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印度發聲明有理有據:中國停產,我國完全可以接替中方

野心勃勃!印度發聲明有理有據:中國停產,我國完全可以接替中方

印度作為南亞地區的大國,總是不滿足自己現在的地位,印度人天然有一種謎之自信,力爭要成為世界性的大國。

近日,印度聯合商會表示,中國正處於特殊時期,只好進行暫停生產,中國作為世界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部分,這肯定會影響到國際供應鏈。在這種情況下,印度自稱完全可以接替中方,會成為全新的全球供應鏈核心。印度說這一番話真是夠理直氣壯,正是目前中國國內的情況,印度就趁機介入世界供應鏈的格局。

野心勃勃!印度發聲明有理有據:中國停產,我國完全可以接替中方

可是,印度的想法看似完美,但也要符合實際情況,印度估計還沒看清楚國內的工業發展狀況,現在跟中國相比之下,並沒有足夠的實力拼得過中國。

當時印度在英國殖民下,具備一定規模的工業能力比中國早,早在1949年,印度的鋼鐵產量達到了134.7萬噸,中國僅有15.8萬噸,而且印度擁有600萬工人,中國只有120萬工人,不可否認,之前印度確實是超過中國許多。

但是歷史不是一成不變的,中國對於提升自身的工業化程度非常認真執著,到了1980年,中國和印度GDP差距縮小,中國的三大產業中的工業明顯已經超過印度,中國農業、工業以及服務業的結構數據分別是30%、48%、22%,相對應的,印度則是39%、24%、37%。

野心勃勃!印度發聲明有理有據:中國停產,我國完全可以接替中方

印度仗著自己以前有英國殖民者遺留的工業成果,早就自誇為工業化國家,並直接開始轉向服務業的發展。然而中國仍大力發展製造業,繼續引進外資和先進的技術,中國不斷在證明誰是世界工廠,努力沒有白費,建立完善的工業體系,如今還形成了世界製造業格局。

現在的印度工業增長速度並沒有蹭蹭往上升,情況不太樂觀,正是因為印度過度自信,早就將產業轉向服務業發展,工業化程度才無法達到目前中國的水平。印度想要代替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並不是脫離實際地追求過高或過遠的目標,一步一步來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