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從沒聽說過民科挑戰楊振寧的楊-米爾斯理論的?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答:楊-米爾斯理論是現代規範場理論的基礎,旨在使用非阿貝爾李群來描述基本粒子的行為。在引入對稱性自發破缺與漸近自由的觀念後發展成了著名的“標準模型”。

《整連論》認為大自然不存在嚴格的對稱,恰恰相反,絕對的不對稱才是其最基的特徵:宇宙就象個跛腳、瘸子,事件是其脈動、呈展,所謂的對稱性自發破損應源於現代物理學時空觀念的錯誤。

我已經獨立地推導出了光子、引力子的詳細機制及涵蓋引力的標準模型。我保證,宇宙中的一切“事件”均應發生在《整連論》的所謂“全息囚禁空間”而不是純“數學空間”,物理學家企圖用數學制造出非真實的物理空間是誤入迷途。

我宣稱《整連論》擁有自己嶄新的時間空間觀念並完美地取代“弦理論”實現了一統科學的終極目標。

有下面的噴子說:物理學和數學經過千百年發展到今天……,凝聚了幾個世紀東西方最強大腦的研究成果,如果說獨自一人研究出了終極理論,無異於唐吉柯德。

我要說的是:難道我是象指責我的人們一樣僅僅停留於口頭?攻擊之前你為何不研讀一下我的東西?幾代人又怎麼樣?幾代人時空觀錯誤再正常不過了,有什麼奇怪的?沒有我,你們還得永遠地錯下去哩!

科學終極理論要求原理唯一、表述遵循嚴謹的邏輯一致性,現代物理學做到了嗎?還能做到嗎?事實表明:要實現這一目標,只能由該領域既定人群以外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非專業者提出,因為,一方面,天才般的科學家都身處廬山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另一方面,寫終極理論不是“造大飛機”搞群策群力、聯合攻關,請問愛因斯坦當初提出相對論原理有你的貢獻嗎?

一句話管總:真誠邀請你研讀《整連論》後再噴。

【注】《整連論》時空觀及基本結論是什麼?

答:“整體性和連續性具有系統性理論”(簡:《整連論》)

㈠中心觀點:同一個東西與自身絕對的同時刻同位置,不同的東西彼此絕對的不同時刻不同位置;反之,絕對同時刻同位置的東西其實是同一個東西,絕對不同時刻不同位置的東西其實是不同的東西。

㈡結論:宇宙中沒有絕對的同一個東西存在

溫馨提示:您可查閱《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

分類:自然科學-物理學

序號:6472

標題:整體性和連續性具有系統性論

發佈時間:2019.3.27

[附]

整體性和連續性具有系統性論(簡《整連論》)

