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陆战之王》中实现坦克载人空降的技术难度很大吗?目前都有哪些国家可以做到?

米曹说事


别被电视剧里那些脑洞大开的剧情给唬住了,真实世界中的重装空投哪有那么容易

重装空投是一项风险很高的技术,它的风险水平要远超出普通的人员伞降。有记载的重装空投吨位最重的也就只有30吨左右,还不是着陆而是起飞。(美国利用C5运输机投放空射型的民兵3弹道导弹)重装空投最大的难点在于对着陆速度的控制,着陆速度不能太高,速度太快形同坠毁装备直接报废,而降落伞的面积又有限不可能做到无限大,必须依靠其他的技术降低着落速度。

为啥降落伞不能做大

一般来说,空降1公斤重的物体,大致需要0.5平方米左右的降落伞面积。一名伞兵携带各种装备大致重量在100公斤左右,大概50-60平方米的降落伞就能保证安全。但重装空投的物品以吨来计算,如果仅使用降落伞的话,不说能不能实现,那面积就大得吓人。比如《陆战之王》中的96A坦克,战斗全重40吨左右,如果以40吨计算的话(空投系统也有重量,在这里忽略了)光降落伞就需要20000平米,大概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面积大小。想象一下3个足球场大小的降落伞从天而降,那画面。。。不说别的,在战场上这么显眼的目标不打你打谁。

其次,这么大的降落伞在展开时巨大的冲击力怎么承担?想一下,一个40吨重的物体,从自由落体运动突然被减速,那巨大的冲击力可不止40吨,数百上前吨都有可能,仅凭借的降落伞的伞绳承担得了吗?

实际上,国内外的重装空投为了减少降落伞的问题大都采用多副主伞同时拉开的设计。国产03式空降战车总共有4副主伞,每副主伞的面积700多平米,空投时由引导伞拉出,主伞上还有限位器,防止主伞张卡速度过快导致冲击力过大损坏降落伞。美国、苏联等国在设计重装空投时也基本如此。俄罗斯的BMD4空降战车空投时主伞更是高达11个。

数数有几个伞?

除了降落伞还能用什么

重装空投时,降落伞面积做得不宜过大,那该如何降低着陆速度呢? 办法很简单,使用反推装置。反推装置说白了就是当空降装备即将着陆时,反推火箭向下喷射产生升力,以此在短时间内将着陆速度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美国、苏联在重装空投时都使用过反推装置,美军空投M8机动火炮系统时,全系统20吨左右,火箭最大产生了14吨的推力,保证了空投的成功。

除了使用火箭反推,还有其他缓冲手段,苏联就发展了“舍利夫”空投系统。这种空投装置没有安装火箭反推,而是在车底安装了缓冲气囊。这种装置的原理也简单,装备着落前,气囊首先触地,之后通过形变逐步吸收着陆时产生的冲击力,减缓装备着陆时受到的冲击,最终达成保证装备的目的。国产03式空降战车就引进了这种空投系统,并在多次演习中成功空降。俄罗斯目前发展出了更先进的”瓜园“空投系统,能将14吨重的装备连人带车一起投放。

注意装备下面的气囊

美国自己还发展了一套低空降落伞牵引系统,运输机可从距地不到10米高的地方将十几吨重的装备直接投放到地面,场面粗暴但很有效。

虽然采取了以上种种措施,但目前重装空投的总质量也高也仅仅只有二十几吨,而空降战车的重量最大也就是美国的M8机动火炮系统(18吨左右)再重就很难维持其安全的着陆速度,而技术风险也会成倍提高。

此外,空降战车本身就自带各种减震、避震设计,主要就是为了防止空降时过大的冲击力损坏战车的悬挂和电子设备,如果是人车一体化的空投,还要专门为乘员设计空投座椅,防止着陆时冲击力过大伤害车内乘员。在空投前,空降战车也必须做好各种减震措施,比如拉紧履带、降低悬挂高度等,否则导致行走装置的损坏。

