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楷书应从四大楷书哪个入手最好?

老跨斗


学习书法一般都是从楷书下手开始,欧、颜、柳、赵楷书四大家往往是我们的不二人选,那么这四大家我们初学书法应该先从谁开始呢?这是很多初学者会碰到的一个问题,经常会因此而纠结。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楷书四大家排名先后顺序不代表书法水平的排位

有些初学者经常会问,这四大家谁最厉害啊?似乎选择一个最厉害的书家,学了他的书法,自己就会成为最厉害的一样,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楷书四大家只有风格、书体的迥异,没有水平高低的排位。每一个大家都是经历了历史的考验,被历代奉为经典,不管学谁的,只要学好了都很了不起。

赵孟頫《湖州妙严寺记》

因为一些历史问题,赵楷经常会被人诟病“软弱”“媚俗”,这其中不乏后人的误解,以及人云亦云的原因,所以会影响一部分初学者对赵楷的选择。今天的书法圈里以及能够很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的根源就是赵孟頫以宋王室后裔的身份而去仕元造成的,所以后人说赵书没骨气。这个问题今天已不是问题了,可以不必理会。

根据自己的性格、审美趣味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家

初学书法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家的字帖去临摹学习,因为自己喜欢,所以不会觉得乏味、枯燥,能越写越喜欢。

欧阳询《九成宫》

欧楷是唐初大书法家欧阳询的字体,欧楷看起来是很讨人喜欢的,猛一看非常工整、端庄、秀丽,但是平正之中,结字处处有险峻,可以说欧阳询是楷书的结构大师。所以,欧楷适合平常比较喜欢安静的人,心思比较缜密,做事认真的这种性格的人来练。

颜真卿《多宝塔》

颜真卿是中唐时期的大书法家,他的字体被后世誉为“颜体”“颜楷”,颜真卿是一个对国家非常忠诚的一个名臣,而且是一个能提刀上马打仗的人,看见不平的事敢于立刻站出来仗义执言,因此在朝中得罪了很多人。因此我们看颜真卿的楷书,给人一种“雄强”的感觉。所以,如果是那种性格比较豪爽,比较直的人,喜欢这种“雄强”风格的书体的人,可以选择颜真卿。

柳公权《玄秘塔》

柳公权是晚唐的大书法家,以骨鲠、爱较真著称,敢于经常给皇帝提意见,教育皇帝“心正则笔正”。所以,柳楷用笔非常的瘦硬,而结字遒媚,是四大家中公认比较难写的一种书体。如果你也是一个耿直BOY或者GIRL,不妨选择柳楷试试。

与上面三位大家相比,赵孟頫就是那种风度翩翩的公子,性格也比较随性一点,因此赵孟頫的楷书什么时候都是带有一点行书笔意,属于典型的翰牍书体。而且,赵氏楷书多为墨迹版,用笔的来龙去脉看的非常清晰,赵氏的行书也是一绝。可以说赵氏楷书、行书自成一个体系,完全学完了他的楷书,就可以直接再学他的行书,这一点跟颜真卿是一样的,不用换第二家了。

赵楷婉转流丽,是属于“婉约派”的书家,学习赵氏书法,为日后深入学习二王也能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以上是几位书家的介绍,选择谁作为入门呢,关键还是看你喜欢谁家的字。

跟书法老师走,老师练谁的字就学谁的

如果初学者是有书法老师的话,那最好就跟着书法老师走。打个比方,我家孩子拜了一个老师,这个老师是学柳楷起步的,因此他教小孩子入门教的也是柳楷,那我就让孩子跟着他学习柳楷。毕竟小孩子小的时候,真的是你说让她学谁就学谁的,她自己还没有辨别力。你要问他学谁的,他会告诉你最好谁都不学,哈哈。


以上是我对初学书法,四大楷书名家应该从哪个入手的看法,不知各位书友您的看法是怎样的,不妨一起来探讨一下,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感恩有你。


翰墨今香


真有意思,到了瓶颈期,刚刚把四家的楷书都临了一张,说说我的体会吧。

看评论,有的人说从赵体开始学,威记不是很赞同,个人感觉,赵体是四大家里最难驾驭的,笔画圆润,饱满,对行笔的要求有些高,讲究行云流水,比较适合进阶版练习。

颜筋柳骨,颜练字的筋(动势),柳练字的骨(形),有形才能动。欧体,适合初学,难度相对小写,对初学来说,执笔重要。执笔写字,信心第一,如果一开始就高要求来赵体,直接跳过三家,不是说不行,有天赋可以,就是怕挫伤了练字的心,因为大部分人不是天分过人,只是要求把字写好写工整而已。


赵体产生在元朝,是唐三家都已经成熟完备的情况下产生的,融汇了三家的长处。练习过程中会发现,赵体的楷有蛮多连笔的,初学能掌握吗?慎重啊!当然了,喜欢的大神可以试试,学好赵体,一下跨越其他三家,恭喜恭喜!

