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返青期才发现播种密度过大,麦地里密不透风,这个时期还需采取什么措施吗?

乡音乡情


当然,麦子出现倒伏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天气原因,突然之间大风大雨,或者是小麦长势弱,再或者病虫害不及时防治或导致的倒伏,这些倒伏是比较常见的,但是,下面要说的这个倒伏原因,就比较麻烦了,它就是种植密度过大引起的(比如一亩地下种了60斤)。

关于小麦因种植密度大导致的后期倒伏问题,一些朋友感到很头疼(虽然小帮手一直给大家强调,小麦播种时,量不要过大,但是有些朋友就是不听),不知道怎么处理,下面,小帮手简单说几点:

1、如果种植面积不大,那就人工拔除,在一些密植的地方,拔除掉一部分麦株,有些朋友会感到很可惜,但是,拔除后的小麦生长情况比不拔时候结穗更好,而且在抗倒伏方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2、如果人工不能拔除,那就看下面的做法,在水肥方面,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是在返青期开始追肥浇水,种植过密,可以适当的往后拖延,在拔节期进行水肥管理,起到一个蹲苗作用,目的减少小麦的无效分蘖,以此来稍微控制生长。

3、注意控旺,既然已经种植过密,适当的控旺显得很有必要,如果在相同的天气情况下,长势高的比长势低的小麦,倒伏情况要严重,所以,通过控制小麦向上生长来达到目的。

其实,综上来看,小麦在播种时,特别建议下种量不要过大,庄稼和其他的不一样,不是说你种的越多,收成就越好,合理的种植,才是最重要的。

4、在小麦生长后期,注意营养的补充,提高小麦的抗逆性,比如在灌浆期及以后,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者小麦专用叶面肥,来达到抗倒伏的目的。



周奥运弟弟


小麦播种量偏大,密度大,就是稠了。这事不稀罕,我也种地几十年了,说实话,我就喜欢稠些,根据自己的经验及老农们种植小麦的体会,就是在出现了失误,小麦稠了或稀了,铁律:偏稠的绝对比偏稀的产量要高!这不是给你吃开心丸的,真的。但最好还是合理密植,物极必反吗!

如题,种植密度偏大了,怎么应对!提供两个方法供参考。

一、控制水肥管理。不论返青水起身水,不要急于水肥管理。如果确实出现旱情了,那得浇,追肥尽可能不要过多追施氮素肥,多施磷钾肥,磷钾肥作追肥不太方便,那就从现在开始至灌浆期,至少打三次磷酸二氢钾。当然除草剂、防治病虫害不能忽视。

二、化学控旺,不按常规的打药量,可适当加大些控旺剂类,这不是胡来,是因苗制宜。

三、密度大,最担心的是怕倒伏,控旺作的好,不倒伏准获高产。在控旺的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密度大的麦田,最易感染白粉病、纹枯病、全蚀病,因为稠密通风透气性差,最易感染病害,控制住病害,就没有问题。

资料上技术人员和有些朋友提出,密度大进行疏苗,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不否认,这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的好办法。但在实际生产经营中,给小麦疏苗纯属理论上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为什么这样说,除非仅种植了0.02亩,那就好办,坐着板凳听着歌,用不了多大功夫搞定。如我原来种20小麦,怎么个疏法,人手!调个独立师来帮忙疏苗还许到麦天能疏完。

所以,唯有化控,壮秆,防病,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再就是运气了,如老天风调雨顺,不刮狂风暴雨,那么,稠点的小麦产量都不会差!我坚信!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小麦返青期才发现播种密度过大,麦地里密不透风,这个时期还需采取什么措施吗?

