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幾千億收藏的:大多一屋子贗品,窮得咣咣響

很多國寶幫,動不動就號稱收藏了幾萬件、幾十萬件文物藝術品,他們動不動就號稱收藏價值幾千億、幾萬億,富可敵國的。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窮得咣咣響,那有錢收藏真品?一屋子都是贗品,沒有一件是真的。










號稱幾千億收藏的:大多一屋子贗品,窮得咣咣響

行貨有著區域性特徵,可分天津行貨,南京假畫,安徽仿品,潘家園貨和其他地區仿貨。其中以天津行貨最為出名,且規模最大,從業人數最多,主要集中在天津鼓樓地區。天津所造假畫對象以近現代京津畫派的畫家居多,如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陳半丁、陳少梅等大名家,也有當代著名畫家如黃胄、範曾、劉大為、何家英、王明明等人。

號稱幾千億收藏的:大多一屋子贗品,窮得咣咣響

其次是南京假畫,主要集中在南京夫子廟和清涼山古玩市場等地,所仿以金陵畫派錢(錢松喦)宋(宋文治)亞(亞明)魏(魏紫熙)、傅抱石、陸儼少、陳大羽等畫家和當代江浙、上海地區程十發、範揚、吳山明等當代畫家的畫作為主。安徽仿品,主要集中在古徽州黃山地區,以清代民國海派和新安畫派老畫為主,以仿舊水平高為特色。潘家園貨,是價錢最便宜,水平最低的假畫,主要是以吸引行外買家和旅遊者為主。

其他地區貨,也有著較強的區域性,如陝西的行貨主要做石魯、趙望雲、劉文西等畫家作品,廣東行貨以嶺南畫派高劍父、高奇峰、黎雄才、關山月、趙少昂等大師作品和林墉、方楚雄、王子武等廣東當代名家作品為主。這些各地的行貨,各具特色,互為補充,最終都流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拍賣和藝術品市場。

號稱幾千億收藏的:大多一屋子贗品,窮得咣咣響

書畫古玩造贗原因為何?

觀察上述地區,但凡是造假的重災區,在歷史上,都是某種重要的文化發源地,在這些地區,生產工藝的傳承未曾間斷,得以傳承,在傳承的過程中不斷的更新。另外一方面是歷史遺留給這些地區的資料和資源相對完整,例如江西景德鎮是官窯的燒製地,生產官窯的特殊原料至今猶存,如胎土二元配方所需要的麻倉土並不像專家們所言已經絕跡,而是仍在被偷採、使用,這也就是為什麼高仿大師們能燒製出元明清時期的官窯的原因所在。

市場的培育,其實是有意識的在培育,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火爆是眾目可見的,齊白石的畫作在市場上吃香,造假者就一擁而上的做齊白石的偽作,明清官窯瓷器在拍賣市場上屢創高價,作假者就大量的成規模的仿明清官窯的瓷器,這樣不斷的在更新,不斷的在擴大規模,到達一定的實踐和時間的積累,某個地區就會逐步形成這一藝術門類的作假聚集地。

號稱幾千億收藏的:大多一屋子贗品,窮得咣咣響

另外一方面政府出臺一系列的政策鼓勵,大力發展當地的某種文化,但是被別有用心的人曲解,而政策就成了這些人的保護傘。以安徽蚌埠為例,當地政府有意識的把玉器做一個產業,大力發展當地的玉文化,但是產業不是說造假,就是被當地別有用心的人“理解”為造假,這也是為什麼安徽蚌埠成為中國玉器造假地的原因之一。


注:本站上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不代表小藝書的立場,也不代表小藝書的價值判斷。轉載旨在分享,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