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蒙古帝国征服了大半个世界他们强大的武力源头是什么?

历史红尘


有人知道蒙古“呼麦”吗?

直到现在,俄罗斯人如果听到“呼麦”,就有一种来自灵魂的恐惧,这是成吉思汗时代留给他们的精神烙印。

每个强大的文明必然有它的强大之处,同时代最强大的蒙古帝国也一样,但有的民族靠科技、靠谋略、靠经济来支撑其强大军事力量,而唯独蒙古帝国的强大武力来源于别的民族不一样。

蒙古帝国的战争带给敌人是从灵魂深处的恐惧,而这种恐惧让敌人从此再也提不起反抗的念头,这是蒙古人独特的战争手段。

蒙古人的战争是纯粹的破坏,他们从懂得战争开始就一直在掠夺,从没有想过战后重建、稳固政权等问题,因此他们的战斗效率极高。再加上蒙古人的骑兵在冷兵器时代属于无敌的兵种,他们训练有素、意志坚强、善于配合。

很多人不知道蒙古人在作战中是如何解决后期补给问题,他们常常孤军深入、追敌千里。历史上最有名的是蒙古人第一次西征时,哲别、速不台追击花剌子模末帝摩柯末,竟从撒马尔罕一直追到阿塞拜疆、再到格鲁吉亚、然后翻越高加索进入欧洲,但这支三万人的骑兵在追击的过程中,每经过一个国家如入无人之境,却从未担心过补给问题、

蒙古人从不担心后勤问题,而农耕民族却一直为后勤补给问题头疼。

蒙古人的战斗是极为血腥的、残忍的,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才屡战屡胜,他们是这样打仗的:

  • 一言不合就屠城

蒙古人屠城是不分男女老少、贵族平民的,除了工匠这些有用的人群外,剩下的基本屠杀殆尽,城市也会被夷为平地。敢抵抗的城市肯定是被屠的;而一些主动投降的城市,遇到蒙古将领心情不好也会被屠城。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别的城市有恐惧的心理,让敌人不敢有反抗的念头。

  • 减少己方伤亡,驱使百姓冲锋

蒙古人作战时强迫战俘和百姓冲锋,充当肉盾,战俘和男人死光了,就强迫妇女和儿童进攻。昼夜不停的战斗,用人命堆积来降低敌人的战斗力,刺激敌方神经,而己方养精蓄锐后发起最后的进攻。

  • 屠杀、洗劫

蒙古人的从不担心补给问题是因为每攻下一个城池后就会洗劫一空,而洗劫的财宝都被挥霍,这样行为让每个士兵对战争充满了向往。他们从不在乎战后重建,不担心粮食补给,实行的战略就是以战养战。

蒙古大军转战千里,征服大半个地球,很大的因素就是依靠上面说到的这些战术,而这些高效率的战术一般的国家学不了。

平常的国家在征服一个城市或国家后,都会考虑战后重建、安抚人心、建立政府等问题,而文明比较高的国家不会动不动就屠城,他们需要扩大疆域,而疆域需要人口,人口的增长带动经济,国家有财政收入才能强盛。

可蒙古人就是一群纯粹的战争份子,他们信仰的是雄鹰飞过的地方都是马背上的人的土地,他们不需要农耕,只要有土地、草原,他们都可以生存下来。所以,城池对他们来说反而把自己封禁在里面,马儿无法欢快的奔跑。

不顾一切的战争手段只为获得胜利,所有阻碍马蹄前进的人统统都杀光,没有任何计谋、没有商量的余地,更没有所谓的道德底线。

没有顾虑的战争,让蒙古士兵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只要打赢了战争,可以抢女人、抢钱、抢粮食、可以随意杀人,而对于这些战争狂热者来讲就是最好的奖励,这就是蒙古帝国强大武力的来源。


大国布衣


蒙古族对外战争的武力来源于崇尚强者。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广阔的大一统王朝,鼎盛时面积达226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两个俄罗斯的领土面积。



蒙古在铁木真的带领下,走向了统一,整个蒙古都成为了一个汗国。蒙古和南宋南北夹击灭掉了不可一世的金国,在对金的战争中看到了南宋的懦弱,只崇尚强者的蒙古便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但是在大汗在钓鱼城被击毙后,内部爆发了战争,忽必烈率军撤退,回国争夺汗位。


在铁木真灭金国的同时,蒙古也派远征军西征中亚,灭掉了花拉子模,蒙古远征战争打的的顺风顺水。不幸的是一代天骄铁木真病逝,远征军主力被迫回撤。

蒙古族怎么能打的原因是这些人从小弓马娴熟、民风彪悍,崇尚强者,藐视弱者。蒙古族战斗中怎么能打,主要是士兵综合素质高,且补给方便(一个人带3匹马,战斗睡觉吃饭全部都可以在马背上解决),持续战斗能力强,士气高昂,这些就是蒙古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主要原因。



百花争艳只为你


一个乱杀生灵的魔鬼,抢了约三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毫无屁用的射鸟老粗没有什么值得评论的,既然他们那么牛B,那么为何打宋代重庆的钓鱼城用了三十六年时间都未能取胜,只因钓鱼城的地形天然和守军的玩强,若用今天打法,一个超音速导弹就能炸平钓鱼城……


神龙平天146


蒙古人强大武力的源头应该是生活习俗有关,赛马、博克、射箭草原上的孩子从小都会。


蒙F——nasen


北亚严酷的自然环境培育出的强健游牧人,脆弱的游牧经济催生的掠夺性质的游牧汗国,从匈奴、鲜卑到柔然、契丹、蒙古基本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