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恭克讓”的“允”是什麼意思?

昌於森


《尚書·堯典》:“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孔傳雲:“允,信。克,能。”後世學者幾乎都信而從之。 我認為,諸家訓“克”為能,極確.。然以“允”為信,以誠然來解釋此文,似非達話,可商。鄭玄《堯典》注云:“不懈於位曰恭,推賢尚善—}曰讓。”顯然是以“恭”與 }“讓”為對文.《莊子· }刻意》有“恭儉推讓”, }當即此“恭”“讓”之義, }也並舉為言。唐孔穎達 !《堯典》正義曰:“其(指_}“堯”—作者注)於外接物,又能信實恭勤,善能謙讓。恭則人不敢侮,讓則人莫與爭……持身能恭,與人能讓。自己及物,故先恭後讓。恭言信,讓言克,交互其文耳,皆言信實能為也。”亦以“恭”“讓”為對文。《孔子家語·六本》:“昔堯治天下之位,猶允恭以持之,克讓以接下.”亦沿《堯典》之!1.....‘..月,...,.語,以“允恭”“克讓”相對並言。若此,將“允”訓信,與訓能之“克”不可並舉。《說文》:“允,信也。從兒己(以下用‘~’代)聲。”知“允”從~得聲.又曰:“能,熊屬.足似鹿,從肉、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