原始創立者:李瓊超

目錄

摘 要

Abstract

1引 言

1.1統一理論發展的歷史

1.2時間和空間的生成

1.2.1牛頓時空觀

1.2.2因子時空觀

1.3 驅動光波的原因

1.3.1 邁克爾遜-莫雷實驗

1.3.2 絕對不同時位-振動

1.4 狹義相對論的隱痛

1.4.1 光速不變性

1.4.2 時空因子性

1.5 廣義相對論的缺憾

1.5.1 廣義原理、時空彎曲

1.5.2 顯隱守恆、全息囚禁

1.6 測不準原理的真相

1.6.1 不確定性原理、標準模型

1.6.2 互異的絕對性、質膜量膜

1.7 超弦理論的困難

1.7.1 振動背景、D膜

1.7.2 瞬變背景、[n]態

1.8 宇宙模型的選擇

1.8.1 量子宇宙

1.8.2 整連宇宙

2 事態

2.1 事態的基本概念

2.1.1 事態的假設

2.1.2 事態的推論

2.2 事態的基本形成

2.2.1 量態

2.2.2 質態

2.2.3 事態

2.3 事態的基本結構

2.3.1 態[n]的構成

2.3.2 態[n]的三種形式

2.4 事態的基本單元

2.4.1 環基元

2.4.2 鏈片段

2.5 事態的基本因感

2.5.1 質感與量感

2.5.2 顯性與隱性

2.6 事態的經典描述

2.6.1 顯隱態的恆等形式

2.6.2 全息囚禁的動力學描述

2.7 事態的整體性質

2.7.1 事態的稟性

2.7.2 事態的整體性

3 時空觀念

3.1 絕對同與絕對異的判據

3.1.1位矢的定義

3.1.2 異同的判據

3.2 原因與結果的關係

3.2.1 因果的類型

3.2.2 時空的推論

4 整體性和連續性原理

4.1基本原理

4.1.1 整連原理

4.1.2 疊加原理

4.2 基本假設

4.2.1 假設

4.2.2 假設

4.2.3 假設

4.3 基本結論

4.3.1 結論

4.3.2 結論

4.3.3 結論

4.4基本定義

4.4.1一個量位

4.4.2一個質位

4.4.3一個量

4.4.4一個質

4.5 基本推論

4.5.1 推論

4.5.2 推論

4.5.3 推論

4.5.4 推論

4.5.5 推論

5 整連論與物理學基本概念

5.1 時刻和位置

5.2 時間和空間

5.3 同一事件和不同事件

5.4 靜止和運動

5.5 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

5.6 三種作用力和萬有引力

5.7能量和動量

5.8 暗物質和暗能量

5.9 粒子性和波動性

5.10 電磁波和光

5.11 基本粒子和標準模型

5.12 吸收和輻射

5.13 場和絃

5.14 理論完備和理論破缺

6 整連論與物理學基本原理

6.1加速度原理

6.2 不確定性原理

6.3 相對性原理

7 整連論與物理學基本問題

7.1點粒子與無窮大

7.2量子漲落與第一推動

7.3量子糾纏與EPR理論

7.4羅素悖論與龜兔悖論

7.5楊氏雙縫實驗與單電子干涉現象

7.6生命與意識

7.7對稱與守恆

7.8格拉斯曼數與超空間

7.9閉弦與引力子

7.10黑洞與奇點

7.11宇宙∥模型與宇宙ʚ模型

8 結論

致謝


用戶59656524263


這個問題自然是小看民科的實力了,民科一般瞄準的都是解決宇宙難題的的大理論,現代物理學中選擇的推翻對象,就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了,對標的都是牛頓和愛因斯坦這樣的TOP科學家,這才有做民科的範兒。

楊振寧的楊-米爾斯理論是非常基礎的理論,1954年,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工作的楊振寧和羅伯特米爾斯構造了一個相互作用的定域的規範不變性場論,把規範性原理擴展到非阿貝爾對稱性上。這個理論在數學上是非常有趣的,但當時也不知道能應用到那個地方。

愛因斯坦晚年就致力於統一引力和電磁力,但實驗和理論發展的限制,無法完成。隨之,人們有再原子內部發現了強弱相互作用,這些有了四種力的概念。引力和電磁力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可強弱相互作用怎麼描述呢?到了70年代,高能物理到了黃金髮展的時期,人們才意識到楊-米爾斯理論可以用描述強力,最終得到量子色動力學。

這就導致楊-米爾斯理論,一方面知名度比較低,另一方面很艱澀難懂。即使對於物理專業的學生,對於量子理論的規範理論和量子色動力學,不在學習範圍,也沒有幾個去啃這方面的內容。

民科可以想象,更是難以看懂和理解楊-米爾斯理論,自然不在民科的考慮範圍了,況且推翻楊振寧,民科只要咬住他早年不回國和黃昏戀情就夠了。


量子實驗室


看到這個問題,容本貓先僧先笑十分鐘!民科太逗了,這題問是想把他們逼死是不!

民科很活躍,隨著八十年代初期,大力宣傳陳景潤的哥德巴赫猜想開始,這一票失落的一代就足足打了幾十年的雞血。不過很遺憾,他們也只能玩玩哥德巴赫猜想和電磁現象,乃至光速超越以及相對論,其他諸如化學,生物製藥,量子場論以上的,人家看不懂啊,怎麼來湊熱鬧?!

不過弦論和M論,有個別民科,結合陰陽先生的套路,把佛教故事融合在一起,也會聊幾句,不過很快就放棄,因為覺得扯上宗教太扯掉價,失了科學家的名頭,其實最大的可能是自己都不信能圓過來而已吧。

老楊還是很帥的吧!來個深情凝視先。

老楊的成就有多少,我再放個圖,大家感受一下。

詳細不解說了,英文都能看懂就行了。老楊的規範場論,就是楊-米爾斯理論,是狄拉克後,把弱力、強力以及電磁力融合在一起的基本框架,俗稱標準姿勢!按老楊這個套路,物理界高能粒子分舵,拼著粒子對撞機,這幾十年諾獎拿到手軟,可謂風光無限!老楊們也是很開心。風度翩翩的八十好幾了,也煥發著第二春。這個不提了,我們不是娛樂圈啊。

至於民科為什麼不趁勢而為,開闢又一個娛樂戰場?我就放個公式大家品一品吧。

這裡是規範場論的簡單表達式了。能堅持看完第一段,認識超過十個左右算符的,你說他還能幹民科這個活?


