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歷史悠久。青州之名,始見《尚書•禹貢》:“海岱惟青州”,“東方屬木,木色為青,故曰青州”

,為古“九州”之一。青州花卉種植歷史悠久 ,據《周禮》記載“正東曰青州”,並註釋說:“蓋以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 大禹治水之後,劃天下為九州,因那個時候古青州這一帶花木繁盛,野花遍地,叢林鬱郁,於是便叫做青州。由此看來,青州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是非常適合花卉種植的。根據史書記載,青州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有那個時代的代表花卉。先秦時期,是以香蒲為代表的花卉。到了兩漢時期,青州的代表花卉則成了桃花。在北朝112年間,青州的主打花卉就成了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了。隋唐時期青州的代表花卉便是牡丹。宋元明清就成了百花時代,花卉產業初步形成,並出現分類,與之相適應的高品位的花木理念,也隨之誕生。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所以青州成為了花木之鄉是由來已久,並且久負盛名。青州市也將花卉產業定位於主導產業。近年來,濰坊青州市以花卉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大力實施“科技興花”工程,加快構建花卉電子商務體系,不斷提升“青州花卉”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花卉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該市花卉種植面積達13.1萬畝,花卉生產專業村 136 個,從業人員 15 萬人,年產值85億元,年花卉交易額 110 億元。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2020年元月15日,跟隨永清恆都美業集團黨支部考察團,到青州這個花木之鄉進行考察。考察第一地點是山東青州花卉苗木交易中心。這個交易中心開業將近三年,是從老批發市場轉移出來的。這個新建的交易中心共有5個場館,每個場館大小有6萬平方米。而每個花商所租賃的場地平均在400平方米,每個場地每年的租金在2.5萬左右。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向一位經營者瞭解他每年的營業收入如何。對方答:保守在年銷售額2000萬左右。粗略的計算下,這個交易市機場供30萬平方米,花商將近1000位,成交額在100億左右是靠譜的。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我們接下來進入了青州銘園花卉產業園區,接待我們的是園區的董事長王新國,並且是青州市花卉協會的會長。這個園區目前連棟溫室9000多平方米,具備培育種苗,種植功能,其中花卉品種100多種,均能給予花農技術支持,園區使用空氣能供暖方式調節溫度,智能化程度也非常高,這個園區年銷售額達3000萬元。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青州以花卉為主導產業支撐下,在產業鏈上下足了功夫,以科技技術為核心力量,研發適合本地化的苗木,為了加強花卉新品種選育,青州不斷實施“科技興花”戰略,已建成包括山東省竹芋研發中心在內的10家研發機構,山東省蝴蝶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3家花卉聯盟組織,建起了完善的花卉人才引進培育機制。2013年以來,已相繼研發11個花卉新品種,並實現了山東省蘭科花卉育種的突破,4名博士、13名碩士、2名專家來青州企業工作或與企業開展科研合作,6家花卉企業通過科技攻關,實現了由生產型向種苗研發型的轉型,該市年產花卉種苗突破3600萬株。同時在科技創新上,引入冷涼花卉品種,在溫室中經簡單的保溫措施就可越冬。相比其他溫室花卉,冷涼花卉在人工、加溫等方面成本降低了50%以上。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從政府層面,也積極出臺支持政策,扶持農民種植花卉。開創了青州模式,即把宅基地分散在田頭,如一個棚戶溫室600平方米,住宅可以建100平米,這樣農民可以把生活和生產放在一起,生活、生產兩不誤。我們參觀了一家農戶,農戶告訴我們,每一個棚子銷售額每年在30萬元左右,今年銷售情況不穩定,利潤在10萬元左右,一共有四個棚子,這家用戶年純收入在50萬元左右。可見花卉農業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觀的。這種模式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山東青州的花卉市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個模式叫青州模式

看來,只要方向把握好,懂得創新,市場瞄準長期發展,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這樣的產業一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農業產業一定會快速發展起來,給予的回報也一定會越來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