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学校三个教师、两个学生,每个教师工资六七千,你怎么看?

雪城依恋


题主,你说的这种现象,在偏远的农村确实存在。

国家为了照顾一些在偏远农村生活的居民孩子的9年义务教育问题。在生源严重减少的情况下,依然配备了相应的老师和教学设施。这是国家对广大农民的优惠政策。

然而并不是说本村有小学了,村里的孩子就要在当地读书。 现在很多农村的年轻夫妇,因为打工出门在外,或者是因为他们本身对教育的认识提升上去了,都觉得把孩子送到城里去读书,对孩子的学习和包括将来眼界的开阔都有好处。所以现在能够在村子里小学读书的孩子确实不多了。能继续留在村里读书的,一般来讲都是家庭比较贫困的,或者是父母在外长年务工的,或者是那些对孩子的未来教育和成长并不太上心的家长。

我所知道的有一个偏远农村,一个村小学。这个村小学有三名教师。但是生源一直在不停的流失。截止到去年年底的时候,这所小学只剩下了一名学生。于是三名教师共同教的一名学生读书。后来这三名教师合计了一个办法。就是每个老师上一天班,然后轮换着上班给这个学生讲课学习。

其实这样的难道不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吗?现在城里的小学,每个班级人员都严重超编。国家规定的一个班级不能超过30人,但是在一些重点的小学里面,甚至于一个班级要挤进去七八十个学生都有。这些学校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他们都非常的累。但是一些农村学校,因为学生数目的锐减。那里的老师真的非常清闲。

国家教育部门其实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前几年大兴合村并校。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即使即使生源再少。只要还有学生要在当地小学入学,学校就不能合并。

现在这种现象确实没有好的办法解决。有的贫困山区距离乡小学或者是镇小学要有十几二十几里的距离,如果要是并校之后,让78岁的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要去住校,或者要坐校车来回往返,真的是很不安全的。所以说现在国家在大新合村并镇,这个方法真的挺好的。大家都集中在镇上去居住,然后医疗卫生也都能集中,设施也能更完善。希望这方面的改革能够越快越好。


顺其自然2019917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我也教过书,我刚参加工作时,一个人教小学五个年级,近三十名学生。那时农村小学教学条件十分艰苦,校舍十分简陋,一个教室放不下,占用两个教室,教了这个教室的学生再教那个教室的学生,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批改作业,一天下来累的筋疲力尽。工资待遇一个月村里给记三十个工分,国家给每月补助五元钱。但是,从来不敢发半点劳骚,因为一不小心,你就会被上纲上线,什么时候工作都是小心翼翼,兢兢业业,生怕惹上是非。

如今,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打心眼儿里感谢党的好政策。我对于教师的待遇没有异议,但是,对于学校学生少教师多的局面十分堪忧,这种现象绝对不正常,上级部门不知是否了解?


好人好报hrhb0982


有些地方学校三个教师、两个学生,每个教师工资六七千,你怎么看?

题主,你的问题里面主要有两个质疑点:

一、”每个教师工资六七千“是不是太多了,合理吗?

正式在编教师的工资是按国家标准发的,不是你觉得多了,就少发一些,你觉得少了,就多给一点。教师的工资是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教龄津贴、地方补贴、乡村教师补贴等组成。

1.岗位工资:岗位工资是和该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关联的,如果这个教师是中级职称的一级教师(以前称高级教师),而且在聘任八级的岗位上,那么他的工资就可以超过大多数在职没有达到这个岗位教师的工资水平二三千元。(可以参与下图)

2.薪级工资:实际就是按工龄计算的工资。在边远落后地区,一般很少年轻教师愿意前去任教,大多一些中老年的工龄较长的教师。这些教师工作年限长,薪级工资也比较高。

3.绩效工资:本应该由当地教育部门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的教师补贴,但多因地方财政困难,反倒从教师基本工资里扣除30%再分回给教师,教师不一定能拿回这30%。

4.乡村教师补贴少量。至于第十三个月奖励工资,已然成了一种过去的传说。

因此,只要这些教师专业技术职称不会太低,加上教龄、乡村补贴等,六七千元是可以达到的。尽管如此,像这样的老边穷地区,人烟稀少,一片荒芜,也很难留得住教师了。

二、“两个学生”配备“三个老师”的现象,合理吗?

“两个学生”配备“三个老师”这种比例的配备应该是没有的。

以下是我去年寒假时参观的一个老区边远山区乡村的一个教学点。教学点有5个学生,分读一二年级,只有一个50岁左右的教师任教。教学点所处的村落大多数农民都外出务工,家里的田地有的丢荒了,有的流转出去了。有很多人都在乡镇或县城里面买了房子,举家搬离了。村子里只剩下几户人常住,平时都是老人和小孩子。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要到镇里的学校去读书,在学校吃午饭,晚上接回来。

这么少的人口,寥寥几个学生,但国家没有丢下他们不管,也修建了教学楼,购置了教学设施,投放了教师,这体现了一种责任、一种良心。这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一个也不能少》。


师云风马牛


我刚参加工作就在一个大山的独立村子教书,一个人教十七个学生,一至四年级语数体政音乐美术全包干。当时还很开心,工资六元一个月,还记点工分。工作半年收入就买了一台收音机。现在那个村子拆了所有人搬家了。从那里培养出来了一位北斗的设计师。我回想那些日子还是很高兴。虽然苦,一下雨就得抱着被子去队长家躲雨。但那里的学生勤奋给我带来了工作的动力。如今三个教师教两个学生的在农村是不可能的,在大学有可能,前苏联培养顶尖科学家就是这种模式,几个科学家培养一个更年轻的科学家,用堆沙原理培养人才。你这样提出问题不知何意?


