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蒙古國是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爲什麼?

心平氣和就是福


♥自古以來外蒙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1992年2月13日,蒙古人民共和國改名為蒙古國。根據外蒙古最新權威資料顯示:面積為1564115.71平方公里(603909平方英里)。2018年6月12日,人口為3209639人,人口密度1.9人/平方公里。2017年軍人35000人,2017年的軍費為350тэрбум(西里爾蒙語,不認識)圖格里克。除烏蘭巴托(庫倫即寺院之意)直轄市外,轄21個盟(省),331個蘇木(縣)。♥

福垊由題主所問引出兩個問題:外蒙獨立問題、中蒙邊界問題。在回答引出兩個問題前,先回答題主所問——外蒙古在歷史上屬於中國的原因。

在領土上我們經常說“自古以來”,自古以來的意義就在於名正言順事成,這就是學習和談歷史的意義吧。早在唐朝時,外蒙古就是唐朝神聖不可分割一部分。大唐聲威煊赫,四方紛紛內附,這是繼隋朝後的又一個輝煌,從楊廣的聖可汗到李世民的天可汗。為紀念漢朝的偉大,承襲漢朝治理邊疆的模式,重新設立都護府。六大都護府,今天的外蒙古的範圍在三大都護府之中。分別從屬於河北道的安東都護府的一角,關內道單于都護府的一部分,關內道北庭都護府的一部分,見上圖。

成吉思汗和的子孫們,南征北戰,東進西伐,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大帝國,最後裂成以大元為主,四大汗國為藩的奇特治理模式。元朝時,外蒙古分別屬於中書省、甘肅行省的一角,其境大部分位於嶺北行省,上圖中的齊國、廣寧國、和寧路、稱海宣慰司、外剌國、遜都思都屬於嶺北行省的一部分。圖上的中書省是指該區域由中書省直轄,形成了飛地式的行政區劃。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大元和大清是中國的朝代,這點是毋庸置疑的。質疑了這點就讓自古以來大打折扣。

在清朝,外蒙古被稱為喀爾喀蒙古,喀爾喀即哈拉哈河之意。福垊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清朝如果不包括唐努烏梁海的話,其面積要比現在的外蒙古面積小。

那麼為什麼獨立後外蒙古面積反而就大了呢?

我們還是先從外蒙古是這麼獨立說起吧。1913年起帝俄就企圖入侵外蒙古,後來在帝俄崩潰以及蘇聯新立之際,外蒙古已經有很大的自治權利。這不能不說是清朝滅亡後,軍閥混戰而導致的這種疆土問題。需要說明的是,在帝俄崩潰之時,我們也曾派兵入俄。但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就日本派兵最多的也沒起到什麼作用。而這種機會以後也就難再有了。

清朝滅亡後,群雄逐鹿,邊疆不穩,外患四起。各種新舊軍閥或為自保或為統一不斷混戰。而邊疆在列強的教唆與挑撥下,宛如軍閥,自成一體。列強更是大肆入侵,如日本侵華。不過,侵略最嚴重,手段最隱秘的當屬於蘇聯。因為蘇聯的支持,1944年10月11日,吞併了唐努烏梁海。此前之後蘇聯一直或直接支持或暗中支持外蒙古,她像其他軍閥一樣致力於擴大自己的地盤。

蔣介石在斯大林的威逼利誘下,外蒙古獨立,蘇聯還不費一兵一卒。外蒙古的範圍是根據實際控制來劃定邊界的,也就說外蒙古等於蒙古地方加西部科布多、東部的達裡岡愛、諾門罕等。老蔣連維持蒙古地方舊的邊界都沒能實現。永遠不要忘記這一天,1945年8月14日,中蘇簽訂的友好條約。就是這個友好條約,使外蒙古變成了蒙古人民共和國乃至今天的蒙古國。

中蒙邊界劃定

《中蒙邊界內蒙古段考略》載(上圖,下文):

