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醜人高中狀元,乾隆出一對聯刁難,他答出下聯後乾隆說:探花吧

許多人都說長得漂亮並不能當飯吃,然而事實證明,每一個人都有愛美之心,“顏值”高真的是加分項,現代行業無論是相親還是參加面試,都會強調“第一印象”的重要性,社會節奏越來越快,沒有人會去花心思琢磨是否存在有趣的靈魂,外表的直接衝擊往往就能改變一切。

雖說如此也不能因為一個人相貌醜陋而否認他的才華,每一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位憑藉才華征服皇帝的“醜八怪”——劉鳳誥,此人是乾隆年間的進士,先後擔任過戶部、禮部、吏部、兵部四部侍郎,堪稱是一個全才。

劉鳳誥小時候就表現出了過人的天分,出生在一個大家族讓劉鳳誥自小衣食無憂,優厚的生活沒有讓劉鳳誥迷失自我,反而以更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家裡人也十分注重對他的培養,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沒多久就成了附近有名的神童。

一醜人高中狀元,乾隆出一對聯刁難,他答出下聯後乾隆說:探花吧

至於他的相貌並非先天所致,據說是有一次劉鳳誥與同鄉小夥伴比試射箭,沒有注意被箭射中了眼睛,對於別人來說或許自此之後都會沉淪,不過劉鳳誥並沒有傷心多久,很快就從低迷的生活中緩了過來,這次巨大打擊並沒有摧毀他的內心,反而讓他更加勵志,既然已經無法改變事實,就加緊學習詩詞書畫,用文采武裝自己。

劉鳳誥稍微大點,已經是當地有名的大才子了,人人都知道他有才學,當然官府也不例外,但是因為臉上的疤痕始終沒有得到重用,劉鳳誥並沒有灰心,像許多普通年輕人一樣,一頭扎進書本中,想要用知識改變命運,參加科舉考試之後,劉鳳誥一路過關斬將,殺出重圍。

科舉寫文章的時候,因為視力影響,等到太陽快要落山了,劉鳳誥也沒有做完答卷,按照規矩早應該收取他的答卷,然而主考人早就聽聞劉鳳誥的書法別具一格,特地准許他延時做答,找來蠟燭為其照明,劉鳳誥沒有辜負考官的信任,發榜以後名列一甲第三名。

一醜人高中狀元,乾隆出一對聯刁難,他答出下聯後乾隆說:探花吧

身體有缺陷的劉鳳誥終於憑藉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別人的認可,如願進入殿試環節,能參與到殿試的人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英,由皇帝直接出題考核,對於很多人來說既有風險也有收益,回答的令皇帝滿意,飛黃騰達不再是夢,反之一旦觸怒了皇帝,掉腦袋也不是沒有可能。

殿試不僅要考學子們的真才實學,對於他們的膽量和應變能力也是一個巨大考驗,比現在的面試難度要大多了,一些心理素質差的考生,一到大殿之上戰戰兢兢,語無倫次,生平所學全部拋之腦後,自然也沒有入朝做官的機會了,劉鳳誥小時候的經歷讓他看慣了人情冷暖,早已磨練出了堅強的意志,具備同齡人無法相比的自信。

對於劉鳳誥來說這裡不是刑場,而是自己一鳴驚人的舞臺,懷著這種自信,劉鳳誥穩步踏入大殿,終於見到了皇帝,心裡也有一分忐忑,是不是皇帝也像尋常人那樣以貌取人呢?有時候面相醜陋也成了一種優勢,乾隆皇帝從人群中掃了一眼就記住了劉鳳誥,不為別的就是因為他是一個獨眼龍。

一醜人高中狀元,乾隆出一對聯刁難,他答出下聯後乾隆說:探花吧

在此之前乾隆就已經聽人說起過劉鳳誥才學超群,也親眼過目了他的答卷,對此十分讚賞,只是他並不知道劉鳳誥的相貌竟是如此,因此一下子就怔住了,心裡想到這可如何是好,這人實在難看,不過若是真的有才學又不錄取他的話,恐怕很難服眾,因此乾隆就有意要考考劉鳳誥。

乾隆張口出了一個“獨眼豈可登金榜”的上聯,擺明了是拿劉鳳誥的痛處來取笑他,聽完之後劉鳳誥並沒有過多慌張,只是心裡想到原來皇帝也是以貌取人啊,稍作思考以後,劉鳳誥脫口而出:“半月依舊照乾坤”,不卑不亢,十分工整,引來眾人稱讚。

乾隆心中也是一喜,不過還想考一下他,接著說道:“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誰是摘星漢?”這次劉鳳誥想都沒想直接說:“春牡丹,夏芍藥, 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徹底讓乾隆折服,甚至認為他有狀元之才,不過狀元畢竟代表著朝廷的臉面,仔細思考之下還是欽點劉鳳誥為探花郎。

一醜人高中狀元,乾隆出一對聯刁難,他答出下聯後乾隆說:探花吧

君臣二人的對聯也傳為了一時佳話,劉鳳誥入朝為官以後,深得信任,先後在數個重要部門擔任職位,勤勤懇懇,不過還是栽了一次跟斗,嘉慶年間,劉鳳誥曾擔任浙江督學,當地有個富人為了讓兒子上位,賄賂了眾多官員,當年科舉正是劉鳳誥監考,雖然他並沒有收受賄賂,事情最終還是敗露了,劉鳳誥被髮配邊疆。

事情鬧得很大,嘉靖親自查辦,認定劉鳳誥存在監管不當行為,流放了4年以後,准許其返回京城,後來重新被起用,沒多久眼疾復發,返回家中靜養,這次離開以後,劉鳳誥再也沒有返回京城,道光10年,劉鳳誥在家中病逝,享年70歲。

一醜人高中狀元,乾隆出一對聯刁難,他答出下聯後乾隆說:探花吧

縱觀劉鳳誥的仕途,成就極大,擔任編修期間,增多次刪修改《五代史》,前後歷時20多年,劉鳳誥不愛美色,也不貪戀權勢,唯一的愛好就是研究古文,雖然多次被貶謫,依舊沒有影響到他在儒生心中的地位。

【《探花郎劉鳳誥》、《劉鳳誥宗祠故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