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独立团打山崎大队,用3600颗手雷全歼日军,军事实战中是否可行?

白船


《亮剑》中独立团打山崎大队,用3600颗手雷全歼日军,军事实战中是否可行?

这里面要分开来讨论,在电视剧中,小说中,和现实历史中,是完全不同的情形。我们分开来说。

1,电视剧中,用3600颗手雷全歼日军,可能性比较大。

在李幼斌版的《亮剑》中,详细介绍了日军阵地的特点。这个阵地构建在李家坡的一个山顶平台上,是一个环形阵地。因为环形阵地在山顶平台中央,八路军不管从哪个方向往上冲,一旦上了山顶平台,就需要冲锋80米的距离,这么长的距离,无论如何都会被日军击杀,这就是剧中八路军主力772团程瞎子伤亡很大却没能拿下日军的根本原因。

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如何减少冲锋距离,减少冲锋中的伤亡,一举拿下山顶平台。李云龙的方式是,用土工掘进的方式前进50米,剩下的30米交给手榴弹投射。通过手榴弹投射,让日军一下子失去抵抗力,一个冲锋就能全歼残余日军。

电视剧是奶头乐文化,只要让你爽,不需要让你考虑更多问题。所以,电视剧最大限度简化了战场形势,一方面让观众看得懂,一方面也表现出李云龙在军事指挥战术安排上的接触才能。

2,在小说中,用3600颗手雷全歼日军,十拿九稳。

在小说中,日军的阵地设置是这样的:

毕业于帝国陆军大学的山崎是个出色的战术家,他指挥构筑的野战工事很是别出心裁。李家坡高地顶端是平面圆台,按常规,守备一方的工事位置。应构筑在山坡平台的棱线部,这样可以对进攻一方的动态一览无余,也便于居高临下发扬火力。可山崎偏偏把环形工事构筑在高地的平面圆台中心位置,攻击部队在坡下看不见守军,直射火力便失去作用,而迫击炮之类的曲射火力又极少。攻击部队刚刚冲上陡坡,只要一露头,马上就被日军的狙击手打倒。战斗打了整整一天,山坡下躺满了八路军士兵的尸体,最先参加攻击的几个主力团都伤亡过半失去攻击能力。

很明显,日军的杀伤距离就是80米,土工掘进50米,手榴弹扔出去30米,足以把环形工事里面的日军全部炸懵逼,然后一个冲锋解决战斗。

如果日军的环形阵地真的这样简单,李云龙的战术真的会奏效。一个营360人每人10颗手榴弹,一次360颗扔出去就是一场大轰炸,这些掷弹兵继续往前冲,边冲边扔,日军防御工事被炸塌,日军也被炸懵逼,然后就剩下机枪手、短枪和刺刀上去收割战果了。

可以想象,这是一种完全不要命的打法,真正的短兵相接。李云龙直接把全团的轻机枪集中起来使用,把轻机枪当冲锋枪,手榴弹一停,机枪就上去,然后全团上刺刀与日军进行肉搏战。这样日军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3,在真实战场中,这种战术运用十几次,改进十几次,也许有可能消灭日军。

真实的战场上,可能李云龙的战术用处不大。

首先,日军有掷弹筒和迫击炮,而且虽然只有一个大队的装备,却相当于八路军至少一个旅。日军的大队1000人,往往可以直接对阵国军一个师10000人,李家坡的山崎大队,绝不是简单的500人半个大队那么简单。日军强大的火力优势面前,再加上空军支援,李云龙的土工掘进速度会很慢很慢。

其次,日军的阵地面积有多大,是立体型的吗?这些小说和电视剧都没有介绍。我们按照解放军的战术条例,每两个战士的距离应该保持在10米到20米中间,这样可以确保敌人一发炮弹最多只能炸死一个人。这样即便是给山崎大队的兵员减半,战术分散减半,5米一个日军,100名日军也能摆满直径50米的圆形阵地。独立团扔的手榴弹,只能打入日军阵地边缘,纵深上完全没有办法。

最后,按照孤军不守的战术原则,日军必然在环形工事之外还有火力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可以随时用掷弹筒迫击炮和机关枪支援主阵地。独立团想在炮火支援下进行土工掘进,想在土工掘进结束后投掷手榴弹,必然会遭到日军交叉火力的打击。

