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巨人时代的余晖

2006年,还是一个在三分线内决胜负的时代。

沙克尔·奥尼尔仍是联盟第一中锋,在东游迈阿密的第二年便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帮助热火队捧起了队史上的第一座总冠军奖杯,新科总决赛MVP德维恩·韦德是个几乎不投三分球的突破狂魔被他们击败的德克·诺维茨基在总决赛上倒是场均出手了4次三分球,却被骂“软”,成了输家常规赛MVP斯蒂夫·纳什和他的太阳队在这个时代终究是有些过于超前了,倒在了西部决赛。

越接近篮筐就越容易得分,仍是这时代被奉为信条的真理

姚明自这一年起开始迈入巅峰,“大本钟”华莱士第四次荣膺联盟最佳防守球员,邓肯专注于建立“奇数年王朝”,凯文·加内特在弱肉强食的丛林里咆哮,德怀特·霍华德被期待着成为下一任内线霸主......

拉马库斯·阿尔德里奇就是在这个时代进入联盟。

在2006年选秀大会上,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的阿尔德里奇被芝加哥公牛队在首轮第二顺位选中,随后与第四顺位的泰鲁斯·托马斯互换,来到了波特兰开拓者队。那一年的前五顺位里有四名都是内线球员,后来开拓者队的老大布兰特·罗伊直到第六顺位才成为第一个被叫到名字的后场球员。

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阿尔德里奇身高2.11米,臂展2.25米,体重106公斤,在球探报告里,专家们称赞他才华横溢,低位进攻技巧丰富,投篮手感柔和,盖帽能力出众,已经开发出了翻身跳投和勾射,在大一到大二期间完成了25磅的增重后,他的比赛气质也变得愈发自信,于是专家们建议他应该再增重10到15磅,以便更快的适应NBA级别的对抗,努力不要成为像钱宁·弗莱那类的功能型球员(阿尔德里奇当时的选秀模板)。

如果他是在2020年进入联盟,现在的专家一定不会急于让他增重,而是会催促他尽快将投篮射程扩大到三分线外,努力成为波尔津吉斯那类以投篮和封盖见长的空间型大个子球员

瞧,篮球的发展就是如此奇妙,十余年前被联盟不耻的进攻方式,现在却成了所有大个子球员的安身立命之本。

2005-06赛季联盟场均三分球出手次数只有16次回合数为90.5次2019-20赛季,联盟场均三分球出手次数已经疯涨到了33.6次,翻了一倍还多!回合数也加快到了100.3次。

没错,篮球场还是那个篮球场,但篮球已经完全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运动了。

2006年的大个子球员如果穿越到2020年的NBA,肯定会倍感迷茫,但如果2020年的大个子球员回到2006年的NBA,也将很难适应当时繁冗的节奏和过于粗野的强度。

跳出时代的局限性,在年轻阿尔德里奇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各种明星大前锋的身影,他就像是一块质地精良的美玉,只需稍加雕琢就能登大雅之堂。

不过当时的球队主教练内特·麦克米兰就像杜峰念叨阿日一样,总是用炯炯有神的眼神期待着阿德能再硬一点,身边的助教和训练师也鼓励他多往篮下打。

阿德看了看队内老大扎克·兰多夫扭着肥屁股在场上大杀四方、取20+10如饮水的模样,也觉得大家说的极有道理。

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于是他整个新秀赛季,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削尖了脑袋往篮下扎,有36.7%的出手都来自于篮下这是阿德篮下投篮占比职业生涯最高的一个赛季篮板球里有46%都来自于前场,这也是阿德前场篮板球占比最高的一个赛季

,生涯首秀,他就在德克·诺维茨基面前抢了六个前场篮板,在与丹佛掘金队的一场比赛中,阿德甚至在最佳防守球员马库斯·坎比头上抢下了17个篮板球其中有10个都来自于前场!

