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过度卑微的攀附,是种自私的索取

不要认真,要让别人认真。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2006年上映的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改编自作家山田宗树的同名小说,原作曾创下120万册的销售记录,不仅让作者名声大噪,更让小说成功影视化,并被销往国外,成为日本影史十大佳作之一。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过度卑微的攀附,是种自私的索取

这部讲述名为松子的女人,有着姣好的面容和体面的工作,她一生都在追寻爱,却总遇人不淑,直至生命消亡,也没能得一人心,有人感其可怜,有人为其愤怒。为何集美貌与体贴唯一体的松子,总是被爱抛弃呢?女人要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呢?

失衡的父爱,造就讨好型人格

一些人看过影片后,会无奈地感叹:缺失父爱的小孩,真的过不好这一生啊!松子小时候缺乏父爱吗?她其实是不缺的。

父亲在松子离家出走后的第三个月,摔在了卫生间的地板上,脑溢血发作去世,而他在人生最后的三个月里,每一天的日记末尾都会写一句:松子,还没有消息。

后来,松子翻阅父亲日记,看到这寥寥几字,泪流满面,她一直坚信不爱她的父亲,心里一直都有她的位置。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过度卑微的攀附,是种自私的索取

无疑,父亲是爱松子的,只是他在父爱的分配上,不够公允。俗语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啊,明明手心的是肉,手背多是皮。

不是还有一句话,一碗水是端不平的。你看,多么机巧的语言,我们该相信哪一个?松子有一个可爱的妹妹,终日缠绵病榻,身体孱弱的她得到了父亲更多地关注和关心。

父亲下班回家,松子看到父亲满心欢喜地扑上去,父亲却不耐烦地推开,一只手将公文包交给她,另一只手拿着礼物去了妹妹房间。

每天晚上,妹妹都能在父亲浑厚的声音里听着故事进入梦乡,而松子只能偷偷扒在门缝里瞧着。

父亲失衡的爱,直接影响了松子的性格形成,她不懂为什么父亲面对自己是疏冷的,面对妹妹是温暖的?一次偶然,让松子通过扮鬼脸赢得了父亲的笑容。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过度卑微的攀附,是种自私的索取

她一次又一次通过扭曲表情博得父亲的关注,也就逐步建立了讨好型人格,一味期待认同,便永远得不到认同。

那些活得光彩夺目的人,往往有着自己的个性,他们不会因别人的看法,而不加思考地曲奉。

作家梅尔顿在《在爱中重生》中谈到取悦是这样说的,“如果生活一定要取悦一个人,我想你最应该取悦的是自己。随着心的方向走,看到别人的光芒,也知道自己的耀眼。”

显然松子放弃了取悦自己,别人的期待,就是自己,她不在意自己是否开心,别人的心情就是她的。

欠妥的父爱,形成的刻意逢迎,导致松子没有了自己的世界。

愚昧无知,抛弃珍贵的自尊

松子是一名音乐老师,身为老师的她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学生偷了小卖部老板的钱,她在确定是学生拿的后,她怎么去处理这件事的?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过度卑微的攀附,是种自私的索取

她去偷拿同事的钱还给小卖部老板,听到老板让做错事的学生亲自道歉,她立即揽下过错,谎称是自己偷的。

最后被学校开除,她还为自己感到委屈,明明是为了学生,却不得理解。善良应带有骨头,而松子的善良,是对善良的亵渎,盲目又愚昧。

宁愿自己被责备,也不愿纠正错误,天真地以为自己的善良可以打动人心,岂不知这是"蠢"。

​​​人世间的罪恶几乎总是由愚昧无知造成。——加缪《鼠疫》 ​​​

这句话足以说明,有过五段恋情的松子,为什么总会被男友抛弃。她的愚昧,没有原则,让她连做人最珍贵的自尊都摒弃了,以至于太过廉价,男人都离开了她。

“她不明白人生失败的根源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舍弃自尊来博得并不值得拥有的所谓爱。”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过度卑微的攀附,是种自私的索取

徹也是个作家,他宣称自己是太宰治的转世,才华横溢的他是个暴力分子,随时随地打骂女友松子,为了钱还让松子去做浴池女郎。

松子不仅不反抗,她还真的乖乖去应征浴池女郎,直到徹也自杀后,她认识了理发师岛津,这个男人松子说他是寒酸的,

眼睛却透着温柔。

当岛津向松子表白,“我不知道你有什么样的过去,不论过去你身上发生过什么事,我只想永远和你在一起。”松子不假思索地就与他在一起了,松子因杀人入狱8年,仍盼望出狱后与岛津一起生活,即使这个男人从没去监狱探望过她。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过度卑微的攀附,是种自私的索取