4,真实历史中,3600枚手雷战术基本没什么用。

真实历史中,李家坡之战的原型就是关家垴战斗。这场战斗,日军被歼灭200多人,而八路军则伤亡2000多人,敌我交换比一比十,这是百团大战中战术效能最差的战斗。

事后,彭老总、刘老总等八路军高级将领回到关家垴,参观日军阵地,发现日军的临时工事、暗堡掩体、火力配置很有章法。尤其是“猫耳洞”等单兵掩体,对八路军启发很大,后来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这些战术得到很好的贯彻和使用。

关家垴战斗中,日军防守很顽强,很重要的原因是还占据了比关家垴更高的柳树垴作为活力支撑点,居高临下对关家垴进行火力支援,效果相当显著。

关家垴战斗中,日军阵地也不是所谓的圆形台地中央的环形工事,而是关家垴一层一层的地形中,有一排一排的窑洞,每一个窑洞都是一个独立战斗单元。这些窑洞,简直就是单面向外的地堡群,日军用机关枪和步枪设置的火力网,让八路军根本无法冲过去,只能一个窑洞一个窑洞争夺,一排窑洞一排窑洞进行占领。至于李云龙一蹴而就的战术,根本不可能实现。

我住在晋西北,我家就在一个山顶台地上,每天出去,就能看见山坡上一排一排的错落有致的窑洞。如果顺着某一道沟往山顶上冲,必然遭到两边窑洞交叉火力打击打击,根本没有冲上去的可能。

当然,《亮剑》作者都梁虽然是江苏人,却写过很多有关黄土高原的故事。在另一本小说《血色浪漫》中,就讲到了主角走了一天才到邻村找女主角的事情,所以都梁不可能不知道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把李家坡之战,写的如此轻松,只是为了让小说更加好看。

真实的战争,往往不是如小说和电视那么好看,反而是非常的血腥、非常的可怕、非常的无聊、非常的令人崩溃。


历史知事


我认为这是不太现实的,其实原因有很多,综合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八路军李云龙部参与攻击之前,我八路军七七二团已经对山崎大队进行了多次冲锋,虽然没有攻下阵地,但是也让山崎大队伤亡惨重,基本上快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战斗力也远不及以前,故而后来旅长换李云龙上的时候七七二团团长程瞎子就开始埋怨陈赓旅长,他的原话是这样:“我们已经攻击了这么长时间了,山崎大队已经伤亡过半,用不了多长时间山崎大队肯定会全军覆没的”,所以说彼时的山崎大队可以说基本上已经被程瞎子打残了,等到李云龙攻击的时候,战场上的压力已经减轻了很多,这正是为什么李云龙能够很快就结束战斗的原因,这是其一;

接着来谈一下李云龙团利用土工掘金的方式缩短进攻的距离,并且派出突击部队携带全团的三千六百颗手榴弹进入工事投掷到山崎大队阵地上,剧中强调,最终是由张大彪带领几十名突击队员组成的投弹组,就按三十六个人来说吧,那么平均每个人就要携带一百颗左右的手榴弹,这就是一个疑点,试想一下,一百颗手榴弹那将会是多么巨大的数量啊,一个战士是不可能携带的了的,再退一步说,一个战士在三分钟内要将这一百颗手榴弹扔到三十米开外的地方,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估计手榴弹扔不完胳膊就已经废了;再说一下土工掘金,我们还是以三十六人规模的突击队来预算,以一个战士占用一立方米的空间来算,单单是正面工事的横向宽度就得有三十六米,那保守估计也得挖走三十六立方的土,还有更多的工事任务还不在这儿,基本上工事开头的位置正是山崎大队火力覆盖范围的最边缘位置,而山崎大队又在山头上,居高临下,火力覆盖范围非常大,可想而知,李云龙需要挖掘的工事任务庞大到难以想象,并且还要时刻防范日军打黑枪,所以在短时间内,这样的工事任务肯定是完成不了的,这是其二;

再有一个,张大彪率领的突击队一旦遭遇不测,那么独立团的损失可就非常大了,因为这样不仅损失了一大批精英,而且还失去了很多武器,那么独立团的战斗力毕竟会下降,这在敌我双方作战过程中是最致命的;

抛开这些因素来说,山崎大队最终被全歼的根本原因还是李云龙集结了全团所有的力量,包括伙夫等一些非战斗人员,可以说是倾尽了所有,手榴弹只不过是起到了一个突袭的作用,让日军在短时间内处于一个相对混乱的状态,这样我军才好下手,伤亡也会相对少一些。

