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这种看似恐怖的动物,也喜欢“梳妆打扮”的精致生活

蝙蝠是具有真正飞翔能力的一类哺乳动物,全世界已被描述的蝙蝠有一千多种,属于翼手目动物,可进一步被区分为大蝠亚目和小蝠亚目。小蝠类分布广泛,以捕食昆虫为主,但它们的眼睛很小,具有回声定位功能——一种用声音来“看”的感觉能力。对应地,大蝠类只分布在旧大陆的热带地区,以花蜜、果实、花粉为食。

蝙蝠这种看似恐怖的动物,也喜欢“梳妆打扮”的精致生活

几乎所有的蝙蝠类都长着大眼睛,对视觉极为依赖。蝙蝠的体型、大小千差万别,大黄蜂蝙蝠(Craseonycteris thonglongyai),属小蝠类,是世界上最小的蝙蝠之一,体重仅为2克,翼展只有1英寸长,约2.54厘米。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自大蝙蝠家族的成员——鬃毛利齿狐蝠(Acerodon jubatus),又名菲律宾果蝠,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之一。鬃毛利齿狐蝠的翼展接近6英尺(约1.83米),体重超过了3磅(约1.361千克)。

蝙蝠这种看似恐怖的动物,也喜欢“梳妆打扮”的精致生活

蝙蝠通常被认为是神秘的动物,这是因为它们生活在人类难以进入的黑暗山洞。但是,最近我们在菲律宾进行的一项研究让我们意识到,蝙蝠可能比我们之前想象得更要像人类。我们主要研究了抱尾果蝠的栖息地,它们属于大幅类,分布在整个东南亚,向北可抵达华南地区。由于洞穴及其蝙蝠群落本身的自然特性,使得它们成为理想的研究对象,这使人们在栖息场所的外面清楚观察蝙蝠成为可能,科学人员可以记录到这些蝙蝠的日常活动,而且非常详细。

这意味着我们从这项研究中获取的任何知识,都将对该地区抱尾果蝠的保护工作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这一物种分布广泛,但有关它们的基本信息却极度贫乏。这意味着通过研究这些蝙蝠获得的任何知识,对于当地整个地区的保护行动都是至关重要的。

蝙蝠这种看似恐怖的动物,也喜欢“梳妆打扮”的精致生活

其中一项行为,我们研究得非常仔细,那就是“洗漱”。尽管蝙蝠被认为是一种昼伏夜出的动物,只在夜间才飞出来摄食,但它们在整个白天依然十分活跃。它们彼此交流并且花长时间梳妆打扮。梳妆打扮是它们常态化的工作,而且乐此不疲。根据在洞口收集到的成百上千小时的视频数据,我们希望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身体部位条件下的梳毛行为,以便揭示这些不同群体之间的潜在差异。

有科学家考察了抱尾果蝠种群内两个或更多成员间的群体理毛行为。研究它们的理毛行为是很有价值的,我们据此不仅可以知道个体健康状况,也可以得出有关整个群体健康状况的结论。举例来说,大量的蝙蝠聚居在一起时有可能导致卫生条件的恶化,增加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上升的可能性。

蝙蝠这种看似恐怖的动物,也喜欢“梳妆打扮”的精致生活

初期的观察令科学家相信情况并非如此,这个由数十万只蝙蝠组成的群体依然处于健康的状态。如果进一步的分析能够证实这个观点,科学家可以推断这样群居密度不至于使它们的卫生状况下降。科学家之所以能用这种方式研究这个蝙蝠种群,是因为一旦蝙蝠处于压力之下,健康状况下降的后果就会表现出来。在生病或压力增加期间,人类和蝙蝠都会以某种方式精打细算它们的时间和精力,用以优先满足某些特定的需要。比如,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蝙蝠会在睡眠和理毛方面花费较少的时间,为的是省下更多的时间用作觅食。结果,它们的外貌就会出现变化,看上去不那么健康了。

与蝙蝠类似,人类也用各种方式给自己洗漱。每次当你醒来,开始一天的例行公事般地洗漱时,你可能并没有在意。淋浴、刷牙、梳头,这些构成了人类洗漱的过程。当一个人有着良好的卫生习惯时,外表看起来就是显而易见的整洁;而一旦我们中有朋友暂停洗漱,我们很快就会注意到这一点。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多日不洗头,头发就会变得油腻而蓬乱,与此类似,蝙蝠如果不再保养自己的毛发,很快也会变得蓬头垢面、凌乱不堪。

蝙蝠这种看似恐怖的动物,也喜欢“梳妆打扮”的精致生活

洗漱对人类至关重要,对蝙蝠的健康来说也是如此。与人类一样,蝙蝠有着自己的一套洗漱套路。它们通过舔翅膀和毛发来为自己洗漱。它们通过抓和咬去除体外的寄生虫,从而保持自己的健康。蝙蝠可能整天都在忙着各种各样的洗漱工作,而且每一种洗漱都有着不同的作用。一个典型的洗漱程序差不多是这样的:以舔身上的毛发作为开端,几分钟之后,开始用一只脚擦刮身体和内嘴。洗漱累了会小憩一番,接着继续,而且在那儿中止就从哪儿开始,然后着重舔翅膀。

抱尾果蝠似乎愿意在舔翅膀这一洗漱工作上花费大部分的精力。这么做非常重要,为的是确保良好的飞行条件。

尽管研究蝙蝠的基本护理行为看上去并不那么重要,但是得到的结论却让我们得窥抱尾果蝠种群的健康状况。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而且生物学上相当重要的物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