貓先生內涵科普


首先指正,民科並不是指民間科學家,而是引申出來的貶義詞,泛指一群自稱民間科學家卻沒有科學素養的人。

民科們看都看不懂,如何挑戰?

要想弄懂楊—米爾斯理論(以下簡稱楊米理論),首先你得精通抽象代數、非歐幾何、高等微積分等,不然別說研究了,根本就理解不了。能夠懂得高等數學的也就不是民科了!


那些物理民科們有的連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都沒整明白,卻妄想推翻現代文明的基石——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楊米理論相對於這兩棵參天大樹並不突出,民科們不屑於攻擊挑戰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民科們幾乎不研究量化的東西,也就是與數學沾邊的理論。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很多較為通俗的概念,只需要初中水平的就能夠理解個大概。由於缺乏高等數學基礎,對問題的本質並不能把握清楚。

楊米理論估計有些民科聽都沒聽說過,民科們所謂的研究就是哲學思辨,很多民科提出的理論在邏輯上都自相矛盾。


楊米理論是現代規範場論的基礎,而規範場論為電磁力、弱力和強力奠定了一個統一的數學架構,即標準模型。除了引力,其餘三種力都可以在標準模型下進行描述。

(此圖片來自艾伯史密斯)

楊—米爾斯理論是楊振寧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楊振寧和李政道共同獲得諾貝爾獎的則是宇稱不守恆定律。愛因斯坦也並沒有因為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獲的諾獎的是另一項成就——解釋了光電效應。


質疑是需要拿出證據的,沒有證據的質疑就是胡亂猜測。公開宣稱他人是小偷,沒有證據那就是誹謗。


科學探索菌


當年網絡還不普及的時候,中科院數學研究所每年收到的號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信件能有幾麻袋之多,那些“證明”都是全國各地民科的傑作。那些民科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知識水平很有限,有人曾評價那些人是要“騎著自行車上月球”。如今網絡普及了,在網絡上宣傳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民科更是一抓一大把。

熱衷哥德巴赫猜想的民科之所以那麼多,與哥德巴赫猜想比較容易讀懂有關。哥德巴赫猜想的歐拉表述是“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能寫成兩個質數的和”,一般的初中生都能夠看懂這個表述。與此類似的是,費爾馬大定理也是很容易就能看懂,所以也有一群民科宣揚證明了費爾馬大定理。

也有一群民科宣稱打倒了愛因斯坦、推翻了相對論。相對論,尤其是狹義相對論並不是傳說中的“全世界只有三個人能懂”,中學物理教材中就有關於狹義相對論的介紹。要想看懂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雖然至少需要高中畢業的水平,不過相對論實在是太有名了,有各式各樣的科普書籍面向不同層面的讀者,這些科普讀物不會給出完整的數學分析,有的只是介紹相對論世界中各種“神奇”的現象,就連面向幾歲兒童的相對論科普讀物也能找到很多。一些人看了幾篇科普相對論的小文,覺得相對論跳出了他自己淺顯的認識,便從初中層面、哲學角度去否定相對論。這樣的人,實際上也是在“騎著自行車上月球”。


而楊米爾斯方程,曲高和寡。別說面向大眾的科普讀物了,即使物理學專業,如果不是從事相關領域,也不一定能夠學到楊振寧的規範場理論。更何況,李群、偏微分、非線性這樣的概念就能掃除絕大部分的民科。見都沒見過,讓民科大神怎麼去反對呢?


