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的《睡蓮》


莫奈的《睡蓮》

莫奈的《睡蓮》(組畫最主要的部分,收藏在巴黎杜伊勒裡花園中的橘園美術館),也是印象派最後的迴響。這些畫完成於1904-1908年,當時作者已經年逾花甲,昔年並肩而戰的印象派袍澤,僅剩雷諾阿尚在人世。十幾年前,他在吉維尼落戶,開鑿池塘,遍植花木,搭建日式步橋;一株株睡蓮養在陶罐裡,夏日佈置在淺水中,待天氣轉寒,便移入暖房過冬。

年老的畫家成功而富有。他歸隱鄉間,不問世事,潛心研究並描繪自己營建的私人世界。這片微型天地是他觀察自然的最後窗口。小中見大的領悟當中,也有亞洲文化的影響。以科學化的現代眼光看,再靜謐的園林也是整個世界的一角,一個達爾文主義戰場。那裡的草木魚鳥,無不為了爭奪生存資源,上演那出叫“天擇”的戲碼。

即使最早的幾幅《睡蓮》中,也已經出現抽象化的苗頭。他的作品一般始於外光下的寫生,但這組作品最終是在室內完成—一簇簇蓮葉,水面清圓,飛碟般浮弋在水中的樹影間;時而粗重時而纖細的筆觸,再現園中的四季晨昏。他像一個琴師,把色彩當作音符驅遣,讓你聽到德彪西、拉威爾調戲水影的音樂。

一戰期間,莫奈的白內障日漸惡化,甚至要依靠為鋅管編號區分顏色。生理衰退對於他,同時也是一種解放。他的畫幅更大,甚至出現了梵高式的色塊堆積;凹凸的畫面,彷彿在用盲文書寫。接近畫框處的“留白”,會給西方觀眾作品尚未完成的印象。他的筆觸仍然生動,手頭功夫並未隨視力一起衰退。這裡,具象景觀仍依稀可見,然而炫目色彩的風暴中,已經提前出現一個更加安詳的傑克遜·波洛克。

莫奈的氣質是平靜的。他大半生研究光線,晚期作品卻經常表現陰影。池塘的水面黑暗,猶如冥河,垂柳濃重的倒影中,星星點點的睡蓮花朵微焰般搖曳,猶如孟蘭盆節的河燈,像是畫家提前超度自己的亡靈。直到今天,這幾張大幅油畫仍在吸引最多的觀眾,至少是非專業的。這裡原本有過一幅更大的《睡蓮》,卻在20世紀50年代末的一場火災中被毀。

晚年的莫奈,身邊早已幹帆過盡,成為同行眼中苟延殘喘的巨型恐龍。

莫奈的《睡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