总的来说,用土工掘进作业的方式缩短攻击距离是非常好的战术思想,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未免难度太大。











辛圆好梦


李家坡之战,独立团的辉煌胜利全歼日本山崎大队,完全是建立在一系列的不现实的设定之下,在实战情况下,不管是3600颗手榴弹炸鬼子,还是山崎大队的排兵布阵,实际上都呈现出了无知化的标准。

相信很多人在观看连续剧的时候,在看到独立团在距离日军阵地80米左右的时候土工掘进,企图向前挖掘50米逼近到日军环形阵地前30米,然后用3600颗手榴弹炸开一条道路的段落,心中都会存在几个疑问?



1、日军难道是瞎子?他们手里拿的难道是老式的火枪?怎么可能会让八路军在进攻的一开始就逼近到80米!在更远的位置难道不知道开火阻击吗?

2、按照李云龙的话,只要能够逼近日军阵地前30米,就是个娘们也能将手榴弹扔到30米之外,那问题就来了,既然连女人都能做到,那独立团前进到前30米的时候,在总攻还没有发起之前,防守的日军为什么不能反扔手榴弹,提前破坏掉独立团最前沿的战壕?而是傻乎乎的躲在环形工事里被动挨打?

其实对这两个问题,连续剧中并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在原著小说中,在第一个问题上给予了一个“合理”的规划。



当山崎大队发现自己遭到包围后,抢先占领了李家坡这块高地,之所以选择了这块阵地,是因为这处高地的地形较为特殊,这并不是一块呈尖字型的传统高地,而是一处高地最高点是一片平地的特殊高地,山崎大队占领高地后,放弃了高地的边缘位置,而是全部龟缩到高地平地的最中央,而环形阵地的边缘距离高地的边缘恰好在80米左右,这样在八路军程瞎子团发起进攻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尴尬的情况,由于八路军处于高地的下方,加上日军放弃的边缘位置,下方的八路军根本看不见高地上的日军,所以直射火力全部失去作用,八路军只能爬上高地才能看见日军,由于重火力无法使用,虽然距离日军阵地只有80米,但失去火力掩护的八路军进攻部队无法压制环形阵地的日军火力,自然受到了重大伤亡。

所以接手之后的李云龙独立团别出心裁,没有选择传统的正面进攻,而是在没有露头的高地边缘80米处,直接挖掘战壕土工掘进,这样从进攻的一开始,独立团所有官兵都潜伏在战壕之下,日军的火力反倒失去了优势,八路军在距离30米的距离直接采用手榴弹反杀,最终消灭山崎大队。



这就是原著小说和连续剧采用的设定,但对于熟悉军事尤其是有军旅生活的读者来说,这样的设定完全是违背现实的。

表面上看这样的布置似乎可以有效地保护山崎大队,但这样的安排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劣势,那就是拥有强大火力的日军只能将自己的有效杀伤范围定位在80米以内,高地之下的八路军虽然不能直射日军,但日军也同样无法远距离拦截外围的八路军,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作为日军的一个大队(历史原型是一个500人左右的支队),除了标准配备的九二式重机枪之外,自然还装备迫击炮和九二式步兵炮(历史原型冈崎支队装备两门步兵炮),九二式重机枪的标准杀伤范围是800米,九七式迫击炮和九二式步兵炮的射程分别在2800米到2700米,换言之如果日军不选择将阵地龟缩到高地的最中央,而是直接布置在高地的边缘,日军可以直接将火力阻击优势从80米扩大到800米甚至是2800米之外,强大的火力杀伤会让八路军连抵达到高地的正下方都会成为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更别说是自下而上进攻,虽然火力布置到边缘从另一层面也造成了自己会遭到八路军火力直射的危险,但对比缺乏重武器和弹药的八路军,只拥有少数火炮并且炮弹缺乏的八路军即便可以命中高地的边缘,但在火力得不到有效补充的情况,也难以压制日军的火力,反而更可能会被日军的重火力所反杀。