刁博


你說我等民科不懂這個,把自己太當回事了。不就是宇稱不守恆,和規範場麼。哎雖然我寫出方程但大概意思還是懂的。宇稱不守恆是說一個量子態與他的映像量子態(物理學裡把一些屬性相同的量子態且對稱的量子態叫映像量子態)他們衰變時產生的衰變產物與映像量子態是不同的。而且他們的規範場理論對量子態的結合和質量問題並沒解決。就是說兩個量子場合並時他們的質量機制是沒有解決的。量子場合並是一種群交換,計算起來把你們所有的數學知識用上都不夠。而我的引力論裡已經給出了新的質量機制,不服就來。數學只不過是工具,物理理論才是本質,雖然我很配服能把數學學好的人,但是你造出的工具要能用的上才行啊,兩個量子場合並,有種你就用你學過的數學來計算。只要你不從新設量,不重新設計方程,你從現在直到宇宙毀滅你也計算不出來。(施溫格,費曼,朝永振一郎,薩拉姆,S.溫伯格、S.L格拉肖,這六個人通過建立QED重整化,統一弱電(確實不熟以前寫過沒記住))我國的數學世界第一,可物理你覺得是第一麼,看看發的那些文章。我的天,每個都是愛玩糾纏的,沒有幾篇文章不糾纏的。好像不糾纏就不是物理一樣。而且從頭到尾的假設量,在一個假設量上建立另一個假設量,然後幾十個假設量組合一起用計算機去模擬。量子場啊,概率這東西我真不知道你怎麼模擬才能模擬出正確答案。你覺得牛掰啊。那是物理麼?小說都比你的論文可靠。所以大家誰也別笑話誰,把歷史好好看看,一半都是外行搞出來的。愛因斯坦的數學估計中考沒你分高,不信去查。而你現在花幾十年時間學人家的相對論。

我等民科,和你們交流時都叫你們老師,你們自己覺得自己這樣罵人很有意思麼?你們都是博士教授級別的人,就這樣給人做榜樣?

首先提出這種問題的就是個,愛賣弄的主,回答的一個比一個刻薄,各種扣帽子,詆譭,根本沒一點尊重。不管你是教授還有是博士至少你得就事論事,我覺得論解方程,矩陣,電腦比你快,比你準,如果那些東西一個程序就能代替了,你有什麼可驕傲的?你必須給物理學添加新的血液才算是貢獻,而不是拿著別人的公式到處炫耀說你懂。

可能這樣說有些偏激吧,那也只是因為這個標題本來就有挑釁的味道,再加上後面幾位博主加了太多嘲諷的字眼。我是後寫的,我知道自己功力不行,但你不能用扣帽子一杆子把民科打死。因為民科又不是一個人,他是一群人。無論是什麼科只要是一群人那必然有和你對頭的也有和你不對頭的,我本來和下面的博主交流的時候都把他們當做老師來尊敬的,我把自己的文章給他們發過去,換來的是不加思索的嘲諷。

我覺得換做你你可能做的更激烈吧。物理這學科是個硬學科,都是可以實驗的東西,錯對都有依據,不能加太多的個人因素去對待更不能給別人亂扣帽子,如果沒有懷疑精神,那不是得回到燒香拜佛的年代。

看看那些有成就的前輩,那個剛剛提出自己觀點的時候不是陣陣嘲諷,為什麼嘲諷他們的人最後都被擊敗了,因為這個個可實驗的學科錯對不由人來決定而是由法則決定的。我的引力論在那,那篇文章才閱讀800多有多少是跟本看都沒看就直接上嘴的。

————————————————————————

我讀書少不懂事,呵呵,大家原諒原諒,現在才覺得有些人說的有道理,但我覺得百度裡把民科刻畫成那個樣子不太好吧,我以前不知道,現在才知道,民科本來就是罵人的。

只要套路深,鐵杵磨成針那。我被忽悠了,一直以來我還以為民科是指民間科學家呢。還有各位罵民科的博主,民科也是一群人組成的,你不能把個別人的不道德強加到所有人頭上吧。好歹是博士,大量點唄,又不花錢。你也曾幾何時難道沒有過自作聰明的時候麼,這世界都能原諒你,你為什麼不能原諒別人呢。

網上有位教授懟另一位教授,大家應該也知道,他給出的理由估計也是很多人不明白的理由,剛今天早上我忽然想通了,所以還是覺得給大家算是科普一下吧,就是光子存儲問題,這是大多數人懷疑量子通信的主要原因吧。我在這裡斗膽給大家講一下原理,應該主要是用超壓冷卻技術生成一定的凝聚態場,使糾纏光子在凝聚場中保持靜態吧。

懟人需謹慎啊,搞的事大了不好收場啊。

——————————————

5.2

今天突然來了一堆人來專程罵我,我就補一句話吧,你們用著愛迪生,比爾蓋茨,等等這些民科發明的東西,為何你會那麼多公式,解方程解的那麼六,為啥啥都搞不出來呢?愛因斯坦被權威排擠的時候到底算什麼科呢?別太激動討論就討論,絕大多數人以後都會是民科,有幾個造火箭的呢?我又沒罵過人,誰罵人你找誰去不要還沒討論呢就給別人扣一大堆帽子。

公式只是個工具而已,很多人都會用su3對稱群,為何別人就能在公式裡找出新粒子呢?因為人家能從奇異粒子裡推導出規律,而不是拿著自己會的公式去罵人。一張粒子表誰都有,而能找出規律的並不是靠死公式,會公式當然事半工倍,而不會公式的你也不能確定別人不能有新發現,不知道我說的對麼?

