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枯荣大师可以命令段正明出家,段正明丝毫也没有异议?

古梁镛


对于段正明出家这个问题,羽菱君个人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因为天龙四本为了给段誉解毒损耗功力,耽误了修练“六脉神剑”的进度,段正明对此甚感歉意;二是段正明深知天龙寺对大理国的影响,身为段氏子孙的他有保寺护经的义务;三是当时的大理段氏再也找不出另外一个内力有成的高手,去合练“六脉神剑”;四是段正明出家,其实只是危机之时的一个权宜之举。



为替段誉解毒,拖累天龙诸僧修练“六脉神剑”的进境,深感歉意,是段正明出家的首因。

段正明突然间在天龙寺出家一事,乃是因段誉而起。当日为了救钟灵误入琅嬛福地的段誉,意外获得《北冥神功》的功法,并在之后修练了其中的一路“手太阴肺经暨任脉”,吸贮他人内力的功法。这路经脉修习之法,虽是“北冥神功”的根基,但是段誉在修习了这路经脉功法之后,自认为其他脉路功法习之有违本性,便放弃了修习《北冥神功》其他的功法。可是他的这一主动放弃,给他带来了一次十分严重的后患。

卷轴中此外诸种经脉修习之法甚多,皆是取人内力的法门,段誉虽自语宽解,总觉习之有违本性,单是贪多务得,便非好事,当下暂不理会。新修版《天龙八部•第五章》

由于段誉并未练全奇经八脉的“北冥神功”,自身经脉并未贯通。因此在他吸人内力之后,并不知道如何去融合吸来阴阳不同属性的内力,当内力越吸越浑厚,就出现内息乱串,形似中了邪毒的狂躁症状。为了替他“解毒”,段正明将他带上了天龙寺寻医。天龙寺四本“因、观、参、相”联合段正明,欲用“一阳指”的纯阳指力,要将段誉体内所中的邪毒、邪功,自阳维、阳跷两脉的诸处穴道中泄出。


但没想到他们的内力一入段誉体内,犹如江河入海,给段誉吸走了他们的不少内力。幸得枯荣大师用“狮吼功”及时阻止,才让他们不致于为此消耗得更多。本因说明枯荣此举是为了保存实力,以期练成“六脉神剑”保寺护经,以对付强敌鸠摩智。段正明本来对此事就深感歉疚,再加上事关天龙寺的声誉大事,他并没有任何异议,反而希望能为护寺保经一事尽自己之力。

转念又想:“本参大师这话之意,是要以内力为誉儿解毒,这样一来,势必累到他们修练‘六剑神脉’的进境受阻。但誉儿所中的邪毒、邪功,古怪之极,若非咱们此间五人并力,如何能治?”心中虽感歉仄,终究没出言推辞。《天龙八部•第十章》

接下来枯荣说出六人合练“六脉神剑”的想法,并让段正明出家承练一路剑气,段正明马上就遵从了枯荣之命。由此可见,段正明此时出家的原因,首先一个就是为了弥补先前让四本消耗内力的歉意。

作为大理段氏的俗家子弟兼任一国之君,段正明深知天龙寺对于大理国的重要性,他有保护天龙寺的义务和责任。

大理国崇佛礼佛,历代段氏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全国诸寺之中最为尊崇。再加上大理段氏最高深的武学皆藏于天龙寺,因此作为段氏第一武力的保证,天龙寺更是肩负起护国的重任,成为大理段氏政权的根本。作为大理国的现任国君,段正明深知此层。这一点小说中也是讲的清楚

保定帝虽担心段誉病势,但他究竟极识大体,知天龙寺是大理段氏的根本。每逢皇室有难,天龙寺倾力赴援,总是转危为安。当年奸臣杨义贞弑上德帝篡位,全仗天龙寺会同忠臣高智昇靖难平乱。大理段氏于五代石晋天福二年丁酉得国,至今一百五十余年,中间经过无数大风大浪,社稷始终不堕,实与天龙寺稳镇京畿有莫大关联,今日天龙有警,与社稷遇危一般无二,说道:“方丈仁德,正明感激无已,但不知对付大轮明王一事之中,正明亦能稍尽绵薄么?”《天龙八部•第十章》

