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故事,老王的“生意經”

1月10日,楊凌陰冷陰冷的。

下午三點才培訓呢,老王在家早早吃完午飯,便開車前往位於楊陵區大寨街道辦的楊凌果蔬協會培訓現場。

楊凌故事,老王的“生意經”

不到兩點,老王就到達現場。碰見前來參加培訓的老熟人,老王和他們熱情握手。

三句話不離本行。一會兒,老王就圍繞果苗種植、果樹修剪開諞起來。

老王名叫王新平,今年50歲,楊陵區五泉鎮夾道村人。平時主要以培育銷售桃、核桃、櫻桃樹苗為主,冬閒時節還到永壽、禮泉一帶修剪果樹。

2003年,老王以培育桃樹苗子起家。在培育苗子的過程中,老王邊幹邊摸索,逐漸掌握了苗子的種植技術和市場需求,效益也是越來越好。

“2019年,我種的核桃、櫻桃苗子都被果農買完了。”問及收入,老王嘿嘿一笑,撓了一下頭,“估摸著能有十幾萬吧。”

楊凌故事,老王的“生意經”

“看來你今年能過一個紅火年了。”記者笑著說。

“就是的。你說咱的苗子憑啥好賣能掙錢?還不是咱的苗子質量好、麼嘛噠,人家才相信咱。” 老王說,“不光是這,凡是買我苗子的人,我都提供‘一條龍’服務。果農只要打電話諮詢種植管理方面的問題,我都是隨時解答。”

閒談中,老王向記者講起了他修剪時的絕活:“我在禮泉、永壽一帶修剪桃樹、蘋果樹時,可以根據修剪情況,給果農估摸果園來年的產量,需要買多少果袋。”

“正因如此,果農一天給我開200塊錢工錢,好吃好喝管著,一天還給一包煙,你說咋個樣? ”老王言語中透著驕傲和自豪。

看到記者半信半疑,老王說,每年到了中秋節和蘋果收穫季節,果農的電話就來了,不是叫他過去吃羊肉泡饃,就是給他送蘋果、送桃。為啥?還不是他的技術讓果農把錢賣哩。

楊凌故事,老王的“生意經”

說著,老王又把話題轉到了他的主業。他說,果樹苗這幾年的需求已經出現了結構性變化,不是種啥都能掙錢。“現在桃樹太多了,就不能再種桃苗了。過完年,我準備育無刺花椒、櫻桃和咱楊凌專家培育的蘋果新品種秦脆的樹苗,緊跟市場需求,走高端路線。這也是大家說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吧。”

培訓時間到了,老王和記者匆匆道別:“信息也是金錢。我還要向專家瞭解更多的苗木市場信息哩!”

說罷,老王一頭扎進了人群裡,認真聽起了西農果樹專家陳永安老師的授課,今天,他們要學的是核桃樹的管理……

(WG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