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下场如何?

史海烂柯人


张易之是武则天的宠臣,虽然长的容貌出众,但因荒淫残忍而臭名昭著,不少有关女皇的影视剧中都有张易之的身影。

张易之究竟有多美?

千百年来,多少美女帅哥都对镜叹息,多少红颜都付了无情流水,而张易之偏偏就得到了老天的眷顾,把老天给他的漂亮脸蛋用到了极致。一个绝世美男子,恰好遇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人做皇帝的时代。

在那个没有整容手术,没有减肥药,更没有P图技术的唐朝,张易之究竟有多漂亮呢?《新唐书》中记载,张易之生于官宦之家,既冠,颀皙美姿制,音技多所晓通。意思是说他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张易之有个弟弟叫张昌宗,兄弟二人都是眉目如画,非常漂亮。张昌宗与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关系很是密切,太平公主为了讨好武则天,就将张昌宗推荐给了女皇。在侍奉武则天的时候,张昌宗向武则天夸赞哥哥张易之的美貌远远在自己之上。

武则天听后立即召见张易之,果然非常喜欢,当天便封张易之为司卫少卿(正厅级干部),并赐住宅一处,绢帛五百段和大量仆人、牛马供他使用。由此可见,张易之最初获得女皇宠爱并非有什么经世济国的才华,而仅仅就凭着一张脸蛋,拼的是颜值。

张易之进宫后很快便成为武则天面前的第一红人,和弟弟张昌宗一起出入宫闱,锦衣玉食,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给皇帝逗乐解闷,事实上就是名副其实的男宠两枚,相传武则天对他的宠爱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飞扬跋扈

张易之的仕途可谓平步青云,他历任司卫少卿,控鹤监内供奉,奉宸令,麟台监,最后被封为恒国公,官居一品,与房玄龄、魏征、狄仁杰等名臣站在一块儿。但是张家兄弟的官衔大多是虚职,并没有实际意义,其中,控鹤监是武则天专为男宠们设立的机构,由张家兄弟掌管。

但是由于这兄弟二人日夜在女皇左右,因而朝廷百官都对他们十分畏惧。当朝太子李显的长子李重润、女儿李仙蕙和女婿武延基私下悄悄议论张易之兄弟,二张知道后将此事告诉武则天,武则天听后雷霆震怒,下令处死了这三人。

事情发展至此就有点耸人听闻了,武则天为了安抚张易之两兄弟,竟然杀死了自己发亲生孙子和孙女。自古都是祖孙隔辈亲,武则天如此另类也说明她天生有冷血无情的一面。

事后,张家兄弟更加飞扬跋扈,旁人也明白了此二人在女皇心目中的地位,更加不敢与他们作对了。二人也自此开始肆无忌惮地穷凶极恶,暴虐成性,据说连鸭狗马驴也无一幸免,手段极其残忍,朝中有大臣弹劾他们的罪行,结果反而遭到处置。

由于武则天当时年事已高,逐渐丧失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她对张氏兄弟的纵容使很多无辜的人和动物深受其害。

祸乱宫廷

除了醉生梦死、荒淫无度之外,张易之还非常喜欢干涉朝政,贪赃枉法。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为了显示自己的孝道,张易之为其生母建造了一座七宝帐,里面不仅满是金银,更是有大量从各地搜刮而来的奇珍异宝作为装饰。

据说七宝帐的床是由象牙精雕而成,床上铺的是犀牛角做的席子,被褥则是由貂皮毛制成,如此极尽奢华的帐幔,在当时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就连皇帝武则天也从未享受过这样的待遇。然而就是这样的荒唐奢靡之事,群臣几乎没有人敢提出异议,因为此时的朝廷已经被张易之搅成了一滩浑水,人人自危。

狄仁杰曾这样对武则天说:“二张在陛下左右,实在有些累皇上的盛名,皇上志在千秋,留此污点,殊为可惜”,但武则天对此仍然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太子李显发动政变,众人冲到张家庭院,将二张当场处死,并斩首示众,终于得到应有的报应,城中百姓万民欢心。

自古某些方面的历史规律就不曾变过,不管男人也好,女人也罢,权力总是一味最强的春药,让人盲目纵欲,并且还变得愚蠢,周幽王为褒姒失身,商纣王为妲己丧国,武则天则为男宠的傲娇不顾亲情伦理,“祸水”自此也不再局限于女人。


王铭苇


我们都知道,唐朝是一个极其开放的时代,尤其是对于女性,更是如此。女人在唐朝,不仅可以做皇帝,还可以养面首。特别是在初唐或中唐时期,不仅皇室内,甚至于普通权贵的家中,女人也能养男宠,这不仅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而且也演变成了一种时尚。

