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已安家的你,將來會落葉歸根嗎?

燕趙精英


落葉歸根是中國人骨子裡的東西

年輕的時候愛創愛鬧,想著逃離長大的故鄉,這個很正常。

我以前讀高中的時候就說,我長大後一定要遠離這個落後的小城市,在外面安家再也不回來。可是這才過去八年,我就反悔了。

在外面奮鬥的日子並不容易,長大後有很多壓力要自己扛起來,人不會永遠年輕,也有疲倦的時候。那時候想到的是逃離,想到的是長大的城市,從小到大的根,深入在骨子裡,父母也在那個地方守著。

年紀大後,習慣性的回憶,想念,就會更依賴故鄉。

我有個叔叔,年輕的時候花了幾十萬去香港定居,不管怎麼樣就是不想回來,現在老了,突然想回家,不想在香港住了。這就是落葉歸根的感覺。年輕的時候感覺沒那麼大,老了就特別念故鄉


狗蛋耳


這個問題真的有切身感受。

我,湖南人,03年大學畢業,從湖南來廣東深圳。在單位裡認識了現在的老公(老公是西安人)。然後在深圳成家,生兒育女。因為剛開始老公總想著會再回西安生活,所以一直沒有買房,後來等小孩子要上學了考慮到學位了,不得已必須在深圳買房,算是正式安家深圳了。

後來隨著時間越來越久,慢慢習慣了深圳的天氣,習慣了深圳的快節奏,習慣了深圳的辦事效率。然後每次再回到湖南除了熟悉的語言和飲食,其他的生活方式,處事方式等等越來越不習慣了。加上農村城鎮化進展,現在每家每戶都基本上都是一個密封的單元了,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種熱鬧和單純,人情也淡了很多。

因為長時間不在一起,即使和以前關係很好的同學朋友聚會,除了聊一些兒女方面的事情,就是誰在哪裡買了房子,誰家老公多少錢一個月。你也會發現大家的聊天內容和思維方式壓根就不在一個頻道上裡,很難再有共同話題也了。

最後,當我們都老了,父母應該也都不在了,而父母就像風箏線一樣牽著飛在天空中的我們,我們回去才算是回家。風箏線不在了,我們只剩漂泊。正所謂: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路,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等我們老了,在外生活那麼多年的我們,也再也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我們印象中那個日思夜想的“家”了。





深圳嗯林生活領域vlog


看到這個問題,心都是暖的,我的答案是會的。

離開老家很久了,老家的宅院也易主多年,但是夢裡還是經常出現兒時老屋,院裡的老井,牆外的老榆樹……

有一天,當我再次把夢裡所見講給兄姐聽的時候,沒想到他們都有相似的經歷,我說是我們老了麼?哥說,不是,可能是些許心累,兒時的記憶都是純粹美好,兒時的窩是心靈寄託。

哥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和嫂子退休後在老家買了一屋子,做了簡單裝修,院子用玻璃罩了起來,乾淨明快;我說這陽光房可是現代產物,這哪裡有兒時的樣子?哥說,老妹,我們要的是心的安頓,和屋裡設施沒有關係,難不成你讓我們推板車點煤油燈?我笑說可以可以,最好是穿粗布藍衣停用家裡電器!一旁的嫂子開腔了,別說,我們平時還真是很少用廚房那些電鍋電鐺,就是喜歡燒大鐵鍋,熬了野菜湯呼玉米麵片片;當時我表示非常理解,生活方式不重要,我們過的是心情。別說哥嫂在老家真就紮下了根,這一晃也又幾年了……

現在的我也有個規劃,將來老了也回老家安個宅子支個窩。雖然沒有在外半世顛簸漂泊,畢竟也或有為或無為碌碌 半生,暮年讓心寧靜滯留兒時居所,聽聽鄉音縈繞,看看綠草花鳥,約三五兒時玩伴,再耍於巷頭田間;美乎哉!樂乎哉!

鳥戀舊林,魚思故淵,所以,我會和很多人一樣,選擇年老的葉落歸根!

(稻穀麥穗有緣這裡與您

共同關注相互交流[握手]謝謝[比心][玫瑰][玫瑰]





稻穀麥穗


這個問題我都自問過多少次了,估計是回不去啦,出來多年,父親去世我把父親送回了山東老家入了祖墳,因為我老家還認識點親戚朋友。等我們老了誰送我們回去呢,孩子基本上都沒回過老家去 ,誰會接受他們,他們又能接受誰?所以就決定不回去啦,哪裡黃土不埋人啊。


石家莊花花視界


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到現在就是遇到了很多問題:

1.我跟我老婆是大學同學,她是y城市人,我是x城市人,後來由於一起念大學,我們共同在工作地c城市買了房子定居。

2.現在我們雙方父母慢慢年齡也大了,我們現在過年是一家一年這樣過的,今年過年去我家,明年過年去他們家……

3.現在偶爾跟老婆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就是:她想回她家,我想回我家。[捂臉]

當然我知道,我們最有可能就是在現在的定居地慢慢變老直到死去[害羞]

因為我們的孩子還想有個依靠,我們如果回了老家,她一個人連個親戚都沒有,這是我們做父母不願意看到的[捂臉][捂臉][捂臉]



上善若水20141124


月是故鄉明!不管你走多遠心還是繫著故鄉!

