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北京時間3月3日23點,普利茲克獎官方宣佈Grafton Architects兩位創始人、主持建築師——伊馮·法雷爾(Yvonne Farrell)與謝莉·麥克納馬拉(Shelley McNamara)成為2020年第42屆普利茲克獎獲獎者。


這是這個被稱為“建築界”諾貝爾的獎項,第四次授予女性建築師。


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2020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獲獎者伊馮·法雷爾與謝莉·麥克納馬拉


她們不是特立獨行的明星建築師,也不是德高望重的理論家,她們只是把一件事情堅持做了幾十年。


她們身上有無數美好的形容詞,“誠實”、“堅韌”、“敏銳的觀察力與好奇心”、“探索精神”、“為人類和環境做出持續貢獻”、“追尋建築的本質”……


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伊馮·法雷爾與謝莉·麥克納馬拉的作品,被譽為“現代的馬丘比丘”的秘魯工程技術大學-UTEC


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伊馮·法雷爾與謝莉·麥克納馬拉的作品,博科尼大學


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伊馮·法雷爾與謝莉·麥克納馬拉的作品,冬至藝術中心


而在今年早些時候,2020倫敦蛇形畫廊宣佈了今年夏季展亭的委任建築師,她們是三位90後南非女建築師——南非約翰內斯堡建築事務所Counterspace的三位創始人蘇麥雅·瓦利(Sumayya Vally)、莎拉·德·維利耶(Sarah de Villiers)以及阿米娜·卡斯卡(Amina Kaskar)。她們打破南非父權制、性別歧視,通過女性視角看待城市,重組空間,表達觀點。


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Sumayya Vally,Sarah de Villiers, Amina Kaskar,Counterspace建築事務所三位聯合創始人


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Counterspace建築事務所設計作品,2020年蛇形畫廊展亭,將於6月前竣工


建築是個對女性不太友好的行業,調查顯示,超過90%的女性建築師認為母性阻礙了她們的職業發展,更有很多人表示她們曾遭受過性別歧視。在世界領先的建築公司中,女性只佔最高職位的10%。


但現在,有越來越多優秀的女性建築師走進人們的視野,打破人們的固有觀念,為建築創作貢獻著女性的力量。


她們的故事也許可以啟示你我,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人生答案。


不是女性對社會沒貢獻

只是她們的名字被抹去了


我們放眼歷史的長河來看,從事科研、工程的女性的基數原本就少得可憐——全球從事自然科學領域研究的男性研究人員佔比72%,而女性只有28%。


自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以來,一百多年過去了,截至2018年才有52位女性獲獎者,獲和平獎的女性有17位,獲文學獎的女性有14位,而獲得過諾貝爾科學獎項的,加起來只有十多位女性。


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這裡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女性全面接受高等教育的時間還是太短,比如直到1969年,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等名校才開始招收女生,所以等足夠多的傑出女性做出貢獻,還需要有一段滯後期。


還有一方面,就是就業上的性別歧視,導致很多學術科研崗上越到高深的階段,女性就越少。很多有才華的女性,她們的榮譽、讚揚和獎勵卻歸屬於男人們。


1967年,丹尼斯·斯科特·布朗與文丘裡結婚的時候,她是一名副教授,擁有豐富的出版記錄,但她結婚後,當一位建築師看到經她對建築的評論時,說:“我們辦公室的人認為這些是文丘裡寫的,只是署上的你的名字。”


於是,丹尼斯被降格為後現代著名建築師文丘裡的妻子,而不是我們所知道的用創造性改變建築世界的平等夥伴關係的一半。


正如她在1989年的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樣:


