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夜郎國”的神祕面紗

夜郎立國共三四百年,是漢代西南夷中較大的一個部族,或稱南夷。西漢成帝時,夜郎與南方小國發生爭鬥,不服從朝廷調解。漢廷新上任的胖舸(今貴州省大部分及廣西、雲南部分地區)郡守陳立深人夜郎腹地,斬殺名叫興的夜郎末代國王,平定了其臣屬及附屬部落的叛亂。從此之後,夜郎不再見於史籍。那麼在歷史上存在了300多年的夜郎古國到哪裡去了呢?

尋找“自大”的夜郎國

夜郎國的故事首見於司馬遷的《史記》。漢武帝開發西南夷後,為尋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於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到達位於今雲南境內的滇國,再無法西進。逗留期間,滇王問漢使:“漢孰與我大?”後來漢使返長安時經過夜郎,夜郎國君也提出了同樣的問題。這段故事漸漸地便演變成家喻戶曉的成語——夜郎自大。

揭開“夜郎國”的神秘面紗

其實夜郎國君提出“漢孰與我大”並非妄自尊大,也不是向漢王朝叫板。夜郎是僻處大山的小國,其位置就在今天的雲、貴、湘一帶。這一地區,即便是今天,交通也多受限制,兩千多年前更是山隔水阻。偶有山外客來,他們急於打聽山外世界,想知道漢朝是個什麼樣的國家,也是人之常情。不過,也多虧了“夜郎自大”這個貶義性的成語,使夜郎國這個原本不為人知的小國留在了史冊上,留在了人們的印象中。

在《史記》的記載中,夜郎國有精兵10萬,興建起了城市。考古發掘也證實,夜郎國的主要所在地貴州,當時確有較發達的農耕文化,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在貴州威寧中水大河灣發現了碳化的稻穀堆積層。在貴州赫章縣的可樂地區,還發現了一大批戰國至西漢時期的土坑墓,葬式非常奇特,是把銅釜或鐵釜套在死者的頭上和腳上,或將釜置於死者的腳下,被稱為“套頭葬”。

這樣的葬式此前在世界範圍內都未發現,可見是神秘、古老的夜郎文化。墓葬中出土的饕餮紋無胡銅戈、青銅箭鏃、一字格曲刃銅劍、銅柄鐵劍、心形紋銅鉞、蛇頭莖首銅劍、牛頭形銅帶鉤和鯢魚形銅帶鉤,也顯然都不是中原或巴蜀器物,應該是夜郎文化的遺存。

一直以來,人們從未發現過夜郎國的蛛絲馬跡。連記載於神話傳說中的古蜀國都找到了曾經存在的證據,而記載於《史記》中的夜郎國卻“猶抱琵琶半遮面”,讓人摸不到頭緒。有人甚至認為,夜郎國可能是一個虛幻的世界、一個空中樓閣,是道聽途說的產物。現在,貴州一帶的考古發現告訴世人,夜郎國是真實存在的。古夜郎的地域與今天的貴州並不完全重合,它包括貴州的大部分與滇東及桂西北,還可能包括湖南的一部分,而貴州則是夜郎的腹心地帶。西漢以前,夜郎國幾乎無文獻可考。直到《史記•西南夷傳》略述夜郎國的歷史後,人們才知道在西南邊陲有一個夜郎國。

對於夜郎國的考古發掘,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在人們眼前。從發掘成果來看,夜郎國的國都好像到處都是,除了貴州的沅陵、廣順、茅口、安順、鎮寧、關嶺、貞豐、桐梓、貴陽、石阡、黃平、銅仁以外,還有云南的宣威、沾益、曲靖,以及湖南的麻陽等地方。這些地方都發現有相關文物,而且大多數地方的民間都有關於夜郎國的傳說,證明該地曾是夜郎古都。有人因此認為,夜郎國時期戰爭頻繁,疆域不斷變動,其國都也不可能長久地固定於一地,應該是不斷變遷、經常變化的。

