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的畢業生一定就比瀋陽理工大學的畢業生有出息嗎?

遼寧黃律師


瀋陽理工大學近幾年年招生量4000餘人.畢業時有考入清華,北大,復旦,天大,南開,夏大,北理工,南理工等名校,當然也不乏兩手空空一無所獲者.只要學生在校用心學習,畢業時決不會拿不到畢業證的.你的提問表明你對大學裡的事情瞭解不多,其實僅僅拿到畢業證的學生已經是較不用心學習的學生了.學習不差的學生是畢業證學位證都能拿得到.


檸檬愛運動


瀋陽理工大學的和清華大學的也敢比?嚇我一跳。。。我還以為是不是打錯字了,想寫大連理工大學呢。。抱歉瀋陽理工大學真的沒聽過,抱著嚴謹的態度我搜索了一下百度。。發現竟然連211都不是學校。。我靠。。。敢提這種問題的人也是沒誰了。。。大連理工好歹是個985呢,你問問他們學校有沒有幾個敢這麼提問的狂妄之人。。

個人狹隘的猜測,題主是該校畢業的吧,高中或者初中一直被後來考上清華大學的同學碾壓(其實估計這種智商那時人家叼都懶得叼你),大學畢業後有點小成就,自覺可以報一箭之仇了吧?再惡俗的猜測也就開個小公司之類的個體或者家裡拆遷有點小錢之類的吧。。因為能問出這樣問題的人情商應該不咋地,國企或者公務員是混不出什麼名堂的。。


98刺客


馬雲從杭州師範畢業,創辦了阿里巴巴;我的一個同事在清華畢業,和我一樣在當老師。

行業無貴賤,但想必還是馬雲更成功吧。

不過,並非每一個從杭師範畢業的都是馬雲,也不是每個從清華畢業的都是我的同事。但,清華大學的同事真的和我不一樣。1.思維方式不同,在她的大腦中不存在什麼難題,無論多難的事情,幹就完了。而且,腦回路大,解決問題的方式很新穎有效。2.有好多小習慣,比如她在小學養成了一個算24的習慣。加減乘除,算24.用身邊所有的數字,比如車牌、手機號,包括現在她開著車還是能心算24.。3.愛學習。書不斷看,文章也不知道啥時候發了不少,上課總能出新花樣,報告做的特好。

好大學不一定能夠成就你終身,但好大學給你一個接近更優秀人的好機會。


東一則


首先說一下兩個學校的定位:

清華大學屬於國內的最高學府,是每一個考生都夢寐以求的學校,考入清華大學就像進入了象牙塔,成為人人羨慕的對象。

瀋陽理工大學屬於一般的本科院校,沒有什麼名氣可言,和北理工,南理工,大連理工,華南理工等理工科大學沒法比。

其次就是兩個學校的師資力量:

清華大學裡面的老師能力都非常的強,很多院士帶隊研究,教師帶給學生的都是國內最前沿的技術。而瀋陽理工大學屬於一般性學校,並沒有清華大學一樣強大的師資力量,其雖然也有博士站點,但是研究能力以及研發經費與清華比起來,就是以卵擊石。

再者就是學生的素質能力:

清華大學的學生都是每個省的前100名以內,其各科成績都是數一數二的,都在全國名列前茅。而瀋陽理工大學的生源都是學習成績較差,全省排名幾萬名的學生,高中最簡單的基礎知識可能都沒有掌握。

最後總結歸納:

清華大學的學生整體素質上肯定完勝瀋陽理工的學生,但是要說清華每個人都強過瀋陽理工大學學生那就有些絕對了,清華也有學渣,也有讀書厲害,但是自立能力很差的學生。瀋陽理工也有後來居上的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出眾。所以世事無絕對!






妙妙數學課堂


看到這個問題,想必題主內心一定夾雜一絲的不平,一絲的憤慨!這種憤慨不只你有,很多人都有!

為什麼用學校、學歷評判一個人的高低!

高考!

我們都曾經歷過高考,想想他為什麼去了清華?靠關係?運氣好?

不!都不是!因為他高考的成績比我們優秀!優秀的特別多!

每年高考的分數線都被劃分成n個檔次,大體情況985>211>一本>二本>專科。


瀋陽大學為一本大學、中國大學排名位列第362位。

清華大學是985也是211,中國大學排名位列第二位。

由此可以看出兩個學校的學生,高考分數線的差距,而

高考成績的差距,也間接的代表了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

這時我想問:“你以一個平常人的身份來看,誰的將來會有出息?”

