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道菜勾起了你的回忆?

乡村新天地


最能勾起我童年回忆的菜是香煎咸鱼。尤其是香煎辣咸鱼,我比较喜欢吃辣。

小时候家里比较穷,我妈妈总是会做一些咸菜,酱,咸鱼……换季没有菜吃的时候吃。(那时候差不多都是吃自己种的菜)

我老家的小溪沟很多,小鱼也比较多,所以会有你们觉得奢侈的小鱼。自然也会有妈妈做的咸鱼,好吃。现在我也时常做给自己吃。


《香煎辣咸鱼》

准备食材: 淡水鱼,青红辣椒,葱,生姜,大蒜,食用油,料酒,豆瓣酱,花椒,盐,鸡精

1、腌制淡水鱼: 买回来的鱼弄干净,用盐,花椒腌制3—4天,再洗干净切块。


2、处理配料: 青红辣椒切片,葱切葱花,生姜,大蒜切片。

3、香煎辣咸鱼: 锅烧热倒油,油烧热放入鱼,煎至两面金黄,淋入适量的料酒去腥,再放入少许的豆瓣酱炒出红油,放入生姜,大蒜,花椒炒香,再放入青红辣椒,然后放入一点清水焖煮2分钟,再放入少许的鸡精,撒上葱花,炒匀,装盘,开吃。

小贴士:

1、用清水焖煮鱼,能让鱼更好的吸收调料的味道,更好吃哦!

2、腌制的咸鱼已经有盐味了,就不需要另外放盐了。

纪美食到此一答,厨艺不精,互相学习,希望大家多多点评 关注一下,谢谢!


纪美食


那是2011年底,三十的晚上,我父亲刚去世,妈妈久病未愈。我第一次做饭,因为我当家,我却不知道小米粥该怎么熬。我放了大约一盆的水,手里撰着一把小米。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好?我站在厨房半个小时,还是没有做好一碗粥。我妈来了,看我手足无措,便开始教我做小米粥。嘴里不停的念叨,哪天我没有了,你该怎么办?八年过去了,我的小米粥也熬的够醇香了,每当我给妻子熬小米粥的时候,我还是会站在厨房好久,直到眼泪融入小米粥。

美业大叔ABC





创业美业大叔abc


九五年十二月三十号,带货车第一次去辽宁盘锦提化工产品。两个驾驶员轮流开,到大洼县兴隆台已经是元月一号的凌晨三点多了。车停路边,三个人下车小解。到处是黑黢黢的,天寒冷得让人站不住。路上车辆稀少,也没看到路标。又是下半夜,自然不好打扰这边的业务同行,但感觉离得化工厂不远了。于是我提议,顺路向前走,见加油站就进,一来加油,二来问道,若要是有个能住下睡会的地方就更好了!!。说走就走。前行了两三公里的路程,进得加油站。值班的三十来岁,披着件大衣,睡眼惺忪,一看我们的车号,霎时来了精神,“哈呀,莱芜老乡啊”!!边加油,边聊扯。“跟上我走,咱家开着旅馆,啥事也得天明了办”!这位姓王的大哥热情得让你招架不住。叫起了另一个值班的,安排妥当,便骑着自行车引着我们的车慢慢走。几分钟的路程就到了,进得家,先让我们三人进得房间休息,他下楼便听得一番忙乱。 天大亮时,王大哥叫我们起床。全家七八口在客厅里忙东忙西的,八十多岁的老奶奶一见到我们拉着手就流泪,问道个不停,夹杂着老家母音的东北腔,听着让人亲切!!拉呱间,才知道是建国前离开莱芜老家闯关东的,兄弟姊妹好几口都在这边定居安家了。大大的圆桌,大大的砂锅,大块的猪肉,宽宽的粉条,腾腾的冒着沁人心肺的香气,地道的东北小鸡炖蘑菇,满满的一盆!切上我们带去的莱芜香肠,“吃!到家了,今儿过大节,都可劲儿的吃”!!六十多度的“老龙头”,几口下去全身是汗!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加上王大哥一家发自心底的热情,完全没有了一丁点拘束。天寒地冻,离家千里,在这偏隅之地,居然找到了家,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家的暖!!聊话间,说起家乡的风土人情,发展变化,喜得奶奶一把把的老泪…… 二十多年过去了,忘不了系着血肉亲情的猪肉炖粉条,忘不了小鸡炖蘑菇,忘不了提气的“老龙头”,忘不了在远方念家的东北老家人!!