那么,作为正儿八经的老大,武则天这个女人也不能落后于别人。作为皇帝,她大肆宠养面首来体现自己的身份地位。在她当政时期,其中最有名的男宠,当属张氏兄弟二人,即张易之和张昌宗。二人都是河北省安国人,祖上也是官宦人家,甚至在贞观末年时出过宰相,可惜家道中落至此。

张氏兄弟入宫时都是二十岁左右,真是唇若涂脂,面若桃花,用现在的时兴话说就是“娘炮”一枚,哦不!是“娘炮”两枚。

张易之是兄,人称“五郎”;张昌宗是弟,人称“六郎”。两人自出道就是油头粉面的造型,尤其是六郎,美得更加夸张,妖得更加出奇,绝对是“娘炮中的极品”。

当时,对于“面首”这种事,外臣是不便也不敢提及的,即便是深受武则天信任的宰相狄仁杰和张柬之,也绝口不敢提及此事。只有一些内史,为了拍武则天的马屁,不断阿谀奉承张昌宗:“谁言六郎似莲花,实则莲花似六郎。”

张昌宗,其实最初是太平公主的男宠,为了讨好自己的老妈武则天,太平公主不愿独享,将他献于武则天。

武则天第一次见到张昌宗后,就喜欢得不要不要滴,当夜就“宠幸”张昌宗并加封他为飞旗将军。写到这儿有点尬,感觉就像皇帝宠幸宫女后加封“答应”或“贵人”什么的,情况如出一辙。

还有更尬的,张昌宗在和武则天关系深入以后,还向她推荐了自己的哥哥张易之,吹牛说自己哥哥能让人“返老还童”,这对武则天来说,可是极具吸引力的。于是,哥俩一起都成了武则天后宫的常客,而她之前的其他男宠们,被统统辞退,光荣下岗。

此后,二张被不断加封,被任为中郎将和少卿。甚至于,年老体弱的武则天,将很多政事都委托于二张处理,尤其是哥哥张易之,更是对于权力颇为向往。兄弟二人权倾朝野,就连武则天的亲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都对二张毕恭毕敬。

  得势后,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逐渐得意忘形,张易之的家奴,仗着主人的威势在皇都横行滋事,杀人越货,朝中官员无人敢言。

 公元704年末时,年老的武则天已经卧病在床,数月时间不召见宰相,不过问朝政,只有张氏兄弟二人能够自由出入并侍奉在侧。二张将武则天有意隔离了,乘机谋夺武周的核心权力。

朝廷大臣们担心朝局有变和二张篡权,在宰相张柬之的统一指挥下,于公元705年正月发动了兵变,活捉张氏兄弟并直接处死,迫使病中的武则天宣布让位给中宗李显,延续了唐朝的气运。  

  事实上,在李唐王朝290年的历史中,有50年的时间掌握在武则天这个女人手中。她一生的功过,历史早有定论,虽然褒誉参半,但是功大于过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唯独一点,她先后拥有多个男宠的客观事实,成为她最被后世诟病的地方。

回答完毕!

《武则天正传》

《无字碑主——武则天》






文史不假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武则天是更喜欢张昌宗多一点的。理由如下:

1、张昌宗是优先被太平公主“用”过后,推荐给母皇武则天的。而张易之是张昌宗自己一个人服侍武则天这样的霸悍女主感到精力疲竭,才找其异母兄长张易之来当“替补队员”。所以张易之只是备胎罢了。

2、各种记载都盛赞张昌宗的美貌。《控鹤监秘记》说张昌宗玉貌雪肤、眉目如画,绝类巢刺王妃。所谓巢刺王妃就是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吉的妃子,后来给李世民霸占,并生有儿子。另外,著名的两脚狐宰相杨再思,也在朝堂上用”精致的马屁“来吹捧张昌宗。当众人说”六郎似莲花“(六郎即张昌宗,五郎是张易之)时,他故意独持反对意思,一再摇头,当众人吃惊时,他把”包袱“抖出来了:”应该说莲花似六郎“!

