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怎么还不去上班?”所有的“只陪不伴”,都是在浪费时间

线上学习有序开展,你的孩子学的怎么样呢?前几天和几位朋友交流,大多数人都在吐槽这样的学习方式存在多少的问题,孩子的身体健康,视力,学习效率等都会受到影响,还是早些恢复正常,这样大家都省心了。

但是其中一位朋友却说,这样挺好的,她有了更多的时间陪陪孩子。

“妈妈你怎么还不去上班?”所有的“只陪不伴”,都是在浪费时间

其实这位朋友的工作非常体面,收入也很可观,孩子在当地有名的小学里上学,自己平常照顾着孩子的生活,按理来说,幸福是和他们共存的,但是,在她的话语间,我们知道了她为什么这样说。

朋友解释道,其实自己和丈夫的工作虽然体面但是没有多少空余的时间,尽管有周末,但是周末的时候安排了孩子的课程,同样没有什么时间。

平常下班了,自己在外面笑了一天,工作的一天,回到家的时候料理完家里的事情,就是让孩子自己写作业,紧接着就是睡觉,相比于电视剧里,带着孩子经常去动物园,这样的生活有些奢侈。

现在孩子在家里学习,没有那么多的兴趣班补习班,自己大多数的时间都和孩子在一起,以前孩子不喜欢自己问他兴趣爱好的事情。

可是现在,孩子会主动的告诉妈妈,自己又遇到了什么,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起了什么内容,他觉得很有意思等。这就是陪伴的魅力,是爱在连接彼此。

“妈妈你怎么还不去上班?”所有的“只陪不伴”,都是在浪费时间

一、家长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在十几年前,中国大多数的孩子都属于“留守儿童”类型,因为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家长们无法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只能把孩子寄放在老家父母的身边,自己外出工作,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回到老家,亲人团聚。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对孩子陪伴的重要性,尤其是家庭教育的概念深入家长们的思想里,孩子的教育问题,成长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此前,岳云鹏就在节目里说到,自己之前都在忙碌着工作,对于女儿的陪伴非常少,现在女儿的成绩有明显的差距,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种情况,多给孩子陪伴,多尽为人父,为人家长的职责。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胜过一份礼物,一个玩具,一个蛋糕……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家长们不能缺席。

“妈妈你怎么还不去上班?”所有的“只陪不伴”,都是在浪费时间

二、家长的误区:陪着孩子就是“陪伴”

家长们在陪孩子的这件事上有了足够的重视后,仍然有一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比如有的家庭把孩子放在书房里写作业,自己在客厅娱乐或者在房间办公,在空间上貌似实现了对孩子的陪伴,可是你并没有真的给予孩子内心最真实的照顾。

只“陪”不“伴”,是家长们在陪孩子这个问题上最大的问题,有了沟通交流互动,陪伴才能产生作用。

朋友小小一度和自己的女儿关系紧张,因为在家里的时候她一般都会让孩子自己写作业,而丈夫和自己就做些自己的事情,她起初不知道孩子学习、玩耍的时候其实更需要家长的互动,而不是看管。

因而,小小每次让孩子自己玩的时候都是把自己安排给自己做些其他的事情,渐渐的孩子不爱开口说话,经常一个人生闷气,小小觉得孩子脾气太大,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一下就多起来了。孩子不能只陪不伴,你知道吗?

“妈妈你怎么还不去上班?”所有的“只陪不伴”,都是在浪费时间

三、家长的正确陪伴,是孩子成长的必要养分

1、 更有自信心,感觉到自己被爱

被陪伴的孩子的优点,家长们可能知道的不太多,可是在生活里,我们会有很明显的感受。

比如金星的儿子被问到自己的妈妈是男人的时候,他硬气的回答“关你什么事”,这和金星用心的教育和长期的陪伴是分不开的。

家长的正确培养能够给予孩子莫大的自信心,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

2、 安全感更为强烈

安全感匮乏的孩子容易内心自卑,行为乖张,通过一些过激行动来证明自己等,但是在父母的有效陪伴之下,这样的情况会逐渐减少,甚至没有。

因为在孤独的世界里,孩子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假如父母的陪伴足够,那么孩子可以感受到来自父母家庭的温暖,内心的恐慌和不安也会减少,从而增强内心的安全感。

“妈妈你怎么还不去上班?”所有的“只陪不伴”,都是在浪费时间

四、关于正确陪伴,家长要做到哪些?

1、 不要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太小孩子气

当孩子提出,“爸爸妈妈陪陪我吧”,“今天带我去游乐园吧”,“明天能不能带我去吃肯德基”等要求的时候,家长们并不一定会同意孩子,有的时候甚至会觉得孩子会无理取闹。

实际上,有的时候孩子只是想要通过一种方式,一个借口来让家长们多陪陪自己,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想靠近父母。

不要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太小孩子气,正确的陪伴你应该给予孩子。

“妈妈你怎么还不去上班?”所有的“只陪不伴”,都是在浪费时间

2、 太乖的孩子不一定好

当听到给孩子足够陪伴很重要的时候,肯定会有家长说,自己的孩子非常懂事,乖巧又听话,没有给自己提过要求,自己一个人写作业,玩耍也挺自在的。

要知道,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主动接受,而是被迫懂事。

孩子不希望家长不要自己,所以他选择听话。正确的陪伴需要家长们认识到,孩子内心深处对伙伴的渴求,而不是被“懂事”蒙蔽。

3、 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上学回家,想要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此时家长们别觉得孩子的事没有什么大不了,就算了,而是应该耐心的听孩子说。

正确的陪伴不能只有输出没有输入,听孩子表达也很关键。

“妈妈你怎么还不去上班?”,所有的“只陪不伴”,都是在浪费时间,给孩子的陪伴需要用心。

“妈妈你怎么还不去上班?”所有的“只陪不伴”,都是在浪费时间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