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個交易策略是否有效?

藍冰天雪


一個交易策略是否有效需要通過市場檢驗。

最關鍵的兩個指標:

1.成功率

2.盈虧比

根據交易策略進行交易,並且嚴格執行風控策略。

最終結果是有多少次你是盈利的,有多少次你是虧損的,另外盈利的平均收益每次是多少,虧損的交易平均虧損是多少。

例1:10次交易,保持每次交易本金2萬,每次盈利10%,在不考慮複利計算情況下。

成功率是60%(10次有6次盈利)

盈虧比是1:1(盈利虧損一樣)

10次交易下來盈利4000元,你的交易策略是盈利的。

例2:10次交易,保持每次交易本金2萬,每次盈利10%,在不考慮複利計算情況下。

成功率是80%(10次有8次盈利)

盈虧比是1:4(盈利1虧損4)

10次交易下來8次盈利16000元,2次虧損16000元,你的交易策略是失敗的。

可以看出例2的交易成功率極高,但是最終無法盈利,這也像我們很多人追熱點追高買入一樣,當時獲利了結可能盈利,但是一旦虧損就是鉅虧。

同時交易策略的有效性跟大盤環境有很大關係,因此在大盤不同的階段,交易策略也要適當調整,如果有條件可以將聯繫策略進行程序化測試,很快便知道交易策略在歷史數據裡面的有效性,為你做策略優化提供很好的參考!


小茉茉


首先沒有絕對有效的策略,就像是不存在永動機一樣,任何的策略即便是經過千百次的驗證也要有一定的輸出環境。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散戶盈利的概率可能3成都不到,如果有N多個散戶作為一個整體A,利用軟件的設定程序B去反向跟單程序A,級A買入,B就賣出,A賣出B就買入,這樣是不是就可以A虧損的時候B來盈利?(忽略掉手續費等中間費用)

這個例子就是市面上很流行的跟單軟件,不管被多少人去包裝,去智能化設計,號稱可以篩選出更為優質的客戶、過濾掉大部分廢單,原理都是一樣的。

真的可以保證完全有效嗎?在理想情況下,因為散戶的投資心理,反向跟單策略的總和大概率下是有效的。但是中間的手續費成本、時間差(反向跟單的時間差)、滑點(因對盤數量、價格等影響造成)、策略的開始和截至時間都會對策略造成一定影響。

說白了,經過驗證的策略也是要根據當下環境的帶入做出想應調整和改變、能夠時刻符合市場的基本狀態才能讓有效率加大。


金融圈鍵盤俠


你說的交易策略是不是一次投資計劃?交易策略是否成熟,可以用兩個方面指標來衡量。一個是風險控制系統,任何投資都需要進行風控,設計好市場可能的變化,帶來的風險以及應對的策略。通常需要止盈止損,並堅決執行。另一個是利潤實現的可行性,沒有利潤的投資都是失敗的,要對未來可能的利潤和虧損進行評估。

市場是多變的,那麼一個好的交易策略,一個好的交易系統,必須對該策略進行市場測試,根據回測數據,對成功率和盈虧比進行分析。有的是因為成功率高而盈利,有的是因為盈虧比大而賺錢。那麼最好的交易系統,就是成功率高且盈虧比大的交易策略。

如果達不到,那就要找出原因,不斷的修正。由於市場的變化和時間的推移,交易策略也需要不斷修正更新。



下邑畫策


任何交易策略都必須有一定的邏輯。市場是隨著時間發展的,交易過程中會產生心裡情緒,就是貪婪和恐懼。當市場走高時,會貪婪;當市場走低時,會恐懼。當多數做多時,市場會上漲;當多數多空時,市場會下跌。市場會產生單邊和震盪兩種模式。交易者希望的是儘可能的長時間把握住單邊模式,這就需要遵循趨勢。所以交易策略需要有一定合理的邏輯。

交易者需要依靠大量的歷史數據去確認交易策略的有效性。可以根據自己已定的策略去回測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回測歷史越長,那麼該策略用在未來的可能性越大,該策略可以繼續使用。在回測時還是必須考慮該策略的穩定性,這個很重要!!!

無論策略如何有效,需要的是交易者的執行和耐得住性子。當市場處於單邊時,交易者一般都是按策略執行和耐得住性子的;當市場處於長時間震盪時,交易者會去懷疑或者去修改破壞原有策略。

當一個策略確定了其有效性和穩定性了,從長遠來看能產生收益的,交易者需要對其充滿信心並堅定執行。



奶泡泡小一一


整個市場千變萬化,稍不小心就會賠的血本無歸,但我們只要抵制住了誘惑,用對了科學的方法,就會減少甚至杜絕失誤。在這座用金錢和風險搭建的的舞臺做一個最靚的仔!

