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金天王廟,孤林法神,洞庭湖神

金天王廟

古代志怪故事——金天王廟,孤林法神,洞庭湖神

  

有位叫張偃的進士,在他去參加舉人會考時,走到金天王廟前,遇到了大雨,就在廟門下避雨。雨一直下到晚上也不停,沒法投宿客店,只好到廟門裡面睡下。睡到四更時分,聽到金天王問案的聲音,吵喊得很嚴厲。不大一會,就聽見有人喊說,張偃在明天午時走到某村將被一隻赤狸虎吃掉。張偃聽後十分恐懼。

等廟堂上靜下來,就在廟門下慢慢爬到廟堂前,自報姓名跪拜金天王。金天王說,“你是活人,到這兒來有什麼事?”張偃就把剛才聽到的話告訴了金天王。金天王說,“把那隻虎給我召來!”片刻虎就來了。金天王對說,“給你兩隻大獸吃,把張偃換下來,行不行?”虎說,“我和他是冤家就該吃張偃,什麼東西都不能替換。”金天王說,“給我查一查,這隻虎什麼時候死?”有一個官兒查完來報告說,“老虎在未時為某村的王存射死。”金天王說,“叫張偃過了老虎吃他的時間再走。”

張偃就按照金天王說的時間才走,果然看見前面路上人聲喧鬧,一打聽,人們告訴他,某村的王存射死了一隻赤狸虎,真的應驗了金天王所說的話。張偃就自己買了酒和鹿脯,親自到廟裡去祭謝。

【原文】進士張偃者赴舉,行及金天王廟前,遇大雨,於廟門避雨,至暮不止。不及詣店,遂入廟中門宿。至四更,聞金天視事之聲,嗢喝甚厲。須臾,聞喚張偃,來日午時,行至某村,為赤狸虎所食。偃聞之甚懼,侯庭下靜,遂於門下匍匐而入。自通名而拜,金天曰:“汝生人,何事而來?”遂具前事告金天。金天曰:“召虎來。”須臾虎至。金天曰:“與二大獸食而代偃。”虎曰:“冤家合食,他物代之不可。”金天曰:“檢虎何日死。”有一吏來曰:“未時為某村王存射殺死。”金天曰:“命張偃過所食時即行。”及行至前路,果見人喧鬧,問之,乃曰:“某村王存,射赤狸虎。”果金天所言。偃遂自市酒,求鹿脯,親往廟謝之。(出《奇錄》) 


 

孤林法神

古代志怪故事——金天王廟,孤林法神,洞庭湖神

天水彭郡有個姓裴的人,在東寺學孤林法術。此人竟姦淫了親戚中的婦女,事情被揭發後下了大獄。然而每天孤林法神都給裴某送飯吃。

管監獄的官感到奇怪,就問孤林法神說,“您這麼靈通,何不乾脆想法讓他免去刑罰呢?”神說,“學我的法術的人,只能用法術來防身避害,救助他人。現在裴某既然犯了禁忌別,別說是人間王法不容,神也不能容他。給他送飯,僅僅是回報他給神燒香上供的功而已。”後來裴某竟被鞭子抽死了。

【原文】天水彭郡裴氏子,鹹通中,於東閬學孤林法。淫其親表婦女,事發繫獄。每日供其飲食,悉是孤林法神為致之。獄吏怪而謂其神曰:“神既靈異,何不為免此刑?”神曰:“受吾法者,只可全身遠害,方便濟人。既違戒誓,豈但王法,神亦不容也。今之殷勤,以酬香火之功。”竟笞殺之。(出《錄異記》。)



洞庭湖神

古代志怪故事——金天王廟,孤林法神,洞庭湖神

  

有個叫韋騶的人,懂音律,善於長嘯,自稱是“逸群公子”。去參加進士會考,一次沒考中,就再也不考了。常說,“男子漢志在四方,豈能為風俗所折節呢。”後來韋騶遊蕩到岳陽,被岳陽太守所徵用,幾月後稱病離去。

韋騶的弟弟叫韋騋,坐船時淹死在洞庭湖中。韋騶就在湖濱痛哭,並把船停泊在湖神廟下,想把廟燒掉。他大喊道,“花了那麼多錢修了這湖神廟,為了能使老百姓得到佑護平安度日。我弟弟窮困憔悴,卻遭此大難,要你這湖神廟有什麼用!”

他在船上小睡時,夢見一個神人穿著官服來拜見他,並對他說,“陰間從來沒有冤枉過一個人。你的先父過去作過這裡的地方官,他為人剛正不阿,鬼神都怕他的正氣。他上任後,下令撤掉了很多不該建立的祠廟,但其中有兩座廟是不該撤的。這兩座廟裡的神就向上告狀。天帝最初不管,二神一直告了十多年。後來天帝允許讓你們韋家的後代中死一個人,來向二位廟神謝罪。要死,就得在你們後代中找一個最沒有出息的人去死,你弟弟正好是這樣的人,因而就讓他死了。如果你找不到你弟弟的屍體,那就是我的失職,我立刻讓水工把你弟弟的屍體給你送來。”

韋騶驚醒後,不再想燒湖神廟,使漁船放下繩和鉤,果然在湖邊岸上找到了弟弟的屍體。

當天夜晚,韋騶又夢見湖神來向他道謝說,“鬼神不怕人發怒,但怕那些勇敢的人,因為他們心地至誠。你就是一個果敢誠懇的人。過去洞庭湖裡只要奏樂,就都是我來演奏。我現在要為你奏上一曲,以感謝你對我的贈饋,也可以聽一聽神界的音律,來減輕你人世的煩惱。”這時,韋騶突然看見空中出現了不少樂器,奏起了動聽的樂曲。韋騶十分驚歎,因為音樂奏的都是沒有譜子作依據的。音樂奏完了,韋騶就醒了。

【原文】韋騶者,明五音,善長嘯,自稱逸群公子。舉進士,一不第便已。曰:“男子四方之志,豈屈節於風塵哉。”遊岳陽,岳陽太守以親知見闢,數月謝病去。騶親弟騋,舟行,溺於洞庭湖。騶乃水濱慟哭。移舟湖神廟下,欲焚湖神廟,曰:“千里估胡,安穩獲濟。吾弟窮悴,乃罹此殃。焉用爾廟為?”忽於舟中假寐,夢神人盛服來謁,謂騶曰:“幽冥之途,無枉殺者。明公先君,昔為城守,方聞讜正,鬼神避之。撤淫祠甚多,不當廢者有二。二神上訴,帝初不許,因請十餘年,乃許與後嗣一人,謝二廢廟之主。然亦須退不能知其道,進無以補於時者,故賢弟當之耳。倘求喪不獲,即我之過,當令水工送屍湖上。”騶驚悟,其事遂止。遂命漁舟施鉤緡,果獲弟之屍於岸。是夕,又夢神謝曰:“鬼神不畏憤怒,而畏果敢,以其誠也。君今為人果敢。(果敢下明抄本有如是吾所懷畏六字。)昔洞庭張樂,是吾所司。願以至音酬君厚惠,所冀觀咸池之節奏,釋浮世之憂煩也。”忽睹金石羽籥,鏗鏘振作。騶甚嘆異,以為非據,曲終乃寤。(出《甘澤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