在慶祝晚宴上,她被排除在外,“因為建築師不邀請妻子”;在職業面試中,她被排除在外,因為“女人”的出現使董事會感到苦惱。


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丹尼斯與文丘裡


1991年的普利茲克獎曾引發爭議:評委評價文丘裡夫婦共同完成的作品“擴展並重新定義了建築在本世紀的界限”,然而,最終獎項僅授予文丘裡一人。


2013年,普利茲克獎委員會拒絕了關於丹尼斯·斯科特·布朗普獎追加的請願。而就在一年前的2012年,普利茲克獎授予中國建築師王澍,卻忽略了他和同為建築師的妻子陸文宇的合作關係。


另一位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的妻子莉莉·瑞克,也是一位德國現代主義設計師,她是首位加入德意志製造聯盟的女性。


1929年,密斯和莉莉一起設計了巴塞羅那世博會德國館,一起設計出了標誌現代主義傢俱的巴塞羅那椅。而世人將一切歸功於密斯,卻很少有人知道有莉莉·瑞克的功勞。


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莉莉·瑞克


科學界被疏忽的女性科學家也不在少數。


比如說,DNA雙螺旋結構建立者之一是羅莎琳德·富蘭克林,但憑藉此獲得諾貝爾獎的是沃森和克里克。一查資料才發現,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博士實驗室的助手威爾金斯,不甘於作為一名女性的助手,自詡為富蘭克林的導師,並竊取了富蘭克林的DNA晶體的X射線衍射照片,交給沃森和克里克,他們兩人才因此而有了新發現。


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羅莎琳德·富蘭克林


得獎的科學家所引用的數據並沒署上羅莎琳德·富蘭克林的名字,他們還在回憶錄《雙螺旋》裡把富蘭克林塑造成一個性格乖僻、目中無人的女巫形貌,完全無視她的貢獻。


還有一位很有名的女物理學家莉澤·邁特納。她是提出核裂變理論解釋的第一人,曾被稱為“原子彈之母”。邁特納計算出每個裂變原子核釋放2億電子伏特的能量,由此奠定了原子彈和原子能的基礎。但她的長期合作者奧托·哈恩因核裂變相關研究得了194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她卻沒能分享。


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莉澤·邁特納


其實就算是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的居里夫人,人們也已經忘記了她的本名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而只記得她的夫姓“居里”了。


女性從被視為“異類”到被接納


一些有成就的女性,她們的形象被“妖魔化”了。像是已故的著名女建築師扎哈·哈迪德,幾乎所有提到她的文章都會把她和“女魔頭”這個詞聯繫在一起。


就好像事業出色的女性,在某方面就一定會是缺失的,前段時間董明珠每天只花5分鐘化妝的事情,都能讓很多人拿出來嘲笑一番。


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扎哈·哈迪德


有一位法國數學先驅叫愛米麗·布瑞杜爾。


你可能沒聽過她的名字,但大文豪伏爾泰你一定是知道的,愛米麗曾與伏爾泰有過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


1733年,愛米麗邂逅了伏爾泰。他們合作翻譯了牛頓的《哲學基礎》,首次將牛頓的理論介紹給還沒有高等數學基礎的讀者。


後來,愛米麗還出版了《物理學研究》,她把笛卡兒、萊布尼茨和牛頓的三人的科學理論結合起來做了歸納。又將牛頓的《數學原理》從拉丁文翻譯成法文。


但她學術上的傲人成就的背後盡是社會上層出不窮的鄙夷,她的成就讓伏爾泰感受到壓力,這段親密關係漸行漸遠,法國上流社會的女性也嫉妒愛米麗贏得了伏爾泰的愛情,常常把她描繪成一個醜陋、粗魯的女人。


愛米麗的一生飽受奚落與誤解,卻從未停止對科學真理的探索與追求。


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可喜的是,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意識到,不是非要犧牲掉婚姻和家庭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伴侶完全可以成為合作伙伴。


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阿比吉特·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埃絲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邁克爾·克雷默(Michael Kremer)。諾獎表彰了他們“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的實驗性做法”。


