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烈 和志武】納西族史(1):納西族的人口與分佈

【編者按】有幸獲得郭大烈老師的許可,納西話賨從今天開始連載郭大烈、和志武老師著的《納西族史》,這是迄今為止體例較完整,材料較豐富,結構較合理的一部納西族通史。從該著作迄今已印刷出版三個版本中,選取了最新版(2015年版),按原書的每1節做1期進行連載,本期(1)為目錄及第一章的第一節。

【郭大烈 和志武】納西族史(1):納西族的人口與分佈

納西族史

郭大烈 和志武 著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納西族的人口與分佈

第二節 納西族居住區域的地理環境

第三節 納西族社會歷史文化特徵

第四節 納西族史研究的歷史與方法

第二章 納西族古老的社會形態和民族淵源

第一節 東巴經中有關人類起源的傳說

第二節 原始氏族制度遺蹟

第三節 納西族族源

第三章 秦漢至唐宋時期納西族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 秦和西漢時期中央王朝對納西族地區的經營與“夷”系民族向南擴張

第二節 東漢及三國時期“夷”系民族的崛起及其向東發展

第三節 唐宋時期“磨些蠻”的活動與社會政治

第四章 元代納西族社會與土司制度的建立

第一節 忽必烈南征對納西族社會的影響

第二節 茶罕章宣慰司的設置及沿革

第三節 經濟文化的發展

第五章 明代麗江木氏土司

第一節 木氏土司和明王朝的關係

第二節 木氏土司的統治及其機構

第三節 木氏土司的軍事活動

第四節 木氏土司時期經濟

第五節 木氏土司時期的文化

第六章 清代麗江的改土歸流和納西族社會的發展

第一節 吳三桂囚禁木懿

第二節 木興父子運糧西藏

第三節 阿知立告狀與改土歸流

第四節 楊馝和管學宣的改革措施

第五節 清代經濟的發展

第六節 清代文化的發展

第七節 清代納西族和周圍諸民族的文化交流

第七章 明清以來滇川納西族地區其他土司情況

第一節 維西諸土官

第二節 中甸土官

第三節 永勝土官

第四節 蒗蕖州土官

第五節 永寧土司

第六節 冕寧“莫梭”土目

第七節 鹽源“五所四司三馬頭”

第八章 近代納西族地區社會的發展

第一節 社會政治變革

第二節 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鬥爭和麗江的解放

第三節 經濟的緩慢發展

第四節 教育文化

第五節 生活習俗

第九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納西族社會的轉型與發展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後,重大政治運動與納兩族社會的轉型

第二節 納西族地區經濟轉型與發展

第三節 納西文化的轉型與崛起

附錄一 納西族分佈地區歷史沿革表

附錄二 納西族歷史年表

附錄三 主要參考引用書目索引

後記

學術年表

【郭大烈 和志武】納西族史(1):納西族的人口與分佈


第一章 導論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歷史,而再現這些歷史是困難的,特別是對缺乏歷史記錄的少數民族來說,哪怕是寫一本具有自己特點的簡史也是困難的,如果是再現較為翔實的歷史圖景,那更是困難重重。但這恰恰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民族無論大小,都要在中華民族歷史的長河中留下自己文化的投影;民族無論發育程度如何,都將帶進世界經濟文化循環圈中,通過歷史的排比,把握每個民族異質文明,尋找曾經失落的民族文化圈與世界文化圈相切點,從而為民族走向世界、改革和開放,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歷史的借鑑。

本書試圖通過30多年的調查研究,再現納西族2000多年所走過的曲折坎坷的歷史,以及其社會歷史文化特徵和與周圍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史蹟,供納西族同胞和讀者參考。


第一節 納西族的人口與分佈

歷史上納西族人口由於民族概念模糊,缺乏可靠的統計,所以各種材料上數字相差較大。1936年陶雲逵估計有十五六萬人①,而1937年林惠祥說“有三十餘萬”②。據1946年雲南省民政廳統計,全省“麼些”只有37890人。③

根據歷史上一些材料分析,以麗江為中心的納西族聚居區,從1253~1856年長達603年的元、明兩代和清代中葉以前,社會安定,基本上沒有戰火波及,納西族人口會有較多的增長。在1856~1873年的18年間,麗江是杜文秀義軍和清軍多次爭戰的地方,社會動亂、飢餓、瘟疫相繼而來,據說麗江縣只剩下一些“人種”了,此後才慢慢得以發展。據1920年統計,麗江縣人口有101365人,估計納西族有6萬人左右。④據1954年統計,麗江縣納西族人口有111196人。1953年全國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國納西族人口有143398人。1964年全國第二次人口普查有156796人。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有245154人。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有278009人。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有308839人。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有326295人。