俄军BMD2空降战车空投前的状态,底盘高度已降到最低,炮塔牢牢固定

对运输机的影响

很多人只注意了重装空投中装备的动态。实际上,空投时对运输机的影响也很大。要知道,运输机载重飞行时,对机身内的物品必须进行固定,防止货物滑动导致重心失衡。而空投重装物资时,飞行员必须要调整飞行时的姿态变化,重新进行重心配平。如果装备过重,超出了运输机所能调整的范围,轻者飞行失稳,重者则直接导致坠机。2013年,一架美国的747货机在阿富汗坠机,7名机组成员遇难。事后调查发现,货舱内的货物在起飞前没有固定到位,结果导致飞行中发生了移动,从而使飞机重心后移飞机迅速失去了稳定性,最后失速坠毁。军用运输机在空投重装备时一样会遇到类似问题,越重的装备对重心的影响越明显,所以必须将空投重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这也是为什么空降战车最高只有十几吨的原因。强行空投96A主战坦克也不是没有办法,先造一架安225那么大的运输机再说。

飞机货舱内部的货物必须固定

人车一体化空投

所谓载人空投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车一体化空投,这对空投的要求更高,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车毁人亡的风险。苏联早在70年代就开始了人车一体化空投的研究,但在早期的试验中状况频出,多次出现随车空投人员受伤,试验动物死亡的问题,直到20世纪末,俄罗斯才真正完善人车一体化空降的技术,人车空投正式进入部队。俄军在人车一体化空投时,对车内人员有严格限制,所有乘员必须固定在减震座椅上,不能随意移动,同时保持抗冲击姿势,直到落地后才能解除固定措施从座椅脱离。电视剧中那种空投车辆内随意走动的情况在落地时非死即伤。

到目前为止,仅有俄罗斯能够实现人车一体化的空投,美国和中国仍是人车分开投放,落地后再寻找装备。

空投失败后的悍马,如果里面有人的话。。。

关于空降坦克

不要一看到坦克就认为非得是那种几十吨重的主战坦克,专门用于空降作战的坦克其实重量都轻

像上面说到的M8机动火炮系统,战斗全重不过18吨,更早的M551谢里登空降坦克只有15吨。俄罗斯先后发展的BMD系列空降战车,最重的也不过14吨。国产的03空降战车,8吨。 这些能够空投的武器都是为了空降作战专门设计的,重量上有严格限制,千万别想当然。

这叫坦克,15吨

这也叫坦克,60吨


总而言之,千万别把电视剧里的情节当真,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将40多吨重的坦克从运输机连人带车一块扔下来,真扔下来也行,后果自负


水井土城


空降坦克这是一种能够通过飞机空运或降落伞空投到敌人后方,协同空降部队进行战斗的坦克,是坦克家族中的“天兵”。空降兵是现代战争中的一支“奇兵”,灵活机动,可以迅速穿插,突然抢占军事要地,或反击敌方坦克的反扑,给敌人以极大的打击。空降兵有了空降坦克,真是如虎添翼。

空降坦克一般都是较小较轻的轻型坦克。为了能使飞机便于空运,它的重量和体积都比较小,装甲较薄,防护力较弱,火力也较弱。

空运时,空降坦克可以装在飞机机身内,也可以紧固在机身下面,可以机降,从飞机上直接开下来,也可以用降落伞空投下来,还可以利用低空投射技术,使坦克直接在较低的空中“跳”下飞机。


藍寳馬


坦克是可以空投的,但是大部分坦克是不能空投的,能空投的坦克是专门设计的坦克,普通的主战坦克目前还做不到使用降落伞空投。



美军在空投谢里登坦克。


由于重量轻,空投坦克还可以吊运。

对于重型武器的空投目前的技术水平也就是能够达到20吨以下的物品空投,如果是坦克就需要专门设计的空投坦克,现在只有中国和俄国有类似的伞兵战车,美国原来有一种专门的空投坦克M-551谢里登,不过这种坦克早就退役了。