如今已经进入到了三月份了,气温上升的快,地里的麦田生长速度也是加快了不少,冬季早播麦苗的地区快的已经进入到拔节期了,但大部分还在返青的末尾,因为农村播种小麦的地区较多,但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导致麦苗过旺、播种过密等问题,那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1.中耕深锄加间苗

这也是返青期中必做的一种栽培措施,其一可以增加地温、疏松土壤、促进麦苗生长;其二的目的就是为了切断麦根,结合间苗,除去生长弱或者过于密集的麦苗,减小竞争。

2.肥水延后,及时控旺

麦苗生长过密过旺都会形成田间郁闭的情况,一旦郁闭就容易出现小范围内的高温高湿,这就容易引起病虫害问题,而且后期还有倒伏的可能,所以这种情况下,返青期的肥水不可多施,而且目前快进入拔节期,一定要注意麦苗旺长的情况,生长过快的及时喷洒调节剂。

因为处于麦苗的生长期,营养吸收快,田间麦苗生长过密过旺一定要及时控制,以防拔节后田间郁闭严重,养分缺少,造成减产就麻烦了,所以现在多进行田间中耕开沟,减缓长势,后期在进行补肥恢复生长,这样才能保住产量问题!


冒蓝火的小农民


这个问题很头痛,返青地时候才发现种植过密有点晚,但是有补救的方法。

一,面积小可以人工垫苗,这个方法费工费时,如果有个一亩半亩还行。

二,如果是大面积那就得机械加人工,如牛拉锄子,顺 拢莉苗,除去多余的麦苗,但是这得有决心,我们农民看着祸害庄稼会心疼的,但这个办法很有效,这时候要多想想到时候小麦倒伏了会绝产之类的后果,不这么想是下不了决心的。

三,要控旺,就是要用农药控旺,但是这种办法虽然简单,得有技术,每亩地需要多大地药量得精准计算,否得打药少了不好用,打药太多也是减产,

这几种办法我建议还是用牛拉梨子地办法为好,这个办法见效快,虽然费点工出点力,效果比较好,但是得有决心,下不了狠心是干不了的。


老农赶集


此问题己回答过,事关小麦收成,也是具体户的大事,在此在重说和补充些。

现在看已太稠了,小苗拔节后,小麦的桔杆一定会细,等上粮食后,有风有雨就会倒伏,轻则减产,重则几乎绝收。

现在采取措施,地块小,自己去剔麦苗,人为的变稀。再一点,迟浇水,如是河北南部春后第一水,可推迟到四月15号,以旱蹲苗,控旺长,少追肥,自然淘汰一部分弱苗。四月底五月初,小麦己开始灌浆,此时可看地干湿度,能早浇一水就早浇。小麦灌浆完成,如果看小麦群体还是稠,桔杆细,就是看着小麦旱了,別人浇,你也别浇了,小麦后期需水量不大,一般5月初一水,就不需再浇了,到6月8号左右小麦就开始收割了。

小麦倒伏原因,有天气,小麦品种,氮肥过多,播种早等因素,但主要的与播种量有关。

在我们河北南部,播种量一般都在20斤左右。如果不是桔杆还田地块,亩用麦种不超过15斤,这里有农户己经七,八年了,播种量每亩都是I5斤,不但不减产,而且稳丰产,单株小麦旺,分的蘖粗,多,麦穗大,籽粒重,同样的百十斤的袋子,播种量小的重播种量大的近2斤。

在河北南部桔杆还田的,播23斤麦种,就足够了,其产量过千斤。但是有些户播种量在35斤左右,其产量也不高,收麦前一刮风就害怕,播种小麦的机手告诉他,大家都是2O多斤,可他就是不听,麦子倒伏了,嘴上说,明年种麦一定不多用麦种了,可是到种麦时,还是多播,真想不明白,是咂想的,老年人说,有钱买种,无钱买苗,可有些户主年纪不大啊。

今年小麦苗太稠,能采取的措施,也只有那点办法。关键是来年,一定要控制住播种量,如果还不平心,或当不了全家的主,就种个半亩试一试。


曾宪英10


你只能推迟到拔节后管理了


高产之路


一、疏苗,疏苗用农村话讲也叫剔苗,顾名思义就是把多余的麦苗进行剔除。这也是治理密度过大问题的最主要的一项措施。给小麦剔苗并不是说随时都可以,它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二、浇水施肥,小麦的种子在生根发芽期间,吸收了土壤中不少的水分和养分,正是由于种植密度过大,导致土壤中的养分过早的缺失,即使对多余的小麦幼苗进行了剔除,但剩余的幼苗仍然无法从土壤中获取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所以这时候最好进行一次浇水补肥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