從1959年至1963年中蒙邊界條約簽定前, 中蒙邊界內蒙古段發生邊境事端95起、 311人次( 不包括一般越境事件), 其中蒙古非法越境綁架我軍民12起39人次, 驅趕我牧民54 起201人次, 私立邊界標誌29起71人次。參與上述活動的蒙方人員有, 蒙古邊防軍人273人、 牧民38人

1962年雖然簽訂了邊界條約,但1966年到3月6日到1980年8月3日,其軍民因為蘇聯支持,屢有越境現象。1989年10月5日,兩國簽訂了《邊界制度,處理邊境問題的條約所附議定書》,從此減少了糾紛,維持了邊界穩定。


福垊


外蒙古即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國”,這裡原本是清朝烏里雅蘇臺將軍的管轄地域,曾屬於中國。從清朝雍正年間開始,在當地設置了“烏里雅蘇臺將軍”衙門,之後作為固定官職保留下來。1912年清朝滅亡後,外蒙古在沙俄政府(包括後來的蘇俄)的支持下宣佈脫離中國。

外蒙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的漠北蒙古諸部。在明朝末年時,蒙古的主體分裂為漠南、漠北、漠西三大蒙古,其中漠南蒙古察哈爾部的林丹汗是黃金家族的直系後裔,但是很快被清太宗皇太極所滅。 在清朝入關前,漠北蒙古各部已經開始對清朝稱臣,並保持“一年一貢”的規矩,他們就是今天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祖先,又稱為“喀爾喀蒙古”(漠北蒙古)。

公元1688年,喀爾喀蒙古被準嘎爾部(漠西蒙古)所逼,投奔於清朝。在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舉行的多倫諾爾會盟中,漠北蒙古宣誓歸附於大清。直到這個時候,清朝才真正開始統治外蒙古地區。


清朝全盛時期只在傳統的漢地設置省份,而在邊遠地區實行將軍管理(清朝設置了14位地方將軍)的制度。東北三省分別由黑龍江將軍、盛京將軍、吉林將軍管轄;天山南北(新疆局部)由伊犁將軍管轄;外蒙古與唐努烏梁海等地區則由烏里雅蘇臺將軍管轄。

遺憾的是辛亥革命過後,外蒙古在沙俄的支持下宣佈獨立,並遣送烏里雅蘇臺將軍回國,造成獨立事實。北洋的將領徐樹錚曾經趁沙俄十月革命的機會短暫收復過外蒙,但不久後新興的蘇聯又使用手段使外蒙古獨立。對此,北洋政府與後來的國民政府均表示無能為力,只進行過口頭譴責。1924年,外蒙古正式成為蒙古人民共和國,並奉行親蘇親俄路線。


其實從1921年開始,蘇聯當局就在外蒙古大肆燒燬廟宇、逮捕僧人,摧毀了藏傳佛教,逼迫蒙古人信奉東正教。1932年,斯大林為了鎮壓蒙古反抗行動,在外蒙古進行血腥清洗,造成數萬人死亡。蘇聯對蒙古的剝削、屠殺往往被“蘇聯紅軍與對蒙古現代化的幫助”這樣的官宣話輕描淡寫、一撇帶過,容易讓人忽略。在蘇俄的洗腦下,外蒙古(蒙古國)廢除了傳統的蒙文,改用俄羅斯的斯拉夫字母書寫文字,還有不少外蒙古人放棄了藏傳佛教,轉而信奉基督或東正。


新中國成立後,為免歷史遺留原因引發兩國爭議,客觀上承認了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地位。不過蒙古國在上世紀始終親近蘇聯而疏遠我國。在歷史歸屬上,蒙古國極力淡化過去屬於清朝的歷史,並不承認自己屬於中國。在現代蒙古國的主流輿論中,長期指責清王朝(中國)對他們進行了奴役和屠殺,並對華人甚至是中國商人帶有牴觸和仇視心裡。事實上,這正是沙俄、蘇聯、俄羅斯長達70年來對蒙古國進行文化洗腦的結果。


