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第一年,这3个育儿时间节点有点“坑”,你踩了吗?

每个妈妈都是从新手妈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不断升级打怪,遇坑填坑,才变成孩子眼中的“超人妈妈”。

没有人天生会带孩子,包括我自己,也是一边学习,一边试验,再一边分享。养儿8个月,我总结了在当妈妈的第一年里,最容易踩的3个育儿时间节点。希望更帮助到更多的新妈妈!

当妈第一年,这3个育儿时间节点有点“坑”,你踩了吗?

亲自踩过的坑:新生儿母乳喂养,要每两个小时吃一次

案例:

还没有生孩子的时候,很多过来人告诉我一句话:刚出生的婴儿需要每两个小时喂一次。说的人多了,我也就坚信不疑,并且如此执行!

夜里11点睡觉后,他总是一会儿哭一会儿哭,他爸爸把他抱在怀里,不停的哄、叫她的小名、告诉他自己不要怕。尽管这样,孩子依然在哇哇大哭不停的哭,弄得大家都没有休息好,对孩子也是埋怨。

就这样在医院一周后,小猪仔体重从3350克掉到了2800克。很明显,宝宝没有吃饱!

如何避坑:

母乳喂养一定是按需喂养而不是按时喂养。

成都市妇女儿童医院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条措施》第六、七、八条。其中第8条要求产妇不定时、不定量对婴儿进行哺乳。

当妈第一年,这3个育儿时间节点有点“坑”,你踩了吗?

第8条鼓励产妇不定时、不定量

①新生儿的胃很小,不得不频繁进食

当妈第一年,这3个育儿时间节点有点“坑”,你踩了吗?

婴儿的胃口开始很小

新生儿的胃像豌豆那么大,一次只需要10ml左右奶,所以吃的少,需要多次进食。

②新生儿还分不清昼夜,所以喂养必须不分昼夜。

咱们作为成年人,已经很久在夜间不需要吃饭。但是新生儿是分不清白天黑夜的,晚上也需要进食。

③两个小时喂一次,这个时间只是一个平均值,并不代表所有的婴儿和任何时候的婴儿。

每个孩子的消化功能不一样,有的消化得快,有的消化得慢。消化得快的孩子,可能在1.5个小时的时候就已经很饿了,消化慢的孩子,可能3个小时后才会被饿醒。

切记新生儿母乳喂养是不分昼夜按需喂养,切不可像我傻傻的让孩子挨饿!初为父母一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尽快熟悉宝宝的习惯。

当妈第一年,这3个育儿时间节点有点“坑”,你踩了吗?

被书误导的坑:6个月添加辅食

案例:

小张的宝宝5个月后就开始添加辅食了,她的朋友们都纷纷指责她不应该给宝宝添加辅食。因为没有满6个月。一些育儿书指出添加辅食要6个月之后,有的又说6个月添加辅食已经太晚了,应该从4个月开始。小张很茫然,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如何避坑:

添加辅食对婴儿来说是一件大事,添加晚了会造成营养不足、错过发展进食技能的最佳时机,添加早了很可能增加宝宝脾胃负担。那么添加辅食究竟应该是父母说了算还是宝宝说了算?答案是:看宝宝!

当妈第一年,这3个育儿时间节点有点“坑”,你踩了吗?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儿辅食添加不早于4个月,不晚于8个月。

①看宝宝是否做好吃辅食的准备

宝宝的身体生长到可以接受辅食,与他们对辅食开始感兴趣往往是同步的。比如:

  • 头能抬高竖直:大多数孩子通常要等到3~4个月大的时候才能长时间地把头抬高竖直。脖子能直立,才能更好的吞咽。
  • 学会独坐:婴儿经过扶坐练习,通常在6个月大的时候学会独坐。利用儿童餐椅,宝宝会更喜欢吃饭这项游戏。而不是被人束缚在怀里坐着吃。
  • 体重达标:婴儿的体重达到儿保要求,并且会比之前饿的快。随着宝宝月份的增大,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吃奶后消化速度比较快,会出现就算宝妈增加了喂奶次数,宝宝依然吃不饱。
  • 张大嘴巴想吃:宝宝在4个月左右开始会抓握,跟着会对大人手里的东西感兴趣。经常目不转睛地盯着食物看,或是看到有人拿着食物朝他们走过来时就张着嘴热切地期盼着,咽喉处有吞咽动作,甚至还会抢食物送进嘴里。

②添加辅食要循序渐进

由稀到稠、从简单到多样、从根茎类到果蔬到肉。

当妈第一年,这3个育儿时间节点有点“坑”,你踩了吗?

