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後操作策略

春節後操作策略

目前滬深兩市一共有3400多隻,2017年上漲的個股可能只有不到30%,超70%的個股下跌,結構化行情非常極端。

3月份的雄安題材,七八月的週期股行情及10月份白馬股的加速行情,都是有非常不錯的交易性機會,但漲多了也會回調,像雄安板塊,像週期股,資金的輪動效應非常明顯,所以如果不是盈利能力持續驅動的話,那麼資金大概率會兌現手中有利潤的籌碼。

由於IPO常態化,若每週發6家新股,那麼明年也有300家以上,所以2018年大概率會延續2017年的結構化行情,業績穩定增長,行業龍頭會繼續獲得估值的優勢,而績差的中小創個股繼續邊緣化的概率較大,注意迴避績差小盤股。

2018年6月正式納入MSCI,及養老金持續入市,放開外資的投資比例等都有望推動A股的慢牛格局,而網下打新的大戶及機構配置大盤股穩住市值,使得指數下行空間不會很大,所以2018年指數大概運行區間預計在3100點-3600點。

操作上,建議選擇低估值的績優股和行業龍頭股進行重點配置,5G、芯片、人工智能等交易性板塊可階段性配置,切記行情依然是結構化非常明顯的格局,漲的話也是某個板塊,某個時間輪著漲,所以如果手中持倉個股漲多了要學會階段性兌現利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