从以上经历看,不但可以确认张昌宗的容貌美于张易之,而且他的地位也高于张易之,不然众臣不可能只吹捧他,而公然忽略掉张易之。

3、进宫后,武则天把张昌宗封为散骑常侍,这是从三品的官,而张易之只是司卫少卿,这是四品官。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宠爱程度。另外,武则天曾经打造一只木鹤,让张昌宗骑在上面,吹笛为乐,大出风头,众人也纷纷肉麻吹捧,说他是仙人王子乔转世。由此可见,张昌宗的宠幸是高于张易之的。


所以说,如果真要武则天只选一个的话,她应该是选张昌宗的,但是她作为女皇,当然可以两个都要。就像汉元帝虽然喜欢赵飞燕,但是合德也不错啊,玩双飞更好啊。


说到二张的下场,还是挺惨的。神龙宫变之后,军兵冲进皇宫,先把两个美男给砍了头,挂到行人密集的大街上示众,而且他们的尸体也给大伙宰猪一样分吃了,当时有一本叫《朝野佥载》的书写道:“百姓脔割其肉,肥白如猪肪,煎炙而食”--二张身上的肉白嫩犹如猪身上的五花肉,直接作了烧烤。

其实二张也是挺委屈的,生在一个很独特的女皇时代,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独一份。如果不是这样,以他们本来都是富二代的家世,一样可以过得非常有滋有味,娶好几个老婆,生一大堆儿子。但是既然被武则天看上了,焉敢不从,不从就是灭门之祸。天天陪伴一个鸡皮鹤发的老太太,其中甘苦,又有谁知。

历史上很多薄命红颜,都惹得同情,像什么 赵飞燕、张丽华、杨玉环之类,但没什么人同情二张,其实他们也是被权力侮辱和损害的人,本身并没有太大的过恶,但下场却非常惨。


江湖夜雨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其中大家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这位女皇帝与男宠们的故事。虽然香艳,却也为事实。

武则天初为唐太宗李世民才人,后作唐高宗李治昭仪、皇后,又相继在中宗、睿宗两朝临朝称制,最后索性自己做起了武周皇帝,谱写了一段千古传诵的女帝传奇。

早在武则天称帝前,便开始宠幸千金公主推荐的假和尚薛怀义。待其荣登大宝后,则公开设立控鹤监,选纳男宠,充实自己的后宫。而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不仅是这位女皇帝的娇宠,还承担着管理控鹤监的任务。

起初,太平公主向武则天推荐了张昌宗,以求讨好于母后武则天。张昌宗是当时的美男子,既有美色才学,又善男女之事,曾深得太平公主宠幸。在投入武则天怀中后,亦深受宠幸,可谓集万般宠爱于一身。

尝到了甜头的张昌宗,并未独享女皇帝的恩宠,而是向武则天推荐了兄弟张易之。于是,张氏兄弟二人一同侍奉武周皇帝,并逐渐把持了朝政。不得不说,晚年的武则天内心十分孤苦,但也确实存在荒淫怠政的情况。

武则天垂暮之际,朝中各方势力纷纷使劲浑身解数,或谄媚于武三思,以求继续维系武周政权的统治,或暗中拥护李显、李旦兄弟,企图恢复李唐王朝。在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中,张氏兄弟在神龙之变中惨遭屠戮,下场及其悲惨。

随着武则天身体的日渐衰老,选立太子的问题也成为焦点。此时,最具希望的无外乎武三思、李显和李旦,武三思代表了武氏利益,如被选立,则武周政权将继续维系;而李氏兄弟则是恢复李唐政权的希望所在。

在狄仁杰等朝中元老的规劝和暗示下,武则天最终放弃了传位于武三思的念头,转而立李显为太子。如此,朝中暂时安稳下来,但潜藏着的危机却始终未见缓解。

神龙元年,即公元705年,武则天病卧床榻,难以主政。此时嚣张跋扈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万分惶恐,自知大厦将倾之际,自己着实难以保全,因而企图利用武则天的旗号做最后一搏。

不过,朝中拥戴李唐政权的大臣下手更快,宰相张柬之等人联合禁军统领,攻入皇宫,发动了神龙政变。张柬之等人先是在皇宫中斩杀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之后又捕获了张氏党羽,将他们斩首于神都天津桥。

深受武则天宠爱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最终身首异处,家道也随之败落,不得不令人唏嘘不已。历史证明,美色在权力面前,不过是被戏耍和玩弄的对象而已!


