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的現實困境,只因缺一個姚明、郎平、劉國樑那樣服眾的人

說起中國足球,只有一個字:難!

怎麼解釋“難”這個字呢? 特別想幹又幹不成的事,就叫難事!足球就是這樣的事,全中國方方面面、上上下下都熱愛足球、關注足球,願意給足球投錢等一切外部資源,但成績就是不見好,反而越來越差,這就是難!

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快30年的時間了,似乎在足球究竟要怎麼搞這個問題上一直難以達成共識。感覺就是“誰都能就這個問題說兩句,但誰說的似乎又都不全對”,所以誰幹誰難,難以服眾嘛!

對,就是缺一個難以服眾的人!

其實足球難,籃球也難,但籃球好在有姚明這樣一個世界級的專業人士

相比足球,籃球的狀況要好很多。但中國籃球面臨的改革難題同樣不少,足球發展改革中遇到的難題在籃球領域同樣存在,例如青少年人才培養、CBA聯賽和國家隊之間的關係、體教結合問題、聯賽中外援的定位和使用問題、國家隊的成績問題、本土教練的培養問題。尤其是2019年男籃世界盃上,本土作戰的中國男籃無緣16強,同時無法直通東京奧運會的結局,讓人們清晰地發現:中國籃球和世界籃球的差距在拉大,是需要進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了。

中國足球的現實困境,只因缺一個姚明、郎平、劉國樑那樣服眾的人


人們會批評中國男籃在世界盃的表現、會質疑CBA聯賽的發展過慢,但幾乎沒有人會懷疑姚明改革措施的專業性,因為姚明就是中國最懂籃球的人了!而且比第二名幾乎遠遠的甩開了一條街的距離!

因為姚明的存在,中國籃球就比中國足球幸運,這避免了各種無意義的質疑、爭吵、推諉、扯皮,這樣就可以把精力放在改革事項的推進上。時間寶貴,直接幹正事即可。

其實足球難,排球也難,女排因為有郎平這樣的旗幟下人物就幫助了許多

相比足球,排球的資源投入就差太多了。大家想想,中國男排幾乎聽不到消息,要不是這次在奧運會預選賽中最終打入了決賽,功虧一簣,估計大部分人都鬧不清男隊都有誰。女排雖然成績很好,受關注度也很大,但排球由於在三大球中的地位偏弱,職業聯賽其實常年處於邊緣地位。

中國足球的現實困境,只因缺一個姚明、郎平、劉國樑那樣服眾的人

女排的起點高,所以成績的要求也高。但女排因為是郎平在帶,女排工作的推進就受到的支持更大、肯定更多、鼓勵更多、關懷更多,為何?因為郎平在世界排壇的地位決定的。她來帶女排,誰也沒話說。

其實足球難,乒乓球也難!什麼乒乓球也難?是的,乒乓球也難。劉國樑重新出山就容易一些

曾經大家都認為我們乒乓球的實力甩世界其他國家幾條街,但國乒經歷劉國樑離開又歸來的震盪之後,我們發現,我們乒乓球確實強,但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強。甚至,新的奧運週期其實我們的人才儲備沒有歷史上那麼大的把握,面臨日本隊的衝擊很大,但劉國樑重新歸來,大家就覺得心裡踏實多了。

中國足球的現實困境,只因缺一個姚明、郎平、劉國樑那樣服眾的人

劉國樑說,為了備戰奧運會,2020的乒超聯賽停賽1年。聯賽停賽1年,放在足球上能行嗎?肯定不行。但劉國樑做出這個決定,受到的支持、理解和鼓勵就多得多。為什麼?因為他是劉國樑嘛,雖然是胖子,但是懂球啊。

因為懂球,誰能說什麼?

足球缺少一個世界級的人物來執掌大旗

中國足球目前沒有產生出姚明、郎平、劉國樑那樣的世界頂級球員,在這方面甚至比不了110米欄、100米這樣的我國傳統弱勢項目,我們足球史上最大的球星不過是亞洲頂級。如郝海東、范志毅、武磊、楊晨、鄭智、邵佳一和孫繼海等,最大的成績就是登陸5大聯賽並立足,在國家隊最大的成績才是衝入世界盃。僅此而已,亞洲級別。

中國足球的現實困境,只因缺一個姚明、郎平、劉國樑那樣服眾的人


亞洲級別,對於志在“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國足來說,這個級別就壓不住,就沒有足夠的專業權威性,就不能服眾。

所以,很多事情就沒有專業領頭人來帶領,只能原地打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