如果直接被日军压制到远程之外,那3600颗手榴弹炸鬼子,简直就是一个扯淡的想法。


辽宁资深球迷


山崎大队以区区数百人的兵力深入到八路军腹地,虽然小有斩获,但也惹怒了八路军首长,并坚决下令予以全歼。山崎大队退守李家坡,并固守待援。按照日军的意图,是想用山崎大队牢牢的吸引住八路军主力,然后派重兵,在李家坡外围对八路军形成一个反包围。所以八路军要跟日军抢时间,必须赶在日军增援部队合围前,彻底吃掉山崎大队。

由于李家坡的地势对日军有利,八路军前几个批次的进攻都无功而返,而且还造成了不少伤亡。这时候,旅长改派李云龙的独立团上阵,虽然捞到作战任务,但李云龙并不着急,而是下令部队改用土工作业,以挖坑道的方式,拉近与坡上日军的攻击距离。一切进展的很顺利,独立团顺利抵近日军前沿阵地,将早已准备好的3600颗手榴弹全部砸向了山崎大队,最终全歼了这股日军。但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了!

独立团采用挖坑道的方式固然不错,但是这很需要耗费时间,而且挖掘的起点起码要选择在离日军阵地五六百米之外的距离,因为日军使用的三八式步枪,有效射程为460米左右,距离太近容易成为日军的活靶子,而且日军还有迫击炮和掷弹筒等曲射武器,近距离很容易对八路军造成杀伤。

如果采用500米开外的距离进行土工作业,时间上就比较紧张,而且日军是在山坡上,八路军的坑道必须要挖的足够深才能起到作用,这就又需要耗费不少时间,而日军增援部队正在加速赶来。所以在真实的抗战中,如果面对日军固守高地,一时间拿不下,而外围又有日军驰援的情况下,八路军如果采用土工作业的方式,是不切实际的!






南飞雁1988


亮剑作为一部人尽皆知的经典战争剧,长久以来一直在军迷心中占据一个很高的地位;其中许多经典的镜头,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有一次,李云龙带领的新一团用3600余颗手榴弹,一举歼灭了日军的山崎大队,很多军迷就会好奇,这是否可行呢?我们来一一盘点。

首先,手榴弹作为一种单兵手持型爆炸性武器,在那个八路军六七个人才能装备一把步枪的年代,是非常珍贵的;能不能获得数量如此庞大的手榴弹,都是一个大问题。如果要从日军手里缴获,也不可能一次缴获这么多的手榴弹;要是慢慢攒就更不可能了,八路军如此高的作战密度,手榴弹的消耗肯定很大,而且由于八路军采用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术,大批量的手榴弹根本没有足够的运输能力进行快速转移。


另外,假设真的八路军能够装备数量如此庞大的手榴弹;那是不是可能真的把一整个大队全歼吗?

首先,日军的单兵作战素质是当时日军战斗力强大的最主要原因;如果要用手榴弹集中歼灭大批量的日军,必须是大量日军集中在一处低地,然后八路军在周围高地实施攻击才有可能。


然而,现实中日军的部队不太可能犯下这种低级的战术错误,这样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几乎是不现实的。但是,这一切并不能阻止亮剑成为一部经典,毕竟影视剧作品中,夸张的艺术效果也是无法避免的。


诸葛小彻


看到很多人说不可能,或许大家都是根据剧中表现的场景做的论断。如果根据小说中的描述,可能性就很大了。

根据小说的设定,山崎大队是被包围在一个顶端平摊的山包上。在构建防御工事的时候,山崎并没有选择建在常见的山包与斜坡交界的棱线处。棱线处虽然视线良好,有助于居高临下观察目标,可是也容易遭到对方的反杀。山崎选择的是从棱线处后退80米,构建工事。

以上是个山坡坡面示意图,图中可以看出来,山坡下的八路军根本看不到目标。儿八路军缺少火炮这种曲射火力,直射火力威胁不到对方。而一旦八路军越过棱线开始冲击,这80米平坦的地形足够日军慢从容精准射杀目标。这也是为什么其他部队攻击了那么久迟迟拿不下山崎大队的原因——地形受限,武器不好使。

这个时候李云龙登场了,战术天才的他同样别出心裁。没有火炮支援,又够不着敌人,怎么办?那就土工掘进,缩短这段冲击距离。从棱线出开始挖,挖50米过去,剩下的30米,用手榴弹招呼。