所以说,保护天龙寺就是保护大理国。作为段氏俗家子弟,又是一国之君的段正明,保护天龙寺不但是他保护大理国的责任,更是他作为段氏子孙的义务。天龙寺有警,他不可能坐视不理,他必然要以身作则,挺身出自己的一分力。



段正明是大理段氏弟子中能够合练“六脉神剑”的唯一人选,而且出家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正如前面所说,由于大理段氏一脉的高深武学都是藏在天龙寺,未出家的段氏子孙一般都没机会学到,像“六脉神剑”和“枯荣禅功”这样的高深武功。段誉能练到“六脉神剑”,要感谢鸠摩智在天龙寺的这一闹。因此“一阳指”,就成了段氏最主要的传世武学,无论是出家为僧还是俗家子弟,段氏子孙练武都必练“一阳指”。失去皇位的段延庆和继任皇帝的段正明,是天龙寺诸僧之外,段氏俗家子孙中修练“一阳指”'造诣最高的两名高手。

按照本因所说,“六脉神剑”乃是以“一阳指”的指力化作有质无形的剑气,“一阳指”便是修习“六脉神剑”的基础。由于修练“六脉神剑”,需要汇聚有浑厚强劲的内力,方有机会克成,但大理段氏当世高手,没有一人能有这样的内功修为,这也是本因感叹他们处于“武学末世”的原因。于是枯荣大师提出了集六人之力,合练“六脉神剑”的想法。

枯荣的本意,是想在天龙寺中再找一个内力有成的高手,但是天龙寺中除了四本,人才难觅,因此就只能在段氏的俗家弟子中再去寻找一人。正如前面所说,俗家子弟中,只有段延庆和段正明对“一阳指”有较深的造诣,相比于成为天下第一大恶人,一直想着复位的段延庆,段正明无疑就成了合练“六脉神剑”的唯一人选。


既然这样,那么即便是段正明想要推脱也是不能了。而且本因方丈说得清楚,合力退敌之后,段正明可以再行还俗,出家一举,便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

本因道:“正明,你是大理国一国之主,改装易服,虽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但若给对方瞧出了破绽,颇损大理国威名。利害相参,盼你自决。”保定帝双手合十,说道:“护法护寺,义无反顾。”本因道:“很好。然这《六脉神剑经》不传俗家子弟,你须得剃度了,我才传你。等退了强敌,你再还俗。”保定帝站起身来,双膝跪地,道:“请大师慈悲。”《天龙八部•第十章》

由此看来,段正明出家一事,是特殊时期的一个必然之举,他有护寺保经的义务和责任,更何况段正明还想着,等合力退敌之后,再请天龙寺诸僧为段誉“解毒”,他自然是心甘情愿的出家,不敢有任何异议了。而且也正如小说中所说,出家为僧乃是大理国君的素志,段正明也不例外,让他出家为僧,正好是遂了他的心愿,最后让位段誉,就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段正明能够成为大理国皇帝,从间接上可以说是枯荣大师授意的。

在十多年前,大理国上德帝段廉义在位,朝中忽生大变,奸臣杨义贞发生叛乱,最终上德帝被杨义贞所杀。接着,上德帝的侄子段寿辉得到天龙寺中诸高僧及忠臣高智昇之助,平定杨义贞叛乱。随后,段寿辉登上大理帝位,称为上明帝。只是上明帝对当皇帝不感兴趣,只在位一年,便去了天龙寺出家为僧,就将皇位传给他的堂弟段正明,是为保定帝。

而枯荣大师正是上德帝的亲弟弟,也拥有皇室最纯正的血脉。

如果当初枯荣大师出面,皇位极有可能就是他的,毕竟相比段寿辉是上德帝的侄子,以及段正明更远,枯荣大师作为上德帝的亲弟弟更具有权威性。如果枯荣大师提出要让谁去接任皇位或者不同意谁接任皇位,那绝对是无人敢去辩驳,他绝对能够对皇位归属有极大的影响,具有一言九鼎的作用。