罵人是個道德問題跟學歷公式無關,就不要把罵人定義為民科專屬了吧。

在這感謝所有做科普的親,也希望大家不要硬生生的去劃界線。畢竟大家都不是搞火箭飛船的,有幾個有實驗室的一手資料呢。網上的都是別人覺得沒用才發出來的,要搞創新大家都得齊心合力才行。我熱愛物理這門學科,也不會誰罵我兩句我就停止了,我發的一些東西基本都是在自己能力以內的,覺得自己沒能力,我就不會亂來,我和大家一樣都反對把科研搞成哲學,搞成宗教迷信。

————————————————————————

5.3


土星環是引力系統是個非常具備特性的引力系統,若按照我們現在的力學定律,怎麼解釋呢。

很明顯外層的隕石和內部的引力是一個線性對稱關係,而我們現在用的所有引力公式,對這個引力系統至少是不完備的,這還是個經典物理問題。如果外層的隕石,與土星的速度是一個相對對等的速度(就是說差不了多少)那他們不是早應該掉進附近的土星引力系統麼?


我個人認為,引力是一個綜合場,而並非只是物質與物質之間的引力和,我們扭稱實驗只檢測了一個場的力,其實還有一個力沒有計算進去。



這個圖是我對引力的第二個場的描述,就是說物質在虛粒子,中微子,與各種未知粒子的場中經過,會在這些粒子間造出一個裂縫,而這個裂縫在物質經過後需要一個縫合過程。

而我們的扭稱實驗僅僅是物質間費米子自旋造成的場,並非我們觀察的引力的全部。這個縫合場本身不需要玻色子傳遞,所以根本不存在什麼引力子,有也是空間中的虛粒子,中微子,等等的縫合場粒子,而不是我們像其它三大力的玻色子。

數學公式並不是萬能的,不然規範場中為何需要加那麼多的費曼規則,費曼規則怎麼來的大家都清楚,他並不是通過數學推導來的。還有在粒子計算時,每多一個運算元素,你的計算結果就會多一份錯誤的概率,因為有些粒子結合不是加減乘除能給結果的,而有些粒子只能進行空間置換,根本不能通過任何數學計算。(不知道寫了這些還得被噴多少次,僅僅個人觀點,求放過)

——————————————————————————

5.5

我有一個超級民科思維,哈哈

如果光子有兩極,那麼所有的物理問題都可能被解決,夸克內如果由光子的兩極組成,那麼夸克間組成質子的共同部分會形成一個極化的超壓態,而光子的另一端卻還是以慣性向前運動,這不就產生質量了麼?另一端不能衝破另一端的束縛,僅僅能在一端的禁閉下在有限空間中自由運動。

並且這個猜想能合理解釋質子間的強核力,還有能比這個還完美的質量機制麼?呵呵純粹猜測,大家儘量別噴哦。忍忍

別當真,沒啥證據,就一猜測。

——————————————————————————

5.6

大部分的人根本就不太懂物理學的歷史,覺得能寫出公式的物理學家說的話就是真理,不能去質疑,這個想法是非常搞笑的,很多的物理學家為了自己的的理論被承認,他們會在公式中添加各種未知的變量,使自己的理論看起來比較可信,就拿希格斯機制來說吧,來來回回幾十人,那個沒有理論,那個沒有公式,那個又不是計算出來的,最終被接受的還是彼得·希格斯的理論,其它的都被拋棄了,難道那些沒有公式麼?科學家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在建立規範場之前人們只能確定幾種強子,這時候規範場論如魚得水。隨著科技發展,對撞機的高速進步,一下搞出幾百種強子,這又怎麼解釋呢。理論總是得與實驗相符的,在我們現在用的標準模型之前有太多的模型了,難道建立那些模型的都不是科學家麼。難道他們用一輩子心血去探索沒有用麼,當然不是,在時代的發展中,誰也沒有什麼終極理論一次性的把物理學統一了。我們只能以科技實驗為中心,不斷的完善我們的理論而已。

至於現在我們的標準模型,正是我們科學史上現在正在使用的理論,但是它仍舊不是最終理論,我們還有太多的未知未得到解決,暗物質,暗能量,夸克禁閉,等等。如果你把現在的標準模型理論當做終極理論,到時候新的物質又該擺在什麼地方呢?