中外歷史


對於這個話題,我的回答毫無疑問,蒙古國曾是中國的一部分,不論是從宋朝時期還是民國初期,他都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不爭的事實。

眾所周知,自古以來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並非只有漢族人統治的天下才是中國,而少數民族統治中國就不是中國,中國的天下,任何人都有當皇帝的權力,前題,只要你有實力,能夠把在位的皇帝拉下馬,你也能做皇帝,也能統治中國的天下。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這就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在12世紀的時候,在我國北方蒙古高原上長期生活著許多的民族,蒙古族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他們以放牧為生,食羊肉喝馬奶,用牛羊糞作燃料,時而又用他們的牛羊與中原人交易,換回糧食燒酒瓷器等生活必需品。

隨著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是蒙古人強大起來,他們東征西討,最後消滅了南宋政權,建立的蒙古族的元王朝,也就是在中國歷史上存在的一個朝代__元朝。

在蒙古人奪取了全國政權以後,蒙古族等一些少數民族遷徙到中原一帶,而中原的漢族人又遷徙到邊疆一帶,使民族進行了大融合,並將全國劃分行省制度, 並由中央垂直領導全國各省。


但是由於蒙古貴族的統治政策失誤,導致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矛盾加深,最後被朱元璋領導的叫花子兵趕到了蒙古高原,就是在明朝統治的200多年間,蒙古族人成了一個地方政權。

清王朝統一中國後,蒙古正式的成為中國的一個省。

在清末民初,由於國家衰敗,在沙俄政府的干涉下蒙古便鬧起了獨立,直到1945年在蘇聯的導演下,以所謂的公投正式獨立。

我們且不說蒙古獨立的心痛,只是論證蒙古曾是中國的一部分。


然而網絡裡的一些文章說,中國曾是蒙古的一部分,那簡直是無稽之談,難道說中國曾是從蒙古帝國那裡脫離出來的嗎?

甚至有人提出,外國人不承認元朝是中國的一部分,其實這是西方學者,對中國歷史無知的概括,是不尊重中國歷史的表現。

如果西方人尊重中國,尊重中國歷史,就不會出現鴉片戰爭,出現第二次鴉片戰爭,甚至出現八國聯軍,以及日本的侵華戰爭。

現在的網絡裡時常的出現,說什麼只有在漢族人統治下,才是真正的中國歷史,而是少數民族統治中國就不是中國歷史,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搞亂中國的歷史

有一句話說得好,欲滅其國,先滅其史。

警惕反華勢力對中國歷史的歪曲,警惕那些個隨聲附和的人對中國歷史的篡改。


趙志軍001



要說歷史上的外蒙古獨立,實在是時局不靖惹來的禍端,本來北洋軍閥政府的徐樹錚,趁著沙俄國內爆發“革·命”,無瑕南顧,率領邊防軍成功抵達恰克圖(今蒙古首都烏蘭巴托),並脅迫外蒙古政治首腦巴德瑪多爾濟放棄自治。

關於外蒙古自治,先是在沙俄的脅迫下,外蒙古宣告了獨立,但隨著沙俄國內局勢變化,外蒙古貴族(世俗和僧侶)見風使舵顯示宣佈放棄獨立,宣告自治。

什麼叫自治呢?就是北洋軍閥政府只有名義上的宗主權,沒有具體管轄權,此時北洋政府內部明爭暗鬥,徐樹錚地位尷尬,段祺瑞有意讓他遠走外蒙,以規避政治漩渦中心帶來的暗險。

徐樹錚也是“因勢利導”識時務,當時的外蒙古國內放棄自治,重新迴歸北洋軍政府的呼聲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在迴歸的條件上,外蒙古世俗貴族和僧侶貴族之間,還是分歧明顯。


