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工作中,从来没有对事不对人”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从来没有对事不对人”的意思不就是从来对人不对事嘛[大笑][大笑]

这种话听听就好了,何必当真!

1.说话太绝对,只会自己打脸。说这话的人能够用“从来”两个字,说明他就是一个很钢的人,说话直,做事直,刚性有余而韧性不足,平常大概比较会得罪人。一般有心思的人不会把话说的这么满,好给自己留个余地。

2.情绪是人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互联网上一搜一大把“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说的好像情绪罪大恶极似的。其实,无论是高兴、快乐、开心,还是悲伤、愤怒、气愤,都是我们正常的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是我们如何认识它,了解它而已。我们既可以发愤图强,也可能乐极生悲。人作为情绪性动物,不可能完完全全脱离情绪,像机器一样处理事情,所谓,只对事,不对人,也不过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已。

工作中,把属于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的做好,有问题虚心请教,及时纠正,平常待人客气有礼些,我想这样的人,同事领导都会喜欢的。


蜗牛的书卷人生


很多不懂“对事不对人”的职场人士,当你给别人提建议时,对方很容易否认问题。

小华与小罗共同做一个项目。小华一向做事迅速,且处理问题能力高超,而小罗能力一般,还经常拖延。由于是一个合作的项目,所以小罗做完后小华才可以完工。眼看时间节点就要来临,项目由于小罗的耽搁迟迟无法交差。

此时,小华耐不住性子,便找到了小罗说道:“你能不能做事麻利点,眼看就要被领导批评了。到截止时间交不上,我只能如实汇报了。”小罗由于受到了他人指责,心中不爽道:“其实你不明白事情的真相,情况哪有那么糟。而且我最近家里有事,一直没时间处理问题。你看,我现在速度多高效,放心吧,没问题。”

小华被小罗的话顶了回去,他的催促没产生多大效果。由于小华采用了“对人不对事”的策略,指责小罗为人拖拉,使得小罗否认问题予以回应。双方不但没能解决问题,反而工作效率更加低效。

不懂“对事不对人”的职场沟通术,极易令别人否认问题,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


图猫PPT


首先,“从来没有”一词使用不妥,它否定了所有其他的可能性。

事实上,万事万物都是复杂多样的,无论是做事的原则还是普遍存在的规律,没有一种事物只存在一种可能,比如说,只这样或者只那样。

其次,不管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对人不对事和对事不对人这两种情况都真实存在,也常有发生,不会出现在一个场合里“从来没有对事不对人”或者“从来没有对人不对事”这种极端状况。

比如,在公司,老板同时交给A和B两个人去不同的地方完成同一种任务,见客户并签合同,四点返回公司跟重要的新客户见面洽谈业务。一向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A什么也没做,单纯按照领导要求,直接去直接签,然后回来复命。而惯于投机取巧坐享其成B在去的路上突然发现合同里有一处细节漏洞,如果不及时修改,日后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损失,所以他掉头回公司,找老板重新核实商榷,耽误了时间,也耽误了四点跟新客户见面。

这件事,你觉得会是什么结果呢?正常情况下,老板多半不会因为B一向表现不佳而无视他这次为公司考虑的行为,继续不看好他。同时,他也不会因为一向工作突出A的这次按时完成了任务而嘉奖他。相反,老板可能会突然发现B挺有责任心,关键时刻能为公司考虑,以后会看好他,器重他,同时对一向优秀的A可能没什么特别感觉。

所以你看,在工作中,也有对事不对人。只要事干得漂亮,人也差不到哪里去。事做好了做成了,自然改变周围人对做事者的评价态度。

第三,对事不对人和对人不对事,并非绝对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二者可以相互穿插转化。

所谓对事不对人,就是不管人怎样,只看事做得如何。而对人不对事是,只看人怎样,不管事办得如何。这两种做法,其实都是聚焦了一处,而忽略了另一处。

我个人认为,所有的事都是人做的,所以我更倾向于对人不对事。

对事不对人,立足于现实主义,表面上公正客观,但它忽略做事的根本(人)这个因素,不利于长期建立合作关系。

对人不对事,尊重了人的本位主义,能体现出更多的管理弹性,能有效防止短期的机会主义。

但二者又各有利弊。有时候,事好衡量,有标准,但人难判断,得赌运气。

所以,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对事不对人存在,对人不对事也存在。

当事情比较紧急,举足轻重时,暂时对事不对人,只要能把事办好,先不论人怎样。

如果事情不那么紧急重要,就到了细细掰扯人好坏的时候了。


思想碎碎念


你好,我是进子非常荣幸,能够回答到这个问题。
你说的“工作中从来没有对事不对人”这个说法,我感觉是可以理解的。
1 现在的社会上人都是讲感情的,虽然说事情有对错。但是在工作中很多人,不好去摘清人与事的对错。同样的人做处理同样的事情,在不同人的眼中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毕竟人也有好坏。
2 比如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同样做错一件小事情,对刚来实习的大学生和在公司做了很长时间的老员工来说是不同的,虽然说 都做错了事情,但是在别人眼中他俩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3 所以说没有绝对的对事不对人,也没有绝对的对人不对事。大家都是照顾彼此的情面,除非犯了一些大错 原则性的大错,才会对事不对人。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5c6f5b6d5b08417ea9ab520dc109a334\

大进吖


人情和事理是相互影响的
对事不对人与对人不对事其实是一种情商的表现。


例如:
在XX不能很好完成工作的时候:
对事不对人:这个工作这里还存在这些问题。
对人不对事:你的工作能力是不是有问题?
在XX能很好的完成工作的时候:
对事不对人:这个工作顺利的完成了。
对人不对事:XX的工作能力非常不错。
我想大家都看出来了,在遇到有问题的事情时,尽量的以阐述事情本身,对事不对人的方式处理,能够更好的照顾到问题人的面子问题,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上;在遇到褒奖的事情时,尽量以阐述人的优点,对人不对事的方式来处理,能够更好的鼓励所需要褒奖的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171bf22863c4499a3a3dfb4e38a0b32\

正接地气天海


我深有感触,两点希望帮助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bfea386998234b4d869bcb7acc1a724a\

牛城大山


持这种观点的人,有情绪化的一面。

一个追求进步的人,虚心的人,也一定会常常反思已过,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反思自己的为人,就一定会找到被领导批评的原因,知道原因,才会产生理解,才会不停校正自己


人文部落


完全做到只对事不对人只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况,请看视频观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00863a9ce0a4304a82aabe2841f5ad7\

力鸥看世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84ad4a10c36b4a888453153b1cddeef6\

安城小石头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a4f1962356d49b98012de9ef8160db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