这个是自行反坦克炮,不是坦克,是俄国的。


空投大型装备需要一大堆降落伞。

对于空投大件物品,对于这个物品本身就是有很大的损坏,从几百米的高度扔下来,普遍下降速度都在3-4米,大部分的车辆的悬挂系统是受不了这样大的冲击力的。就算是能够空投车辆,在空投的时候也是要增加各种减震装置,象一般美国俄国是使用反推力火箭,同时还要有减震的材料包裹。

这种伞兵攻击车在伞兵装备中就算是重装备了。

空投以后迅速集结是伞兵最要做到的事情,但是通常做不到。空投重型武器需要首先要把装备打包。

本身空投大型装备就是有很大的难度,而载人空投更是一项现在还在探索的技术,俄国的确是成功的进行了人车不分离的空投实验,并且获得了成功,但是在实际的行动中,还是以人车分别空投为主,一个是现在人车一同空投有5%的失败率,而且人车共同空投对于一同空投的人员,身体上还是有不小的伤害。

空投大型装备是个十分危险的任务。



人车同投对于伞兵空投后的集结有巨大的好处,伞兵空投后的迅速集结,对于伞兵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主要是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能够迅速集中,而在以前的空降作战中,伞兵在空投以后经常是分散的很开,能够马上集结起来的人不多,尽管伞兵是精锐部队,但是伞兵毕竟还是轻步兵,人少了战斗力就是不行。

现在的空降重型装备还是比较大的难题,目前美国和俄国的技术水平最高。至于电视剧,本身电视剧里边的东西大家看看就好了,不必当真。


红色手电筒


这个跟低空投放技术有很大关系。一方面是军机的低空飞行品质有关,另一方面取决了空投装备。空投战车耐冲击的技术难度比较大,既要确保弹药的安全性,还要保证成员的舒适性,缓冲空投冲击。空投装备的体积和质量有严格的约束,一般采取人车分离的空投方式,尤其是重装。可能俄罗斯和美国在超低空空投时,采用了人车不分离的空头方式,也是特殊时机才有的战术吧,毕竟熟练的战斗人员更宝贵。


华夏土著2


飞檐走壁能飞多高,我坐船练习水上漂,天下奇谈也不少,但是这个也挺高。

先加个小注释,电影或者游戏中,空降坦克可不少。例如《天龙特工队》里面空投过M8,是伞降。著名游戏红警里面也空投过T-72,所以这也不算什么逆天脑洞。

严格意义上,世界现役第三代主战坦克都没有被空投和空降,比如德国豹-2、美国M1A2、俄罗斯T-90,甚至包括了中国99A坦克,就算不是第三代坦克,第二代坦克T-62、M-60、AMX-30、酋长等也不能空投和空降,甚至第一代坦克T-54、M-48等坦克也不能空降。这主要是因为载机运载能力、落地冲击力、降落伞尺寸、坦克尺寸等等问题。所以大部分坦克还是依靠少数空运,大部分都是依靠铁路和海运。

主要的问题就是运载和载重的能力,所以一般坦克都无法空降,基本上都不考虑空降作战。至少极少数坦克考虑到作战,所以特意设计成了空降坦克,全世界现在现役当中只有美军拥有少数的空降坦克,其余的都是空降战车,比如俄罗斯BMD系列,中国03式伞兵战车。世界上最早的空降坦克出现于苏联,但是苏联也仅仅是测试,将BT-5坦克和T-26坦克一顿乱投,很多落地后就摔坏了,所以在二战战场上不是那么出名。

之后苏军马上放弃了空投坦克,转而发展空降、空运战车,比如BMD系列和ASU-57和ASU-85,包括现在的空运战车“犀牛”125mm自行反坦克炮,但上述都虽然被冠以“空降坦克”名号,但都是10吨重量一下的空降战车,并不是坦克。

