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赏析|心静自有海鸥知——夜听《鸥鹭忘机》有感

窃以为,古琴的妙处,在于无论何时听到,都能让人瞬间忘却了心中的浮躁,于中正平和的音色里,体悟到一份淡然。

古琴赏析|心静自有海鸥知——夜听《鸥鹭忘机》有感

我是在夜深时刻去听行之先生的《鸥鹭忘机》的,原本是无眠之夜,却在听完之后,心神俱安,睡了一个好觉。

《列子•黄帝篇》中的有一则《好鸥鸟者》的寓言中说道:“海上之人有子欧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翻译成现代文字,就是说有一个年轻人,经常到海边和鸥鸟戏耍。每当他来到海边,那些水鸟就成群结队地飞到他的身边来,跟他一起嬉玩。有一天,青年的父亲就对他说:“我听说那些鸥鸟都喜欢和跟你一起,你把它抓来,让我也玩一玩吧。”第二天,这个青年带着这样的念头来到海边,那些海鸟都高高飞舞着,远离开他了。

古琴赏析|心静自有海鸥知——夜听《鸥鹭忘机》有感


“鸥鹭忘机”这个词就是来源于这则寓言的前半部分。所谓“忘机”,就是忘记属于人的、属于利益社会的心机、欲望,忘却了机巧之心,自甘恬淡,与世无争,使自己回到与万物相和谐的自然、质朴的状态中去了。而《鸥鹭忘机》这首琴曲,亦是要表现这则寓言所表现的内容。行之先生在演奏这首琴曲时,遵循了古人的原谱,再现了道家的清虚淡静的风格和意境。于袅袅琴音中,仿佛令人看到了鸥鸟自由自在翱翔于海面时的安详,又仿佛让人体会到鸥鹭忘机式的质朴生活。琴曲以一段滚拂泛音开端,音节恬静安闲,指法自如流畅,恍惚间,好似置身于一叶扁舟,荡漾于碧波汪洋之间。那悠悠古琴声,宛如落在水面的星光,又恰似生长在花蕊上的晨露,款款诉说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得。闭目静思,任沙鸥白鹭盘旋脑际,心境也随之而豁然开朗。泛音之清微淡远,蕴含了海翁忘机,鸥鸟不飞之意韵。行弦起转空灵之处,更是表现出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一曲听罢,我忽然想到两年前于昆明与友人结伴滇池看红嘴鸥的情景。在那个温暖的城市,红嘴鸥宛如一个个美丽的精灵,或在滇池波光鳞鳞的水面上轻盈飞舞,或调皮的啄食着游人手中的面包屑,飞累了的时候,或停在水面扶摇休闲,或落在礁石上三五成群的嬉戏。我的幸运在于,甚至有一只海鸥飞落在我伸出的手臂上,全然没有丝毫惧色。同行的友人说,可见你心思敦厚,就连鸟儿也会和你友好相处,而无防范之心了。一时间,有了心静自有海鸥知的感慨,甚而有了与那鸟儿同游于天地之间的豪迈了。

俄而又忆起了黄庭坚在他的《登快阁》一诗中说:“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可不是也表达了他对《鸥鹭忘机》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么?告别官场,摆脱为利欲所左右的世俗生活,且驾一叶轻帆,与鸥鸟悠然共游,对于黄庭坚而言,该是何等的惬意?

“短裘高帽长竿,风清月朗地天宽。兀坐竟无言,胸次飘然,寂无机见从心便。”先生的一曲鸥操,于静夜之中,犹觉余韵悠长。

古琴赏析|心静自有海鸥知——夜听《鸥鹭忘机》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