八一师的兵


最能勾起我回忆的是白菜炖粉条。

我从小出生在农村,是在奶奶身边长大。小时候,家里并不是很宽裕,因此一到了冬天,就是天天吃白菜的日子。今天是白菜炖豆腐、明天是白菜炖粉条、后天还是白菜炖粉条,那时候的我真的是烦气透顶,真的是吃上了呀,天天盼着吃点别的。但换口味的时候很少,爷爷也会去赶集,每次回来都是买些又小又丑的西红柿,但总算是过了几天不吃白菜的日子。当时,虽然心里不痛快,但我嘴上从来不说,因为我知道是因为家里没钱。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当初的日子是有多么幸福,现在奶奶已经去世四年了,爷爷已经去世三年了,想想这日子过得是真快,再也看不到那利利索索的小老头儿,也看不到爷爷奶奶之间的打情骂俏,一晃我都已经工作了。到现在为止,好像还没有在梦里见过爷爷奶奶,他们远离病痛应该挺好的吧,有的时候不禁想他们如果再等几年就好了,我就可以挣钱好好孝敬他们,只可惜时光不等人!

现在已经过上了没有白菜的日子,偶尔吃一次每次都能想起奶奶做的菜,也许奶奶做的并不是大家眼里的美味佳肴,但那就是我奶奶的味道,如果一直吃着奶奶做的饭多好!如果人真的有长生不死多好!所以,这道菜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我对奶奶的记忆,是那段儿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光景,唉,不说了,难受......


简读派


充满回忆的菜,我认为是我生平做的第一道菜。严格说是蛋炒饭,并不是菜。

记得高二的时候,我因家庭经济困难,我不得不离开自己最喜爱的学校,恋恋不舍的走上了我人生的另一条路。我只差一步,就有可能用知识改变我的人生,最终败在了现实的面前。

离开学校没多长时间,我就踏上了北京打工之路。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银行作保安员。

工作还是挺轻松的,最难的就是中午要自己做饭。做为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学生,做饭简直就是非常困难的事。

我做的第一顿饭,至今让我记深刻,可以说是糟糕加糟糕。首先,我因为水放的不合适,闷的非常硬,有点夹生。在就是炒饭的顺序都搞错了,先倒油在放米饭,因为硬了又加了点水,然后鸡蛋直接打进了米饭上,火候也没掌握好,炒糊了。这画面大家应该都能想象的到,最终我只有饿着肚子了,这就是我做的第一顿饭,一踏糊涂至今难忘。

从那以后,蛋炒饭就是我的心结,我必须要做好它。就像我以后要走的路,一定要做到最好。

现在,我做蛋炒饭已经得心应手了,做出了属于自己的味道。下面我介绍一下我的做法。

用料

隔夜米饭一碗,黄瓜一根,胡萝卜一根,鸡蛋三个,葱,香菜。

调料

五香粉,一品鲜酱油,鸡粉,油,盐。

制作过程

鸡蛋打散少放一点盐,洗净黄瓜半根切丁,洗净胡萝卜切丁,葱花,香菜沫。

烧水焯胡萝卜丁,断生捞出备用。

起锅放油,放入蛋液,鸡蛋炒好倒出备用。

锅里放油起火,放葱花爆香,放入米饭,五香粉,一品鲜,鸡粉,翻炒,在加入黄瓜丁,胡萝卜丁,炒好的鸡蛋,变小火继续翻炒均匀,出锅,撒上香菜沫。

小提示

隔夜米饭可少加一点水。

炒米饭后期变小火,防上糊锅,影响口感。

后期不用在放盐,鸡蛋里的盐加一品鲜加鸡粉的盐,就足够了。

当我遇到困难或抉择时,我都会想起我的第一次做的蛋炒饭。它能给我很大的启示,让我不断前行。




分享生活的小郑


哪一道菜会让你想起一段深刻的回忆?