雲南省納西族1953年有134398人,佔全省總人口的0.78%;1964年有153761人,佔全省總人口的0.75%;1982年有236030人,佔全省總人口的0.73%;1990年有260388人,佔全省總人口的0.71%;2000年有295464人,佔全省總人口的0.70%;2010年有309856人,佔全省總人口的0.67%。1953~1964年,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為12.81‰,1964~1982年為23.87‰,1982~1990年為12.39‰,在全省少數民族中增長率最低,因而人口比例在全省呈下降趨勢。

雲南納西族1990年性別比為100:98.4,女性稍多;1990年年齡構成為成年型,15~64歲人口占65.89%,老年係數為5.62,中位數為20.68歲。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為72.6%,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佔在業人口5.88%⑤,識字率比全省人口平均水平(62.5%)及全省少數民族平均水平(45.5%)高,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也比全省(4.02%)、漢族(4.67%)、少數民族(2.67%)平均數都高一些。

納西族分佈在雲南、四川和西藏3省區毗鄰的瀾滄江、金沙江及其支流無量河和雅礱江流域,在東經98°5′~102°、北緯26°5′~30°之間,即3省區(滇、川、藏)、6地州市(麗江、迪慶、涼山、甘孜、昌都、攀枝花)和13縣區(古城、玉龍、香格里拉、寧蒗、維西、永勝、鹽源、木裡、華坪、德欽、芒康、得榮、鹽邊)境內,大約8萬平方公里範圍內。

根據歷史記載,2000多年前,納西族的先民就已繁衍、生息在這一廣大地區。

據《華陽國志》記載,東漢(公元25~220年)末年,該地區有“摩沙夷”活動:

筰,夷也。汶山曰夷,南中曰昆明,漢嘉、越雋曰筰,蜀曰邛,皆夷種也。縣(定筰縣)在郡西,渡瀘水(今金沙江),賓剛徼,曰摩沙夷……

定筰在今四川省鹽源、鹽邊縣境,西渡金沙江,即今麗江。

唐代,納西族先民分佈記錄較詳細,據《蠻書》所記,西至金沙江河谷、巨甸以北“鐵橋上下及大婆、小婆、三探覽(均在今滇西北地區)”,東至雅礱江流域“昆池(今鹽源)等川”,都是“磨些蠻”所居之地。

元、明時代,由於雲南麗江木氏土司崛起,不斷向外進行擴張,納西族活動地域更為廣闊,東北部可能到了今四川省康定及其以南貢嘎嶺一帶,北到今巴塘、理塘和昌都,西到怒江流域。

清雍正元年(1723年)木氏土司改土歸流後,西北部藏族土司勢力南移,上述地區大多數納西族逐漸同化到藏族中去;同時,東部彝族西遷雅礱江流域,也有不少納西族同化到彝族中去了;而南部鶴慶、劍川、蘭坪一帶的納西族與發展較快的白族長期交往通婚,人數也逐漸減少。

現今納西族人口中絕大部分住在滇西北地區,其中麗江市古城區有94196人,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有115773人,佔兩地總人口的49.3%,佔全國納西族總人口的64.4%,主要聚居在麗江壩(盆地)、拉市壩、七河壩和金沙江河谷地區;香格里拉縣境內有27046人,主要聚居在金沙江沿岸和白地、東壩、洛吉等地;寧蒗彝族自治縣的摩梭人有19640人,主要聚居在永寧壩、大興鎮和金沙江河谷拉伯、翠依等地;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境內有18432人,主要聚居在保和鎮、塔城鎮和瀾滄江河谷葉枝、康普等地:永勝縣境內有10002人,主要居住在大安彝族納西族鄉與順州鄉、松坪鄉,以及城關鎮等地;昆明市有11010人,主要是居住在機關、廠礦、學校的職工,也有少量1950年前移居昆明的工商業者;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有4686人,主要居住在與麗江縣毗鄰的劍川縣和大理市。其他各州、市、縣有少量納西族。

四川省西部與雲南省相鄰地區2010年普查有納西族10149人,其中涼山彝族自治州有5639人,主要居住在木裡縣西南部的俄亞納西族鄉。同時,無量河、雅礱江流域、攀枝花市有3151人、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得榮縣白松鄉等地也有770多人。此外,涼山州的鹽源縣瀘沽湖鎮、前所、右所、瓜別,以及木裡縣的屋腳、項腳、博瓦、博科、列瓦等地還有自稱“納日”或“蒙族”的2萬人,這部分人已改稱蒙古族。