我只是想讓大家更瞭解科學,而不是跟大家硬生生的抬槓。當一些人提出邏輯性的錯誤時我會糾正自己,如果你硬要說你把這文章裡的文字塗了,給我填空這樣的東東的話,我覺得你真的太無聊了,你把你上星期的話再重複一遍你也說不全,對不對。

————————————————————————

5.8

對於專門來罵人的人,我數學不行我承認,我也找了點數學問題請你來解決一下,若解決不了,我覺得你還是打你的英雄聯盟吧,就不要在這個板塊湊熱鬧了。把這幾個問題能回答了,我就當你有腦子,不然你有什麼資格罵我呢,物理學界也沒有德瑪西亞杯啊?

標準模型很多是通過數學計算,利用量子間的對稱性建立的,這中間的烏龍也鬧的不少了,避免不了的使用民科思維的費曼規則(實驗結果規則)就是說科學家們把一些難以計算的難題利用實驗結果強行修改。而這種計算,不是等於和稀泥麼?強行繞過粒子間的互相作用然後用實驗結果代替。

那麼問題就來了,在計算出無窮大以前的邏輯都真的正確麼?如果邏輯正確為何又得出無窮大的結果呢。由幾代人接力的物理是那個環節出了問題了呢,如果這些邏輯本來就不能算完全正確的話,得出的標準模型會正確麼,暗物質,暗能量這些東西又得擺在什麼位置上呢?


八個電子伏特


看都看不懂,還挑戰!


惠舒旅社老闆


因為他們數學不太好,所以挑戰不了場論,一般只能搞搞形而上的理論


Fhjdk3jjdndsjhehgdvs


不要動不動就否定所謂的"民科”。

在這樣一個不學無術,一張文憑混到死的國家,民科們起碼還有點上進心吧,有什麼不好?

科學技術的發展離不開不斷的質疑,這當然也包括了芸芸眾生的質疑。科學不是並不是放在象牙塔的古董和擺設,需要人們不斷地質疑與開拓。

如今有一些人把普通人對某一項科研活動的質疑當做洪水猛獸,是不是怕大眾對它的懷疑砸了自己的飯碗?如果是這樣的話,大眾就有砸他飯碗的權利。看看如今,不論是哪種科學領域內,自發作假,集體作假的事件還少嗎?

所以我們認為,社會不但要支持”民科”質疑,還要嚴打披著"科學家"外衣的一幫假科學家,這些人利用合法的身份,對國家造成的損害是無法估量的。


gautier6


民科為何不挑戰楊振寧先生的理論?哈哈!怎麼說呢?只能說,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以及全世界的官科們太小瞧了中國民科的`野心’,現在就不妨明說本民科的`野心’ 吧,自2400年前希臘的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論以來,歷經牛頓,愛因斯坦,...,楊振寧,希格斯,霍金,威騰,...等等一切的物理學家們,知道他們的一個共同的特點嗎? 本民科告訴諸位吧,他們全部都是用`物質思維’來研究`物質的表象’,他們的成果就是`物質屬性’的所謂`標準粒子模型’,至今就此止步,停滯不前! 這就是說,他們的思想被物質禁錮,被物質鎖死! 2400年以來,沒有任何一個人質疑並回答過:物質從何而來? 所以,本民科是迄今為止地球上唯一的一個質疑並正確回答物質從何而來的人! 提出了超越物質的,由質量點和能量點-光子組成的 ,極其簡單的`終極粒子模型’,明確的指出,物質的四種力必須在質量的原始引力和能量的原始斥力上達到終極的`對立統一’。並把物質屬性的`標準粒子模型’打發進了歷史的博物館!

所以,本民科在此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超越物質! 超越物質!! 超越物質!!!

好,現在就可以知道楊振寧先生的位置了,他就位於`標準粒子模型’中的一個局部。所以,恕本民科大不敬,既然本民科徹底否認並推翻了`標準粒子模型’,又有什麼必要再去關注它的一個局部呢? 順便說一下中科院的王貽芳們,你們有原創思想嗎?恐怕沒有,你們的思想跟在現在的西方物質思想後面亦步亦趨,竟然就自以為花人民的血汗錢建造一個超級對撞機就可以取得突破?!難道在標準粒子模型中繼續混下去,不超越物質就能夠突破?醒醒吧,別做夢了! 好吧,官科們,有本事反駁本民科嗎?儘管放馬過來,本民科在此恭候大駕光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