松子将自尊碾进深深地泥土下,为了留住那些男人,忘记了要自爱,只要他们说爱她,她便去相信。从不做筛选,她像个垃圾桶般,什么样的男人都收纳。

可是爱情从来都不是委曲求全的,它是两个相爱人的共同守护,真正的爱情,不会让一方牺牲自我成全另一方。

自私贪婪的索取

阿笙的女友,看到阿笙日复一日颓废,她告诉阿笙,“人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什么,在于付出了什么,我去参加青年海外协助队了,我要为世界做点什么。”

松子对每一任男友,看似是在付出,实际她自私又贪婪,每一个男人是她摆脱孤独的工具。与龙洋一在一起后,龙洋一问她怎么不去上班,她笑嘻嘻地回答,自己把工作辞了。

阿德勒说:“决定自己的不是环境等外在因素,而是自己。既然生而为人,就永远都有其他的生存方式。”

刚开始,造成松子被嫌弃,有父亲和男友的因素,可后来的被嫌弃就是松子自己"作"的。她习惯依附男人而活,不懂得她也应有自己的事业。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过度卑微的攀附,是种自私的索取

妹妹很喜欢姐姐松子,她喜欢跟松子聊天,但松子却因为父亲的偏爱,讨厌妹妹,她用双手掐住脆弱妹妹的脖颈,责怪一切都是因为她。

明明比任何人都渴望爱的松子,她看不到妹妹对她的爱,她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力将自己做成一个受害者的模样。

马东在《奇葩说》里说,心里苦的人,一丝甜就能让他们满足。

松子的欲望无穷无尽,妹妹捧给她的心,她无情地摔在地上,转头去男人堆里寻找爱,乐意让他们践踏她鲜活的心。

季羡林在《八十述怀》一书中有一段话:

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

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

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

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

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

成年人的世界,谁不是经历过风雨,

跋涉过山高路远走到如今。

谁的生命中不曾有过山重水复的迷茫,以及柳暗花明的惊喜。

到最后会看清,所经的过往,

都是教会我们,

在值得的人那里学会珍惜,

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中,学会成熟。

影片里泽村惠的存在,仿佛是在暗示,松子看似冥冥之中的人生,其实都是她选择的结果。相比自己去努力,还不如攀附男人,她所谓的爱,不过是各取所需。

泽村惠是松子的狱友,她的人生没有比松子好一点,迫于生活,她出卖身体,与松子不同的是,她是真正通过自己去生活。

她与松子在空荡荡地马路上嬉笑,她大喊“我不会认输,我一定会成功的。”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过度卑微的攀附,是种自私的索取

18年后再次与松子相逢,松子体态臃肿,衣衫褴褛,头发乱糟糟地披下来遮住了眼睛,阴郁又邋遢,而泽村惠穿着得体的和服,精致的妆容,当年许下的誓言,她做到了,现在谁都不能再轻视她,她有了自己的公司。

曾经光鲜亮丽的松子,一去不返。

面对生命中惨痛的一切,松子总是悲伤地询问为什么?

东野圭吾说,“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没有用。”

自私、贪婪的表现有多种形式,松子用悲惨包裹它们,殊不知这种方式是愚笨的,越想得到越得不到。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过度卑微的攀附,是种自私的索取

席慕蓉在《写给幸福》中说道:“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气馁的,因为,我有着长长的一生。”

看完整部影片,会发现松子被嫌弃的一生,她人生所经历的挫折,都是她心甘情愿的结果。她有机会遇到更好的人,但她不愿意提升自己去遇到美好,甚至于她可能知道那些人的本质,但她仍旧选择靠近,因为这样的获得是不费力气的。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过度卑微的攀附,是种自私的索取

没有一个松子们是无辜的,经历了五个男人,她依然学不会直立行走,过度卑微追寻爱,都是种自私的索取。

愿我们每个人,都不要放弃自己,即使世界曾让我们委屈,我们也要努力地迎着太阳奔跑。

像萧红说的这样,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可以决定怎样爱,怎样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