可是,枯荣大师并未从天龙寺出面,更未有任何关于皇位归属的言论。最终,这个皇位就落到段正明肩上,而段正明始终觉得自己当上皇帝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于是他励精图治,也将大理国治理的井井有条,这也是源于他自己认为得位太过意外,只有一心为国才能得到国民的拥戴,段正明也的的确确这样去做了。

所以说,段正明始终很清醒,即使他成为大理国皇帝,他也从来没有任何的飘忽,更没有任何的贪图享乐,因为他觉得一旦他做的不好就对不起这个皇位,更对不住天龙寺这些长辈高僧的支持。



其实,上德帝有一个儿子,正是段延庆,他在叛乱之时就彻底失踪,不知是死是活。

当然,段延庆并没有死,只是在兵荒马乱之时他身受重伤,段延庆无依无靠之时就选择孤身一人偷偷前往天龙寺,他要寻找一人为自己做主。

段延庆寻找之人正是自己的亲叔叔,枯荣大师。

可是,当他挣扎来到天龙寺之时,恰逢枯荣大师坐禅,估计十天半个月以后也不见得会出来,而他出来也不见外人,于是段延庆就眼看无望,无人能够帮助自己主持大局,随后决意寻死,只是在寻死之际遇到了刀白凤,稀里糊涂的享受了人生极乐,这件事才让段延庆坚持活了下去。随后,他离开大理,一心学武,剑走偏锋,竟然武功大成。

枯荣大师后来自然也知晓大理的叛乱,可是他并未参与任何事情,更未再去寻找自己的侄子段延庆,他的种种表现就是对在任皇帝的支持,虽然后来当上皇位的是他的堂侄子,但是还是他还是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更没有提议寻找段延庆。

就凭枯荣大师不干涉朝政的这一点,他就得到了段正明的无比尊重。因为段正明的皇位始终都是不稳当,给人感觉就是摇摇晃晃的,如果枯荣大师一旦干政,那么段正明只能退位。

这十多年来,段正明用自己的行动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所以并没有任何人直接来反对和威胁他。

可是,在段正明内心,始终都感激天龙寺高僧,因为这群长辈才是他皇位稳固的定海神针。



段正明来到天龙寺的目的是为了寻求高僧给段誉治病,因为段誉无意修炼了“北冥神功”,吸收了不少人的内功,导致真气无法正常运转,难受至极。

可是,来到天龙寺才知道诸位高僧都在钻研“六脉神剑”,甚至枯荣大师也在其中,因为大轮明王鸠摩智即将来到天龙寺,就是为了抢夺六脉神剑剑谱。

天龙寺四位本字辈高僧再加枯荣大师,一人修炼一脉还是不够,枯荣大师看到段正明到访,于是就要求他落发为僧,一起修炼六脉神剑,应对鸠摩智的挑战。

段正明毫不犹豫听从枯荣大师的安排,因为段正明内心早已有落发为僧的想法。

首先,他的皇位得位不正,他内心始终有所愧疚。

本来皇位就属于正德帝的直系亲属,可是自己却与正德帝所有偏离,得到了皇位始终都有些惴惴不安。近来,他又见到了正德帝的亲生儿子,当初的延庆太子,他内心深处认为要把皇位还给他才算不违此心。

第二,在位十多年,虽然励精图治,可是他还是觉得未能将大理治理好。

正是因为他内心觉得皇位不该自己得到,可是偏偏又得到,于是他只能为老百姓多做一些,虽然他向来仁慈,治国有方,可是大理国依旧还时不时出现天灾人祸,这让他心里总是愧疚,觉得老百姓过的不够好,内心就想着退位让贤,自己出家为僧。

第三,枯荣大师是段氏前辈,也是自己安稳做皇帝的重要力量。

如果枯荣大师不支持他,在他刚开始接任皇位之时,就可能分分钟就让他退位。然而枯荣大师并没有任何不利于他的表态,这种默认对于段正明而言,就是强有力的支持。段正明是个明白人,他内心也很感激枯荣大师的支持。

