南麓,往西与云贵高原相连。山还是那样的山,连绵起伏,莽莽苍苍;河还是那条河,穿山越岭,一泻千里。但发生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变化每每让我激动不已:

——村村通公路,路连千万家。小汽车可以开到家门口,停在院子里。高铁和高速公路已达县城,山里山外通达快捷。

——村村通电,煤气烧火。村民再也不用煤油点灯、烧柴做饭,纷纷用上了电风扇、电饭煲、电视和空调,连打麻将用的都是全自动。

——网络、快递到村镇。村民自由上网通晓天下事,自办电商销售农产品。

——住的是砖房、甚至是别墅;出门是驾车,小汽车、三轮车、摩托车、牛马车以钱决定自由行。

——揣的是手机,名牌的一般的、价贵的便宜的,铃声一响四通八达。

——犁田不用牛来拉。耕田机、插秧机、播种机、抽水机等许多小型农用机械在漫山遍野的梯田、坡地上“突、突”地替人忙碌。

相比之下,下列变化也令人担忧:

——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农地荒废化现象严重。每次回老家时,只见老人孩子多、年轻力壮者少;许多农地无人耕种,过去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再难看到。

——大病致贫。现在农村不能生病,尤其是不能生大病。一个农民一场大病下来不死也要脱层皮,欠债几万、几十万就会把刚刚好起来的家庭拖垮、击碎。而过去治大病不贵,小病有合作医疗保障。

——攀比风气害死人。现在农村里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也要借钱起大屋、办大婚、举大丧,事后则欠了一屁股债,不是几十万,就是十几万,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还清。

总体来看,现在农村的变化与城市的差距不断缩小,存在的问题相信在国家振兴乡村战略的推进下逐步得到有效解决。而乡亲父老与人为善、质朴无华、勤劳智慧等不变的品德让我们的农村秀美永驻、诱惑常存,还有那家乡的菜肴始终让我魂牵梦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