不管学哪家,当然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不要人云亦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威力四家都临就是想看看哪家比较适合自己,毕竟自学嘛,对路才最重要。您说呢

自己喜欢就好


桂临塞上


学习楷书,首先把唐朝的那几位声名如炸雷轰响的大家,欧、颜、柳全部排除在外;褚遂良差可,李邕可学。

帖学方向,赵孟頫是最好的选择。

欧,颜,栁,风格特征的辨识度有目共睹,法度高度完美。

那一点上学不象,连小学生都能指出来;完全学象了,就是个人体复印机。颜体容易学的黑粗大笨,柳体容易学的干硬瘦倔,因此学的人极少;欧体学的一模一样,并不好看,还不如直接学二田。

所以,传说中的四大,只剩两大。欧体铺天盖地,赵体偶尔一见。现实情况是欧体一家独大。

老子说,“众人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皆知美之为美,斯不美矣。”

人们看书法作品,总喜欢看点新鲜的,不同的。满目看去,尽是欧,写的又没什么分辩率,唯一的分辩是没写好的。你说这又何苦来哉呢。

别错会“取法乎上”这样的人尽皆知的大道理。

如果“上法”仅仅是指二王,欧、颜、柳、赵,那中国书法还有啥意思。

凡是历史上的书法遗存,都有“上法”。就象读书写文章,选择学那位古人的,才是正确的,唯一唯二的呢。

简短截说,赵体是行楷,大多是墨迹,学成后转学行书,有水到渠成之便。

碑学方向,太多选择。

《张玄》,《元怀》,《高猛妻元英》,《元珽妻穆玉容》,《刁遵》,《司马景和》,《司马显姿》《元略》,《元秀》;

北齐《宋敬业造塔记》;

隋《张贵男》,《卢文构》,《董美人》,《苏慈》;

近代于右任的几种墓志;

数不胜数。总有一种适合个人心性好尚的,总有一款为你量身定做的。

有清至民国,一个多世纪的书法大家,选择魏楷,大家林立,总有其原因。

有一点很清楚,他们肯定知道欧颜栁,也一定能学的一模一样。如果怀疑他们一不知“取法乎上”,二学不象,那肯定是我们错了。

您认同,留言转发点赞;不认同,下期头条再见!


快乐书法营


初学楷书的人,很多人纠结于到底该从四大惜书的哪一家入手,以为中间有什么窍门。



我们先说说四大楷书的来历吧。清乾隆时,朝廷大约搞了个文件,规定科举考试必须用欧颜柳赵四体中的字体书写,相应也就出现“楷书四大家”的说法。

欧颜柳当然没话说,至于赵字,当然也是挺好的,但唐代虞世南、褚遂良哪个又比他差,说白了,乾隆喜欢老赵。


这里,并不是说从赵字入手不行,而是说,学楷书,入门不是只有欧颜柳赵这四种选择。

学任何知识,首先要从原理上搞清楚。学书法,历代书家一直强调要从唐楷入手,为什么呢?

因为唐代书家将楷书接不同规律总结、发扬,形成不同字体。各种字体法度严谨,学习起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学起来更容易上手。

按照“取法乎上”的说法,楷书应直接取法魏晋。但是,魏晋小楷虽然高古,但那时的楷书规律性不强,初学不容易上手。



所以学楷书,一般从唐楷入手,而后再上溯魏晋。

至于从唐楷哪一家入手,并没有统一规定,各种字体都有自己的优劣。

照理说,练字先要练骨力,而欧字骨力强健,似乎从欧字入手是最好的选择。但欧字一是难练,二是其法度森严,练的不对容易写得呆板。


说到难易,颜字横平竖直,入门相对容易,但颜字一是入门虽易但写好很难,二是写得不好容易臃肿成墨猪。

初学楷书,归根到底,选定一种自己喜爱的唐楷或赵字都可以,关键一点是要认识其优劣,练好后再上下求索,融会贯通。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大家都会说个人见解,但我想真正给出建议,并且适合大多数人。初学首选还是颜体最适合,但由于今人审美不同古时,所以只有多宝塔适合,其他颜贴就别看了,以免形成错误的审美观。之后如果想走行草路线就选赵体或魏楷,如果想走楷书路线就选欧体。