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其中,生於1972年的法國經濟學家埃絲特·迪弗洛視為女性,並且成為至今為止該獎項的最年輕得主。她是國家經濟研究局副研究員,服務於經濟分析董事會,是經濟和政策研究的發展經濟學主管,也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擔任發展經濟學教授。


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而且,埃絲特和巴納吉是夫妻檔,他們有一個女兒,平時共同承擔家務。


2015年10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宣佈當年得主——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她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女性。她的成就,也並沒有以犧牲家庭為代價。


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對於屠呦呦的獲獎,網上有這樣一個評論:


“科學家之偉大,並非用來捧上神壇,而是給世人和後代帶來希望。她的獲獎,也許會讓一個在中國的小女孩產生“我要當科學家”的想法,也許會讓一個女大學生明白,其實人生的意義遠不只嫁人生子。”


是的,女性可以選擇各種行業,可以選擇單身,選擇婚姻,可以年少成名,也可以大器晚成,但重要的是,要有選擇。


在一次美國《正義聯盟》的巡迴宣傳上,各位超級英雄們一起給粉絲們簽名,神奇女俠的扮演者朵面前的隊伍,比其他英雄們的隊伍都長得多,隊伍中有很多小女孩。


神奇女俠的出現太重要了。這讓越來越多小女生的夢想,不再是成為超級英雄的女朋友,而是希望自己就成為超級英雄。


從被抹去、被異化到被接納,建築界諾貝爾終於迎來兩位溫暖的女性

▲《神奇女俠》


作為女性,你是想自己實現夢想,還是為某個男人服務,讓他更好地實現他的夢想?


當然,選擇後者不是錯,但所有的女性必須知道,她們還有其他的選項,就是自己做得更好。


女性,請永遠不要為你的野心道歉


在女性成長這件事上,我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如果我們關注能力而不是性別,如果我們關注於興趣而不是性別,我們對於自己的要求,和對孩子的撫養會有什麼不同?


下面的建議,送給每一位不想放棄自己成長的女性。


1、成為一個全面的人。為人母是件無比榮耀的事,但千萬不要只用母親的身份定義自己,也不要將婚姻當做成就。惟有對社會的貢獻,給社會留下的痕跡,才是你獨一無二的價值,才是人之為人的價值。


2、你的個人生活,戀愛、婚姻、生育,都應該在實現職業目標的前題下去安排。


西蒙娜·波伏娃有句名言:“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女人有退路,工作幹不好了還可以回家帶小孩。男人沒有退路。這是錯的,你所謂的退路,只不過是把生活的主動權拱手讓給了別人。你想走輕鬆的路,就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3、不要把討人喜歡這件事放在心上,你要做的是成就完整的自我,真誠並尊重他人平等權利的自我,尋找一個能支持你的伴侶。


居里夫人(瑪麗·斯科洛多斯卡)的成長,其實與她的伴侶也有很大關係,皮埃爾·居里始終欣賞妻子的才華,一直鼓勵妻子從事科學研究,他常說,上帝為我創造了這麼好的妻子,就是要讓我與她分享一切,包括珍愛的科學研究工作。


愛一個人的最好體現,就是鼓勵與支持他釋放出自己的能量,如果你的伴侶阻止你、嫉妒你,那就證明他不愛你。


至於育兒,從來都是父母各一半的責任,並非賺錢是男人的責任,教育是女人的責任。如果家庭資源較多,完全可以外包一部分家務,好更集中精力在孩子養育上。


4、女人最大的優雅,是點點滴滴敬重自己。中年女性的一種失敗,就是在生育之後放棄了自我。這種放棄,包括在事業上、外形上、思想上、價值取向上……都不再要求進步。


老公、孩子、或者包包,不該成為女性生活中的惟一價值來源。一個上進的、積極的、充滿活力的女性,才是有魅力的、可敬的。


每一位女性都應該擁有自由

自由地選擇如何實現自己的價值

自由地探尋自己的美

而不被外在世界的看法裹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