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自我 不負芳華

千里馳援戰疫情


  記者楊鵬元
  1980年2月出生的李琴,已從事臨床護理工作17年,現任涼州醫院急救中心護士長。從走出學校大門,到步入工作崗位;從一名普通護理工作者,到走上管理崗位,她嚴格要求自己,始終不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兢兢業業、刻苦鑽研、苦練技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用精湛的護理技術和樸素溫暖的笑容詮釋著對護理事業的熱愛。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本祥和歡樂的節日氛圍,疫情每時每刻的變化都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同樣也牽動著李琴的心。她說她是一名老黨員,也是一名有多年臨床工作經驗的護理人員,守護群眾健康,是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在關鍵時刻應該義不容辭衝到第一線。她不顧安危,主動請纓,千里馳援,用實際行動和無私奉獻守護人民群眾的平安和健康。在支援武漢的工作中,她堅持以最嚴謹的態度、最高效的行動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厚重的防護服下包裹的是她為了患者早日康復的信心和熱情,這段時間經常會有患者一次次表達感謝,她說就是患者的這份信任,讓她覺得更有責任、更有幹勁。武漢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堅守仍在繼續,她將與同事們一起,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堅決打贏打勝疫情防控阻擊戰。


綻放自我 不負芳華

李琴


誰說女子不如男


  記者甘曜毓
  2015年,劉麗萍剪去了自己留了20多年的齊腰長髮。“當時合作社剛剛成立,工作幹得手忙腳亂,哪顧得上打理頭髮?”如今,劉麗萍創立的涼州區清水鎮振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成了當地數一數二的龍頭合作社。
  幹練的短髮,業務電話不斷,一會爬上運輸車檢查包裝,一會分揀蔬菜,工作繁忙,但劉麗萍應對得遊刃有餘。
  “我們合作社有16個長期工,其中女性就有14個。”說起自己的“娘子軍”,劉麗萍一臉自豪,這幾年,在大家的努力下,合作社收益穩步增長,收購生產的蔬菜銷往蘭州、西寧、酒泉等地,每年每位工人都能拿到3萬元的工資。“咱們都成了家裡的‘頂樑柱’。”合作社工人王玉芳說。
  作為工作“女強人”,劉麗萍也遭受過“非議”。“一個女人,不在家帶孩子,跑出來幹啥合作社?”“種了一輩子地,就沒見過女人指揮種啥的?”但劉麗萍用精準的商業思路,將合作社做大做強,周邊的農戶都心服口服。


  “誰說女子不如男,致富還靠娘子軍。”今年,劉麗萍瞅上了種植線椒的商機。“南方需求大,而且咱們本地自然條件好,種出來的線椒品質好。”劉麗萍計劃引進的新品種線椒實驗成功,合作社擴大20個種植棚,再建個冷庫,為更多女性創造就業機會。

綻放自我 不負芳華

劉麗萍


平凡崗位展風采


  記者王瑾 張婷
  有這樣一群人,不論清晨黃昏,不論寒冬酷暑,她們始終芊芊素手負責任重託,英姿颯爽亮巾幗風範。楊潔就是其中一位公交車駕駛員。工作20餘年的楊潔,除了休息日,幾乎每天都是5點鐘起床,匆匆洗漱,吃過早餐後,5點半準時出門上班。“這樣的生活節奏我早已經習慣了,雖然自己辛苦點,但能為很多人出行提供方便,我很欣慰。”楊潔說。
  進入楊潔所駕駛的22路公交車廂,車內潔淨如新車一般。在22路公交線上,每運行一趟班車,楊潔都要從武威新城區溼地公園站點出發,大約34分鐘後,到達城東五里新村站點停靠。每天下班收車前,她要進行衛生大掃除,檢查車載滅火器壓力是否充足、車內安全錘、安全標識標語是否齊全有效、衛生潔具的擺放是否到位……乘客安全無小事,細節處彰顯工作態度,平凡中透著不凡,這就是楊潔。
  “對於所從事的公交行業,我始終懷有一顆敬畏之心。”楊潔說:“車輛行駛中,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注意維持車內秩序,提示乘客按序乘車。對待乘客,要懂得換位思考,讓乘客感受文明服務。”進入公司以來,楊潔小心駕駛,謹慎行車,一直將乘客的乘車安全看做頭等大事,從未發生過責任事故和運營糾紛投訴,成為公司全體駕駛員學習的榜樣。


  “我希望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服務廣大市民,爭取做到行車安全無事故、無投訴、無糾紛。”楊潔手握方向盤,目光堅定地說。

綻放自我 不負芳華

楊潔


竭誠奉獻為平安


  記者楊鵬元
  她叫張志華,是武威市公安局涼州分局情報中心主任,1998年參加公安工作以來,先後在戒毒所、派出所、防暴處突大隊、刑偵大隊等多個崗位工作,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先後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在她的團結帶領下,情報中心先後榮立全省“命案積案破案追逃”集體二等功、榮獲全省“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張志華堅守疫情檢查站,忘我工作、連續奮戰,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檢驗踐行初心使命的重要戰場。在疫情檢查站,她每天對過往車輛和人員開展體溫監測、交通引導、消毒防疫、勸返等工作,堅決做到了“不漏一車,不漏一人”,嚴防死守做好檢查站輸入關口防控每一項工作。執勤之餘,她帶領情報中心民警開展數據分析研判,及時為全區的防疫工作提供了精準有效的數據資源,有效輔助優化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決策。立足本職崗位,她研判破獲了入室盜竊系列案件,抓獲多名逃犯。“巾幗不讓鬚眉”,張志華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黨員民警的忠誠和擔當,展現了新時代公安戰士的光輝形象。

