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文寫作水平的“六個套路”之五:“善於比較”的寫作技巧

許多初入職場的同志都有遇到撰寫公文的差事,其實要想在職場有所突破,除不斷加強業務能力外,公文寫作是一個繞不開的環節。在職場中,幾乎所有的工作都離不開寫,一件工作從最初設想,到最終落實,都需要通過文字來體現,其中寫得好的人就可以脫穎而出。

近來,利用疫情防控在家封閉的時間,將以前收集的一些職場老筆頭的寫作經驗進行總結歸納,總體來說主要分為六個套路:一是勤於練筆;二是巧於借鑑;三是樂於思考;四是博於選材;五是善於比較;六是精於修改。小編著計劃利用近一段時間陸續給大家分享。

提高公文寫作水平的“六個套路”之五:“善於比較”的寫作技巧

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提升公文寫作水平套路之五:關於“善於比較”的寫作技巧

一、從行文意圖區分公文的文種

學習公文寫作,需要根據行文意圖去辨析文體,準確使用公文文種。怎樣辨識運用的文種呢?

1、要能夠區分行文的方向,依據隸屬關係來確定適用文種。例如,“請示”和“函”都有請求批准的功能,但由於行文方向不同,則要使用不同的文種。向具有隸屬關係的上級機關行文,應該用“請示”;向無隸屬關係的機關行文,應該用“函”。如,關於購置**設備的請示,**公司關於與**單位建立合作關係的函。

2、要能夠區分公文功能的相同點和相異點,依據公文的具體事由來確定適用文種。報告與請示兩種文件,因為同是上行文,人們往往分辯不清,在工作中常常混用、錯用。

提高公文寫作水平的“六個套路”之五:“善於比較”的寫作技巧

二、如何區分公文的幾種方法

我們通過比較,是完全可以將兩者區別開來,區別是:

  • 第一,從性質上看,報告是陳述性公文,是閱件;請示卻是請求性公文,是批件、辦件;
  • 第二,從內容上看,報告是彙報工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和答覆上級詢問用的,不能寫請示事項;請示重在請求,要寫清請示事項,要求上級批覆。
  • 第三,從時限上看,報告是事後說明,請求是事前陳文,請示的發出機關,要等上級批覆之後才能把請示事項付諸實施,決不能“先斬後奏”。如,關於2006年通行費收入情況分析報告,關於XX單位工會委員改選的請示,這樣一比較,請示與報告的不同也就一目瞭然了。
提高公文寫作水平的“六個套路”之五:“善於比較”的寫作技巧

一個事物特點,總是在同別的事物比較中顯示出來的。具有以上辨體能力,是正確使用公文文種的前提條件。為此,善於運用比較來學習,是辨識公文文種特點,掌握公文寫作的重要途徑。

提高公文寫作水平的“六個套路”之五:“善於比較”的寫作技巧


PS:小編還是個新手,您的點贊、評論、收藏、轉發都會給小編很大的鼓勵,即使是責罵,小編也會認為是一種鞭策,繼續努力給大家寫出更優質的文章。如果可以的話,最後小編懇請您加個關注,有了您的鼓勵,小編將倍受鼓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