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乔丹·斯皮思学一切一推进洞的简易方法

第146届英国公开赛桂冠是乔丹‧斯皮思个人生涯中的第三座大赛冠军,这位23岁的德州球员成为第18位问鼎三大锦标赛事的男选手,也是史上第二位在24岁之前就取得这一成就的球员,第一位是杰克‧尼克劳斯。他是创下英国公开赛首位各轮皆以六十几桿得胜的选手,继前三轮分别打出65、69及65杆后,斯皮思最后打出了69杆,因此,他也是第6位在公开赛中以全胜战绩夺冠的球员,接续同为劳力士代言人的老虎‧伍兹,其在2005年取得这一辉煌成就。

高球探讨 | 跟乔丹·斯皮思学一切一推进洞的简易方法


以下教程为乔丹·斯皮思执笔——

常听人说,起扑球是迷你版全挥杆。我再同意不过。起扑球若干基本功和全挥杆相通,但是还有更多独特之处。我靠着一套基本全挥杆打遍全场,只需做一些细微调整即可打出小左曲球、小右曲球、高飞球和低飞球。但是我有至少10套起扑球动作,而且还在不断学习和增加中。

我不认为有所谓标准起扑球,而你必须针对球位和情况需要尝试新的打法。哪一种打法最有机会接近球洞?你应该运用创意和感觉寻找答案,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挟旋球】是我最喜欢的起扑球打法之一,出球低而快,弹跳一次后停住。我喜欢在大批观众面前打这种球路,大家都认为小白球会飞越果岭,但是你气定神闲,微笑静待奇迹出现。我喜欢在距离果岭边缘不远、旗竿前方没有太多空间的情况使用这种打法,而且距离控制又比使用推杆来的准确。

学会这种起扑球打法,保证你会赢得更多掌声。

贯彻速度

我13、14岁就学打挟旋球,之前没有足够体力和挥杆速度执行此种打法。外行人眼中,使用高吊挖起杆的挟旋球和高吊球动作大同小异。相较于击球距离,上杆较长,下杆则大幅由外而内横切过球。两者唯一的差别在于击球。

高吊球以平浅角度在球下滑过。挟旋球是以高直的角度先击球,再碰触草皮。球杆和草皮互动大,所以会打出深刻的草痕。

我的挥杆要领:保持左手腕平直通过击球区,双手始终领先杆头。挥杆底部呈现低切球动作,杆面沟槽抓住球壳,打出低弹道高旋转球路。

保持信心

刚开始练习挟旋球会经常出现薄击。坚持住,你很快就可以摸索出保持手腕柔软将小白球挟离草皮的感觉。你必须再三问自己:挥杆多快才能打出最短距离?比赛中有机会打这种球路时,我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并未贯彻应有的挥杆速度。

我会减缓挥杆速度,结果小白球会向右弹出去,距离不足。即便如此,果岭坡度对的话,小白球还是会降落果岭上,而且距离球洞不算太远,算不上离谱的失误。所以务必贯彻一定挥杆速度通过击球区。

推球进洞

希望你能顺利将球切到洞旁。不过挟旋球通常只用于困难情况,所以距离球洞6、7英尺都还是不错的结果。最近我对推杆有了新的领悟:懒惰至上。我的意思是指站位到击球都要感觉超级放松,仿佛快要睡着一般。

推杆失误通常都因为身体太过紧绷。推杆失误之后,大家都会开始进行一些小调整,寻找解决方法,不知不觉之间,感觉越来越怪异。感觉很放松是让推球回归正轨的第一步。

我的推杆在2015到2016年间一直不顺,教练卡麦隆.麦柯米克研究当时的录影画面,发现我的背部拱成C形,手臂平面和杆身平面脱节。尽管这些问题是我独有,因为采用双手交叉握杆法之故,不过当你推杆顺畅时,不妨请朋友帮你拍张击球准备照片,留待推球不顺时对照之用。现在手机拍照存档超方便,帮助你推球进洞保住标准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