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作者/慧超


(一)


近來民間的輿論爭論常常給我一種錯覺,或許你亦有同感:


在蠢貨橫行的時代裡,理性分析和講道理已經淪為了諸多“蠢事”中的一種。


畢竟,群情激奮下,他們要的是情緒的宣洩,要的是自我“正義”與“勇氣”的彰顯,至於事實、邏輯和道理本身,是可以“不拘小節”的。


這兩天最讓我感到莫名其妙的,莫過於引起一眾網友抗議的《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了。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我在微博上翻了幾頁評論,好傢伙,放眼一望全是罵的,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個條例一旦通過,我們就要“亡國滅種”了。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然後,這樣的微博下面,有超過100萬人點贊。評論區令人費解、毫無邏輯的留言和種族攻擊,就更是數不勝數了。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我尋思這些抄起鍵盤就開噴的朋友,是不是連基本的思考能力和邏輯判斷都沒有啊?


這個徵求意見稿你們都讀了嗎?


怎麼就上升到“喪權辱國”、“亡國滅種”的層面上了?怎麼,這是要學習晚清,閉關鎖國了是嗎?


說真的,這一切看得我一臉問號???


可能這些人不知道,一直以來,中國“綠卡”對申請者的准入門檻都是最苛刻的國家之一(實際上這個“之一”加的是很勉強的)。


外國人若想獲得中國的”綠卡“,門檻不是太低,而是非常、非常、非常高。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有多高呢?


比如第一位獲得中國綠卡的外國人瓊·辛頓,她的中文名就是鼎鼎大名的“寒春”,她是世界頂級的核物理學家,是楊振寧教授的“師姐”。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比如上海第一批獲得中國永居權的外國人中,有兩位是諾貝爾獎得主。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比如CBA歷史上第一個獲得中國綠卡的外援馬布裡,差不多是CBA歷史上最成功、聲望最盛的外援了。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注意,這裡出現了第一個關鍵點:


中國給外國人永居權這件事,不是第一次提出,而是早已實行多年,此次只是在立法層進一步規範和完善。


(二)


實際上,早在2004年,中國就開始採取國際慣例,實行“外國人永久居留證”制度。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各國對人才的爭奪早已進入白熱化。在這個大背景下,實際上中國綠卡發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美國一年要發100多萬張綠卡給外國人。而公開數據顯示,2004—2013年間,獲得中國綠卡的總人數僅為7356人,平均一年只有700多人能拿到中國綠卡。


這個數據的背景是,在中國學習、工作、創業、做研究的外國人數以千萬計。


我完整地讀完了這次引發巨大爭議的《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


我沒覺得綠卡的門檻下降了,對比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中國綠卡的門檻仍然高到苛刻。


第一類,就是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在努力爭取和挽留的“頂級精英”,比如諾貝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菲爾茲獎得主,這樣的全球頂級人才得一人勝百億投資,對一國的貢獻很難用金錢來衡量。


第二類,就是類似常春藤名校,或博士學歷,或我國各行業亟需的高精尖類人才。


第三類,是在中國進行投資的投資者,門檻高過絕大多數發達國家,要求1000萬人民幣以上。


第四類,是在中國境內有穩定工作,且收入水平遠高於普通中國人的各行業中堅人才。


條例全文就不貼了,簡而言之,能獲得中國綠卡的外國人,基本上是四高維度:


高貢獻、高學歷、高投資、高收入。


公佈的徵求意見稿,的確有一些尚待細化和進一步明確的地方,但總體而言,想獲得中國綠卡,比獲得美國日本這樣國家的綠卡要難多了。


很多人根本沒有讀過這個徵求稿全文,上來就毫無邏輯的開噴。比如其中爭議很大的第十七條: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我想說的是,沒有親屬隨高級人才永居的政策,吸引高精尖人才留華就是一句不切實際的空話——而這樣的配套政策,幾乎是全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


比如,我們想吸引類似諾獎得主這樣的大神、哈佛牛津這樣頂級學府的教授,或者埃隆·馬斯克這樣的創業鬼才,他們本人無疑夠格獲得中國綠卡。


但你難道要禁止他的妻子、孩子和父母獲得中國綠卡嗎?那人家憑啥拋家棄子來你這做貢獻呢?畢竟這樣的人才,全世界都在搶。


還有一種批判更無邏輯,說是要“禁止外國人將中國取得的合法收入,匯往境外。”這些人荒唐的地認為,這個條例一開,就是放任洗錢和逃稅——您知道啥叫洗錢嗎?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我一臉問號,自己合法賺的錢,不能受自己意願的支配,天底下哪兒有這樣的道理?


對待人才和資本,應該張開懷抱,擁抱國際化,而不是關起門來,學著做一隻貔貅。


如今放眼全球,中國人和全世界做生意,任何一個國家你都能見到中國人在此工作、創業、做生意,可我沒聽說過哪個國家,禁止中國人將他合法收入匯給中國的。


你聽說過嗎?


父親在國外打工,賺了錢匯給國內,供孩子上學,給家裡蓋房乃至幫孩子供樓,這樣的故事,在中國並不罕見。


實際上自改革開放以來,很多中國人發家致富奔小康,靠的就是出國務工,有很多地區,出國務工幾乎成了一項傳統,動輒半個村子的人都在國外打工。


只許中國人賺外國的錢,不允許人家外國人來中國合法賺錢嗎?


這是狹隘的民粹主義觀念,天底下沒有這樣的道理,說好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呢?


人家在中國工作、經商、創業,也是為中國經濟做貢獻,不是說必須把錢花在中國才是為經濟做貢獻好嗎?