第四,天龙寺的安危关系到大理国的声誉,他义不容辞。

天龙寺面临挑战,一旦被鸠摩智挑了,那么整个大理国就没有面子。段正明深知这一点,现在情况紧急,整个大理国除了段正明之外,再也没有功力能够及得上四本的,所以段正明面对天龙寺的紧急情况,他义不容辞要顶上去。

可见,段正明听从枯荣大师落发为僧,是他内心早有这个打算,更是他义不容辞的表现。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356期*


忠肝义胆岳老三


枯荣大师年轻时出家为僧,出家于大理国天龙寺,是大理皇室亲族,武功极高,为人德高望重,掌有《六脉神剑经》。


拿手武功是枯荣禅功,枯荣禅功相传: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

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般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枯荣大师的枯荣禅功已经练到了“半枯半荣”境界。

段正明大理国保定帝,段正淳之兄,段誉的伯父。他武功高强,精通大理绝学一阳指。是大理段氏俗家第一高手。在鸠摩智挑战天龙寺时,为了退敌,在天龙寺出家,法号本尘,并修习“六脉神剑”中的“关冲剑”,之后为解救段誉应允黄眉僧废除盐税。后来保定帝传位给段誉,正式出家为僧,法号本尘。

天龙寺可谓是大理国的国家寺庙,里面有着许多的高手,当然,这里面的高手有许多都是皇室段家的人,而其中大理王国皇室段氏的最高武学——六脉神剑,就在天龙寺中。

你说的命令和段正明丝毫也没有异议,这种问题本身是错的;

第一,枯荣大师身为长辈没有命令段正明出家,因为当时段正明带段誉看病,正好天龙寺遇强敌鸠摩智,来抢六脉神剑,又因天龙寺的和尚没有一个人练成六脉神剑来拒敌,枯荣大师提议,一人练一脉,段正明做为段氏俗家第一高手,是适当的人选。

第二,做为段正明,身为段氏人,又是枯荣大师的晚辈,又是段氏俗家第一高手,看到天龙寺遇到强敌,完全是自愿护寺,修练六脉神剑必须要出家,这完全不是枯荣大师命令的,所以段正明出家全是为了天龙寺,没有什么命令之说。


数码ORT


其实不是枯荣大师命令他,而是段正明为了还人情。

一、段正明出家,是为了段誉

段誉练成了北冥神功,只是缺乏武功根基,无法控制自如。

当吸了叶二娘、云中鹤、段延庆等人的内力后。

他回到大理,就出现了内力在体内乱窜的现象。

场景就像,任我行被吸星大法反噬一样。

段誉无法将吸来的内力,化为己用。

便被体内的真气,撑得要爆了一样。

段正淳和段正明没办法,只能带他前往天龙寺,寻找办法。

二、段正明出家,是为了还枯荣人情

枯荣大师,算起来也是大理皇室,还是段正明的长辈。

当得知想要化解段誉身上的内力,需要众位高僧耗费真气。

而当时的情况,又是要面对鸠摩智的挑战。

众位高僧虽然同意,却也面露难色。

为了减少损耗,枯荣大师才让段正明出家,一起修炼六脉神剑。

而段正明本身就觉得,让各位高僧去治疗段誉,很不好意思。

如今面对枯荣大师的要求,自然不能推辞。

而当时的六脉神剑,应该是大理段氏,必须要出家才能修习。

所以,段正明想要救段誉,也是非出家不可。


十点历史君


大理天龙寺是大理的国寺,大理国很多皇帝退位以后在天龙寺落发为僧。所以天龙寺在大理的地位很高,名望也很高,要不然吐蕃国师鸠摩智也不会在少林寺侮辱性的说:“我看少林寺还不如大理的天龙寺”。枯荣大师作为这一代里的佼佼者自然名望甚高。他可以命令段正明有以下几点原因:

1.大敌当前,段正明只有出家才能学习六脉神剑,实际是形势所迫。

面对战力不凡的鸠摩智,枯荣大师明白,本字辈的高僧不是他的对手。只有六个人每人修炼一脉,才能在短时间内暂时抵抗他的攻击,维护天龙寺的名声,维护六脉神剑的剑谱,段正明自然也明白,在这样的形势下,只能听从枯荣大师的意见。