新秀赛季,阿德在场均22.1分钟的上场时间里能拿到9分5篮板1.2次盖帽,没出手过一次三分球,平均投篮距离是9.3英尺

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大前锋百家争鸣的时代

如果按照这种打法继续发展下去,增重增肌,阿德很有可能会成为一名在篮下呼风唤雨的篮板得分手,但他所处的环境却在此期间悄然发生了转变。

德克·诺维茨基成了常规赛MVP,他如丝般顺滑又无懈可击的投篮手感在被联盟正名后,俘获了无数人的心。在菲尼克斯太阳和达拉斯小牛的推动下,联盟的进攻节奏在跟着加快。一夜之间,急于重建的球队们都想要拥有一个像诺维茨基那样的家伙,而阿尔德里奇也得以重新做回真正的自己。

兰多夫被交易走后,阿德顺利成章的成为了球队的正印大前锋,新赛季的第一场,他投篮19次,只抢3个前场篮板,自己投了个痛快!平均投篮出手距离延长到了10.9英尺,场均出手15.3次,比新秀赛季多了整整一倍!出手中有52.6%的出手都集中在中距离区域,命中率是精英级别的42.5%

,篮下出手占比则降到了19.7%,暴降了17个百分点。

仅一个赛季,阿尔德里奇就从前板小怪兽就变回了中投靓仔,从樱木花道变成了花形透。

2007-08赛季,阿德场均17.8分7.6篮板1.2封盖

2008-09赛季,阿德场均18.1分7.5篮板1封盖,并悄悄的尝试了一小段时间的三分球。

随着他和罗伊的成长,开拓者队在这个赛季拿到了54胜,以西部第四名的身份成功打进了季后赛,迅速完成了重建。

二人初到波特兰时,这里还留有“监狱之队”的恶臭,但在短短三个赛季后,这里已经成了赏心悦目的玫瑰花园,散发着馥郁的芬芳。年轻的内外线核心在球场上刮起令人心旷神怡的青春风暴,他们干净、优雅的球风吸引了无数球迷慕名而来。

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只可惜,美好似乎总是易碎的。

2009-10赛季,开拓者队开始遭遇大规模的伤病,更致命的是在赛季末的收官阶段,伤病击倒了正在迈向巅峰的布兰登·罗伊。

因为球队缺兵少将,阿尔德里奇除了自己得分外,也开始尝试着串联队友,赛季场均17.9分8篮板2.1助攻开始了向进攻轴心的转型

那个赛季,奥尼尔老态龙钟,姚明遭遇了毁灭性的伤病,虽有霍华德接管天空,但还是难阻传统中锋的地位在逐渐式微,中锋的工作越来越偏向蓝领,曾经寄托在大中锋肩上的任务开始向大前锋的位置上过渡

大前锋在联盟中的地位变得极高凯文·加内特和保罗·加索尔成为争冠球队的重要核心,在总决赛上一较雌雄,蒂姆·邓肯支撑着马刺不倒,德克·诺维茨基在达拉斯坚守,克里斯·波什在多伦多咆哮,布泽尔在挡拆进攻里如鱼得水,斯塔德迈尔与纳什的配合愈发精纯,更有新科状元郎布雷克·格里芬降临洛杉矶,等待着一飞冲天的时机。

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这时代的明星大前锋不仅是攻坚的长矛,还是引领球队攻防的重要旗帜。

要能凿低位,要有投篮,要善打挡拆,要拼抢篮板,要注意协防,还要传球串联,除了小斯可以安心的做一个纯粹的终结点外,其他赫赫有名的大前锋们都要尝试着将这些重担一肩抗起。

本就才华横溢的阿尔德里奇也紧跟时代的脉搏。

2010-11赛季,阿德场均21.8分8.8篮板2.1助攻1抢断1.2盖帽,化身为攻守兼备、能里能外的大杀器进攻轴心胜利贡献值11.1,进攻胜利贡献值7.6!这两项贡献值均为职业生涯单季最高!在罗伊陨落的情况下,带领开拓者队再次杀进了季后赛,入选联盟最佳阵容三阵就此成为排名联盟前五的大前锋球员

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但在季后赛中,阿德遇到了一个比他还恐怖的大杀器——德克·诺维茨基

季后赛首轮,在两人的直接对位中,阿德的状态高开低走,诺维茨基则是越战越勇。

阿德场均20.8分7.5篮板1.3助攻1.3抢断1.7封盖

诺维茨基场均27.3分7.8篮板3助攻

德克用近乎无解的“金鸡独立”投篮向阿德演绎了进攻型大前锋的极致,那是他忍辱负重多年所淬炼出的绝世锋芒,剑锋所指,开拓者队六场落败,卫冕冠军湖人被横扫出局,年轻的雷霆四少在他面前也变得不堪一击,最终在总决赛上,小牛队在德克的带领下六场击溃如日中天的热队三巨头,个人荣膺总决赛MVP,同时完成了复仇和加冕,他也是自蒂姆·邓肯之后第二位摘得总决赛MVP的大前锋球员。

