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級技術工人們的現狀為什麼這麼差?原因在於人還是企業?

對於一個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機械製造行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產業!國家的發展也離不開機械製造業的發展,而對於製造業來說,技工是最重要的因素!一位熟練的,技術過硬的技工不僅僅是一家公司的財富,更是一整個社會的財富!而對於我國來說亦是如此,目前,我國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重要階段,對於技工更是需求旺盛。但是,根據權威數據統計,目前我國的高級技工缺口人數達到了1000萬人,這個缺口成為了制約我國製造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我們的傳統價值觀中,對從事製造業的工人是存在普遍的偏見的,而對於技工職業教育的學校來說也面臨著難以吸引到優秀的生源的問題,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家長們普遍的想法都是“選高校、棄技校”,更別說還有部分用人單位存在對技工挑挑揀揀的現象⋯⋯

中國高級技術工人們的現狀為什麼這麼差?原因在於人還是企業?

其實一直以來,中國的製造產業都是處於蠻荒時代,企業主為了生產效率,逐漸淡化個人的作用,吧工人都調教了成了生產線的一部分,不需要什麼太高的技術,只需要手腳健全就能完成一整套的流程。但是現在,這種流水線的作業形式卻遇到了瓶頸,因為當代的年輕人越來越討厭進廠,而這些生產線上單一的工作也逐漸被機器人所取代,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更能感覺到“高級技工”的重要性。然而讓人感到惋惜的是,在中國的製造企業並沒有培養高級技工的意識。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在日本的整個工人隊伍中,高級技工佔比達到了四成,而德國更是達到了五成,而在中國,很可惜,一成都不到,你以為這就很讓人很詫異了嗎?並不是,根據資料顯示在30年前我國的高級技工佔比就已經跟目前的佔比一樣了,這說明30年來,我們根本就構建任何技工培訓體系,中國的高級技工人才階梯沒有絲毫的發展。

中國高級技術工人們的現狀為什麼這麼差?原因在於人還是企業?

在大多數家長的價值觀中,上技工學校很大程度都是因為子女考不上大學了,不得而為之的。與之相輔的是在高校招生的篩選機制下,高分的考生都被高校“攬入懷中”,而那些考不上大學的學子,退而求其次,不得已選擇了讀技校。

然而在事實面前,入讀技工學校依舊是可以獲得體面的生活與成功的人生的。

中國高級技術工人們的現狀為什麼這麼差?原因在於人還是企業?

在實際生產工作中,高級技工對人的基本素質要求是很高的,因為這份工作需要長時間的艱苦磨練,對於技能、心態、性格、環境都有著非常大的挑戰,縱使你天賦過人,也離不開時間的磨練。在現在的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吃不了苦,寧豔在辦公室裡碼字混日子,也不願意去學習下傳統手工技能,攻克技術壁壘什麼的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變成先驅之類的想法也就更不存在了。

中國高級技術工人們的現狀為什麼這麼差?原因在於人還是企業?

其實,中國技工缺少存在感,制度文化也有很大的關係,中國人的投資觀念都是短平快,而對於技工來說,跟短平快是完全站不上邊的,更重要的是社會沒有給予技工們應有的尊重,在社會地位上基本是處於底層的存在了。而從事技工行業的人,工資都是與工作年限掛鉤的,而現在的社會風氣太浮躁了,年輕人都是沉不下心來在製造業浸淫個幾年的,而不浸淫幾年,那低廉的工資更是讓人看不上了,也就導致了更是沒有人從事這一行業了。

學校的教學環境雖然不理想,但是起碼單純,但是一些社會上的企業卻是完全不一樣的。事實上,中國很多製造業的企業都推崇“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精心鑽研技術的人往往得企業領導的賞識,在薪資待遇方面就更不要提了。而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內耗向來是最嚴重的,很多“勞心者”都吧心思放到“人玩人”之上,而沒有放在“育人”的身上。員工們都不想去開發更多的利潤,反而盯著固有利潤爭得頭破血流,最終損兵折將,不利人不利己。而對於一個技工來說,他的成長軌跡與這種制度文化存在根本上的衝突,沒有存在感也就合情合理了,既然沒有存在感,又得不到社會的尊重,那麼誰又願意靜下心來研究技術呢?

中國高級技術工人們的現狀為什麼這麼差?原因在於人還是企業?

尊重技術,善待中國未來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是經過無數前任的實踐檢驗出來的真理。中國的大環境剝奪了技工這一崗位的存在感社會地位,而現在這種剝奪後的後果也逐漸顯現。而這也是中國開始了重新尋找工匠之路的緣由吧。

中國高級技術工人們的現狀為什麼這麼差?原因在於人還是企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高級技工的培養不僅需要時間的沉澱、更需要社會的認可,國家的保護。唯有讓技工們有尊嚴、活得光鮮,得到應有的尊重,中國的製造業才有未來。東方巨的雄起才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