綻放自我 不負芳華

張志華


晨曦中的勞動者


  記者張尚梅 孫麗娟
  凌晨5點的街頭,城市還在熟睡,40多歲的環衛工趙春蓮已經在市區西小什字工作了半個多小時。
  趙春蓮在涼州區環衛所已經工作了5個年頭。每天凌晨4點半,當大多數人還沉浸在夢鄉的時候,她已經出現在清掃一線, 開始忙碌的一天。第一班的保潔工作最為繁重,她順著街面清掃下來,總能收集兩三車的垃圾。
  清掃、剷除、收集……每一天,她都和許多環衛工人一樣,重複著機械單調的工作。尤其是遇到節假日,人流成倍增加,一些口香糖、碎紙屑等細小垃圾貼在地上,她只能蹲下身子用手去摳撿。儘管戴著手套,但因為長期與垃圾打交道,她的手還是生出了厚厚的繭。
  工作強度大、勞累辛苦是環衛工這個行業的“標籤”,但她從沒怨言,每天見證著這個城市的晨曦初露、萬家燈火。
  三月的風,帶著一絲芳意,亦帶著絲絲寒意,趙春蓮拉拉衣領,看著身後乾淨的馬路,滿意在嘴角舒展。這笑,如春風一般明媚,似陽光一樣燦爛。

綻放自我 不負芳華

趙春蓮


韭黃地變“黃金地”


  記者馬愛彬
  “我希望能帶領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3月7日,民勤縣蔡旗鎮官溝村村民查麗花在韭黃地裡邊除草邊告訴記者。


  韭黃產業是官溝村群眾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出的增收致富新路徑,種植面積達300畝,年產值達1230萬元。
  為加快韭黃基地提檔升級,促進農民豐產增收,今年,查麗花積極探索創新韭黃栽培技術,引進了“黃金韭”“富韭黃冠”等4個新品種,搭建韭黃免麥草覆蓋小拱棚,採用保溫棉、草簾子、棉被覆蓋等保溫措施,進一步優化豐富品種結構,減少韭黃經營用工和種植成本,規模和效益得到全面提升,使韭黃產業實現從產品營銷到品牌“贏銷”的轉變。
  “我們正在實驗韭黃的真空冷藏,延長保存期,達到均衡上市贏產高效的目的。” 查麗花介紹,下一步將以官溝村為韭黃種植示範點,輻射帶動周邊村社發展韭黃種植產業,形成“示範一戶、輻射一片、帶動一片”的發展格局。

綻放自我 不負芳華

查麗花


願為群眾謀幸福


  記者韓筱蓓
  她是稱職的基層畜牧獸醫工作者,更是養殖戶心中的好朋友、貼心人。
  她叫劉玉秀,是民勤縣畜牧獸醫工作站的一名高級畜牧師。參加工作以來,她一直從事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工作,常年奔波於養殖場、戶、小區之間,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忘我的敬業精神,為全縣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和畜牧業健康安全生產貢獻力量,受到同事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劉玉秀時常深入養殖小區及養殖場戶開展疫病普查、調查及現場處理工作,告誡養殖戶要重視消毒和防疫工作,隨時將防疫滅病的小常識講給在場農戶,使他們能夠及時掌握並運用於生產,幫助和督促養殖場戶按照免疫程序進行畜禽防疫及衛生消毒。定期開展技術服務、現場技術培訓、督查防疫進度、強抓疫病監測和消毒滅源,指導全縣養殖戶科學免疫,使全縣動物免疫密度和抗體檢測水平均達到國家規定水平,同時也確保全縣近年來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劉玉秀先後被評為“全省動物防疫先進工作者”“全市動物防疫工作先進個人”,榮獲“二O一二年度農業技術人員政府特殊津貼提名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綻放自我 不負芳華

劉玉秀


快遞員中一枝花


  記者孫麗娟
  人們習慣將快遞員稱為“快遞小哥”,實際上,在這個行業裡,也有“半邊天”靚麗的身影。3月7日,記者來到市區西郊公園路口,見到了“快遞小哥”群中的一枝花——邢禮萍,感受一線女快遞員背後的艱辛。


  “王師傅,你的EMS郵件。”“張主任,你辦公室的報紙。”今年49歲的邢禮萍是一名普通的快遞員,負責北關一帶各單位及個人的報紙、雜誌還有EMS郵件派件服務,每天派件至少200多件,她與快遞打交道,今年已是第14個年頭。
  記者一路跟隨,看她剛送完一件,不帶停歇,立馬從快遞車裡取出下一件,啟動小車就走。快遞車上的她,汗珠順著額頭不斷滑落,她無暇顧及,駕車繼續飛馳。
  細心認真的服務換來客戶紛紛點贊,她成為大家口中愛笑的女快遞員。邢禮萍在這一行認識了不少客戶,有些還成為了朋友,大家都愛稱呼她“邢姐”。“我覺得這是我的優勢,也是大家對我工作的肯定。”邢禮萍說。
  春天充滿想象,同樣播種希望。這個季節裡,邢禮萍也有自己的小目標:“工作有進步,家庭更美滿。”
  努力就有回報,幸福源於奮鬥。只要勤勞肯幹、積極向上,明天一定更美好。

綻放自我 不負芳華

邢禮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