西藏自治區世居納西族主要聚居在芒康縣鹽井納西族鄉,約有1300人,他們與同在瀾滄江邊的雲南德欽縣巴美、紅山納西族村落連成一線。

【郭大烈 和志武】納西族史(1):納西族的人口與分佈

公元1751-1793年間,清畫家謝遂繪《職貢圖》,第一次展示了納西族形象,有滿漢文對照說明。本圖《麗江等府麼些蠻》。“麼些蠻宋時其長蒙醋,據麗江,元初平定,置茶罕章宣慰司,明以木氏為土知府,今麗江、鶴慶二府皆有之。居處與齊民相雜,性淳樸,語多鴃舌。男子薙髮戴氈帽,著大領布衣,披羊皮,其讀書入學者,衣冠悉同士子。婦女高髻,戴漆帽,耳綴大環,短衣長裙,力作勤苦。俗以正月五日登山祭神,土宜蕎稗,歲輸糧賦。”(莊吉發:《謝遂滿文圖說校注》,臺灣故宮博物院1989年版)


納西族居住區域基本上是連成一片的,但因各地經濟發展和語言、地域差異,又有不同自稱的支系。

一、納喜人

納喜人,自稱na ³²ɕi³³(“納喜”),操納西語西部方言,主要分佈在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香格里拉縣、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永勝縣及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鹽源縣達祖等地,其人數有23萬人左右,約佔納西族總人口的70%。在納喜人中又由於地域差別,而各地有些區別。

(一)麗江壩

麗江壩包括七河、金沙江河谷巨甸、石鼓、龍蟠地區以及魯甸、維西等地。由於與漢、白等民族交往頻繁,方言、服飾和文化觀念差異較大,社會發育程度較高,從明代以來,不少漢族和其他民族融合或同化於其中。一般而言,木、和兩姓多土著納西族,其他各姓多外籍流入融合者,這部分人數在納喜人中佔90%以上。

(二)寶山

寶山位於麗江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北部地區。當地是納西族東部方言與西部方言過渡地帶,語言與麗江壩子稍有區別,缺少聲母zz、rh、f,服飾與生活習俗也有差異,部分實行火葬,有一些婦女穿裙子,有東巴和象形文經書,無標音格巴字。

(三)白地

白地位於香格里拉縣哈巴雪山北麓。白地因交通閉塞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少,因此這裡保存的東巴經書和學問高深的大東巴也比較多。麗江有“不到白地,不算大東巴”的說法,他們自認為是古老納西族。白地較多地保留了納西族古老傳統文化,頗像元明史書所描寫的那樣。

二、納日人

納日人,自稱na³³zi³³(“納日”或“納汝”),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永寧、翠依鄉和四川省鹽源、木裡的雅礱江流域和瀘沽湖畔。由於他們散居在滇川交界的山區,彼此來往少,內部土語差別較大。

(一)瀘沽湖地區

住在瀘沽湖沿岸雲南永寧、四川鹽源瀘沽湖鎮的納日人數約有3.5萬人,這裡自然條件較好,但古老婚姻方式積澱較多。雲南永寧納日人,現在一般稱摩梭人;瀘沽湖鎮的納日人過去稱“蒙族”,現已改稱蒙古族。

(二)雅礱江流域地區

雅礱江流域的納日人主要分佈在木裡縣博瓦、屋腳、項腳、列瓦和鹽源縣瓜別等地,約有0.6萬人。

三、納恆人

納恆人,自稱ma³³hi³³或na³³,主要住在寧蒗縣北蕖壩,即舊蒗蕖土司領地範圍內。傳說這支人遠古來到這裡時有三兄弟,老大住新營盤、老二住堰溝壩、老三住辣子溝,約與今天新營盤、大興、包都3片12村相吻合。此外,玉鹿、黃臘老鄉也有分佈。⑥

據說魯甸、維西的納西族古時也從東部遷來,因此也自稱“納恆”,現在語言多接近麗江壩人。

四、拉熱人

拉熱人,自稱la³³ze³³(“拉熱”),他稱為“水田”,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項腳、博瓦、白碉等地。據1982年調查,項腳有63戶385人。據說拉熱人搬到這裡才六代人,來得最早的一個叫胡家斯塔,有胡、楊、韓、田四家,原來住在鹽邊縣山後拉沙田,該處原系中所土千戶駐地。鹽源(包括鹽邊)納日話稱瀘沽湖邊左所為la³³ze³³,拉熱人可能因此而得名。拉熱語言和習俗與納日人差異不大,信達巴教(東巴教異名),有口誦經。⑦拉熱人現稱蒙古族。