2.大理以天龙寺为尊,可以说天龙寺是大理的最后屏障。

天龙寺在大理的地位可以说和皇室平起平坐,天龙寺本来就是许多大理皇帝退位以后的修行场所。而且天龙寺是大理武功的聚集处,天龙寺的存在与否事关大理全国上下的安危。“唇亡齿寒”的道理,作为皇帝的段正明自然十分明白。


3.枯荣大师武功高强,德高望重,实为皇室宗亲。

枯荣大师本就是皇室宗亲,作为段氏的前辈,段正明自然会礼让三分。而且,枯荣大师多年来苦心修炼枯荣禅功,功力自然不凡,是很受段正明敬佩的。作为段氏前辈和武学泰斗,段正明对其自然十分尊敬。

4.大理宫变,段延庆本是顺利成章的皇帝接班人,但因为不知所踪,前皇帝将皇位传给段正明,段正明心中有愧。

我们都了解,上德五年,上德帝为奸臣杨义贞所杀,其侄子段寿辉得天龙寺中诸高僧及忠臣高智升之助,平灭杨义贞。段寿辉接帝位后,称为上明帝。上明帝不乐为帝,只在位一年,便赴夫龙寺出家为僧,将帝位传给堂弟段正明,是为保定帝。延庆太子却不知去向,人人都以为是给杨义贞杀了。这中间有许多猫腻,朝中大乱,段延庆却离奇失踪,而且,段寿辉只在位一年,难说没有人胁迫。

大理国以天龙寺为尊,天龙寺中尤以枯荣大师的辈分和武功最好,在事关大理存亡和六脉神剑剑谱是否被抢夺的时候,段正明听从枯荣大师的命令也是正常的。


学海一扁舟


我记得是这样子的

1.当时段誉因为北冥神功,吸了好多的内功,导致体内真气暴走,天龙寺的几个高僧答应救段誉

2.段正明自己也说希望皈依我佛

3.段正明没有子嗣,他的晚辈就只有段誉,想要把家业传下去,只能传给段正淳了

4.他的皇位也是从段延庆手里强多过来的,所谓不义之财,自己做的孽,也希望能早日脱离苦海


快乐滴小达人


我是海伦儿朱,读金庸武侠原著,和伙伴一起品评新修版点滴。

保定帝段正明出家,还要从段誉说起。

前一天段誉在万劫谷中,吸取了六个高手一半内力,睡梦中真气在体内乱走,不可抑制,状似发病。大理皇宫中两名顶级太医不知是伤是毒,无法医治;保定帝束手无策,只能带着段誉到天龙寺求助。

首先,枯荣大师并没有命令段正明出家。

保定帝和段誉来到天龙寺,把求疗伤的意图向天龙寺本因方丈述说。

段誉身中的“邪毒”、“邪功”看起非常严重,需要众人合力治疗,本因方丈不能自己决断,就带段正明和段誉二人同道牟尼堂,和天龙寺另外三位高僧“观、相、参”一起决议。

就在保定帝和因、观、相、参四名高手合力准备治疗段誉之时,遭到牟尼堂另一位高僧的阻止。

只听那面壁而坐的僧人说道:“强敌日内便至,天龙寺百年威名,摇摇欲堕,这黄口乳子中毒也罢,着邪也罢,这当口值得为他白损功力吗?”这几句话中充满着威严。

这位面壁僧人,就是枯荣大师。

原来枯荣长老在天龙寺中辈份最高,面壁已数十年,天龙寺诸僧众,谁也没见过他真面目。

之所以阻止为段誉疗毒疗伤,是因为此时天龙寺也有重大事情发生,大轮明王鸠摩智下拜帖要取“六脉神剑”祭奠慕容复。

六脉神剑对大理段氏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纵观金庸江湖,只有段誉会使,后世基本失传。

本因方丈道:“《六脉神剑经》乃本寺镇寺之宝,大理段氏武学的至高法要。正明,我大理段氏最高深的武学是在天龙寺,你是世俗之人,虽是自己子侄,许多武学的秘奥,亦不能向你泄露。”保定帝道:“是,此节弟子理会得。”