还记得罗大佑的童年吗?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


炎炎夏季,正巧有一道非常好的美味,金蝉,我们这叫“爬爬”,还有的地方叫“知了猴”“爬杈”,放学了,玩够了,吃了晚饭就就是傍晚了,拿起手电,开始抓金蝉

小时候爬爬很多的,树也非常的多,一般的榆树,柳树下,杨树下,果树地下都有,但感觉榆树下,柳树下和果树地下还是最多的。那时候有成排的柳树,榆树,在河沟里,村边,胡同,院子内都有,那时候也的确很多。


拿起手电,提个小桶,那时候连水也不放,抓到了直接扔到小桶里,八点左右出发,九点多,十点多回来,总能抓几十只,回来冲洗下,放点盐腌几天。然后用油一炸,别提多好吃了,黄亮的,棕量的,还有刚变成知了的蝉,那可真是很香呢。现在想想有点接近于毛蛋了,不过毛蛋我可享受不了,就不提这个了。

爸爸,妈妈,姐姐,我,都很爱吃,而孩子们都是主力军,抓,抓,抓,为了吃到美妙的爬爬,咬一口馒头,吃一个爬爬,馒头卷爬爬,可以想象的到吗?


小时候吃爬爬,先咬头,一口吃到胸部,然后吃后面的尾部,后来吃爬爬,一口吃进去,连吃好几个才咬馒头,现在爬爬很少了,好多地方已经没有了,听说有的地方种爬爬,就是在树木地下种下知了甩了卵的树枝,几十一盘,有时候还真的挺想吃的。


现在吃爬爬,我会好好端详一下,然后亲一下爬爬的头,吃一半,再吃一半,喝口小酒,差不多饱就会再吸一只烟,舒服,满足。

爬爬既是一道营养的美食,又是好多小伙伴的童年记忆,哪天,在炸上一盘爬爬,回味下自己的童年吧!


带你去捕鱼


在农村,出生在七八十年代的人都知道,那时兄弟姐妹也多,小孩吃饭像打仗一样,都抢着吃,吃慢了都没菜吃。

那时在农村很少吃到肉,除了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点肉,其余时间很少吃。我记得我老妈春季种很多辣椒、茄子……,秋季的时候种很多芥菜、萝卜等等。

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时我不喜欢吃萝卜,但那时萝卜多天天吃,吃怕了。可我老妈炒面都放萝卜丝。我看见就来气,夹到就往地下丢,老妈看见就被数落一番,浪费她的劳动成果。

现在有时想起当初真不该这样做,老妈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蔬菜,再怎样也不应该丢掉,只是那时小不懂事,赌气,天天吃萝卜看见就来火,发脾气就拿萝卜来出气!现在想起真的很愧疚!


客家小兰


我记得2015年9月18日参加圣菲美业公司在江西昆山培训会上有一道菜叫“东坡肘子”特别有印象深刻,当时我记得这道菜一上桌子,立马就抢光了,我当时还纳闷呢,在北方这道菜没有人吃啥,到最后大部分都拿回来喂狗了。这么肥肉同事们都抢的吃,后来问一下当地厨师说这道菜在当地特有名的,肥而不腻,入口就化了。到培训班结束了我特意预定了一份呢。大家有机会一定去尝一下啊!


苏氏推拿007


记得当年还在新加坡的时候,看舌尖上的中国,里面一道一道热菜,一个个亲情故事。顿时思乡思家的心情就油然而生。特别想家,想哭。

在家的时候总觉的母亲做的饭不好吃,在外的时候却一直思念母亲包的韭菜虾仁饺子。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饺子。我的家乡在大连。大连的焖子,海鲜,还有不山东不东北的大连菜。米饭,饼子,馒头,花卷。都是我魂牵梦绕的菜。过年的时候母亲炸的各种地瓜丸子,萝卜丝丸子,炸带鱼,虾片。一想到这些就口水直流!!!

现在一看到这些菜,就想到当时在新加坡的时候,真的想天天喝点小啤酒,吃吃母亲做的菜或者楼下吃点烧烤。那些日子不在家,但是苦中作乐也非常有意思,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青岚出国


小时候在老家农村,像我们出生在八十年代左右的都知道、基本每家都是好几个孩子、三四个、五六个、小孩吃饭都像打仗一样,抢着吃,吃慢了都没了。 家里有个小菜园,记得我妈每到春季就会种很多辣椒、茄子、西红柿、豆角、还有黄瓜……。

最爱吃的就是辣椒炒西红柿、(没熟透的、略微有点发青的那种),当时觉得那就是人间美味.......。

现在每次想起、还是会流口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