答案可想而知吧!我也會這麼想!

但是!!!凡是都有例外!!!

馬雲,畢業於杭州師範大學!!!馬化騰,畢業於深圳大學!!!

這兩個人我們耳熟能詳,我們的淘寶、支付寶,我們的微信、騰訊遊戲。

你覺得他們沒有出息麼?雖然這只是極少部分人,但我們有機會能比他們強!


所以我想告訴你,我們雖然在前10多年沒有比過他們,但是請別喪失信心,只要心還在、夢就在!我們要在未來付出更大的努力,加把勁總有機會超越他們!


狗哥Isaac


這是對瀋陽理工的高級黑,清華大學的學生絕對不會問這麼沒有技術含量的問題。

凡事無絕對,沒有哪所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一定要比別的學校強。高等教育說到底只是一個平臺,在這樣的平臺上人能走多遠還是看個人的努力與機遇。

清華大學的平臺肯定要比瀋陽理工大學的平臺要大得多,這是不爭的事實。這裡優秀學生的比例要比瀋陽理工的高,也是不爭的事實。培養出來的學生優秀程度比瀋陽理工好也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這不代表瀋陽理工大學出不來個別比清華大學優秀的學生。

作為瀋陽理工大學的學生不必妄自菲薄,只要自強不息,相信一定可以有所成就。

人與人之間有很多對比是自尋煩惱,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上北大清華,更不能用酸葡萄理論去面對清華大學。


司徒餘生


這個問題等於問:大城市的上海人一定比大城市的鐵嶺人有錢嗎?

不排除鐵嶺有有錢人,還有本山這樣的巨頭,也不排除上海有需要救濟的人口。但是普遍來說,上海人確實比鐵嶺人有錢。

瀋陽理工不排除有混的好的,清華也不排除有混的差的,但是普遍上確實就不在一個段位。


蓮花新語開然


感覺這個問題是沈理工人提出來的!很無聊的讀書無用論派 其實是心理自卑和狂燥!

簡單講 清華與沈理工之間的差別不是努力二字 智商 可以這樣講 沈理工的學生複習二十年 也沒一個能考上清華!

致於什麼事業成功之類的對於個體還真不好評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 一百個清華畢業生與一百個沈理工畢業生比 至少九十個比沈理工強!

有不少人用馬雲說事 好像學校不名的人易成功 可你反觀更多成功的人卻是名校 你去馬雲的公司去看看 他用了多少名校畢業生 用了幾個他的校友!


沉鉤釣月


從大數法則來說,至少人家有出息的概率大得多。最簡單的,人家能去的地方你不能去,你能去的地方人家想去也能去。領導聽說是清華畢業的一定能記住,聽說其他學校畢業的頂多一聲“哦”。哪怕人家能力跟你一樣,有機會的時候領導想到的也是人家而不是你。當然你非說自己“能力”比清華的強好多好多,多到足以覆蓋上述不利條件,那我也只能說,這麼厲害的人應該也不會來頭條提這種問題。


追風射手339


不一定啊。我知道你想聽這句話 但是下面我就要說一些你不想聽的話了。

中國有個成語,叫做“才高八斗”,說的是曹植和其他才子,這裡可以類比一下。如果名校畢業(包括清華)獲得機會並且在大家眼裡算是成功(你所謂的有出息)的概率有8成,那麼非名校畢業(你所說瀋陽理工)概率就是2成。而人數呢,名校如果佔總人數2成,那麼非名校就有8成。這就是“二八定律”,現實中呢,也許一九也說不定。

為什麼如此呢?競爭和資源。

先說競爭,同樣經過12年教育,競爭力強的(成績,家庭,地域,臨場等等)去了名校;競爭力弱的去了普通學校。在名校和普通學校內,還要經過競爭,名校內由於大家12年來習慣於競爭爭勝,所以競爭氛圍強烈,雖然有些競爭失敗者自暴自棄但那卻是少數;普通學校由於大家12年來還沒有習慣於競爭爭勝,所以競爭氛圍弱於名校,氛圍弱則總體弱,只有少數奮發圖強。

再說資源,也分兩種。第一種是顯性的,在中國就是撥款,就是科研經費。這裡有一個數據:只佔5%的985211院校卻佔有72%的科研經費,剩下95%的院校佔有28%的經費。第二種是隱性的,來自於人脈,來自於機會,人脈自不必說,某很多機會是排除了“非名校畢業生”,比如招聘,比如晉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