夜郎國從何時開始存在,無從查證,只能根據現有的證據大致推斷,而其滅亡的時間,則被認為是在漢成帝河平年間(公元前28年~公元前25年)。這一時期,夜郎王興脅迫周邊22個小國反叛漢王朝,被漢臣陳立所殺,夜郎也隨之被滅。

夜郎古國的四重面紗

自從旅遊業在中國興起,文化旅遊越來越吸引人們的目光,作為一個古老文明的國度,作為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夜郎國的人文價值開始逐漸被世人看重。一段時間以來,湖南、雲南、貴州、四川等地都在爭搶“夜郎”的歸屬權。那麼,夜郎國究竟在哪兒呢?

為了尋找夜郎古國,考古人的足跡遍及湖南、四川、貴州和雲南。由於在史書中找不到更多的線索,他們希望通過考古發掘讓夜郎古國重新復活。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研究,滿腔熱情的考古學家們難以面對尷尬的現實:夜郎古國神秘的面紗剛剛揭開一角,探尋之路卻已山重水複。對夜郎古國苦苦追尋的人們雖然已經找到了夜郎國確實存在的證據,但遺憾的是,至今仍沒有人能見到夜郎的“廬山真面目”。時至今日,夜郎古國至少還存在四大謎:

第一個謎,古夜郎的疆域和都城在哪裡。作為一個國家,不論它是大是小,不論它存在過多久,都應該有一個自己的統治範圍,存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要確定其疆域,首先要確定其都城——也就是政治中心的所在。現在,貴州、雲南、廣西和湖南的一些地方都認為自己那裡是夜郎國的都城。這些說法都能引經據典,並非子虛烏有。那麼,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夜郎國都呢?

第二個謎,誰是夜郎國的統治民族,或者誰是夜郎國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對於這個謎有四種答案:有人說夜郎國的統治民族或者人口最多的民族是苗族,有人說是彝族,有人說是布依族,還有人說是仡佬族。為證明本民族是夜郎古國的先民,這四個民族都成立了民族學會,但還沒有任何一個找到能夠一錘定音的證據。

第三個謎,夜郎國所處的社會階段是什麼樣的。夜郎國是原始社會末期階段,還是奴隸社會早期階段,或是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的過渡階段,又或是封建社會早期階段?如果能知道夜郎國所處的社會階段,對確定夜郎國的歷史地位、追尋夜郎國的起源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第四個謎,夜郎國究竟存在了多長時間。夜郎國滅亡的事件在史書中有明確記載,但它建於何時,卻沒有記載。較為普遍的看法是,夜郎國存在了300年左右。但是這種說法沒有實際證據,也沒能獲得學界的統一認可。

這四個謎雖然至今沒有被解開,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線索。貴州赫章可樂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發掘,就為解密夜郎文化提供了重要幫助。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傳》中說,西南夷建立的政權有數十個,其中夜郎國是最大的。西南夷在歷史上泛指雲貴高原與川西的古老民族,夜郎文化就是西南古老民族文化的代表。#p#分頁標題#e#

自從可樂地區農民因農事活動發現第一批出土文物以來,考古工作者先後在可樂地區進行了數次發掘,共發掘古墓近400座,出土文物2000多件,其中,戰國、西漢、東漢時代的文物都有大量出現。出土的石、陶、玉、青銅、鐵、瑪瑙等不同質地的農具、生活用品、戰鬥兵器、裝飾品及農耕畫像磚、樂工圖畫像磚等大量文物,充分反映了戰國至秦漢時期獨特的夜郎民族文化,以及秦漢時期的漢文化與夜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特點。

可樂,在彝文古籍中叫作“柯洛倮姆”,是“中央大城”的意思。這很可能意味著這裡就是夜郎國的國都。“柯洛倮姆”在漢文史書中記作“柯樂”,後來就演變成了“可樂”。現在,在可樂地區居住的少數民族中,彝族人最多。當地人也說,彝族是最先進入可樂的人。如果可樂真的是夜郎國的國都,那麼彝族人很可能就是當初的夜郎國人。

