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把握好抗击疫情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特征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三千多万大学生在家学习生活,如何加强抗击疫情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实践证明,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各高校党委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抗击疫情作为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课堂。

抗击疫情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不懈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抗疫精神”,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应有作用。在抗击疫情的不同发展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任务、内容、方法、载体不尽相同,必须有步骤、分阶段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应把握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是寒假阶段。这一时期正值疫情开始爆发,95后、00后的大学生群体没有经历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考验,随着确诊病例数字的迅速增加,新媒体上各种信息的交错和叠加,以及身边可能有亲朋好友患病,缺乏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大学生群体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和疑惑心理。这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普及防疫知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和生命教育。各高校通过致学生一封信、开展防疫知识网上问答、及时发布学生聚集和返校引发的负面影响等方式,及时准确地传递防疫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不离家不返校”的纪律要求,加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水平。通过辅导员一对一关心学生、开通心理健康热线等方式,加强对广大学生特别是湖北省和其他疫情重点地区学生的心理疏导,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引导学生在家合理生活学习,度过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假期。这一时期,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的“中国速度”,白衣天使、解放军战士等“最美逆行者”形成的“中国力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生动的教材。高校利用新媒体载体,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等线上活动,发出“中国加油”“湖北加油”“武汉加油”的呐喊,将抗击疫情一线的感人事迹融入学生的朴素感情,凝聚广大青年的爱国主义热情。

第二阶段是延期开学阶段。这一时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各高校在延迟开学的基础上,安排大学生群体在家开展在线学习。这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强化制度认同,促使学生将对抗击疫情一线的感性认同逐步提升为理性认同。利用好学生开课的契机,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中,适当增加抗击疫情的案例教学内容。通过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的生动案例,使学生深刻思考我国为什么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疫情蔓延,为什么我国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进而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充分认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面对这次疫情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不回避不敷衍,科学理性地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我国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抗击疫情的大考中,将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

第三阶段是正式复学阶段。这一时期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各地根据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将陆续组织大学生复学返校,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逐渐进入正轨。这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抗击疫情的伟大精神,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将爱国情、报国志转化为刻苦学习、勇于开拓的实际行动。通过深入系统地总结和学习抗击疫情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敬业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精神,将抗击疫情期间彰显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深深植根于内心,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通过系统性全局性回顾和总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过程,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深刻认识到中国制度优势的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认识科技创新在本次抗击疫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激发大学生追求科学和求知向上的学习动力,深刻认识到当下刻苦学习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学习抗击疫情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反思暴露出的极个别人员渎职案例,进一步步激发大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的正确思考,塑造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追求。学生返校后,学校可开展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抗击疫情文艺演出等校园文化活动,还可结合毕业季在应届大学生中开展择业观教育,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既有“键对键”又有“面对面”,将抗击疫情精神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资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