辅食添加顺序

当妈第一年,这3个育儿时间节点有点“坑”,你踩了吗?

建议辅食时间

如果宝宝在第4个月开始吃糊状,并且能适应,第5个月时就应该吃颗粒状。

对于吃辅食的进度,应该视宝宝的接受能力而定,而不是家长的意愿。对于刚开始吃辅食的宝宝来说,辅食只是辅食,奶才是主食!

被焦虑引导的坑:“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九站周岁走”,为什么我家宝宝7个月了还不会翻身?

案例:

婴儿的身体成长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三翻六坐七滚八爬”。闺蜜家的宝宝已经快7个月了,可是仍然不会翻身,很是担心。原因是临近冬天,宝宝穿的非常多,外婆随时都抱,几乎不让她自己玩。

很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宝宝到了特定的时间还不会翻身、走路这样的大动作就会很焦虑。

如何避坑:

我们先来看婴儿大动作发展图:

当妈第一年,这3个育儿时间节点有点“坑”,你踩了吗?

也就是,如果从宝宝第2个月时开始练习俯趴,第3个月练习翻身,第4个月就可以达到熟练翻身的程度。但是,每个婴儿出生的时间不同,自身发展情况也不同。这个具体时间,只能根据婴儿自身情况来定。

①自身条件:身体发育到一定条件

如果宝宝本身是早产儿,或是缺乏锻炼身体发育没有达到标准的,你让他4个月时学会翻身就有一点为时过早。

每一个大动作之前都需要宝宝练习很多小动作,经过反复练习之后,身体达到了某一种水平,宝宝才会自发的进行下一个大动作训练。

比如:宝宝趴的时间足够了,躯干才有力量翻身过去。手部和脚部的力量足够了,他才能够爬行。

当妈第一年,这3个育儿时间节点有点“坑”,你踩了吗?

小猪仔8个月自己学习站立

②外部条件:给宝宝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

不管是练习翻身还是走路,我们都应该给宝宝提供一个适合他锻炼的环境。

  • 少穿一点衣服,太厚的衣服会阻碍他翻身的欲望。
  • 给宝宝一个自由活动的地方,比如爬爬垫或者床。

需要注意的是:

练习翻身、坐、站立的时候,大人一定要在身边

给宝宝创造一个平整、硬度适合的活动面

宝宝练习的时候,父母可以在身边鼓励他,引导他

写在最后

这三个坑没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时间。很多家长一定要等到120分钟才喂奶,宝宝第6个月的第一天才喂米粉,第8个月第一天就要求宝宝会爬。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换位思考一下:即便是成年人到脸养成了到点吃饭的习惯,但是他仍然会需要偶尔吃零食来填补肚子饿;即便是成年人改变一种饮食习惯,也不可能一碗饭就行,而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让自己的肠胃来接受;即便是成年人学习技能也不可能是一天就会、到点就能。任何成长都是在此之前经过反复练习,才能达到今天的效果。

当妈第一年,这3个育儿时间节点有点“坑”,你踩了吗?

各种各样的育儿书籍

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生长情况也不一样,尤其是早产儿和体质不太好的宝宝。书本上和他人的建议只能作为我们的育儿参考,尊重自家宝宝的性格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家宝宝的才是最适合宝宝的育儿之道!

愿所有的宝宝都能快乐健康成长!

我是卿晨,小猪妈妈,“非典型全职妈妈”,一边学习育儿,一边分享经验。关注碰撞更多育儿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期待你的转发、点赞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