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水源因“宫女事件”而死,实则是杨秀清在消灭西王势力

说起曾水源,估计大伙印象不是很深刻,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一号人物,毕竟他在太平天国历史上留下之笔墨不多,因为他在巅峰时刻被杨秀清除掉,没能做出更大贡献。曾水源,广西武宣人,拜上帝教早期信徒,是西王八千岁萧朝贵麾下首席谋士,也是太平天国阵营中少有的知识分子。作为一介书生,乡村中著名的私塾教师,曾水源及其家族都算是比较富裕,可冯云山能说会道,硬是将其拉入革命阵营,一起进行反清斗争。冯云山牺牲后,太平天国文书草拟等重任,基本都是曾水源承担;后官至天官正丞相,是太平天国中的首席丞相,地位相当显赫耀眼。为拉拢曾水源,扩充势力,萧朝贵死后,曾水源被杨秀清纳入麾下,并成为东殿首席文官,协助杨秀清处理日常政务。


曾水源因“宫女事件”而死,实则是杨秀清在消灭西王势力

除了擅长文书,曾水源行军打仗之水平也不差,具有一定的军事素养,还曾担任洪秀全的贴身保镖,保护天王安全,后因战事需要才走上战场拼杀。1852年8月,西王八千岁萧朝贵率曾水源、林凤祥、李开芳等悍将及2000兵马间道奔袭长沙,准备出其不意夺取城池。西王萧朝贵阵亡后,曾水源一边承担起攻城之重任,一边与林凤祥、李开芳联名上奏,向郴州大本营告急,让天王洪秀全速速派主力来增援。区区2000兵马,曾水源不但一边攻坚一边拒援,还曾利用“穴地攻城”战术轰破城墙,后因悍将邓绍良赶到,才没杀进长沙。1853年11月,曾水源率兵从天京出发北上,一路过关斩将,歼灭“江北大营”清军1500余,成功将扬州守军7000余人救了出来,而后组建北援军团。


曾水源因“宫女事件”而死,实则是杨秀清在消灭西王势力

军政能力突出,曾水源在太平天国中之咖位自然随之增高,洪秀全、杨秀清都争相拉拢他。但是,曾水源毕竟是西王旧部,而西王又是洪秀全之妹夫,所以曾水源在许多事情上都是倾向于支持天王。曾水源此时是东殿首席文官,可不太喜欢杨秀清嚣张跋扈之作风,在政务处理上时常有冲突;曾水源坚持己见,杨秀清虽然不满,可正是用人之际,也只好暂时忍了。随着军事上连连获胜,杨秀清之威望如日冲天,甚至可以表演“天父下凡”来杖责(大屁股)天王洪秀全了,俨然就是太平天国之实际君王,无人敢挑战其权威。曾水源是知识分子,文化素养比较高,君臣等级观念也比较浓厚;杨秀清此种欺君犯上之做法,曾水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开始慢慢疏远东王。


曾水源因“宫女事件”而死,实则是杨秀清在消灭西王势力

曾水源不满杨秀清,但依然坚守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东王杨秀清是那种有仇必报,权力欲望极为强烈之人,他自然无法容忍别人来挑战自己的权威,如李秀成所言:“是朝之大,为首一人,不知忌讳”。如此,杨秀清决定收拾曾水源,找机会除掉这位西殿旧部。1855年8月,东殿女官窃窃私语,说东王嚣张跋扈,日后必定不得好死,肯定会被别人干掉。此话,曾水源、李寿春等东殿第一、第二文官要员都听到,却没有第一时间告知东王,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想告诉东王。但是,杨秀清耳目遍布京城,曾水源、李寿春等隐瞒“宫女事件”之事很快就传到东王耳中。如此,杨秀清勃然大怒,立刻表演“天父下凡”,将曾水源、李寿春叫来责问:“尔在府门见女官如何仓卒,尔知么?女官又如何说话,尔曾听闻么?一一奏明”。曾水源呢?承认事实,说:“因小子瞒昧至极,见女官如此仓卒,心飞胆怯,因是束手无策。”意思是,自己当时吓坏了,所以没能第一时间告知东王。


曾水源因“宫女事件”而死,实则是杨秀清在消灭西王势力

原因不重要,杨秀清只要结果,管你为何不告知,总之你就是隐瞒了事情;东王被诅咒,东殿文官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却无动于衷,岂有此理。为此,杨秀清继续“代天父传言”,询问东殿再坐各位官员如何处置他俩,“而众小子,看他二人之罪如何?”,大伙回答:“此二人如此欺天欺东王,实是死有余辜矣!”杨秀清看大伙都支持自己,于是说:“尔众小子既说他二人罪实当诛,卽行押出,斩首示众。”如此,曾水源、李寿春都被斩首示众,赔了性命。这就有意思了,曾水源、李寿春乃是东殿核心成员,也是太平天国集团绝对之骨干,只因不告知“宫女之言”就被斩首,这未免太过分了吧。其实,这是杨秀清对西殿势力之最后一战,是强化东殿集团力量之重要一环。


曾水源因“宫女事件”而死,实则是杨秀清在消灭西王势力

杨秀清、萧朝贵都是半路出家,靠玩“跳大神”此种旁门左道上位,在宗教领域之权力碾压洪秀全、冯云山等拜上帝创始人。君不见,太平天国早期文书,都是冠以“天父”(杨)、“天兄”(萧)之名吗!都能表演“跳大神”,杨秀清、萧朝贵之地位自然是很高,彼此之间矛盾也由此而来。杨、萧有何矛盾呢?简单讲就是权力之争,看谁才是王者。金田起义前夕,身体一直羸弱不堪的杨秀清大病一场,萧朝贵乘机频繁表演“天兄下凡”,并借助天兄“耶稣”之手,杀了杨秀清岳父大人陈来,而杨只好忍着。不久,杨秀清与洪宣娇(萧夫人)偷情,被发现时表演“天父下凡”,说是给洪宣娇治病,这是上帝之意思。如此一来,杨秀清与萧朝贵之间表面相当无事,实则经常暗中较劲。


曾水源因“宫女事件”而死,实则是杨秀清在消灭西王势力

1851年12月,萧朝贵在永安水窦村之战中负伤,不能理事情,杨秀清乘机玩“天父下凡”,让洪秀全册封首义五王,取得节制诸王之权力。1852年8月,萧朝贵2000兵马奔袭长沙,杨秀清在郴州大本营无所事事,却没第一时间派出后续部队跟上,间接导致萧阵亡,算是“送西王一程”吧。1853年5月,2万精锐孤军深入北伐燕京,所部悍将与精兵基本都是西殿力量。1855年4月,林凤祥、李开芳等西殿悍将要么阵亡,要么被凌迟,无一幸存。至此,最强劲敌西殿势力退出舞台,杨秀清已经无所顾忌;8月,玩“天父下凡”,斩杀不听话的曾水源。就此而言,首席丞相曾水源之死,算是杨秀清消灭西殿势力之最后一战。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战争全史》、《天国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