面对八路的日工掘进,山崎没有反应吗?当然有。山崎一边组织部队反冲击,一边组织迫击炮射击八路军阻碍土工作业。可是部队离开工事后就立马遭到了八路军的射杀,毕竟这个冲击距离对双方是等效的。迫击炮呢?因为距离太近,迫击炮几乎都处于垂直发射的角度了,这种角度打出去的炮弹很可能掉回自己头上,所以收效也甚微。

等到土工作业完成,冲击距离剩下30米,好戏开始了。虽说一颗手榴弹威力不大,可是3600颗手榴弹一起扔出去,这个陡然提升的火力密度威力却相当可观。何况,日军工事只是临时构筑,防不住这种冲天而降的手榴弹雨。而且,趁着手榴弹给日军带来惊慌之余,独立团立马就冲上去了。30米的距离,你射击再精准也不管用了。等到近距离白刃战开始,一切就结束了。


也就是说,手榴弹战术并不是单一的存在,它是各种条件制约下的产物,也是最为可行的办法。土工作业缩短攻击距离,手榴弹雨提升火力密度,近距离格斗避免火力持续不足的优势。从理论上来说,这个确实可行。


林哥讲武堂


小说和电影,纯粹是为了好看,有些随心所欲,想当然!

闲来无事,看了一段绝代双骄。里面说江玉朗为了逃走,准备在一个城堡里的厕所里挖一段地道藏身,认为躲过一月两月,再伺机寻找封闭城堡的出口,就能脱身。他是假扮一个下人,每天深夜偷偷地挖掘;为了能够躲藏这么久,准备好了衣物和食物。合理吧!晚上挖,不易被人发现;假扮下人,不会引起注意;备足了衣物食物,不至于被困死饿死!

可是,即使能够偷偷地备足食物,能够做成干粮。挖出的土渣堆到哪里不会被发现?躲在厕所粪坑中的地道里,不会沼气中毒?

《亮剑》中的情节,很多让人觉得贴近现实,但仔细追究,也有不合理的地方。题主说的这条,细究起来,不尽合理。你能用手榴弹往上抛30米,我就不能往下抛30米?这么长的壕沟,鬼子会眼睁睁地看着你挖?在枪弹炮弹的干扰下,只怕这项简单的工程,短时间内,很难完成。


宋思考


共军打仗,整体一盘棋。每个部队必须拼死拼命地去完成自己的战斗任务。我军主力和敌拚消耗,我军主力损失惨重,再也无力向敌人进攻了。这时,敌人死伤过半,弹药奇缺告急。这时,我军把歼敌任务交给十分有战斗力的精锐部队,后援紧跟而上。增援的后续部队为了避免更大伤亡,就用挖土工作业的方式方法去迫近敌人,在靠近敌人主阵地不远处,我方36个战士在五六分钟内,扔完36o0颗手榴弹,全歼敌人,争取战役和战争上的伟大胜利。


中国美6220


《亮剑》中独立团打山崎大队,用3600颗手雷全歼日军,军事实战中是否可行?(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剧情:

《亮剑》中,八路军的“百团大战”刚刚结束,日军29旅团山崎大队500余人孤军深入我根据地,走错路偏离方向,阴差阳错撞到我八路军野战医院和兵工厂,展开疯狂进攻,造成我巨大伤亡。

得手后的山崎没有逃离,而是占领李家坡这个制高点,用电台告诉上级他的战略意图,利用这个制高点吸引八路军主力,采取“中心开花”战术,等待赶来的日军外援全歼八路军386旅主力。

首先进攻山崎大队的是程瞎子的团,连续八次进攻都被打退,可见山崎大队训练有素、武器精良,其凭借有利地形,用轻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组成一道道严密防护网,很难攻破。

日军3个旅团从外围包抄过来,负责打援的部队压力很大,必须尽快解决山崎大队,避免386旅被日军围歼。

旅长命令李云龙替换掉程瞎子,正愁没仗打的李云龙来劲了,他没有立即进攻,而是全团挖掘堑壕,一直挖到距离山崎大队30米距离,然后集中了全团3600颗手榴弹,1营360名战士,每人10颗,短时间内全部投到山崎大队的阵地上,爆炸声震天动地。