夕阳下的晚枫


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是在薛怀义死后两年,即万岁通天二年(697),走进女皇的宫闱之中的。此前,女皇的另一个面首——御医沈南璆刚刚暴病而死,正值床榻清冷,就在这时,太平公主不失时机地将张昌宗推荐给了母亲。面对貌似潘安的张昌宗,女皇十分满意,不消几日,他就成了武则天的新欢。受宠的张昌宗继而又推荐了自己的哥哥张易之,说自己的哥哥不仅英俊健硕,还颇通音律。女皇大喜,忙召入宫,见之果然,遂令兄弟二人一起侍奉起居。彼时的武则天虽已七十四岁,却仍旧情欲炽盛,在张氏兄弟身上,她仿佛找到了当年薛怀义的影子,而张氏兄弟也是极力讨女皇欢心,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让女皇的每一天都过得熨贴而舒服。

圣历二年(699),女皇设置了控鹤监这一机构,由张易之执掌。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机构,与其说是武周朝行政架构的“独创”,不如说是武则天晚年男宠参政的缩影。据说有一天控鹤监举行宴会,官员对张昌宗大加吹捧,说他仙姿潇洒,颇似升仙太子王子乔。这王子乔是周灵王之子,喜欢吹箫,声音酷似凤鸣,游历于伊、洛之间,仙人浮丘生将其带往嵩山修炼,后来控鹤飞升,得道成仙。听大臣们夸赞张昌宗,女皇十分得意,遂让张昌宗穿上羽衣,吹着箫骑着木鹤,装扮成王子乔控鹤飞升之状。

在这出闹剧收场后不久,控鹤监就被女皇赋予了一个新的名字:奉宸府,张易之成为奉宸令,同时又加选了更多美男充斥其中。控鹤监的更名,也是张氏兄弟二人在朝中真正“飞升”的开始,有了女皇的偏袒,他们开始肆无忌惮,竞相豪奢,卖官鬻爵,横行朝野。彼时的女皇已年近八十,张氏兄弟已经被受命处理多项朝政,这样的情形,简直和女皇当年临朝称制时如出一辙。



最终,权欲熏心的张氏兄弟先是逼死了李显的一双子女,让他们彻底走向了李氏宗族的对立面,继而又得和朝中一位名叫魏元忠的老臣对峙,掀起了满朝文武愤怒的声浪,而正是这股声浪,激起了积蓄已久的地下火。神龙元年(705)正月,一场疾如闪电的“神龙政变”终于到来。当晚,正在悠闲地欣赏月色的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还没有看清突然出现的明火执仗的人马究竟是谁,就已经被士兵砍掉了头颅;而当李显率众走进女皇的寝宫,从昏睡中醒来的女皇倒显得异常的平静,她理了理鬓角的白发,看了看垂泪的太子和逼宫的不速之客,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又无比沉重地挥了挥手,她知道,属于她的时代,已经终结了。


唐诗宋词有风云


每次看到喜欢谁多一点就头皮发麻。俗话说得好“女人心,海底针”你问喜欢谁多一点,就相当于问老虎喜欢吃兔子还是梅花鹿,没有答案。如果先入为主的话,那应该就是张昌宗了,毕竟后来张昌宗官位高于哥哥张易之,等到两人分别封为邺国公和恒国公地位才有提升到一个档次。论颜值和才华,张易之又要高于张昌宗。

张昌宗以美色本来最先吸引住了了太平公主,而且还会后来太平公主将如此美男子推荐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十分喜爱女儿的这一份大礼。张昌宗入宫后向武则天推荐了自己的哥哥张易之,说哥哥比自己更有才华,颜值更佳。武则天于是将张易之也招入宫闱,果然张易之不仅白皙貌美更是精通音律。张氏兄弟得宠后,不仅宫中百官朝拜,连武则天的亲侄儿们都争着去为张氏兄弟拉车执辔。武则天自己的亲孙子李重润因为不满张易之,居然被赐死。张氏兄弟借着武则天的威信,横行霸道,贪赃枉法。武则天年老,两人更是长时间把持朝政,百官苦不堪言。宰相宋璟多次上书,都被武则天压下。


神龙元年,以张柬之为首的官员,在武则天病重之际,迎立太子李显继位恢复李唐政权,张氏兄弟被诛杀。相传当时万民欢悦,可见张氏一族真的是天怒人怨。


红雨说历史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公元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宣布改唐为周,定都洛阳,武则天即位后明察善断,多权谋,任用贤才,奖励农耕,改革吏治,重视人才,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但是她大肆杀害李唐宗室,任用酷吏,晚年逐渐奢靡专断,这些都成为了她被批评的焦点,除了这些政治上,还有她私生活也受到批评,作为一名皇帝,她继承了以前皇帝的所有权利,包括充实后宫,据说武则天后宫男宠众多,出名的有四人,其中两人是兄弟,即张易之和张昌宗。


张易之和张昌宗是一对亲兄弟,唐太宗时凤阁侍郎张九成的儿子,二人风度翩翩,相貌非凡,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二人原本是太平公主的骈夫,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死后,沈南嫪独木难支,难以满足武则天,武则天陷入寂寞空虚之中。