有點經濟學常識行嗎?


一句話:如果是外國人在中國合法取得的資產和財富,人家有轉移的權利和自由。


動輒就洗錢逃稅、轉移資產的判斷,是被“陰謀論”侵蝕了腦


恕我直言,就您這水平還給立法機構提意見呢?您還是多讀幾本書,弄個小學畢業證吧。


毫不客氣地說,這幫在微博上大罵拿中國綠卡都是“洋垃圾”的鍵盤俠,在現實裡,和那些有資格獲得中國永居權的外國朋友站在一起比較,真的,大多數是垃圾中的”有害垃圾“。


(三)


總而言之,《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根本不是什麼能招致亡國滅種慘劇的法規,在全球範圍內,給外籍人才以綠卡,都是一份再正常不過的政策。


當然,目前這份徵求意見稿之中,有一些語焉不詳的條款,尚需進一步商榷和細化,但因為這個條例,就擔心大批所謂“洋垃圾”湧入中國,大可不必。


根據這個條例的門檻,能獲得中國綠卡的外國朋友,基本上都是各國爭搶的高素質人才。


當然,鍵盤俠哪管什麼事實和邏輯,噴就對了。


於是,這股妖風越刮越邪乎,終於,它演變成了“勇敢男孩”們動輒就要賭上身家性命的“尊嚴保衛戰”了。


放幾張評論截圖各位感受一下,十分辣眼睛。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這還算溫和的,還有這種動輒“拿的起刀,坐得起牢”的: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怎麼?是宣戰了嗎?


您是什麼品種的野雞啊,怎麼那麼能給自己加戲呢?


不得不說,有些姑娘也巾幗不讓鬚眉,又是穿漢服跳樓又是三尺白綾的,請感受: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您是不是一邊寫一邊自我感動地哇哇哭啊?


給外國人永居權,可哪兒寫要把你“分配”給外國人了?怎麼就尋死覓活的了呢?


就算你的婚姻觀很狹隘,只嫁中國人,可是拜託啊,也真沒人逼著你嫁老外啊……


脆弱女孩們一認真,勇敢男孩們就更熱血澎湃了,於是這樣的句子就刷屏了: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超超滿腦子問號,馬上就能敲出幾十個靈魂問題出來:


你確定你表達的意思是“保護”,而不是對女性的侮辱嗎?


你確定在地上這灘還熱乎的狗尿裡,照清楚自己的模樣了嗎?


你確定自己擁有足夠的能力、財力和智慧,吸引幾十幾百個中國女孩嗎?


……


拜託,你連吹牛逼用的手機都是爹媽給的,怎麼就那麼好意思意淫自己是“帝王將相”了呢?


超超想真誠地問一句:您配嗎?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四)


“我娶幾十幾百個,也輪不到你們……”


且不說你們對外國人永居權條例近乎荒謬的誤讀,單就這股子沒來由的戾氣和男權思維,恐怕已經讓絕大多數女性感到恐怖了。


這哪裡是保護啊,這不就是站在男權立場上,一種高高在上的施捨與憐憫的態度麼?


這不就是在說:“中國女孩不要擔心,老子不嫌棄,可以給你一碗飯吃”。


微博上有姑娘在這樣的言論下,說了一句“女孩只屬於自己”,結果呢,分分鐘就讓那些誓死保護中國女孩的當代大俠噴成了篩子。


請欣賞當代勇敢男孩的言論: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你瞧,上一秒還誓死保衛呢,一轉身就開始對女孩實施“蕩婦羞辱”了。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類似勇敢男孩的翻車語錄,還能找出很多來,我就不一一呈現了。


畢竟,我知道你忍著吐也挺辛苦的。


骨子裡,勇敢男孩眼裡的脆弱不堪的女性,仍是地位卑微的男權附屬品,是性資源、商品、一件玩物。總而言之,男權思潮下的女人不是“人”的概念,而是一件歸屬於“主人”所有的物品而已。


說到底,他們哪裡是在保衛中國女性,他們分明是在捍衛男權下對女性命運的支配權,分明是在捍衛男權裡男性至上的交配權。


這些勇敢男孩恐怕自始至終沒有意識到:


無論戀愛還是婚姻,中國女性都有自我選擇的權利——這種權利既不需要中國男性的允許,這種權利也不因種族、膚色和國籍所削弱。


選擇什麼樣的人作為自己的伴侶,在文明社會,從來只有一個條件:女性自己意願與否。


眾所周知,在一部分中國男性網友心裡,婚前“非處”基本上就不能算是人了,而一箇中國姑娘要是和外國人談戀愛,那在他們心裡基本上就和“婊子”無異了,要是這位外國朋友是黑皮膚,那下面的話真就不能聽了。


連尊重都還沒學會,好意思談“保護中國女孩”嗎?


類似這樣的言論,但凡你喜歡看新聞評論區,應該是感受異常熟悉的。


您連“公交車”這樣粗俗不堪的詞語都用上了,真的就那麼好意思在這段話里加上“愛情”這個詞嗎?為什麼沒有姑娘願意和你談戀愛,自己心裡能有點逼數嗎?


就別忙著抄起鍵盤保護中國女孩了,我勸你們還是多讀幾本書吧,真的,你知不知道自己一臉認真的蠢樣,人家姑娘很嫌棄啊?


當然,我覺得這些慷慨激昂的男性網友,最令人難以接受的不是可笑惡臭的男權思維,而是那種毫無邏輯,毫無正常認知水平和理性思考能力的蠢。


這裡是思維補丁,謝謝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