数学老师41


我下乡时当过民办教师,全校四名老师,六十来个学生。五个年级。一个教室两个年级,我给二年级学生讲数学后又给五年级学生讲语文。音乐课只能教唱熟歌,无人识谱。体育课也一起上,分开课时安排难。

我们水平本不高,还教珠算,拼音,农村儿童多有十三四才上三年级,家长常让孩子拔猪草看弟妹,最令人头痛。达不到入学率担心每月七元钱被扣。

当时几年教龄正式教师每月工资四十五元左右,他们很大气,常请烟酒。见到现在六七千我为他、她们高兴。非常累,就放学后的工作多,家访做工作,追回逃学生,,,,,,


李287275412李泽祥


你提的情况我们这不会出现,政府绝不允许。就是让学生跑十万八千里也要撤,并。

你提这问是要说明什么问题?是说老师清闲?是说性价比太低?还是说…?我以前看到一故事(真假不知):在日本,有一农家小孩家住半山腰,上小学上学放学不方便,这小孩就不去上学,结果政府就在他家附近修了些宿舍,安排了全套老师上去教他一人,整个社会都支持并被感动了(我真心希望这只是故事,是人编的)。日本资源匮乏,他们只能更加珍惜可能出现的人才来弥补,小孩谁说得清他将来是虫是龙,每个小孩都值得投入,最大限度的让他们不要因没有受到教育而失其彩。资源再多经不起浪费,人才再多经不起漠视。


无名270456086


楼主,不排除三个老师两个学生的,但我讲讲我的情况,我当特岗教师的时候,我们小学两个老师,两个班,四十几个学生。一个学前班,一个一年级。

至于工资,我新参加的,工资2500、五十一的老师工资4700。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三两个学生,也要老师去教?这不是资源浪费吗?

你可知道,这样的学校注定是最偏远的,交通最不便利的,一直是老师们不愿意去的,去了也要辞职走人的。但为什么依然还要保存着学校办学呢?

一切为了孩子!学校是启蒙启智的地方,那里留下的农民们,都是没办法走出大山,或者很多原因制约的。你说让他搬到镇上去读书, 他靠什么生活?你说让他每天接送,山路弯道雨天路滑,摔死人的事不是没有。

当今很多地方都是脱贫攻坚的决战期,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去解决偏远地区的贫困问题,而教育,绝对是响当当的。

两三个老师,驻扎学校,很多情况一去就是一个星期。还要给学生煮饭,打餐。

而且,很多都是才参加刚走的年轻教师,特别是幼儿园的教师。他们真是大山中的烛光。试想一下:没有幼教专业的老师怎么带幼儿班呢?手工、舞蹈、唱歌、行为习惯、区域活动等,这些必须是师范专业的幼儿教师才能专业带领孩子们成长。

这些年来的特岗教师,多数扎根在了这样的教学点或者偏远学校。

在大山中,两个老师,就是两盏灯火。


白须猫


在农村,这是个普遍现象。这是农村发展空心化造成的,也就是过度城市化造成的。我的老家就是这种情形。许多人在县城一套房,在村子还有老房子。然后,孩子进城上学了,就觉得自己是城里人了。其实,这些人基本在城里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都是去外地打工了。平时,县城也是空荡荡的。现在,国家已经看到了这种弊端,提出了振兴农村,今年教育部又提出来了恢复一些较大村子的学校,同时又提出了农民就近就业创业,而且每个村子都要有实体企业,相信情况会好转的。



365点点吃货大全网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况呢?这就是我国教师工资制度的问题。根据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是不能以盈利为目的的。而且,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教育,在我国完全是公益事业。学校教师的工资是不与学生的多少挂钩的,有的时候甚至不与教学质量挂钩。

学校不是企业,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教育学生也不交学费,所以,学生的多少与教师工资没有关系。与教师工作有关系的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教师的职称

不同教师的职称工资是不一样的,职称越高,工资越高。这些是国家的规定,教师工资是由国家划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工资是由地方财政负担。

第二,教龄工资

教师工资随着教龄增长而增长。当然,教龄工资是非常低的,一年才几块钱;

第三,津贴,建立绩效或者相关补贴

这部分是受地方财政影响的,地方财政富裕,教师的工资会高些,如果地方财政困难,这部分工资会低些。

所以说,一个学校只有几个学生,教师工资六、七千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如果真的能够达到这么多,那就是祝贺这些教师了,这个工资水平在全国应该不算低的,算过得去了。


义哥说教育


曾经的我也面对着这样的窘境,但是工资没那么多,才两千多多一点。那时是村小的教学点,忘不了,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尴尬;忘不了,同学都在晒着教师节礼物,而自己只有零星的两朵野花;忘不了,每次周末转车转车,再转车,但是,现在的我却怀念起了那段自由纯粹的时光。

再也没有学生亲自摘着野花小心翼翼地捧到你面前,说:老师辛苦了,再也没有下班和同事闲闲逛逛,去领悟大自然的美好;再也没有冬日里在学校最原始的靠着红薯和学生老师说说笑笑。

有得必有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3位教师,两位学生,虽然大家会说资源浪费,但存在即合理,您知道老师付出了什么吗?是青春,是孤寂,是为了孩子未来,遇到这种现象,必先👏👏👏,佩服那些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