然后集中轻机枪开路,全团包括马夫、伙夫全部抄家伙压上去,与山崎大队展开白刃战,最终全歼山崎大队。

其次,我们谈谈挖掘堑壕、手榴弹进攻是否可行。

我们知道,手榴弹的一般投掷距离是40米左右,能扔到60米距离的就是极少数了,(小编新兵下连后投弹不及格,连长给我5筐,让一口气全部投出去,当天就及格了,30米,但是,胳膊痛的筷子都拿不住)这是平时训练时的投掷距离,是在助跑的情况下,而在战场上,受地形限制,枪林弹雨,这个距离就要大打折扣了,这就是为什么李云龙要挖掘堑壕,一直挖到距离山崎大队30米的距离的原因了。

电视上,3600颗手榴弹顷刻而下,山崎当场炸死,日军死伤惨重,我认为这是不太现实的。

首先,山崎作为指挥官,非常有经验,在第一排堑壕指挥作战是不太现实的,作为指挥中枢,他会选择在一个较为安全,便于指挥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不会到一线涉险,就像李云龙不会到距离敌人30米的堑壕投弹一个道理,那里太危险了,不是指挥官应该呆的地方,山崎被第一波手榴弹扎实,只能说明是导演的需要。

其次,山崎大队被全歼不单单是3600颗手榴弹的功劳,最大的功劳是就连马夫、伙夫都冲上去的白刃战,手榴弹只能炸死近距离的敌人,山崎大队的阵地不可能只有一道防御线,在手榴弹的巨大爆炸效应下,山崎大队人心不稳,八路军后续梯队的勇敢冲锋最终全歼了山崎大队。

第三、我们谈谈挖掘堑壕的办法是否可行

对于挖掘堑壕接近敌人的战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这个方法也不是李云龙的首创,当年曾国藩攻打太平天国时就是靠这个方法连连得手的。

为什么《亮剑》中山崎治平对李云龙的掘土进攻术就无解呢?山崎可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指挥官,从他选择李家坡作为根据地就可以看出,在李家坡之战中,山崎的阵地颇为厉害,他在高处的正中央,而不是在山顶和山腰的分界线设立阵地,这就意味着八路军看不到日军的阵地,冲到山顶时正好到达山崎的火力圈,只能像割韭菜似的。

剧中做了交代,李云龙在山崎眼皮底下快速土工,正好处于山崎的盲区,进一步缩短了冲锋距离,山崎也想了很多办法,发起冲锋,准备占领八路军堑壕,结果被旅长的炮兵火力给打回去了。其实,小说里山崎的上司筱冢义男还派航空兵进行了轰炸,但是由于双方阵地距离太近,航空兵也不敢狂轰乱炸,总体上轰炸效果不大,电视剧中没有拍摄这个细节,最终,李云龙利用掘土贴近的方法全歼了山崎大队。

难道挖掘堑壕贴近进攻的方法真的就无解了吗?

让我们看一个有意思的案例。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越军就给我军来这么一手,结果被我军给打的皮无完肤。

对越自卫反击战7.12大战后,越南总部和第二军区吸取这次大战的惨痛教训,于1984年8月召开第三次光北会议,制定了“第三战役计划”,再次集结重兵,伺机与我军决战,收复老山失地。

越军在“第三战役计划”中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针对我军的炮火优势,越军采取了“堑壕延伸式”的新战术,这是当年越军对付法国军队的成功战术手段,由于当时越军不善于攻坚战,伤亡很大,后来,在援越中国军事顾问团的指导和志愿军工兵的传授下,采取挖壕掘进的战术,贴近法军阵地,分割包围,再继续掘进步步压缩法军防线,最终取得战役胜利,越军曾经把这种战术吹得很神,大肆宣扬,这一次他们故伎重演,想演一出徒弟打师父的戏。

你师父永远是你师父。

我第1军在傅全有、史玉孝的指挥下,运用各种侦查手段,在前沿阵地和纵深建立了完整的观察体系,查明了越军的堑壕延伸情况和屯兵防卫,掌握了其活动规律和动向,第1军采取灵活战法,对越军的战壕、交通壕、屯兵点,用火箭筒、火炮、炸药包、地雷进行精准破坏,逐段破坏。其次是以壕制壕,你挖我也挖,把越军的堑壕挖断、切割开。然后就是突然出击,拔掉越军的屯兵点、观察哨。

最终,第1军将越军的堑壕、交通壕、屯兵点摧毁、截断或者挤了回去,歼灭了渗透进来的越军,解放了越军在松毛岭、那拉阵地前沿的“三道生死线”,粉碎了越军的“堑壕延伸式”战术。