外蒙古僧侶貴族衣食無憂,不願意放棄眼前的榮華,但是徐樹錚的邊防軍急行軍進入恰克圖,徹底改變了這種僵局。

徐樹錚叫來巴德瑪多爾濟,只寬限一天,在自己開出的八項協議上簽字,要不然外蒙古的世俗貴族和僧侶貴族頭頭哲布尊丹巴,皆為階下囚。

徐樹錚的恐嚇顯然起了作用,不到第二天傍晚,巴德瑪多爾濟就拿著簽字的撤銷自治的文件,率領世俗貴族和僧侶貴族跑步到了徐樹錚的行營。

外蒙古又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但是北洋軍閥政府是一群人唱大戲,屬於你拆我臺我拆你臺的年代,大家並沒有一以貫之的考慮,都是過一天是一天。

尤其是在政策的延續上,由於政府首腦走馬燈的換,也不可能在某些特定的問題上保持應該有的壓力。徐樹錚1919年11月入恰克圖,1920年夏天就回國參加直奉戰爭去了。

此時的沙俄國內局勢突變,前蘇聯迅速建立,並在外蒙古重新佈局,而最終要的就是策劃外蒙古獨立,1921年外蒙古再次被分出去,從此再沒回來!


歷史三日談




從起源看,蒙古族出自東胡系統,與鮮卑、柔然、契丹等民族屬於近親。公元4世紀中葉,東北興安嶺以西的鮮卑人的一支自稱“室韋”,這就是古蒙古人。6世紀時,室韋部落分裂為南室韋、北室韋、大室韋等多個小部落,主要佔據蒙古高原的北部。10世紀初,契丹崛起征服整個蒙古高原,室韋各部落也歸附契丹,從遼太祖建國到遼國滅亡,前後200多年裡,室韋一直是遼國的附屬部落,由於遼國是中國歷史,因此當時室韋人自然屬於中國的一部分,這也是蒙古高原首次納入中國版圖。

12世紀時,各室韋部落逐漸演變為蒙古部、塔塔爾部、蔑兒乞部、斡亦剌部等多個部落。1162年成吉思汗誕生,在成為蒙古部落的大汗之後,又征服了草原上的其他部落,進而統一整個蒙古高原,建立了強大的蒙古帝國,從此,塔塔爾、蔑兒乞、斡亦剌等部落名稱消失,大家統一稱作蒙古。

(成吉思汗)

那麼問題來了,蒙古帝國、包括其衍生王朝元朝是否屬於中國歷史呢?這個問題眾說紛紜,我個人認為,把蒙古帝國和元朝看成外蒙古(也就是今天的蒙古國)歷史更合適一些。因為成吉思汗出生在斡難河上游地區(位於今天的蒙古國),成吉思汗起家前所在的黃金家族和蒙古部落也是起源於今天的蒙古國境內,所以蒙古帝國和元朝(元世祖忽必烈也屬於黃金家族)是一群外蒙人建立的。


換個角度說,蒙古帝國建立前,北方的中國政權是金,雖然蒙古部短暫服從過女真人,但大部分時期二者都是死敵和世仇關係,金國皇帝還殘酷虐殺過蒙古部大汗,因此當時的蒙古部落不能算作中國的一部分,後來的蒙古帝國也就不能算成中國歷史。

再往後,明朝初期,蒙古分裂為瓦剌和韃靼等多個部分,雖然明太祖五次北伐,但說實話這和漢武帝反擊匈奴的效果差距很大,並未使瓦剌韃靼等部落徹底臣服,也沒有消滅他們的有生力量。1449年,瓦剌部南下侵略時不僅大敗明軍,還生擒了明英宗,可見當時蒙古人對於中原王朝的威脅有多大。



