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防禦性駕駛」,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唉,前面這輛公交車開得好慢呀,急死我了!

咦,它好像馬上要進站了,等下可以超過它,不用再龜速前進,實在太棒啦!

哈,終於停了,走起!

嘎~~~

額,嚇死我了,咋公交車前面突然衝出個人呢?還好我剎車快!


學會「防禦性駕駛」,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過山車般的行車心情皆因為沒有防禦性駕駛意識,如果有這個意識,首先會想到在公交車前面是否會行人或自行車衝出來,然後會注意前後左右的路況,把腳放在剎車踏板以備緊急制動,低速通過公交站。

1.何為防禦性駕駛

駕駛人在駕駛過程中,能夠準確地“預見”由其他駕駛員、行人、不良氣候或路況引發的危險,並能及時採取必要、合理、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發生,被稱為【防禦性駕駛】。

學會「防禦性駕駛」,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2.防禦性駕駛好處

(1)減低油耗及車輛日常維修費用;

(2)減少保險索賠,降低保費支出;

(3)減少駕駛帶來的焦慮和疲勞;

(4)提高工作效率和車輛利用率;

(5)樹立良好的駕駛形象。

學會「防禦性駕駛」,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3.防禦性駕駛技巧

一次“防禦性”操作,可以避免一次潛在事故,它的核心是“預防措施”。駕駛人可通過放眼遠方,顧全大局,儘可能提前全面搜索出各種危險源,然後留有餘地、引人注意來遠離危險或消除危險,做到不主動發生交通事故,不被動涉及交通事故。這一系列操作可分解為下面五部分。

(1)提前分析潛在危險

在駕駛時,根據天氣、路況提前分析潛在危險,如下雨可能遇到路面積水、通過十字路口可能遇到闖紅燈的行人和非機動車、臨近高速公路出口可能遇到前方車輛突然減速變道等,然後根據分析情況做好預防措施。

學會「防禦性駕駛」,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2)眼看前方15秒視線距離

行駛過程中要放眼遠方,至少保持15秒視線距離,提防突發風險,如前方車輛掉落物品、前方山體滑坡等。

15秒視線距離的計算方法:距離=速度×4。如果在高速公路行駛,速度為100公里/小時,則需要看到前面400米處範圍的情況,其他道路可根據具體速度推算。

學會「防禦性駕駛」,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3)眼觀六路注意周圍

行駛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的不僅只有前面,應該是四面八方,在前方—左車窗—左側後視鏡—儀表盤—後視鏡—右車窗—右側後視鏡一前方來回掃描,搜索汽車周圍360度空間的交通環境,及時應對潛伏在四周的危險。

如變更車道不要只依靠後視鏡,應該多注意周圍,其他車輛可能就在兩側盲區;轉彎時不要只注意前輪,也要注意後輪情況;過十字路口時不要只看信號燈,還要注意闖紅燈的行人和車輛等。

上述掃描操作循環6-8秒進行一次,且避免在一個事物或方向上停留超過2秒。


學會「防禦性駕駛」,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4)保持足夠安全的空間

行駛過程中,車輛處於流動變化中,並非一成不變,因此無論是前車還是後車,亦或無論是左車還是右車,都要與之保持足夠的距離,防止他們突然停止、變道。

作為後車跟隨前車時,至少要留出4秒的安全距離。通常可通過選擇某一固定位置或參照物來衡量距離,如當前車車尾超過參照物便開始默數四個數字:1001/1002/1003/1004,若數完就到參照物位置,則表示距離恰好,若未數完便到參照物位置,則表示距離近了。

作為前車後有跟車時,遇有情況需要減速,儘量避免經濟制動,應先輕踏制動踏板,制動燈亮起提示後車,給後車留出足夠的反應時間,保持安全車距。

學會「防禦性駕駛」,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兩車會車時,要根據雙方車輛及道路上的交通情況,提前減速慢行,選擇合適的交會地點,靠道路右側行駛,保持足夠的橫向安全間距。

另外,在開車時一般要避免與其他車輛並排行駛,使前方或左右至少一側留出安全空間,用以應急逃生。

(5)引人注意、避免分心

行駛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分心,不要想與駕駛無關的事物,要經常有意識地讓別人注意到我們,在別人影響到我方駕駛或我方需要別人幫助時,要及時傳遞出我們的意圖,如在低能見度條件、進入車輛盲區、變更車道轉彎前等,可通過燈光、喇叭、手勢讓對方知曉,避免發生交通事故。

學會「防禦性駕駛」,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熟練掌握以上防禦性駕駛技巧,無論在哪裡開車,也無論駕駛何種車輛,都可以有效降低在複雜多變交通環境中發生事故的幾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