夜郎國在可樂地區建造城市時,已發展到鼎盛時期。眾多同時代的城市遺址表明,夜郎王為了擴展地域,很可能曾攜帶家眷,率領兵卒,先後在今天的雲南、四川、貴州等地區多處建立城池。這也許就是許多地方都被認為是夜郎國都的原因。

結合史書記載以及考古發掘的成果來看,夜郎國主要分佈在貴州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但可樂西南夷墓群只能說明可樂當時是一個重要的城市,非常繁榮。如果僅憑名字就說它是夜郎國的國都,理由還不夠充分。

夜郎國的四大謎題,並未真正解開,神秘的夜郎古國仍需要我們繼續探尋。

活在彝族歷史中的古夜郎

在古代中原王朝編纂的史書中,對少數民族以及其他附屬國的記載歷來非常簡略,對夜郎國尤其如此。那些隻言片語的記載,讓人根本理不清夜郎國起源的頭緒。

就在人們挖地三尺地搜尋時,有人突然在彝族的文獻資料中找到了線索。彝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風俗和文字。他們的歷史記載,甚至比中原的更連貫,保存得更好。而且在他們的文獻中,竟然有非常詳細的關於夜郎國的記載。

根據彝族的史料可知,夜郎之名是以國君夜郎的名字命名的,分為武米、洛舉、撒罵、金竹四個歷史時期。武米歷史時期又分為夜郎、採默、多同、興和蘇阿納四個歷史階段。

夜郎時期,夜郎國只是一個較強大的奴隸制君主國。從國王採默即位開始,以夜郎為首,四周的小國建立起了聯盟,並與周朝建立了聯繫。

夜郎奴隸制聯盟有濃厚的軍事性。為了共同的和各自的利益,各聯盟國在夜郎國的指揮下作戰;戰事結束或夜郎國實力衰減時,一些盟國就可能脫離出去,各自為政。當時那裡的戰爭非常頻繁,其中有關夜郎的戰爭最多。比如撒罵時期,夜郎曾經非常強大,但頻繁的戰爭消耗了這個王朝的實力,它統治下的句町部的幕帕汝合磨部逐漸強大起來,其首領金竹於是掌握了夜郎的軍政大權,成為夜郎盟主,建立金竹夜郎。金竹夜郎統治時期是夜郎國有史以來最強盛的時期,也可能是夜郎國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可惜的是,金竹夜郎的最後一代國王興不明智地惹怒了漢王朝,引來了國破家亡的大禍。

夜郎王印與活人墳

在中國的考古學中,印璽絕對是一項重要內容。奴隸社會以及封建社會,印璽一直是權力的象徵,找到一枚古老的印璽,很可能就可以確定一個傳說中的勢力。

按《史記》的記載,公元前135年,漢武帝派大將王恢率軍降服東越,之後派唐蒙勸告鄰近的南越歸附。唐蒙在南越吃到一種名為枸醬的美食,回到首都長安後,他從巴蜀商人那裡瞭解到,枸醬是巴蜀的特產,是經夜郎國的胖舸江運到南越的。巴蜀商人的解釋提醒了唐蒙,他建議朝廷順胖舸江出奇兵,制伏南越。漢武帝採納了他的建議,任命他為中郎將,率精兵千人進入夜郎。唐蒙到夜郎後,賜給夜郎王多同許多寶貝,恩威並用,約定讓漢朝在夜郎設置管轄機構。後來,南越開始對抗漢朝,被漢軍消滅。夜郎王本來依賴南越,此時便立即人朝稱臣,被漢朝正式封王,並與滇王同時得到漢朝賞賜的王印。

從《史記》的記載可以看出,夜郎國應該有一枚中原王朝賜予的印璽。但人們對《史記》的這個記載並不完全相信,因為夜郎國的印璽從未在歷史上出現過。

1956年冬天,雲南考古人員在滇池東岸的晉寧石寨山進行考古發掘。有人開玩笑地說:“如果能出現一顆滇王印就好了,石寨山的名氣一下子就會大起來。”這本是戲言,哪知道幾天後,人們果然清理出一枚金印,上面刻著四個典型的漢篆陰字——“滇王之印”。金印完整無損,印背上雕刻著一條大蛇,兩眼熠熠放光。學者們考證後認定,這就是漢武帝頒賜給滇王的金印。

滇王印的發現,證明了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漢武帝賜印給夜郎王與滇王”的事是真實可靠的。滇王印的發現,標誌著古代滇國正式復活。那麼,夜郎王印又在何處呢?

