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95版《神鵰俠侶》,可為什麼有人說金庸認為83劉德華版是他最滿意的電視劇版本?

津津影視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經典,我就覺得李若彤古裝扮相很混血,不如劉亦菲仙氣


子夢奇談


金庸老師的武俠小說代表了一個時代武俠小說世界的經典。有多部小說被改編成影視劇搬上大熒幕,成為了讓人難以忘懷的經典之作。83版的《神鵰俠侶》就是其中之一。

83版《神鵰俠侶》是由香港無線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蕭笙執導,由劉德華、陳玉蓮主演的古裝武俠劇,於1983年10月31日在TVB首播。該劇根據金庸同名小說《神鵰俠侶》改編,講述了南宋末年,楊過和小龍女經歷了悽美愛情與江湖恩怨的故事。

80年代是香港電視行業的黃金時期,亦是TVB人才最鼎盛的年代,臺前幕後精英輩出,TVB亦於此時動用全臺精英制作了多套經典劇集,尤以改篇自金庸小說的武俠劇最為成功。TVB 1983年版的《神鵰俠侶》,無論演員陣容或幕後班底均是空前絕後之選,更曾創下歷史性的60多點收視佳績,是當年全臺收視之冠。此劇的成功,與其選角之稱職不無關係,每一個角色均宛如從書中走出來一樣。

由當年稚氣未脫、正氣得來又帶點叛逆氣質的劉德華,扮演由固執倔強少年演變成沉鬱內斂的神鵰大俠楊過,實屬不二之選。劉德華本身有著楊過的特質,加上其生動自然的演繹及俊朗的外型,使他一炮而紅。至今仍被喻為扮演楊過最佳人選。

劉德華扮演的楊過也被原著作者金庸認可。劉德華、陳玉蓮版《神鵰俠侶》,是最忠於原著的一部。






炙樂甜甜貓


個人喜歡83版完整版,注意,是50集完整版,而不是24集的刪減版。這個版本似乎對原版有所改動和創新。比如,霍都之所以會去古墓求親小龍女是受李莫愁的指示;洪七公歐陽鋒在華山之巔的決戰是金輪師徒從中作梗;老頑童的戲份以及對於劇情發展的作用;楊過和陸無雙感情的描寫;趙志敬叛教的過程;郝大通陣亡等等。個人認為如果看了完整版的83,再看其他的版本會覺得劇情十分簡略,很空洞。沒有83版的飽滿。

當然了,小籠包版本的除外,這一版加入了很多的射鵰和原創的劇情。演員也是優勢,尤其是配角,碾壓別的版本。如果實在要說有什麼缺點,一個是特效,當然了,這受到技術和資金的限制。還有一個就是過於漫長的劇情會顯得拖沓,金輪法王硬是拖到十幾集才登場就是個例子。


新視角發現


八三版《神鵰俠侶》雖然這個版本比較老,但卻是最貼合原著的一部。

八三版神鵰,雖然年代久遠,可是被金庸譽為最符合原著的一版

八三版《神鵰俠侶》被金庸先生認為是最符合原著的一個,尤其是小龍女陳玉蓮。

超凡脫俗不食人間煙火的氣質是超越其他幾個版本的。

金庸老師也稍微說了一下劉德華版楊過:對,莊重點,嚴肅點,比較好

他想表達的,應該是劉德華演出了過兒的那種神韻。

83版是金庸最滿意的,可想而知多符合。但也只是人物符合,道具佈景武指方面確實讓人詬病。

幾個棚景,呵幾聲哼哼哈兮豈可算作江湖?

