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骨質增生,長骨刺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嗎?骨刺會破皮而出嗎?

l林爾枝


骨刺就是骨質增生,只不過習慣把骨質增生的表面比較平滑的稱為骨質增生或唇樣骨質增生,而增生表面比較尖銳的稱為骨刺而已,其實骨質增生都是關節在勞損積累後壓力過大的自身應激性反應,大多發生在負重比較大的椎體或關節。骨刺本身其實並不會出現疼痛不適,其引起症狀的原因在於骨質增生壓迫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影響局部血液循環,引起局部炎症滲出,炎症刺激造成鈣化粘連,關節壓力增大,從而引發一系列症狀。從診療方面來說,首先,不要相信有保守治療或者偏方可以消除骨刺,目前所有的保守治療手段,都只是針對骨刺引起的症狀做出的針對性治療,比如藥物消除局部炎症 手法 針灸鬆解軟組織減輕壓迫 藥物注射關節腔保持關節穩定等等……這些可以有效的緩解疼痛症狀,恢復關節活動,但不能消除骨刺,因為從本質上說,骨刺就是骨頭,常規治療只能緩解,不能消除。即使手術治療,也發現有不少病例,因為手術後創口出現鈣化粘連,並不能真正消除症狀,反而因為疤痕組織刺激引起骨質增生復發。所以,要真正消除症狀,還是要從患者自身入手,避免勞損積累,注意勞逸結合,堅持功能鍛鍊,糾正日常的不良習慣,戒菸戒酒,才能徹底預防症狀發作。


鍾文整脊康復


骨質增生是由於構成關節的軟骨、椎間盤、韌帶等軟組織變性、退化,關節邊緣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變化,而出現骨破壞,引起繼發性的骨質增生,導致關節變形,當受到異常載荷時,引起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症狀的一種疾病。 骨質增生分為三類。一、頸椎骨質增生 病因:年齡因素、慢性勞損、外傷、咽喉部炎症、發育性椎管狹窄、頸椎的先天性畸形、代謝因素、精神因素等均能引起頸椎骨質增生。   臨床表現:頸項部有強硬的感覺、活動受限、頸部活動有彈響聲,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觸電樣感覺,可因頸部活動而加重。不同的病變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現不同的症狀,晚期可導致癱瘓。 頸椎骨質增生嚴重者還會引起頸椎病性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胃炎、心絞痛、吞嚥困難等。 二、 腰椎骨質增生   臨床表現: 好發部位,以腰三、腰四最為常見。臨床上常出現腰椎及腰部軟組織痠痛、脹痛、僵硬與疲乏感,甚至彎腰受限。如鄰近的神經根受壓,可引起相應的症狀,出現局部疼痛、發僵、後根神經痛、麻木等。如壓迫坐骨神經可引起坐骨神經炎,出現患肢劇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個下肢放射。三、膝關節骨質增生病因: 1.外傷因素。由於損傷、膝關節畸形或炎症等因素造成膝關節負重力線的改變,使膝關節面有效負重面積減少,關節面受力不均勻,衝擊力集中部位易發生關節軟骨的損傷,並造成骨小梁微小骨折(亞骨折),出現骨質塌陷,隨後則出現軟骨下骨硬化現象。2.自身免疫反應。膝關節軟骨受到機械性等因素破壞後,關節軟骨細胞、粘多糖及膠原蛋白的"隱蔽抗原"暴露,引起自身免疫反應,造成軟骨繼發性損傷。目前國內治療骨質增生症的方法有很多,像是西藥治療、針灸治療、牽引治療等,都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經臨床證實,採取中藥外敷治療是比較理想的。主要採取軟堅通絡的藥物,軟化鈣化的增生部分。使其軟化分解。便於吸收排洩。同時,還有一些消腫消炎的藥物,使患部消除水腫和炎症,緩解局部不適。並且以活血化瘀散寒祛溼的藥物改善新陳代謝,更好的將分解軟化的增生物質排除體外。達到治療目的。


天使翅膀小牛


長骨刺是生理性現象,更不會破皮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