美国研制的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是世界上唯一一款二战后研制的空降坦克,这款空降坦克目前已经被美军全部转入了预备役当中,而二战后美军参战最多的坦克,就是美国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谢里登”轻型坦克可由运输机空投,并具有水上浮渡能力,设计概念与以往的轻型坦克迥然不同,在当时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轻型坦克。

“谢里登”轻型坦克长期服役,能参加过越战、格林纳达、巴拿马、海湾战争等最为主要的原因,虽然轻,但是技术可不弱后,其可以发射炮射“橡树棍”反坦克导弹。重量仅为15吨,和一般空降战车差不多。

我是“头条号:无名高地”,长期关注军事装备及相关领域,希望我的解答能给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无名高地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已经说的很详细了,所以在这里就不多做赘述。

实际上,为什么大量电影或者动漫都沉迷于坦克载人直接空投无法自拔?

原因无他,那就是帅。

实际上,坦克重装直接空投和机甲为什么长腿的问题是一样的。

如果作为载具,那么为什么要长腿,并且如此高的吨位和如此薄弱的载重能力,以及如此薄弱的防御,可以说一无是处,并且众所周知,越复杂就容易出故障,很明显,机甲就是各式各样关节部位那么关节部位的故障率有多高?实际上能够作为关节参考的,怕是只有一个挖掘机吧?

这样一个力求可靠性,尽量减少维护需求的民用工程器械,尚且需要大量的维护。那么军用的话,信不信后勤会直接把机师打晕?

而且防护能力适合正面投影面积成反比的在能够投放到正面的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正面投影越小,那么装甲厚度也就更厚。

当设计师不知道这个道理?那睡眠太天真了,实际上,像这类型的类人型,战斗机械之类的动漫,他体现的实际上并不是机械与机械的对抗,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抗。

所以说,腿只是个装饰而已

再说坦克重装空投,众所周知,坦克都是很重的,别的不说就是让一个400斤的胖子,人家从你车上往下跳 车子里都得颠两下。

如果在飞行过程中 飞机来这么一下估计得散架。

但是还是帅。

实际上,抗日神剧瞎扯淡 机甲动漫一样坦克重装空投,依旧如上。

因为这些东西他就没打算给军迷看。这些的电影电视剧动漫,真正的群体实际上是对军事一知半解,并且稍微有那么一丁点兴趣,的人拍摄的。

说人话的话就是坑钱呗


啸鹰评


不是难度大不大的问题,空投主战坦克,目前就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导演不做功课拍脑门设计的剧情我也是醉了。还有军事顾问是怎么想的,这么明显的漏洞为什么不纠正?真是要把人气笑了。要知道我国目前唯一的伞兵战车战斗全重才8吨,连大口径机枪上穿甲弹都能打穿,要是空投坦克这么容易的话, 干嘛要把伞兵战车设计的这么废柴?是空降装甲车辆设计师傻还是导演傻?

ZBD-03伞兵战车,战斗全重8吨,仅能抵御小口径轻武器的射击


所以,在此再强调一下:主战坦克不能空投!主战坦克不能空投!主战坦克不能空投!重要的话说三遍。

96A/B:我能空投这事我自己怎么不知道?


96A是主战坦克,战斗全重在40吨以上,而目前全世界范围的伞降装甲车辆都不超过20吨。美俄都是如此,这是非常之巧合的一件事。比如俄罗斯为伞兵开发的2S42“莲花”自行火炮,全重18吨;美国的M8-AGS装甲火炮系统,I级防护状态为19.5吨,这也是M8唯一一种可以空投的形态,而II级防护(22.25吨)和III级防护(24.75吨)只能是在野战机场运输,只多了3吨就没法空投了。可见目前技术能力对空投装甲车辆的限制就是20吨左右,96A都超了一倍的重量了,连人带车扔下去不是谋杀吗?

