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德追击元顺帝,选错方向;常遇春夜袭王保保,俘获四万人马

洪武元年八月初二,徐达、常遇春指挥的北征大军进入元大都。

随即,徐达派薛显、傅友德等人带领三万将士向古北口出兵,追击元顺帝。结果明军追击的方向与元顺帝正好相反,只抓了一些车马回来。徐达大怒,让他们再向大同方向去追,但元顺帝早已经跑远了。


傅友德追击元顺帝,选错方向;常遇春夜袭王保保,俘获四万人马

朱元璋收到捷报之后,下令把元大都改为北平府,设置大兴左右卫、燕山左右卫、永清左右卫等六个军卫,作为北平的守御力量,一共三万将士,由孙兴祖和华云龙二人率领。不久,又下令北平城中原有的军民都迁居到河南的开封。

同时,朱元璋把开封定为北京,金陵定为南京。他最初的设想是,自己每年春秋两季,交替住在北京和南京,但他很快就发现这样跑来跑去很辛苦,来回都要渡江,他自己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到目前为止的一系列征战中,北征的明军并没有遇到强劲的对手,阵亡的将士也不多,一共有四百多人。朱元璋命令抚恤这些将士的家属,具体的标准是:千户、百户、镇抚等级别的阵亡将校,每人的家属可以得到二十石粮食和十匹麻布。普通军士每人只有五石米、一千二百文钱和两匹麻布。

朱元璋又下令为北征的将士准备大量战衣,为即将来到的大战作准备。


傅友德追击元顺帝,选错方向;常遇春夜袭王保保,俘获四万人马

此时,在东南、西南作战的汤和、杨璟已经完成了各自的使命,朱元璋命令他们率军北上,听从徐达的调遣。这位杨璟也是安徽人,读书人家出身,很早就追随朱元璋,做过亲军副都指挥使。杨璟多次率军出征,但战绩一般。

此外,原本留在河南的冯胜也再一次加入到徐达的麾下,他的身份是征虏右副将军,地位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

显然,朱元璋清醒意识到,未来等待北征大军的,还有凶险的恶战。

这期间,徐达对原有的北平城墙加以扩建,并把安贞门改名为安定门,建德门改名为德胜门,似乎寄托着他对未来的战事的良好祈愿。在后来多年的北征岁月里,这个城市都是他的后方基地,也是他的女婿朱棣的封地。

到了九月底,明军分头出击,扫除河北顽抗之敌,准备向山西进军。元大都失守之后,各地元军并没有散,明军遇到的抵抗越来越强大。

常遇春先后拿下保定、河间、真定等地,真定就是今天石家庄一带,而傅友德更是进入山西,拿下了平定州,也就是阳泉。


傅友德追击元顺帝,选错方向;常遇春夜袭王保保,俘获四万人马


另一个方向上,冯胜和汤和从河南渡过黄河,先后拿下武陟、怀庆,再夺下太行山的碗子城,进入关隘,攻占山西南部的泽州也就是晋城。这里已经是王保保的势力范围,明军很快就尝到了王保保的厉害。

王保保的的部将救援泽州,在韩店与杨璟率领的明军援军遭遇,结果明军大败。而冯胜、汤和继续向北进军,拿下潞州也就是长治。

十一月,徐达离开北平,赶到真定与常遇春汇合,进入井陉,正式向山西进军。

当初元顺帝逃往大漠时,命令王保保收复元大都,现在王保保率军从太原出发,过雁门关,准备走居庸关,迂回进攻北平。徐达决策,明军乘虚直捣太原。此时,王保保已经走到涿鹿县,得到消息立刻率领十余万大军返回,救援太原。

王保保的队伍果然不同寻常,“其锋甚锐”。而明军因为进军速度太快,前方只有骑兵,大批步兵还没有赶到。双方对峙三日。常遇春向徐达提议,夜里出奇兵偷袭王保保大营。


傅友德追击元顺帝,选错方向;常遇春夜袭王保保,俘获四万人马

当天夜里明军精锐冲入王保保大营,元军猝不及防,营中大乱。王保保闻讯,靴子都来不及穿好,光着一只脚跳上马背逃走,最后身边只剩下十八人跟随。常遇春一直追到忻州,王保保一路逃向甘肃。

此一战,明军俘获四万元军和四万多匹战马,并乘胜攻下太同等地。

同时,王保保的弟弟脱因帖木儿率军从另一方向救援太原,大败明军。徐达派薛显、傅友德率军迎战,脱因帖木儿抵挡不住,明军一直追赶到石州,也就是现在的吕梁,脱因帖木儿逃走。

此后,明军迅速占领整个山西。

于左 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