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點叉尾鮰的苗種繁育、運輸,新興魚種發展潛力大

一、魚苗人工繁殖

  1、親魚選擇

  選擇標準為3~5齡、體重2.5~3.5kg。非繁殖季節,雌魚頭部稍窄;雄魚體色偏黑、頭部稍寬。繁殖季節,雌魚生殖孔圓形、凹陷,腹部柔軟且膨大,呈淡灰色;雄魚頭部兩側有較大肌肉瘤,其生殖孔具乳突,腹部較硬且不易彎曲。雌雄配比在3:2。

  2、親魚培育

  培育池面積3.5-4畝、水深1.5m左右,放養量為20~30/畝。水溫>13℃時,開始投餵專用配合飼料,水溫>21℃時,投餌率為2%~4%,並適當補充植物性(大麥芽)和動物性(剁碎的小魚蝦)等飼料。每隔10天沖水1次,刺激親魚性腺發育。

二、夏花、魚種培育

  1、魚塘條件

  苗種池要求靠近水源、水質良好,進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較少,塘埂堅固,不滲不漏。夏花培育池面積以1畝左右為宜;魚種培育池面積一般為3-5畝為宜,水深1.3m~1.6m。每個魚塘應配備1.5-2.5Kw增氧機1臺,同時配備抽水機泵。

  

2、清塘消毒

  魚苗下塘前先抽乾池水,挖去塘底淤泥,曬塘20天左右,然後進水10cm,用生石灰(或漁安寶)75kg~100kg/畝兌水化漿後全池潑灑消毒。

  3、施肥培餌

  魚苗放養前10天,經過濾注水至水深0.6~1m,為迅速肥水,應投放發酵的有機肥(糞肥、餅肥均可,用量視魚塘底質而定,一般100~500Kg/畝),以培養池中的天然浮游生物餌料。

斑點叉尾鮰的苗種繁育、運輸,新興魚種發展潛力大

斑點叉尾鮰魚苗

  4、魚苗放養

  魚苗孵出後3~4天到魚苗長至4~5cm的夏花,可採用和“四大家魚”苗種培育類似方法,每畝放苗3~5萬尾,約需20~30天,然後稀疏分塘,轉入魚種培育階段。從夏花培育成50g左右大規格魚種,每畝放夏花8000~9000尾,同時搭配放養6~10cm的鰱、鱅魚600~700尾。

  5、餌料投餵

  魚苗剛下塘4~5天不投餵飼料,攝食塘中的浮游動物,當魚苗長到4.5cm以上時,開始逐漸投餵配合飼料。投餵初期要進行馴食,方法是:喂料前用魚盤在投餌處撥水,刺激魚苗,然後撒一小把餌料,每隔半分鐘重複一次,每次馴食10~20分鐘,每天2次馴食,持續4~7天,即可使斑點叉尾鮰養成群體攝食習慣。配合餌料每天投餵2次,投餌率3%~5%,蛋白質含量應為40%左右。

  6、日常管理

  要求PH值6.5~8.3,溶氧大於3mg/L。飼養期間每隔7~10天換注新水1次,水深隨魚體增長而加深,逐漸加深至1.5m左右;定期用濃度為0.5mg/L二氧化氯全池潑灑,以預防魚病和調節水質。

三、苗種捕撈和運輸

  1、苗種捕撈

  夏花捕撈應避開正午高溫,選擇涼爽的早晨或傍晚,捕撈夏花時的水溫要低。夏季高溫,考慮到早晨夏花浮頭和水溫因素,若為了縮短運輸時間進行空運而趕飛機,可頭天傍晚把夏花捕起,放在苗箱中沖水,次日早晨裝運。

  2、夏花運輸

  運前要進行2~3次拉網鍛鍊,用規格30cm×30cm×40cm尼龍袋,每袋盛水3~4L,並加入適量的應激寶,以防魚苗的應激反應,放夏花1500~3000尾,運輸時間為12~18小時。夏花捕撈打包均應要帶水操作,為防尼龍袋在運輸途中破損,可裝進特製硬紙箱中,最後用繩子固定好紙箱,即可起運。運輸途中,若時間較長,有條件時的可途中換水或重新充氧。

  斑點叉尾鮰:

  3、魚種捕撈

  捕撈魚種為減少應激,應選擇11月至翌年4月間,天氣晴朗溫暖,捕撈前需停食2天,並進行至少2次拉網鍛鍊,沖水3小時。

  4、魚種運輸

  可用尼龍袋充氧裝運,每袋魚種不要超過0.5kg。用魚簍子裝運,為保證魚簍內部光滑,可放尼龍內襯,以防魚體擦傷,同時要採用亞密封式,防止魚種摜出。魚簍內部用純氧供氣,裝運密度30kg/㎥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