明末清初,蒙古分裂成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三大部。清朝初期,八旗軍先後征服三大部落,將各部落分為若干個“旗”,設札薩克,任命各旗首領為札薩克。康熙時期,平定準噶爾部的叛亂,從此蒙古高原徹底納入清朝版圖。這是蒙古高原第二次歸屬中國。

清朝滅亡後,1921年,外蒙古在蘇聯的支持下建立“人民革命政權”,當時的民國政府自顧不暇,無法武力干涉。1924年,在蘇聯的支持下,外蒙古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徹底脫離了中國版圖。

以上就是蒙古族歷史的概述。樓主的問題是“蒙古國”歷史上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蒙古國位於蒙古高原,按照我在上文中的敘述可得知,歷史上蒙古高原總共兩次歸屬過中國,一次是遼國時期,一次是清朝時期。


耶律蕭


關於蒙古人的起源在唐代的典籍中曾有這樣的記載:在客魯連河下游以及興安嶺之北的室韋人中有一個叫做蒙兀的部落。840年黠戛斯人南下,迫使回鶻人西遷,室韋人乘機成批遷入原本突厥語遊牧部落聚居的漠北草原,使這一地區逐漸蒙古化,此後人們管這片草原叫蒙古草原。不過這時的蒙古和之前生活在這片草原的匈奴、突厥一樣是指的操同一語系的部族聯盟,而不是一個統一的民族,只不過後來草原上這些操同一語系的部族是由成吉思汗的蒙古部統一的,於是就用蒙古之名指代這片草原上所有遊牧部落,由此逐漸形成了今天的蒙古民族。

11~12世紀在這片草原上蒙古、塔塔兒、蔑兒乞、克烈、乃蠻五雄並立,還有其他一些相對小些的部落分佈在這片草原。蒙古部即是唐代蒙兀室韋的後裔,他們分佈在今天的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東一帶。隨著子孫日益繁衍,蒙古部內部逐漸形成乞顏、札答蘭、泰赤烏、弘吉剌、兀良合等氏族,成吉思汗就出自其中的乞顏氏族。

1206年春蒙古貴族們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在本次大會上蒙古貴族們共同尊奉乞顏氏族的鐵木真為成吉思汗,以此為標誌宣告統一的蒙古汗國正式建立。此後蒙古人用了七十餘年時間征服了東起太平洋、西到多瑙河、北抵北冰洋、南達曾母暗沙的3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西遼、花剌子模、西夏、金、吐蕃、大理、南宋、高麗、阿拉伯帝國、羅斯諸公國、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日耳曼紛紛倒在蒙古鐵蹄之下,兵鋒所及也曾一度席捲日本、越南、占城、緬甸、爪哇,甚至連遠在非洲的埃及也曾迎戰過西征的蒙古大軍。

公元1260年蒙古汗國的開創者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在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即大汗位,在這裡他接受漢族幕僚的建議:頒佈即位詔書,稱皇帝,以示自己的正統王朝統治者身份。忽必烈的政治志向遠超他的祖先:他企圖變革蒙古汗國的國家體制——他不僅要做蒙古帝國的大汗,還要做中原正統封建王朝的合法繼承人。然而忽必烈仿行漢制漢法而創建的大元王朝在一開始就遭到頑固堅持蒙古舊制的宗室諸王的反對並由此引發了元朝和四大汗國的分裂。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達從蒙元手中收復燕京,元順帝率領蒙元殘部退回草原,這一時期退回北方草原的元朝宗室仍以繼承了中原正統自居。然而脆弱的遊牧經濟已無法支撐元朝仿照漢制建立起來的統一帝國,於是蒙古草原迅速恢復到了成吉思汗統一之前的諸部割據狀態。到明末清初蒙古各部大體分為三部分:漠南蒙古(今內蒙古自治區)、漠北喀爾喀蒙古(今蒙古國)、漠西衛拉特蒙古(今新疆天山以北)。清軍在入關之前已迫使漠南蒙古(也就是今天的內蒙古)諸部臣服,而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衛拉特蒙古對此時的滿清而言還是鞭長莫及之地。