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从某种程度上讲,德克·诺维茨基就是得分型大前锋的极致,他的成功让全世界所有喜欢篮球却不喜欢到内线肉搏的大个子篮球少年都看到了另一条路径,这也为后来篮球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相比之下,阿尔德里奇虽然也有一招能被称作杀手锏的翻身直臂跳投,但是无解程度远不如德克的“金鸡独立”,他的进攻火力覆盖面积也没有德克那般宽广,德克的平均出手距离是14.4英尺,他只有9.3英尺,攻击力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这便是阿尔德里奇的尴尬之处,他很好,可以跟着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切换成多种形态,但却没有凌驾于整个联盟的才华和技艺去引领任何一个时代。



小球时代的到来

2011-12赛季,阿德延续了之前的表现,场均21.7+8+2.4真实命中率提升到56%职业生涯第一次入选全明星,但由于球队后场人手严重不足,开拓者队进展的颇为不顺,只排名西部第十,无缘季后赛。

因祸得福的是,开拓者队马上在2012年选秀大会上找到了新的后场核心达米安·利拉德,球队特意聘请小牛队的冠军助教特里·斯托茨带着他的FLOW进攻体系来到了波特兰,看上去,开拓者队似乎是想让阿德复制德克的成功。

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不过他们的磨合没有很快奏效,在又经历了一个失败的赛季后,阿德才正式迈入职业生涯的巅峰

2013-14赛季,阿德场均23.2分11.1个篮板2.6次助攻三项数据均为职业生涯新高,平均出手距离延长至

12.5英尺,再次入选联盟最佳阵容三阵,杀回季后赛。

在季后赛首轮,阿德更是大发神威,前两场比赛先后轰下46分和43分,一时间震动整个篮坛,系列赛场均29.8+11.2大有向联盟顶级大杀器迈进的迹象

但在第二轮,他们遇到了正在打出完美团队篮球的圣安东尼奥马刺,五场败下阵来,马刺队风华绝代的流畅体系也让阿德的内心产生了无尽的向往

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2014-15赛季,阿德场均23.4分10.2篮板第一次入选联盟最佳阵容二阵回合占有率提升至职业生涯最多的30.2%要球权有球权,要地位有地位场均出手7.3次远距离两分球占总出手比的36.5%篮下场均出手3.8次只占总出手比的19.2%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阿德当时的进攻方式完全站在了效率的对立面,他和开拓者队也始终无法突破各自的瓶颈,再一次倒在了季后赛首轮,在阿德为开拓者队效力的九年时间里,他们只有一次突破了季后赛首轮,这与成功明显相差甚远。

与开拓者队的停滞不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州勇士队的突然崛起。

在斯蒂芬·库里三分浪潮的推动下,“小球风暴”开始席卷整个联盟追求效率的“魔球理论”也跟着大行其道联盟各队场均出手三分球次数提升至22.4次,就连阿德单赛季也出手了105次三分球,三分命中率是尚可的35.2%。

这是“小球时代”与传统时代的交点。在这个交点上,摆在阿德面前的是两条路,一种是继续古典,一种是将自己的投篮距离延长。与此同时,他在2015年休赛期成为了自由球员,摆在他职业生涯前的也同样是两条路,一种是继续留在波特兰坚守,一种是加盟理想中的球队去追逐一枚冠军戒指。

最终,他选择了加盟圣安东尼奥马刺队,马刺队选择让他继续古典。

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逆流而行,难挡百川归海

2015-16赛季,完成补强的马刺队在常规赛轰下了61胜,但阿德在融入球队攻防体系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场均出手次数从19.9次降至14.1次数据降至18+8.5

波波维奇安排他更多的往篮下挤,同时远离三分线,于是阿德的篮下出手占比增加到了26.9%,单赛季只出手了16次三分球,这种妥协无疑是为了追逐荣耀加冕所必须做的个人牺牲,阿德默默接受。但随着GDP的老去,马刺队的神奇似乎已被岁月销蚀,季后赛次轮,他们败给了生猛的杜威二少,比暂时性的失败更致命的是马刺队正在与篮球的发展背道而驰

随着“魔球理论”的普及和“小球”的盛行四号位开始与五号位融合成一个位置

场上的进攻支配权前所未有的集中在了后场小前锋接过了原本大前锋的攻坚任务,詹姆斯和杜兰特开始在篮球之巅日月争辉,大前锋和中锋变得越来越功能化,球探们判断一名大个子球员是否适合NBA的首要标准已经变成了能不能投得进三分球,为了不被场这突如其来且愈演愈烈的变革淘汰,几乎所有大个子都在三分线外紧急加练,整个联盟都轰轰烈烈的迈向了新时代,只有马刺队置若罔闻