汉瓦书法


写欧吧。我写颜自己都写得怀疑自己差点放弃了。颜体帖子太多,而且各个帖子各个时期特点不一。没老师教还是欧体。。。拍照角度有点斜,写了六个月多宝塔,四个月勤礼碑,现在只到如此。。。



林忆莲越唱越好了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你去问别人,都属于瞎分析,瞎指挥。每一个向你推荐的人,都有一大堆道理;每个向你推荐的,都是他喜欢的,但是不一定适合你。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只有自己亲自去尝。

就是说你把四家的法贴放在一起比较一下,你比较喜欢哪一个?喜欢你喜欢的,去临写你喜欢的作品。

其实你现在喜欢,并不意味着你将来也喜欢。你现在不喜欢的,也许会在以后成为你终身追求的目标。

人生就是一个谜!就从你喜欢的开始吧,未来的东西谁也无法把控。


水电工老路书法


每一家都各有特色,重要的是自己喜欢,并结合自己的书写特点来确定。本人学柳入门兼习各门各派,学艺不精,敬请指点。








快意诗画


学习楷书我觉得要看什么人去学习。小学生、大学生还有成人、老人等。那我从小学生来说说吧!

成熟的、有影响力的楷书有虞世南的楷书、褚遂良的楷书、欧阳询的楷书、颜真卿的楷书和柳公权的楷书,共五家。我认为,以上五家的楷书都是成熟的楷书,只是楷书风格不同罢了。

那么,小学生作为刚拿笔写字,相当于初学者,应该选择哪一家呢?根据我的经验,建议从颜真卿的颜体入手为好。

因为颜真卿楷书厚重多筋,大气磅礴,法度谨严,且用笔和结字有一定的规律,初学楷书者,容易入门。颜真卿的楷书横细竖粗,收笔有顿笔动作,主笔突出,特别是走支和"之”的起笔、行笔,收笔,都表现得有力度,有厚重感!在写字时注意轻、重、快、慢等要领就容易把字写好。我们在教小孩写字时,可以叫小孩记住几个要领:

横轻竖重 撇轻捺重

多轻少重 内轻外重

长轻短重

这样,小孩学起来就得心应手,轻而易举就把字写好了。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是小孩学习还是从颜体学习为好。











语娜琼玖


《选帖偏方:艺术书法当然从田式欧楷入手成长最快,实用书法重赵楷,硬笔毛笔技术同时发展》

一、在笔者看来,现在大人练习书法与少儿练习书法一定分别对待;

从现有资源来看,孩子们最好从田英章硬笔楷书入门,他从笔法到章法都有详细教材,而笔法结构都进行了简化:易学好练。因为孩子们要作用要考试,越是实用越好。平时还能穿插毛笔小楷练习书法穿插的话,效果更佳。

对于少儿练习,在笔画上写出横平竖直;再在结构上写出“笔画的均衡分布”方正,这样好字的骨架就搭成了。这两个要点达到了,中国楷书的基本要求也就达到了。

图:孩子们在练习书法一定要与作业书写考试书写进行穿插挂钩,其中一定加入硬笔小楷的练习;

二、成年人的书法也许可以更注重艺术的追求;

成年大人,选田楷和赵楷、馆阁体值得选择。

从笔画到结构,都是一线的方笔直笔,形成一种方块字的框架;再继续书写出书法的自然流畅属性,满足一种实用书法的基本特点,然后再继续选择书法是不是要工笔化,或者艺术化的方向,进行专门的练习,形成自己的某种个性。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成年人比孩子们有了更多主动时间,也少了太多作业与考试的要求!

图:书法的艺术追求过程中给人更多的心理的放松与自由;

三、对于老年人,书法练习不必要太注重工笔书法的研究,顺应自然书写更为重要;

但于老年人,你可能会觉得铁画银钩的方块字太过剑拔驽张,那选择赵楷练习或者行楷练习所谓的修身养性的好办法。

赵体字眉清目秀,体态舒展,标准的健康体。而笔画之间,赵体多有一种少许行楷笔意。笔笔相互衔接,行笔流畅自由。看看赵孟頫的《读书乐》,房弘毅用赵楷书写的《黄自元九十二法》,堪称自然书法极品!

老年练习书法更多为的是养生与调理心理,这个时候借明显趋向自然书写的有赵楷,会更让人觉得轻松自在。练习的效果好之外,个人的性情也容易得到放松。如果还在意工笔楷书的精巧,会让人过分精神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