年輕時創業希望自己在異鄉有歸屬感!將自己的青春足跡留在了異鄉!有創業的艱辛、有成功的喜悅!有一天你真的擁有你所追求的一切!也許你有很多感慨!也許會空虛!那時你就會急切的想回生我養我的地方————故鄉!

我認識的一位深圳的企業家!改革開放初期,那時的他高中剛畢業後,跟著老手藝師傅學木匠。學成之後懷揣著夢想踏上了南下的列車來到了深圳。那時的深圳只是個小漁村。剛來到深圳舉目無親,全靠自己打拼。睡過橋洞,喝過自來水充飢。他用自己的手藝在深圳慢慢熬過來了!他講誠信、有文化、能吃苦!贏得了很好的口碑!也為他的事業打下了夯實基礎!現在他在深圳有自己的設計公司!也在深圳安家落戶!但是他也不忘故鄉!為自己家鄉出資做學校、扶貧!他說有朝一日一定要回家鄉,那裡才是自己的根!每次說起他的眼中都流露出對故鄉的嚮往!

葉落歸根是每個遊子的心!不管你走多遠故鄉才是你的家!這也是我華夏兒女之情!





在莞飛哥


城市的喧囂,快節奏的生活,車貸、房貸壓的人們快喘不過氣來。更多的年青人喜歡在節假日帶上一家老小,到農村田間採摘,到河邊垂釣,到山林中去呼吸新鮮空氣。

我時常和老公開玩笑,等我老了,我要回到老家,門前種滿瓜果,門後撒滿鮮花,長廊上掛滿一串串葡萄,籬笆上爬著長長的絲瓜。山坡上散養著兩三隻雞、四五隻鴨。

春天種下禾苗,夏天捕魚捉蝦,秋天迎來收穫,冬天欣賞窗外輕輕飄落的雪花。

清晨的太陽從水庫邊冉冉升起,風輕柔的吹來,碧波盪漾,溫暖、清甜。傍晚的餘暉灑滿整個村莊,給整個小村鍍上了一層金色,耀眼、光芒。

三兩農人從田間歸來,倚在老槐樹下聊聊天喝喝茶。一群可愛的孩子們在草垛邊玩耍,捕著蜻蜓,捉著蝴蝶……

記憶打開了閘,彷彿又聽見媽媽在喊我回家吃飯,爸爸呵斥我作業還沒有做完。

最喜歡夏天的晚上,兄妹幾個圍坐在石頭上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看著奶奶搖著風車,紡著棉花。

等我老了一定要回到家鄉,和兒時的夥伴們一起慢慢變老,重回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田園生活。

想孩子了,可以去他們的家小住,等孩子們放假我也熱情地歡迎他們回家。

落葉必定是要歸根,對家鄉的嚮往一刻也不會停息。

回家!回家!把家鄉放在心中最溫暖的地方,等我老了,我要回家!




用戶身邊的小故事


我是安徽人,從來沒有想過以後會在安徽以外的地方安家,我覺得我會在別的地方謀生活,我太愛我的老家,四季分明,懷念小時候看到的,春天的小草,春天的微風吹到我臉上的感覺,一片綠油油的草地田野!夏天河塘裡的青蛙,和打雷聲,下雨嘩啦啦啦,秋天掃不完的楓葉,和蟬叫聲,冬天的雪花,和讓我滑倒的結冰路面!這些已經刻在我的腦海,印在我的心裡。我想我愛我家鄉,愛熟悉的味道,所以毫無疑問,中國人所說的落葉歸根,就是在說我,呵呵。


微笑二十六天


說起“根”,我陷入了沉思,我在想“根”是指出生的地方,還是指養育多年,陪伴你走完青春的地方。

對於我來說,我出生的地方陪伴了我整個童年,不得不承認那段時光是我目前為止最開心的日子,那片地方至今我都如此熱愛,我熱愛那裡的每一草每一木。那裡的記憶尤為深刻,夢裡經常遇見。

可是好景不長,我出生的地方目前早已物是人非,已經無法居住人了。也正因如此,我的青春時光在一個小縣城渡過了。

陪伴我度過青春時光的地方,我對它的思念程度遠沒有出生的故鄉那麼濃烈。也許,青春總是躁動,這份不安的內心並沒有給自己帶來舒心的回憶。

假如我在外安家了,說明我現居住的地方至少是縣城以上的地方,那麼我在想我現在居住的地方和縣城比起來也沒有太多的差別。除了,人與人之間的氛圍關係以外。因為,小縣城可能在一片區域人都是認識的,閒暇時還會湊一桌打“升級”。可能,稍微大一點的城市,關係氛圍不夠融洽。

但是,大城市的基本條件要比小縣城好,並且就算我回到小縣城也需要重新認識周圍的鄰居,其實也沒有多大的便利性。

如果,要我選擇我肯定會迴歸出生的故鄉,但是現實卻是做不到的事情。而陪伴我青春的地方,倒也沒有太大的思念之情。所以,最終還是會留在現居住的地方。


My成長日記


我已在外面安家,但出生我的地方就是我至愛的家鄉它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將來我老了肯定會回到家鄉落葉歸根。你知道我為什麼這樣肯定的答覆你嗎?因為人的一生從從小到長大是一個過程,社會給了我機會我在外面就會努力打拼,一路走來才能有了今天的安家自然人生混得還可以,人不能忘本家鄉生我養大我,值得我懷念感恩,所以說當我老了是會回到家鄉落葉歸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