1670年漠西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的葛爾丹繼承了汗位,此後他擊敗和碩特部首領兼衛拉特盟主的鄂齊爾圖汗,遂成為衛拉特霸主,把衛拉特聯盟變為事實上的準噶爾汗國。兩年後他獲得達賴喇嘛的贈號“博碩克圖汗”(蒙古諸部信黃教以獲得達賴贈號為榮)。他征服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雄西域。1688年進攻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繼而進軍內蒙古烏蘭布通,威逼北京。這一時期準噶爾汗國的疆域囊括了今天的新疆、中亞、外蒙以及內蒙的一部分,在這樣的局勢下葛爾丹順勢將統一蒙古諸部提上議事日程。這時原本蝸居東歐平原的沙皇俄國卻不遠萬里跨越整個西伯利亞來到遠東,於是此時在北亞就形成了大清帝國、準噶爾汗國和沙皇俄國三足鼎立互動的局面。這一時期的漠北喀爾喀蒙古處於清朝、準噶爾和沙俄的三方包圍之下,無疑這樣的日子是不好過的,最終漠北喀爾喀蒙古各部選擇依附於清朝,而清朝則出兵征討準噶爾汗國以解除漠北喀爾喀蒙古各部的側翼威脅。

漠北喀爾喀蒙古歸順清廷後清政府在此設烏里雅蘇臺將軍進行管轄。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各省紛紛群起響應,一時間全國各地紛紛宣佈從清政府的統治下獨立出來。這一時期外蒙古在沙俄的支持下也宣佈獨立。1912年清帝溥儀宣佈退位,全國各省通過協商的方式重新組建五族共和的統一國家,然而外蒙古卻在沙俄的干涉操縱下拒絕迴歸中國。1919年11月北洋將領徐樹錚趁俄國十月革命後紅軍和白軍內戰之機出兵收復外蒙,然而隨著北洋軍閥內部派系之爭愈演愈烈,駐外蒙的軍隊被抽調回內地作戰。1921年7月10日外蒙古再次宣佈獨立。根據1945年國民政府和蘇聯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華民國政府允許將依公正的公民投票的結果決定外蒙古是否獨立。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舉行了公投,結果顯示97.8%的公民贊成外蒙古獨立。1946年1月5日國民政府正式承認外蒙古獨立。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蒙古國在歷史上是中國的一部分,因為在蒙元出現以前蒙古地區就是中國領土,唐王朝公元630年把漠北首次納入中國中央王朝的版圖時,當地還沒有蒙古族,而且中國的隋唐雖然是漢族王朝,實際上繼承的是之前鮮卑族統治北方的南北朝時代的北朝,而鮮卑族本來的區域就是漠北,北朝之一的北魏孝文帝實行全盤的漢化改革,隋唐的帝王都有鮮卑血統,隋文帝楊堅的妻子獨狐皇后(隋煬帝楊廣母)就是鮮卑族,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竇氏及妻子長孫皇后都是鮮卑族,此時的鮮卑族與漢族已沒有任何不同之處,實際鮮卑族已成為漢族先民之一,唐軍佔領漠北是收復先民故土,鮮卑之前的匈奴族是漠北的最早主人,絕大部分南遷中原,最終也是漢化,所以漠北是中國固有領土,以後的中國遼朝版圖亦包括該地。成吉思汗的祖先就是遼的令穩(小部族官)、詳穩(大部族官),他建立的大蒙古國本來的領土就是漠北,其餘都是掠奪自其他國家的,只有中國與該地有這種淵源,而且蒙古族在遷入蒙古高原之前居住的黑龍江流域也是中國固有領土,其他被蒙古征服的國家無此現象,外蒙古是清代中國的一部分,這中間的蒙元王朝當然是中國,叫人憤恨的是蒙元統治者由於漢人是最後征服的,被列為第三、四等,甚至還要屠光漢人改為牧地,如果那樣中國是真的滅亡了,一個國家的主體民族被本國的少數民族在特定歷史條件下也能滅亡。現在的蒙古國是蘇聯軍隊侵入漠北強行建立的產物,不是歷史上蒙古國的延續,歷史上的蒙古國早改號為大元表示自己是繼承自金宋,被明逐後,去北元國號改稱韃靼,終滅於清(清帝兼蒙古大汗),而清的繼承者是當今中國,外蒙屬分家另過。