95版是得到最多讚譽也確實是最經典的。白古和李姑姑也的確很不錯。

但是道具佈景武指方面仍然沒法看。

且劇情和臺詞改動太多,太過平白。甚至為了演員而斷錯臂。

八三版和九五版各有所長

劉德華陳玉蓮版人物氣質較好,符合原著的人物氣質。

但整劇的拍攝年代太久遠了,今天看來節奏較慢,佈景道具服飾太差,受限於當年的拍攝條件。

兩國交戰的戰爭大場景更是慘不忍睹。

反倒是主題曲、插曲、背景音樂都很古雅,有點像戲曲小調一般,很有感覺,不是後來的直接用流行歌曲的那種調調。

其中風陵夜話一幕直接用唱戲曲的方式來交待並推進劇情是一個很好的創意手法,前半段的戲曲小調能聽出來劉德華唱的。

古天樂版本也不錯,人物氣質略遜一籌,當年古的演技一般,但總體還行。

優點是節奏加快了,看起來劇情緊湊,不悶。

同時佈景道具服飾戰爭場景各方面都比前版有不小的進步,畢竟兩版也相隔十一二年了。

所以金庸說的那些,基本上我是有同感的。

但是綜合各種優缺點來說,現今日最合看的,個人覺得還是古天樂版。

個人比較喜歡九五版的

這是各個版本中排第一的楊過。

個人觀點:古天樂之後再無楊過,李綺紅之後再無郭襄。

李綺紅演的郭襄嬌憨可愛,活潑動人,活脫脫就是從書裡走出來的。

幾個版本里的“一見楊過誤終生”,唯有李綺紅演得既不浮誇,又能讓觀眾感受到那股恰到好處的少女心

95版神鵰俠侶主要角色的演員不能說每個都是所有版本第一,但是把這些角色演員綜合起來,實力就是碾壓。

95版的射鵰,如今被稱為難以超越的經典,或許是由於恰恰在那個精神貧脊的年代,給過我們美好的記憶。

一首歌,一部小說,一部電視劇,就可以讓人感慨萬千,世界上還有浩如煙海的經典,有如此多的智慧結晶,世界充滿了吸引力。


大沐娛樂


1983年香港TVB拍攝的《神鵰俠侶》,由劉德華和陳玉蓮主演,因男女主角相貌般配,劉德華將楊過獨臂行俠,狂傲不羈、不畏世俗的性情展現的淋漓盡致,陳玉蓮飾演的小龍女白衣翩翩,不食人間煙火的氣質刻畫的入木三分。同時該劇劇情基本符合原著,在香港創收視率記錄,是電視劇版中改編得最為成功的一次。金庸多次說過最滿意劉德華和陳玉蓮版的《神鵰俠侶》,稱83版《神鵰俠侶》很有其小說的味道。

個人覺得從大局來講,劉德華的貼合原著。但是從演員的顏值劇情來講。95古天樂是經典。

從電影人的角度來講,83版本是業界的經典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從觀眾角度來講,95版本符合胃口,受人喜歡。這個就比如:西虹市首富在專業電影人看來,很普通很低級但是觀眾很買賬。路邊的野餐在國外獲獎受好評,讓觀眾一看,什麼也不是,觀眾不喜歡。一樣的道理。






全球追劇


這就屬於第一次 處女作 任何翻牌版本都在證明 第一部正版有多優秀 對不對



雨雨雨先生


這部1995年香港TVB重新翻拍的電視劇《神鵰俠侶》即便是現在,腦海中浮現出的大多是古天樂和李若彤的身影。在很多人心中也是不可超越的存在。但是在這本武俠小說的原作者金庸先生眼中我們卻得到了不一樣的結果。金庸老爺子當時是這樣說的:“楊過這個角色對小龍女應該是尊重、正經一點比較好,所以劉德華演的楊過比較好。”《神鵰俠侶》在1961年完結,而第一次引起轟動的翻拍電視劇就是劉德華的版本。可能也是先入為主的原因,金庸也是一直認為這一個版本最符合他心中的《神鵰俠侶》。當然,一千個人中有一千個《神鵰俠侶》,大部分人都應該沒有讀過原著,可能和原著黨又是不一樣的眼光吧。當年天王巨星劉德華在1983年TVB劇《神鵰俠侶》中扮演過“神鵰大俠”楊過一角,將楊過狂傲不羈、不畏世俗的性情展現得淋漓盡致,也得到金庸先生稱讚認可。該劇一經播出,在香港及東南亞大受追捧、影響巨大,出道不久的劉德華也自然成了電視圈的“當紅炸子雞”





三寶聊八卦


金庸先生的14部著作中《神鵰俠侶》至今已經被翻拍了9次,可以說觀眾對這本著作的認可是相當高的。楊過的特點是英俊瀟灑、性格叛逆但也堅持著自己的正義。

劉德華在我們記憶中很少演古裝,感覺對他的楊過也沒什麼印象。那是因為這部神鵰俠侶是在1983年拍攝的,別說看了,還有不少小夥伴還沒出生吧。其實當時的劉德華也是個剛出道的新人,所以在電視劇上映前許多人都不看好他。但也正因為他是新人吧,把楊過的放蕩不羈和桀驁不馴展現的相當到位。

而小龍女的扮演者陳玉蓮,我們可能不熟悉,但是在當時她可是無線古裝四大美女之一,擁有相當高的知名度。甚至劉德華回憶時都說:陳玉蓮曾經是自己的女神,是每天早早去劇組的動力。這對姑姑和過兒也因此被金庸先生評價最符合原著的,自己十分喜歡。

至於古天樂和李若彤版的楊過和小龍女,金庸先生覺得也是很不錯的








平凡的老孔


70後看過83神鵰俠侶當然以這個為準了,但83神鵰俠侶在大陸80年代播放省份極少,80年代神鵰俠侶如果讓大陸老百姓投票那就是臺灣84神鵰俠侶,孟飛潘迎紫兩大臺灣電視劇頂級明星的。劉德華陳玉蓮的83神鵰俠侶雖然85年浙江播放過,錄像廳也有消息播放過,但極少省份電視臺播放。至於金庸先生認為83神鵰俠侶最經典,那是他個人意見。


影視音書論壇


先入為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八三版的更接近原著,金庸一定不願讓你把他的作品改動太多,因你的改動不是他的初衷。作為我們看過金庸小說的人,也是喜歡八三版的《神鵰俠侶》我認為,拍電視劇還是要多尊重一些原著,原汁原味的作品會更受觀眾的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