五、拉洛人

拉洛人,自稱la³³lo⁵⁵(“拉洛”),他們自己認為是納西族。“拉洛”意為老虎過山,他稱為“魯魯”。他們可能是《元一統志》所說的與納西族“參錯而居”的“盧”人後裔。由於長期與納喜人雜居和通婚,生活習性和語言與納喜人一樣。據拉洛東巴和耀先講,拉洛在麗江分佈很廣,太安、七河、拉市、魯甸、塔城、金安、鳴音等鄉鎮山區較多,約有1000戶5000多人。麗江與鶴慶縣交界地安樂壩、沙子坪有100多家“漢魯魯”,與麗江拉洛不同,但與拉洛人通婚。

六、阮可人

阮可人,自稱 ʑur³³ko³³,李霖燦《納西族象形標音文字字典》稱“若喀”或“阮可”,麗江納西語裡也可解釋為“熱地方”。阮可人主要居住在香格里拉縣三壩鄉,東壩村有70多戶,多數姓習,少數姓和;此外,吳樹灣、洛吉鄉閣迪也有阮可人居住,總共約有300戶,現已操與白地納喜人相同的土語。麗江大東鄉吉藩克空和恆納地等也有阮可,原來姓習,後來改姓為谷(“習”在阮可話裡就是“穀子”的意思)。阮可東巴經一般用納喜東巴字,李霖燦《納西族象形標音文字字典》中收有50個阮可字,可能比東巴文更古老。

阮可人最早可能住在鹽源、木裡一帶,《邛嶲野錄》引《鹽源縣誌略》稱:“麼些……又有一種曰約庫,惟前所有之,服色形貌與麼些同,惟番語各別。”此“約庫”應即“阮可”之異譯。嘉慶《四川通志》載:木裡安撫司所屬夷人六種有“約古”一種,當亦即“約庫”、“阮可”之異字,當亦即《元史·地理志》柏興府(今鹽源、木裡一帶)之“茹庫”、元《聖朝混一方輿勝覽》柏興府之“如庫”。⑧

七、瑪麗瑪沙人

瑪麗瑪沙人,自稱ma³³sa³³(“瑪沙”),主要居住在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塔城鎮臘普河上游,以色布通、格畫、海尼、阮柯、各那筒等地較為集中。據2010年調查,塔城鎮有1810人⑨,估計全縣約有2000人。根據他們的口傳歷史,是從拉塔(即鹽源縣左所)一帶遷來的,遷到塔城鎮有300~400年曆史。他們所使用的語言從語音、語法和詞彙上去考察,同永寧、左所納日人方言接近,能講流利的納喜話,俗稱“瑪麗瑪沙”一詞,可釋為“天地間的摩梭”的變讀。⑩

八、其他一些稱呼

“呂西”(ly³³ɕi³³),是ly³³dy³²ɕi³³(“永寧人”)的簡稱,不是自稱,是麗江納喜人對當地納日人的稱呼。

“邦西”(mbæ³³ɕi³³),也是麗江納喜人對居住在金沙江邊洪門口(屬寧蒗縣金棉鄉)一帶部分納西族的稱呼,當地人自稱na³³hi³³(“納恆”)。邦西意為“糖人”,因該地納恆人種甘蔗榨糖而得名。

“蘇西”(ʂu³²ɕi³³),同樣是麗江納喜人對居住在木裡縣境部分納西族的稱呼,當地人稱為na³³(“納”)或na³³zi³³(“納汝”),“蘇西”意為“鐵人”,該地無量河自古以來以產鐵著稱,無量河被納西族稱為ʂu³²ʥi³²(鐵之河),“蘇西”因住在無量河邊或從事鍊鐵業而得名。“蘇西”有的寫作“速西”“史興”。⑪

綜上所述,各個地區的納西族,自稱ma³³或na³²(“納”)是一致的,後面ɕi³³、zi³³、hi³³都是人的意思。據有的學者研究,它們均從納西族古音dzi³³(人或人類)一詞演變而來,至今納西族民歌或《東巴經》中仍然保留了這個詞。從各地方語音的對應規律看,納西語聲母dz變為h或ɕ,大致過程是dz——z——s——h或ɕ,至於“納”本意為黑的意思⑫,但其原來為什麼取黑為自稱,是與其他族比較膚色較黑呢,抑或崇尚黑色?我們傾向於後者。