漢宣清乾麗水


中國是以華夏族,漢人為主體,疆域處在發展變化中的一個國家。中國的歷史主要由漢人書寫,二十四史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明朝崇禎帝,約四千年曆史。民國時1921年,總統徐世昌將《新元史》併入二十四史,另還有《清史稿》合稱二十六史。蒙古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呢?



很顯然是!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不能因為遭侵略,就否定漢族在中國的主體地位,關鍵要看後來復國沒有?現在如何?歷史上,我們遭蒙古,滿族入侵,但最後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相繼成立,所以蒙、滿的這段歷史很顯然也屬於中國發展史。從法統上來說,新中國應繼承歷朝歷代的政治版圖遺產。



蒙古國怎麼編歷史呢?很顯然,他們要說中國,中東,甚至歐洲的一部分都是蒙古帝國的歷史,這是史實,不是笑話。可我們要說那是漢族鬥爭史,中華民族融合史,從結果來看也是如此。很顯然,中國史包括被蒙古侵略的那段歷史,從邏輯上也是通的。


因為現在有蒙古國,是國際上承認的一個獨立國家,他們也僅居住在先祖居住的地方。在歷史上,蒙古國是中國的一部分,因為我們不但被侵略還取得了反侵略的勝利,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三思堂


可以說四大汗國的伊爾汗國欽察汗國不是中國的,因為人家沒建在我們的土地上。但是蒙古帝國,包括後來的大元都在中國的領土上。其他三個汗國是臣服於大元的,大元皇帝是全蒙古人的皇帝。不過後來金帳汗暗地裡勾結窩闊臺汗國,不服從大元了。伊爾汗國服從大元,但是路途太遙遠,聯繫不方便。

從忽必烈開始元朝皇帝也是按著歷代中國王朝的那一套做的,也有廟號,只能說他們漢化不好,劃分了讓漢族不爽的等級制度,又激起了嚴重的民族矛盾,所以早早被趕到草原放羊了。

現在的蒙古國之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明朝的時候他們就不是一個國家了,北元被滅了後他們就和之前的匈奴突厥一樣成為遊牧部落了。清朝蒙古更是確定了從屬中央王朝的關係,蒙古也建立起了蒙八旗,通過聯姻滿蒙也加強了關係。

民國一開始外蒙還是中國的領土,要不是沙俄和蘇聯帝國硬欺負我們國家弱,蒙古那塊地方怎麼能劃出去? 蒙元,滿清,皆中國。朱元璋承認大元,民國承認大清,誰能不承認?


詩酒劍花


馬其頓人活動於希臘的邊緣,地跨歐亞非的馬其頓帝國甚至沒能統治希臘文明的中心地帶雅典和伯羅奔尼撒半島,但是亞歷山大和馬其頓帝國的榮光屬於希臘,並不屬於如今的馬其頓共和國。成吉思汗之於中國就如亞歷山大之於希臘,亞歷山大是希臘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成吉思汗是中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他是中國蒙古族的祖先,與蒙古國那幫喀爾喀人關係不大,大蒙古國-元朝的歷史屬於中國。現在的蒙古國是1946年從中國獨立出去的,在這之前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它的獨立並不能否定成吉思汗創建的大蒙古國是中國的歷史,難道陝西獨立成秦國了秦朝就不是中國歷史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