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的苗种繁育、运输,新兴鱼种发展潜力大

一、鱼苗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

  选择标准为3~5龄、体重2.5~3.5kg。非繁殖季节,雌鱼头部稍窄;雄鱼体色偏黑、头部稍宽。繁殖季节,雌鱼生殖孔圆形、凹陷,腹部柔软且膨大,呈淡灰色;雄鱼头部两侧有较大肌肉瘤,其生殖孔具乳突,腹部较硬且不易弯曲。雌雄配比在3:2。

  2、亲鱼培育

  培育池面积3.5-4亩、水深1.5m左右,放养量为20~30/亩。水温>13℃时,开始投喂专用配合饲料,水温>21℃时,投饵率为2%~4%,并适当补充植物性(大麦芽)和动物性(剁碎的小鱼虾)等饲料。每隔10天冲水1次,刺激亲鱼性腺发育。

二、夏花、鱼种培育

  1、鱼塘条件

  苗种池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塘埂坚固,不渗不漏。夏花培育池面积以1亩左右为宜;鱼种培育池面积一般为3-5亩为宜,水深1.3m~1.6m。每个鱼塘应配备1.5-2.5Kw增氧机1台,同时配备抽水机泵。

  

2、清塘消毒

  鱼苗下塘前先抽干池水,挖去塘底淤泥,晒塘20天左右,然后进水10cm,用生石灰(或渔安宝)75kg~100kg/亩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

  3、施肥培饵

  鱼苗放养前10天,经过滤注水至水深0.6~1m,为迅速肥水,应投放发酵的有机肥(粪肥、饼肥均可,用量视鱼塘底质而定,一般100~500Kg/亩),以培养池中的天然浮游生物饵料。

斑点叉尾鮰的苗种繁育、运输,新兴鱼种发展潜力大

斑点叉尾鮰鱼苗

  4、鱼苗放养

  鱼苗孵出后3~4天到鱼苗长至4~5cm的夏花,可采用和“四大家鱼”苗种培育类似方法,每亩放苗3~5万尾,约需20~30天,然后稀疏分塘,转入鱼种培育阶段。从夏花培育成50g左右大规格鱼种,每亩放夏花8000~9000尾,同时搭配放养6~10cm的鲢、鳙鱼600~700尾。

  5、饵料投喂

  鱼苗刚下塘4~5天不投喂饲料,摄食塘中的浮游动物,当鱼苗长到4.5cm以上时,开始逐渐投喂配合饲料。投喂初期要进行驯食,方法是:喂料前用鱼盘在投饵处拨水,刺激鱼苗,然后撒一小把饵料,每隔半分钟重复一次,每次驯食10~20分钟,每天2次驯食,持续4~7天,即可使斑点叉尾鮰养成群体摄食习惯。配合饵料每天投喂2次,投饵率3%~5%,蛋白质含量应为40%左右。

  6、日常管理

  要求PH值6.5~8.3,溶氧大于3mg/L。饲养期间每隔7~10天换注新水1次,水深随鱼体增长而加深,逐渐加深至1.5m左右;定期用浓度为0.5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以预防鱼病和调节水质。

三、苗种捕捞和运输

  1、苗种捕捞

  夏花捕捞应避开正午高温,选择凉爽的早晨或傍晚,捕捞夏花时的水温要低。夏季高温,考虑到早晨夏花浮头和水温因素,若为了缩短运输时间进行空运而赶飞机,可头天傍晚把夏花捕起,放在苗箱中冲水,次日早晨装运。

  2、夏花运输

  运前要进行2~3次拉网锻炼,用规格30cm×30cm×40cm尼龙袋,每袋盛水3~4L,并加入适量的应激宝,以防鱼苗的应激反应,放夏花1500~3000尾,运输时间为12~18小时。夏花捕捞打包均应要带水操作,为防尼龙袋在运输途中破损,可装进特制硬纸箱中,最后用绳子固定好纸箱,即可起运。运输途中,若时间较长,有条件时的可途中换水或重新充氧。

  斑点叉尾鮰:

  3、鱼种捕捞

  捕捞鱼种为减少应激,应选择11月至翌年4月间,天气晴朗温暖,捕捞前需停食2天,并进行至少2次拉网锻炼,冲水3小时。

  4、鱼种运输

  可用尼龙袋充氧装运,每袋鱼种不要超过0.5kg。用鱼篓子装运,为保证鱼篓内部光滑,可放尼龙内衬,以防鱼体擦伤,同时要采用亚密封式,防止鱼种掼出。鱼篓内部用纯氧供气,装运密度30kg/㎥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