2015-16赛季,联盟各队场均出手24.1次三分球,马刺队18.5次,联盟倒数第六

2016-17赛季,联盟各队场均出手27次三分球,马刺队23.5次,联盟倒数第六

2017-18赛季,联盟各队场均出手

29次三分球,马刺队24.1次,联盟倒数第四

2018-19赛季,联盟各队场均出手32次三分球,马刺队25.3次,联盟倒数第一

虽然靠着成熟的战术体系,马刺队还是能继续进入季后赛,但是随着邓肯的退役和伦纳德的离开,马刺队的防守不再能支撑他们愈发低效的进攻了,在联盟中的地位也从西部豪强滑落到了季后赛边缘,唯一让圣安东尼奥球迷感到安慰的就只剩下阿德的稳定

阿德在与马刺队磨合了几个赛季后,终于找到了彼此适应的方式:

2017-18赛季,重回巅峰,场均23.1分8.5篮板2助攻1.2盖帽,个人效率值是职业生涯新高的25,再次入选联盟最佳阵容二阵,俨然成了联盟第二大前锋;

2018-19赛季,除了延续得分水准外,还时不时重新化身为得分大杀器,对雷霆,轰56分!对凯尔特人,轰48分!

增重后,他能更多的要到深位,接球后直接强起,篮下出手占比稳定在27%篮下终结成功率在七成以上!能里能外的全面技巧和扎实的身板让他在挡拆进攻中如鱼得水,长两分跳投依然是他的拿手好戏,在球队打不开局面时,他也能来到腰位硬凿,用出手点难以企及的翻身直臂投篮扛着球队前进

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在2011年,阿德放在诸多顶级大前锋之中并不突出,但到了2019年,当他将一件件久经磨砺、日益精纯的进攻武器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却显得颇有些鹤立鸡群。

他是这时代最后一名古典大前锋了,独自面对着时代变迁的滚滚洪流,背影里写满了茫然。

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2019-20赛季,联盟各队场均出手三分球数继续涨到了33.7次马刺队还是联盟倒数这一次,固执的波波维奇终于坐不住了因为闯入季后赛对他们而言也不再是理所当然了,他意识到——这个时代是不可逆的

波波维奇曾无数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三分球的憎恨,但他更憎恨接二连三的失败。

整个11月,马刺队的战绩是惨不忍睹的4胜12负,波波维奇做出妥协,决定增加三分球的进攻比重,不过他们所搭配出的这套阵容却鲜有三分射手,休赛期还为了腾空间把贝尔坦斯白送给了奇才,于是乎,就只好让阿德更多的站在三分线外,因为只有各项技术完备的他才有能力快速进行切换。

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11月,阿德场均只出手1.56次三分球命中率32%

12月,阿德场均出手2.9次三分球命中率44.8%

1月份,阿德场均出手5.1次三分球命中率47.1%!

阿德很快就适应了这时代的潮流,因为其实早离开波特兰时,他就已经准备好了,马刺队的战绩也跟着水涨船高,近两个月的胜率已经超过了五成,尝到了甜头的波波维奇甚至打趣想让阿德每场都能出手十次三分球,马刺队在一月份的场均三分球出手次数已经飙升到了非常接近联盟平均水准的32.5次。

瞧,顽强如石的马刺队,也跟着时代奔腾向前了。

而阿德摇身一变,就成了全联盟唯一一个三分球命中率超过43%、场均盖帽数1.8次以上的球员,转眼间,就成了最适合这时代的大个子球员之一。

这就是阿德的神奇之处,职业生涯十四载,他没有掀起过什么惊涛骇浪,但却从未被任何一个时代抛弃过,巨人尚且执掌天空时,他是活力四射的前板高手,大前锋们雄姿英发、百家争鸣时,他又进化成得分杀器和攻防轴心雄踞一方,小球时代席卷而来时,他又化身为三分、盖帽俱佳的空间型神塔。

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他的打法在整个职业生涯的转型和演变,便是近十四年来时代发展、变迁的缩影。

时代更迭,沧桑变幻,此时代千篇一律飘在外线的大个子们难免会让人心生厌倦,而阿尔德里奇就像一壶酒,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散发着弥久的醇香。

有时候,我们会努力把自己灌醉,因为没人知晓这时代的洪流还将涌向何方?到那时,篮球又该是什么模样?

阿尔德里奇的转型,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