夜郎王印應該是每朝君王之間代代相傳。夜郎滅亡前,這枚重要的印璽應該在夜郎王手中。公元前27年,漢朝太守陳立誘殺了夜郎王,夜郎王的岳父翁指、兒子邪務興兵復仇。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們率領的大軍叛變了,叛軍拿著翁指的首級投降了漢朝。夜郎國從此滅亡,夜郎王印的下落便成了千古之謎。夜郎王是被殺的,他的夜郎王印很可能在之後被漢朝收回。如果是這樣,要找到夜郎王印就成了極其困難的事。

但也有人認為,夜郎王是被陳立引誘出來殺掉的,很可能沒有隨身攜帶印璽。後來,翁指被叛軍殺掉,但夜郎王的兒子邪務的下落,我們卻沒有見到相關的歷史記載。那麼,這顆印就很可能被邪務繼承,在兵敗後被帶走了。

上述說法中,任何一種如果符合史實,就意味著夜郎王金印的下落將很難被找到。

俗話說,東方不亮西方亮。就在夜郎王金印被找到的可能性越來越小的時候,夜郎王青銅印離奇地出現在人們眼前——貴州鎮寧的一位楊姓苗族老人稱,他們這一支系的苗族是夜郎王的後裔,他手上有一枚夜郎王自制的大印!經過專家仔細確認,這枚青銅印確實是漢朝時期的重要文物。不過此印是用青銅製造,明顯不是漢朝賜予的金印,很可能是夜郎王在獲得朝廷賜印前自制的印璽。

那麼,發現青銅印的鎮寧真的是夜郎王族最後棲息的土地嗎?

在鎮寧,有一個叫蒙正的村落。“蒙正”,在當地語言裡是“遺留下來”的意思。這裡的人每年都要舉行一次祭祖活動,而祭祀的對象卻只是山坡上一些殘破的小石洞。這些小石洞有一個古怪的名字,叫作“活人墳”。當地人說,那裡不是埋葬死人的,而是埋葬活人的,他們的祖先就是當年埋在活人墳裡的人,後來從墳裡跑出來,繁衍出現了後代。#p#分頁標題#e#

如此奇特的事件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有學者解釋,活人墳與夜郎國有關。夜郎國被漢朝滅亡後,首領帶著夜郎國的軍隊逃到現在的蒙正村一帶避難。經過200多年的時間,這些夜郎國後裔使自己的部落又繁盛起來,逐漸發展壯大。大約到了三國時期,蜀國統治了包括蒙正在內的巴蜀以及貴州。當時,夜郎國遺留下來的後裔已經強盛。他們興起復國的想法,發動了戰爭。結果,夜郎後裔大敗,被蜀國俘虜了2000多人。蜀國為防止夜郎人再次造反,命夜郎王族遷往漢中。

陝西漢中距離貴州鎮寧2000多里,道路崎嶇,距離遙遠。夜郎人中的老弱病殘顯然不可能在這樣的遷徙中活下來。所以,族長讓無法進行長途跋涉的人留了下來,決定讓他們安息在蒙正,修建了活人墳。

也可能,所謂的活人墳是夜郎人想出來的計策。他們修了活人墳,留下氣孔和食物,安排一部分人躲在裡邊掩人耳目,等蜀國軍隊撤軍後再出來。活人墳中的人躲藏了幾天後,悄悄走了出來,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也就有了現在的蒙正村居民。

這個解釋,也正好能說明為什麼夜郎王青銅印會在楊姓老人的家族中秘密地流傳到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