1. 交易理念的合理性

市場不是隨機漫步,如果真的隨機,長期而言,誰都賺不到錢。而且有很多現象,說明了市場不是隨機的。這個問題下次嘮叨。

交易策略應當是從市場的非有效性出發,譬如說,你可能發現某個幣種在某個時間點以後出現突破的可能性遠比回調高,那麼你可能開始有個交易理念,在該時間點後做趨勢跟隨。再慢慢具體化建倉,平倉策略。

2. 勝率和盈虧比的合理性

如果有人說他的交易勝率100%,對不起,聽到這句就夠了,只有擁有無限資金的人可以做到這一點。

勝率和盈虧比是兩個需要相互犧牲的因子,要想勝率高,必定要犧牲盈虧比;反之亦然。如果說勝率50%,盈虧比2:1,對不起,我也敬而遠之。

3. 交易次數

中長線系統沒有30次,短線沒有100次,都是在耍流氓。

4. 不同市場條件的驗證

交易策略必須要經過這些市場情況的驗證,譬如上升趨勢市,下降趨勢市,盤整市。這個主要是預防單一市場條件對交易策略的美化。譬如你是趨勢跟隨策略,如果交易都發生在強趨勢過程中,必定盈利很多。所以必須要有盤整市的驗證,看其表現。

市場有風險,但風險之中也蘊涵機遇,市場再讓人血本無歸的同時,也讓人一夜暴富,關鍵看你如何把握。


風寄錦書


交易策略的有效性,一定是根據個人的特點,資金的特點來判斷。

1、個人特點。一個人心理素質、自律性和耐心程度是不一樣的。一種交易策略只要能夠匹配這個人的特點,實現穩定盈利,那麼這個交易策略就是有效的。例如巴菲特會選擇長期的價值投資,但是索羅斯會選擇技術投資。雖然他們的交易策略不同,但都不妨礙他們成為投資大師。找到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2、資金特點。資金的特點決定的他能夠投入使用時間的長短和資金規模。一般來說閒錢可以投入的時間相對較長,更適合價值派的投資策略,進行長期投資。如果是短期不用的錢或者通過融資拿到的錢,投資週期相對較短。還有一些投資品,因為有資金規模的限制,只有一定規模的資金才能夠參與。

所以交易交易策略的選擇要跟資金的特點,相匹配,小資金跟大資金有著不同的交易模式。

3、風險偏好。不同的風險偏好它的交易策略是不一樣的。如果對風險極度厭惡,應進行保守投資,選取中低風險的交易策略。如果對風險的承受能力較強,投資風格相對激進,可以選舉中高風險的交易策略。不同交易策略都要設立有效止損。


書海淘金


1.交易理念的合理性。市場不是隨機漫步,如果真的隨機,長期而言,誰都賺不到錢。而且有很多現象,說明了市場不是隨機的。交易策略應當是從市場的非有效性出發,譬如說,可能發現某個幣種在某個時間點以後出現突破的可能性遠比回調高,那麼可能開始有個交易理念,在該時間點後做趨勢跟隨。再慢慢具體化建倉,平倉策略。

2.勝率和盈虧比的合理性。勝率和盈虧比是兩個需要相互犧牲的因子,要想勝率高,必定要犧牲盈虧比;反之亦然。

3.交易次數。中長線系統沒有30次,短線沒有100次,都是耍流氓。

4.不同市場條件的驗證。交易策略必須要經過這些市場情況的驗證,譬如上升趨勢市,下降趨勢市,盤整市。這個主要是預防單一市場條件對交易策略的美化。譬如是趨勢跟隨策略,如果交易都發生在強趨勢過程中,必定盈利很多。所以必須要有盤整市的驗證,看其表現。

5.盈虧交易分佈的合理性。理想情況時盈虧分佈差異不是特別大,比較可怕的是這樣的情況,譬如一年交易100次,大部分交易都盈虧1%左右,但有一筆盈利30%,然後系統整年的表現就是30%。6.年回報與最大回調的比例。


夜凌控股


說3點,

1,不管你的系統是哪裡學的,向誰學的,能運用到交易實際上去,能解決溫飽問題,那都是好的,如果不能解決,哪怕你的老師、系統來頭再厲害,也對你沒有用。

2,

設計系統並能開始運用是非常辛苦的,設計思路摒除一夜暴富思想。

3,

時間和空間,和品種的適用性匹配之後,就是實盤迴測,股票的盤中時間短,測試需要1-2年時間,外匯和黃金的盤中時間,測試半年看資金和收益曲線盈虧比和回撤就知道了。



東葉寺皮皮


1、這個策略讓你在半年的時間裡從3萬元賺到100萬元是成功的嗎?

2、這個策略讓你抓了好幾個漲停算嗎?

這都不是,一時的成功絕對不代表這個策略的成功。3萬元賺到100萬,100萬元再回到1萬元。抓到漲停,卻貪心不足,沒有高點拋出,股價又重回解放前。這是股市中更高概率發生的事情。

只有兩種交易策略是成功的?

第一個,在一個牛熊週期裡,年化收益率平均15%以上,回撤不超過20%。按照中國目前大概的牛熊週期,最少5年符合上述條件。

第二個,在日K線連續十次震盪中,震盪幅度15%以內,你能做到在下跌過程中超越指數10%以上,或在上漲中達到指數漲幅的70%以上。


山有九重即九宮


沒有哪一個交易策略會是100%準確,做投資我們做的就是大概率,做十次能有6次成功,就是成功的交易策略,交易策略是否有效,需要在市場進行實戰檢驗,盈利的次數比虧損的次數多,就是好的交易策略,制定好交易策略後,剩下的就是嚴格的執行力,對於很多人來講是非常困難的[點亮平安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