1985年,越军看形势不利,通过广播喊话,为了过好春节,建议从1月16日到2月26日,双方停火,因为中越历法不同,中国当年的春节是2月20日,越南则是1月20日,这就是留名老山战史的“春节停火”骗局,被我军识破后,越军伤亡惨重。

山崎大队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知道,影视剧都是为了符合观众需要而艺术加工过的,《亮剑》中这段剧情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变的,也就是著名的关家垴战斗,在八路军副总指挥的亲自指挥下,对日军冈崎支队500多人进行围歼,经过2昼夜血战,仍未能达成全歼目标,第129师伤亡600余人,日军战场遗尸100多具,另外400余人突出重围,日军的战斗力真的很强悍。

挖掘堑壕战术在那个时代的确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如此大的工程作业,除非你有挖掘机,李云龙要想挖出这么多堑壕、交通壕,至少需要三天以上的时间,山崎大队不会给你三天时间,所以,这个战法在炮火连天的激烈战场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就是电视剧能让我们过过瘾而已。





葛大小姐


不可行!不但不可行,简直是作死。

首先作为影视作品,由于剧情需要,拍出这么一段无可厚非。

其次亮剑这种电视剧的编剧、导演、顾问,他们的军事底蕴还是有的,所以这个剧情的破绽他们自己也知道,做了一定的弥补,虽然不太严谨,但也算说得过去。

这种打法最大的破绽就在于:日军的反冲锋。

你挖战壕向日军的工事靠近,如果这时候日军主动出击,冲向你的战壕,你在沟里,他站在沟上,他手里端着38大盖儿,你拿着铁锹......

在电视剧中日军确实进行了反冲锋,向李云龙的挖沟部队展开攻击。剧组的编剧、导演是这样解决的:李云龙的旅长用炮火拦截射击,打退了日军,没让日军冲到李云龙的部队前面,然后旅长还喊了一句:把炮弹都打出去,老子不过了。剧情这样安排还是没啥毛病,但实际执行起来那是闹着玩。

咱八路军啥时候这么阔气过,用炮火拦截打退日本鬼子?有没有这个家底,咱都不追究,就只看一个数据:30米。

李云龙最后把战壕挖到了距离日军工事30的距离,这是什么概念?日军从工事里冲出来,跑到独立团的头顶只需要10秒钟,你炮火拦截来得及吗?如果日军反冲锋,可以在半分钟内和独立团搅到一起,区别是日军在地面,独立团在沟里,人家手里是上了刺刀的步枪,独立团手里是铁锹,旁边堆着手榴弹,这是自杀。

这时候你炮火还咋支援?独立团和山崎大队一起炸?

其次就是这种战法的土木工程量太大,实战中无法实现。

在日本人正面展开一个营来投掷手榴弹,这条战壕得500米宽。像我上面说的日军反冲锋,你要是只有这一条战壕,人家10秒钟冲过来,向下面开一排枪,捅两刀战斗就结束了。要想守住,怎么也得挖三圈战壕,形成环形工事。

后方是炮兵,并在第二环上构建机枪阵地,这才有可能守住。

而在这三环战壕的纵向,还得再挖十几条交通壕。

得先在较远处选一块主阵地,稳了再挖第一条沟,做好防御,再挖第二条,守住了,再挖第三条。

这是个大工程,以当时的战场环境根本没那么长时间给你。沟挖好了,小日本的援军也到了。

等挖好了,人家10秒钟冲过来,把沟给你抢了,人可丢大了。

掷弹筒迫击炮专克战壕

日本人不会老老实实看你挖战壕的,他的部队也都装备了掷弹筒、迫击炮这类的曲射武器,刚好能把炮弹以抛物线的形式丢进战壕。

挖10个小时战壕,就得让人家轰10个小时。摆在前面的一个营才几百人,炸死炸伤100人,这个营就残了。

我们中国人小说、演义、民间故事看的多,再加上我们自古以来本来就文学作品繁荣,所以总是把战争想的天花乱坠,实际上真打起来,花里胡哨的东西很少,就是靠人迅速的往上堆。

独立团消灭山崎大队的灵感来自于关家垴战斗,当时参战的部队,以及指挥的将领都是我军的精华,但在那种局面下,都没别的办法,就是战士拿命往上冲。啥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呀,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