太平公主见母亲寂寞难耐,出于“孝心”,遂将张昌宗献给武则天,张昌宗很得宠,于是把哥哥张易之也推荐给武则天,最终二人都成了武则天的男宠。

二人除了长得“漂亮”外,还灵通舞蹈、音律,能弹能跳,最重要的是二人的侍寝本领高超,因此深受武则天宠爱。

当武则天年老的时候,不能上朝,因此对朝廷的控制力下降,她不甘心,她让二张去插足朝政,二张有武则天撑腰,便胡作非为,给朝廷搞得一团糟,朝廷的人都非常恨二张,武则天的孙女和丈夫、邵王三人因议论二张,被二张诬陷致死。

公元705年,武则天卧床不起,只有二张侍寝,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颜范等人联合禁军统领李多祚发动兵变,杀入宫内,将二张杀死,逼迫武则天退位,武则天被迫禅位于太子李显。

张易之和张昌宗因自己作死被杀,对于武则天更喜欢谁,答主认为是张易之,如果张昌宗自己受宠,干嘛还要叫自己哥哥来分一杯羹?其实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司马长史


张易之和张宗昌是张行成的族孙,张行成是太宗、高宗时期的宰相,虽然不是士族高门,但是出身比起之前在洛阳街头卖艺的冯小宝(即薛怀义)不知高出多少,他们的父亲张希臧生前是个小官,张易之本人是通过恩荫做官的,二十多岁的时候做到尚承奉御,从五品上。

  • 一说二张为张行成族子,计算年月,似不可信。

【赵文瑄饰演张易之】

自从薛怀义因烧了明堂被武则天令武攸宁率壮士打死之后,武则天的男宠只剩下了沈南璆,此人很可能也死了,因此太平公主便向武则天推荐了张昌宗,张昌宗又推荐了张易之,并且夸赞张易之“器用”超过自己,并且善于炼丹药,于是兄弟一起共侍宫中,有些仿赵飞燕姐妹故事的意思。

【左为陈红饰演太平公主】

武则天晚年非常宠爱他们,不但加官进爵,追封他们已经死去的父亲,还命令凤阁侍郎李迥秀做他们母亲臧氏的情夫,据《朝野佥载》的记录:李迥秀很不喜欢年老色衰的臧氏,但迫于武则天的淫威,不得不去侍奉她。

当时张氏兄弟可谓是权倾朝野,满朝文武大多争着投靠他们,武则天设立控鹤府监,让张易之做长官,正三品,后来改为天骥府,又改成奉宸府,一直是张易之为长官,不过两人是同时封的国公,张昌宗不久做了春官侍郎,正四品下,从官职来看,应该是张易之更受宠一些。

【《大明宫词》中的张昌宗】

二张受宠期间,笼络了一批朝臣,开始干预朝政,他们的兄弟张同休等人依仗二张的权势,卖官鬻爵、强占民田,甚至草菅人命,引起了朝野的极大愤慨。

武则天为了维护他们,杀死了私下议论二张的邵王李重润(中宗李显的儿子)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妹夫武延基,而这次的事件,就是出于张易之的密告。

李显当时虽然迫于情势没有做出什么反应,但内心显然是痛惜且愤恨二张的,在李显登基之后,追封李重润为太子,永泰郡主为公主来寄托自己的哀思,李姓诸王对二张的仇视可见一斑。

【郭冬临饰演的李显】

当初,武则天在立太子一事上举棋不定,到底是立侄儿呢,还是立儿子呢?

二张也卷入了这场争斗,据《资治通鉴》记载,吉顼劝二张支持李姓,而《新唐书》中记载,是狄仁杰劝谏二张支持立李显为太子,而二张也同意了,之后李显便被立为太子。

这件事上,二张自然得罪了武氏一族,此时被杀的武延基又是武氏一族中地位较高的一个,这样武氏一族对二张自然就更为不满了。

当时宰相魏元忠多次得罪了二张,二张陷害他和司礼丞高戬致使他们被流放,而这高戬恰好是太平公主喜爱的臣子,二张的这个做法使他们又得罪了太平公主。

【梁丽饰演太平公主】

由此可见,二张几乎就是政治白痴,依仗武则天胡作非为,四处树敌,到后来朝野上下,包括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武氏一族、朝中大臣全都得罪光了,武则天纵容他们,也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所以当神龙政变爆发之后,就连武氏诸王也大都抱着观望的态度,并没有采取保护武则天的行动。

而二张在张柬之等人拥李显进入迎先宫后,立时被斩,后又和他们俩的兄弟们一切被枭首于洛阳天津桥南,二人实属咎由自取,而武则天也被迫退居上阳宫,三百天后就在凄凉中去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