由此可见,六脉神剑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隐秘的。除了段誉因为机缘巧合,之前在无量山石洞的“琅嬛福地”中见过这个武功名称,连保定帝和镇南王这种段氏子侄,即便是皇亲国戚,也无从知晓。

段家自己人都不知道家里有这么个东西,千里之外的大轮明王鸠摩智却知道;不仅知道,还敢说想要看看;不仅想要看看,还想拿走;不仅想拿走,还想烧给一位朋友作纪念。

这有多么大胆,多么狂妄?关键是,敢这样叫板明显是有准备来的。

经过枯荣大师关键时刻扭转乾坤,再加上几位高僧也像我上面给大家一通分析一样,给保定帝一通分析,就把在场众人的注意力从重伤的段誉,成功转移到保卫天龙寺保护六脉神剑上面来。

并且,枯荣大师就如何护寺护经的问题给出了进一步指导方针:

枯荣忽道:“咱们倘若分别练那六脉神剑,不论是谁,终究内力不足,都是练不成的。我也曾想到一个取巧的法子,各人修习一脉,六人一齐出手。虽然以六敌一,胜之不武,但我们并非跟他单独比武争雄,而是保经护寺,就算一百人斗他一人,却也说不得了。只是算来算去,天龙寺中再也寻不出第六个内力相当的好手,为此踌躇难决。正明,你就来凑凑数罢。只不过你须得剃个光头,改穿僧装才成。”他越说越快,似乎颇为兴奋,但语气始终冷冰冰地。”

仅通过枯荣大师两段发言,私以为这位老和尚的求胜心和手段不输鸠摩智:

一切以我们寺的荣誉为第一位,其他人个人生死都可以放一放;

就说六脉神剑是机密,关键时刻正明你来客串一下凑个数,反正别人也不知道。

其次,天龙寺的地位。

尽管枯荣禅师没有强行命令,只是提议,但保定帝段正明还是义无反顾决定出家。

出家,并不是像枯荣禅师所说,随便“剃个光头,改穿僧装”、“凑凑数”,而是真的要行剃度之礼。

本因道:“正明,你是大理国一国之主,改装易服,虽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但若给对方瞧出了破绽,颇损大理国威名。利害相参,盼你自决。”保定帝双手合什,说道:“护法护寺,义无反顾。”本因道:“很好。然这六脉神剑经不传俗家子弟,你须得剃度了,我才传你。待退了强敌,你再还俗。”保定帝站起身来,双膝跪地,道:“请大师慈悲。”

这里还是本因方丈把控有方,不愧为一寺之主,怎么也比枯荣老和尚严谨一些。

可是,天龙寺里的和尚,就能对大理国主挥斥方遒吗?这就不得不提天龙寺的地位。

段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全国诸寺之中最为尊崇。

天龙寺中的和尚都是段氏宗族,而且以皇帝为多,当然也个个都是高手,正因为如此,段誉有难,保定帝首先想到的就是来天龙寺求救。

不仅如此,天龙寺更是大理段氏的根本所在。

每逢皇室有难,天龙寺倾力赴援,总是转危为安。当年奸臣杨义贞弑上德帝篡位,全仗天龙寺会同忠臣高智升靖难平乱。大理段氏于五代石晋天福二年丁酉得国,至今一百五十馀年,中间经过无数大风大浪,社稷始终不堕,实与天龙寺稳镇京畿有莫大关连,今日天龙有警,与社稷遇危一般无二……

这里提到奸臣杨义贞所杀的上德帝,就是延庆太子的父亲。上德帝被杀,天龙寺出面协助平复叛乱,之后继位的皇帝只在位一年,就把皇位传给堂弟段正明之后出家为僧。可以说,保定帝得皇位,与天龙寺有莫大关系。

天龙寺有难,保定帝自然要施以援手。天龙寺僧人的提议,保定帝自然要遵从。

段正明为什么要出家?

