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拳术、剪窗花、制硋器……鼓楼中小学生 助力世遗大会

剪窗花、制硋(ài)器、练鸣鹤拳……昨日上午,鼓楼区科艺宫人头攒动,鼓楼区中小学生助力2020世界遗产大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启动。即日起至6月,鼓楼将举办以“闽都风 星火扬”为主题的系列非遗进校园活动,实现“一校一非遗,人手一非遗”,提升学生爱护非遗、传承非遗的意识,为2020世界遗产大会助力。

  昨日上午,启动仪式为“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打响了头炮,活动分场外体验和场内启动两项内容。一大早,鼓楼多所小学的非遗体验互动火热开场,动态体验区里,鼓实小的鼓阵、屏北小学的舞狮和自然门、钱塘小学的咏春拳、华侨小学的香店拳、洪山小学的鸣鹤拳,孩子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学起了招式,比划起来有模有样。

  静态体验区里,铜盘小学的油纸伞、鼓五小的花灯、斗南小学的剪纸、屏山小学的传统制硋,非遗项目传承人手把手悉心传授技艺……孩子们或驻足浏览非遗项目介绍,或在非遗展示区欣赏作品,或亲自参与体验制作,近距离体验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场内启动仪式在屏西小学的音诗画《闽都少年赋》表演中拉开序幕。鼓楼区向进入全区各中小学的每一位非遗传承人颁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外志愿辅导员”聘书,希望他们把非遗文化传到学生手中,带进学生心里。

  今年6月,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在福州召开,这是一场万众瞩目的国际文化盛宴,是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推介闽都文化不可多得的有利契机。

  鼓楼区政府分管领导介绍,鼓楼区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福州古厝〉序》以及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取得了良好成效。去年以来打造了鳌峰坊、中山路、北院巷等一批闽都街巷样板,公布了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名录等,形成了展示闽都文化、讲好鼓楼故事的示范窗口。

  鼓楼区今年还将重点推进古厝展示馆建设,开发全国首套全功能古厝保护数字化平台、全国首个AI古厝有声地图、全国首个古厝游览导览系统等,不断提升文化兴业和文化惠民水平,以积极姿态迎接世界遗产大会召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