【郭大烈 和志武】納西族史(1):納西族的人口與分佈

公元1751-1793年間,清畫家謝遂繪《職貢圖》,第一次展示了納西族形象,有滿漢文對照說明。本圖《建昌鎮屬會鹽等營轄瓜別、馬喇等處(今川西)麼些》。“鹽源縣瓜別安司、馬喇長官司及兒斯瓦尾等十三土司所管麼些,本滇夷種,多處山澗,以板為屋。男子以帕裹首,耳綴大環,短衣披羊裘,以褐纏脛,系牛革於足底。婦女首裹藍帕,長衫布裙,知耕作,績牛羊毛以織褐。歲輸蕎麥於會鹽營。”(莊吉發:《謝遂滿文圖說教注》,臺灣故宮博物院1989年版)


註釋及參考文獻:

①參見陶雲逵《關於麼㱔之名稱、分佈與遷移》,《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本第1分冊,1936年。

②林惠祥:《中國民族史》下冊,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第180頁。

③楊履中編:《雲南全省邊民分佈冊》,雲南省民政廳邊疆行政設計委員會,1946年.

④《麗江地誌資料》,1920年。

⑤據《雲南省1990年人口普查資料》(中國統計出版社1992年版)計算。

⑥參見王承權、李近春、詹承緒《雲南四川納西族文化習俗的幾個專題調查》,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學研究室,1981年。

⑦詳見郭大烈《木里藏族自治縣項腳公社“納日”和“拉熱”人的文化習俗》,中國西南民族學會,1983年。

⑧參見蒙默《唐宋時期“東蠻”族屬的探討》,《南方民族考古》1990年第二輯。

⑨楊亦花:《半個世紀三代人對瑪麗瑪薩文的探索》,《雲南民族》2012年第10期。

⑩李近春等:《民族文化習俗及薩滿教調查》,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⑪參見方國瑜編撰、和志武修訂《納西象形文字譜》,雲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和即仁《試論納西族的自稱族名》,《思想戰線》1980年第4期。

⑫參見和即仁《試論納西族的自稱族名》、李霖燦《麼些象形文字字典》,1944年,第489、808號字,以及《納西象形文字譜》。方國瑜在該書“緒論”中認為“na³²納”的取意“大”。他認為“na³²納”在口語中取意為“大”。例如,bi³³ma³²大森林、hƜ⁵⁵ma³²大海、ly³³na³²大石、由ʥy³²na³²大山、hƜ³²ma⁵⁵大雨等。納西口語na³²的普通意思還有“黑”之意,但na³²ɕi³³不是“黑人”之意,“黑人”應為ɕi³³na³²,修飾語在被修飾語之後。和即仁則不同意方先生的觀點,所以上述取意為大的na³²的詞,不正是在後面嗎?“大人”一詞也要寫為ɕi³³na³²。所以,他主張仍然取意為“黑”。


本文選自郭大烈、和志武著《納西族史》 ,雲南大學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第一版。


郭大烈,1941年出生,納西族,雲南麗江市古城區宏文村人,雲南社會科學院研究員。1964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歷任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學所所長、中國西南民族研究會副會長、雲南省民族學會會長等職,與和志武合著《納西族史》(獲雲南省政府一等獎),主編《論當代中國民族問題》《納西族文化大觀》等10餘部著作,先後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國務院特殊津貼”、“雲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退休後致力於傳習民族文化,2005年獲日本經濟新聞社“亞洲文化獎”。

和志武(1930~1994),納西族,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人,從小習讀東巴經。1952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幹訓班,歷任民語系教員(20年)、麗江師範教員、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主任、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學所研究員等職,兼任麗江東巴文化研究所顧問、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副會長等職,主編國家社科“七五”規劃重點項目《中國原始宗教研究資料叢編·納西族卷》,撰《納西東巴文化》《納西語基礎語法》《進取上進的納西族》等200多萬字的著述,1991年10月1日榮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證書。

【郭大烈 和志武】納西族史(1):納西族的人口與分佈

執行主編 和志菊

圖片來源 郭大烈編著《納西文化概覽》2017年出版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郭大烈 和志武】納西族史(1):納西族的人口與分佈

免責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與本號無關。

【郭大烈 和志武】納西族史(1):納西族的人口與分佈

【延伸閱讀】

【和志武】納西族支系研究一題

【和志武 郭大烈】納西族東巴的現狀和過去

【方國瑜 和志武】納西族的淵源、遷徙和分佈

【郭大烈 木根】半世紀前搶救東巴文化的一次創舉

【和志武】論納西象形文東巴經《魯般魯繞》(附東巴唱腔音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