其实,段正明得知延庆太子在世,就早已萌生过逊位之念。

在万劫谷中,段正明为救段誉,已经和段延庆有过一番交手,通过交手,判断出段延庆也是段氏传人,毕竟武功瞒不了人。

这时,段延庆已经提出过要求保定帝出家让位的要求。

青袍客道:“不难!你只须答允去天龙寺出家为僧,将大位让我,我便解了段誉体内药性,还你一个鲜龙活跳、德行无亏的好侄儿。”

事关社稷,眼前人身份未明,保定帝当然不能轻易答应。

不过,在之后确认了延庆太子身份后,保定帝和大理臣工关于禅位问题有过一番探讨。

保定帝听了高升泰的话,摇头道:“皇位本是延庆太子的。当日只因找他不着,上明帝这才接位,后来又传位给我。延庆太子既然复出,我这皇位便该当还他。”

当然,大理臣工是必须要劝解的。别说延庆太子此时已经是恶名昭彰的“四大恶人”之首,性情大变;真要归还皇位,一朝天子一朝臣,满朝文武的生存、未来社稷的走向都不得而知。

因此,保定帝做出了立镇南王段正淳为皇太弟的决策,以显示保卫皇位的决心,也安住朝臣之心。

要总结保定帝段正明的出家原因,并不止是枯荣大师的一番要求而已。

在带着段誉来到天龙寺之前,保定帝其实已经对皇位做好了一番安排。在天龙寺出家,固然是因为护寺的决心,也因为皇位问题没有后顾之忧。


海伦儿朱


大理国崇奉佛法是根本的原因!佛是大理人的信仰!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天南大理段氏在武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从《天龙八部》的段誉,段正淳和段正明,到《射雕英雄传》中的一灯大师段智兴,再到《倚天屠龙记》中和大理段氏渊源极深的朱长龄等。他们都是武林重要的一员,一阳指和六脉神剑更是武林绝学!




在《天龙八部》中,枯荣大师命令段正明出家,段正明没有任何异义,根本原因就是大理国崇奉佛法,佛法的地位至高无上!

短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帝的家庙。—《天龙八部》。

大理崇奉佛法,从普通民众到权贵都是信奉佛法。天龙寺更是皇帝退休后,参禅打坐之地,看似不起眼僧人,当年都是威震一方,地位尊崇的皇帝,这些人从地位上说,高于现任皇帝。

方丈本因是保定帝段正明的叔父辈。天龙寺以枯荣辈分为最高。从辈分上说,枯荣大师的命令,保定帝也要无条件服从。

天龙寺不仅仅地位地位尊崇,僧人辈分高,它的实际作用也非常明显,称之为护国之寺也毫不为过。



保定帝知天龙寺是大理段氏的根本,每逢皇室有难,天龙寺倾力赴援,总是转危为安。—《天龙八部》。

没有天龙寺,就没有大理国!天龙寺是大理国的象征,是大理国的根本。当年杨义贞叛乱,天龙寺的高僧出力平定叛乱,维护统一,匡扶社稷。

保定帝作为皇帝,深知天龙寺的重要作用,天龙寺的安危就是大理国的安危。因此舍命护寺,则是在所不惜。

保定帝双手合十,说道:“护法护寺,义无反顾。”—《天龙八部》。

护法护寺,就是护国!

枯荣大师在段氏中辈分最高,天龙寺里很多是退位高僧。护国护寺,就是护国!在天龙寺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枯荣大师让段正明出家,出力护寺,段正明自然是毫无犹豫!



其实,“皈依我佛”是段正明的素志,相对于皇帝来说,他更愿意做个僧人!

所以,根本原因就是大理崇奉佛法!它是大理国人的信仰,这才有了天龙寺的地位,才有了天龙寺的作用!天龙寺代表了佛法,而枯荣大师代表了天龙寺!

《天龙八部》本是武侠小说,欢迎讨论,不喜勿喷!


我是一个小书虫


参考伊朗的宗教精神领袖哈梅内伊让伊朗总统辞职,伊朗总统的位置能做下去吗?枯荣大师在天龙八部大理设定的位置就是宗教精神领袖,段正明无法拒绝!


历史经济学


枯荣大师肯定也是皇族中的大长辈,被篡了位延庆太子当时也是要去找枯荣大师主持公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