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到政府單位上班有沒有發展前途?

吃飯用大碗aa


勞務派遣是一種用工形式,就是為了緩解現階段人手不足的情況,例如合同制交警,合同制消防員。那麼這種工作有沒有前途?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沒有前途,至少你等不到有前途的那一天。

我是做過勞務派遣工的,就這麼跟你說吧,正式編制拿著相當於我三倍的工資,幹著10%的活。剩下90%都是勞務派遣工累死累活去做,沒有特殊補貼,沒有獎金績效,更沒有公積金。

從個人經歷來看,勞務派遣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可替代性高。

在外人來看,在某某部門,某某事業單位工作很光鮮靚麗,但實際上心裡的酸楚只有自己知道。說得直接點,我就跟那個在單位掃地的大媽是一個性質,就是個打雜的。也就是說,在大街上隨便找個人都能做,可替代性很高。所以為了保護自己,也為了心裡的那點虛榮,很少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是勞務派遣的。

對於沒做過勞務派遣到政府單位上班的人來說,不瞭解裡面是什麼情況,所以擠破頭也要進去。幻想著只要在政府單位做得夠長,就能成為正式編制了。

正因為很多人抱著這種想法,無形之中增加了這份工作的可替代性。領導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愛幹就幹,不愛幹就滾蛋,沒人求你在這待著!”

二,沒有個人發展空間。

注意我的用詞,我說的是沒有!

舉個例子,在我還在單位的時候,有個勞務派遣工(我們這裡習慣叫合同制),幹了整整10年,才做上了小隊長,而且沒實權,沒地位,管不了任何人,工資僅僅也就是3000塊左右,我做了不到3年,工資是2500左右。

咱們可以試想一下,你在任何一家企業公司上班,幹了10年,光算工資漲幅也不僅僅是3000塊了吧。現在確實也有晉升到正式編制的渠道,但是非常嚴格,非常狹窄。如果背景不夠硬,你連這個消息都不知道。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是在勞務派遣這個行業中,“狀元”最多也就是那個小隊長級別。

三,處處低人一等。

現實是很殘酷的,勞務派遣和正式編制上的差距,不只是待遇,工資,甚至連人權都沒有。

這麼說可能有點過分,但我在政府單位時就遇到過這種現象:我還記得那是在前年冬天,我們去執行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偏偏天公不作美,車在半路上拋錨了,導致我們沒有趕到任務地點。

這件事在市裡影響很大,單位領導為了自己前途,就說車沒問題,是司機沒開好,然後私自把所有責任全部歸到開車的司機上,結果是白白乾了三個月,沒拿一分錢,然後才開除。

從個人來講,我是真的不建議去做什麼勞務派遣的工作,不管是不是在政府單位。這份工作的人員流失率很高,這就是在浪費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