俄罗斯新式的2S42 120mm自行火炮

M8-AGS装甲火炮系统,可以用C-130运输机空投。但实际并没有服役

82空降师使用的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这玩意才15.5吨,为了减重甚至炮管都给截短了


实际上装甲车辆要具备空投能力,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首先材料不能和地面上正常的装甲车一样。不论是ZBD-03,还是俄罗斯的BMD-2还是美国的M-8 AGS,都是用铝合金焊接车体,目的就是为了轻。而且还要有一定抗冲击能力,不能摔一下直接变形了。因此伞兵装甲车一般都是液气悬挂,而不是常用的弹簧扭杆悬挂,因为液气悬挂的抗冲击性更好,可以获得更大的缓冲。

ZBD-03 利用液气悬挂调节俯仰角

由于使用液气悬挂,所以伞兵战车可以获得很大缓冲,随便飙车。坦克这种情况下只能硬着陆


宣仔


现阶段各国的空投载具主要是伞兵型步兵战车、轻型装甲车辆等,对吨位极为敏感,而且空投时要采取很多预防性措施来保障安全,根本不可能裸车带个降落伞就空投,而且暂时是不存在空投坦克的,更不要说人车一体空投坦克了。

重装空投对重量极为敏感,空投主要依托的就是降落伞等设备来提供缓冲,防止过大的冲撞直接导致装备损毁。现在很多重型运输机的载重能力和机体空间完全能够运输一辆标准的主战坦克,但是也仅限于空运而已,还是需要降落在机场上卸下。而对于动辄50吨左右的主战坦克,需要采用的降落伞的面积可谓是极为巨大,一张伞明显难以做到,而如果采用太多降落伞的话又会导致开伞系统复杂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实际可操作性不佳。 所以现阶段各国的重装空投主要是伞兵战车、轻型装甲车辆、普通汽车等远轻于坦克的武器,比如俄军BMD3伞兵战车就只有13吨,我国的03式伞兵战车也只有9吨左右。这些装备在空投时,在地盘上安装托盘,并通过多个降落伞以及反推火箭等设备来在降落过程中提供缓冲,防止过大的冲击力导致装备损坏。

而目前,拥有重装空投技术的国家只有中美俄三国,其中俄罗斯采用的还是人车一体空投。而至于空降坦克,常规的降落方式难以实现,倒是出现过飞机接近地面时打开货舱投放的方式,比如美国M551轻型坦克就能采用这种方式空投。


战争之王


其实是思维模式不对,空投坦克为了啥,机动与威力最大化,坦克是战争中慢慢发展出来的,空投系统一样,是另一个体系,就应该重新设计新概念武器,而不是硬拼凑一起,现在坦克再导弹面前就是标靶,所以坦克也需要进化出机动与闪避,或变色龙一样伪装,所以空投坦克只是一个开端,适应能力才是进化


小熊


很高兴回答关于伞兵的话题。看来与军迷们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刚要写篇神兵天降话伞兵的文章,正好派上用场。伞兵部队是独立兵种,隶属于空军,但就其作战性质而言,则远远超出了空军的作战范畴,如果套用时下流行的话,它属于战略空军定位。世界上有不少著名的伞兵部队,如果追溯历史,二战期间的伞兵就曾经大放异彩,名声大噪。盟军著名的空中花园计划,就是美军两大王牌伞兵部队,82空降师和101空降师的杰作,虽然因为没有地面部队的支撑,遭到惨败,但不能因为失败就否定了伞兵的奇袭效果。其实二战以前,各国都有组建伞兵部队,英法德苏等国均保有成建制的精锐部队伞兵。而德国🇩🇪和法国🇫🇷的伞兵部队较为成熟,也具备远途奔袭能力,苏联红军的伞兵部队起步较晚,但却后来居上,成为世界上伞兵中的精锐。我国伞兵部队建设更晚一些,而且受到空军装备的制约,早期的伞兵部队常常穿着大头鞋,排队登上运5,进行机降跳伞训练。我国唯一一支王牌伞兵部队是驻守太原的第15空降军。伞兵是最危险的兵种,也是精锐中的精锐。如果想最短时间内占领一个国家,可以使用伞兵部队突袭敌首都,占领机场或电视台,即可造成军队和民众的恐慌,导致政权垮台。正因为如此,伞兵部队的作战区域在敌后大纵深地带,甚至是重兵把守的要地和腹地,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区域,颇有些虎口拔牙的味道。伞兵从跳出舱外的一瞬间,生死已置之度外。首先要抵达战区前,不被敌方炮火击落,实际上是有百分比的,伞兵尚在半空中,已经有伤亡了。降落伞每秒6米左右的降速。在地面上的狙击兵眼中,就是一个活靶子,侥幸逃脱了这一关,来到地面,敌军到处都是,被活捉的可能性很大,所有的伞兵都会识别外国地图和军用罗盘,如果方位搞不懂,很可能闯入敌军大本营里自投罗网。早期的伞兵除了自用武器和伞具外,根本没有重武器支援,和武装到牙齿的守军相比,他们的配枪只能算烧🔥棍,交火之后只能听天由命了。二战之后,随着战略空军的组建,空军大型战略运输机的入役,使伞兵有了跨时代的飞跃。从迫击炮到轻型伞兵越野车,再到轻型伞兵装甲战车,新时代的伞兵已经告别祼战和无重武器,无攻坚武器的时代,这些可以和地面部队一决高下的重型装备,是过去伞兵部队官兵想都不敢想的硬家伙,孤立无援的伞兵终于有了厮杀搏斗的利爪。至于空降50吨的主战坦克,而且还有乘员在里面,几乎不大可能,也沒有这个必要。不要说一般的运输机装不下96A这样的大家伙,即使运20也勉为其难,美军银河可以装M1坦克和一门榴弹炮,外加128名伞兵,这是最大的运力了。运20装96A,可能只能上50名伞兵,伊尔76的运力多说装T80一辆外加70名伞兵,也够拥挤的。撇开这些不说,伞兵有专用的空降坦克,如蝉式,战斗全重不超过8吨。再重些的至多十二三吨,最大不超过十八吨,也许是重型运输机的运载极限了。退一万步说,即使在敌占地大纵深后方空投一辆96A,若是没有油料,弹药补给,96A这样的重型武器等于给敌人送个大礼,而且伞兵部队也不太需要这样笨重的武器装备,伞兵属于快速机动部队,一触地面就要分散隐蔽的奇袭部队,根本没有待在原地等候援兵到来的机会。所以在敌后方空降一辆96A,还不如多空降些40火,120迫更加实用些。不过说句实在话,无论你在敌国空投什么重武器,面对数以万计的敌人,皆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的。伞兵是奇兵,重在神兵天降,出奇制胜,如果同敌方正规部队交火,只有坐以待毙,被全歼的后果,无论你是82空降师还是其它什么王牌空降旅,通通一个下场。一个国家的伞兵部队是战役中的尖刀部队,往往用在最关键的地方,而且永远是少而精的精锐部队,用于控制要塞,首都,机场这样的要害部门,因为是空中打击,又兵贵神速,所以奇袭效果非常好,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战果,前苏联在伞兵使用上可谓经典中的经典之作。68年布拉格之春事件中,前苏联用很少的伞兵控制住了机场,即而让地面部队活捉捷克总统,在阿富汗战场,苏联345两栖空降团一千多人就控制住了局面,两场闪电奇袭都动用了伞兵,达到了预期的战果,而且几乎兵不血刃就控制住了战局,进而赢得了整场战役。伞兵部队对军迷而言,是既熟悉又神秘的兵种,有时我们只是在画面里见过那些凌空绽放的伞花,却不知他们的职责的危险与否。伞兵部队永远是我们最该敬佩的军人,正是:神兵天降插翅虎,利剑穿心壮军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